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61章

执宰大明-第661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启用小琉球岛上的暗探。
  其实不仅倭寇里面,朝鲜国、日本国以及南洋诸国和西北诸国里都有李云天派去的暗探,这些年来一直处于潜伏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李云天绝对不会启用他们。


第883章 漕帮变革

  六月中旬,李云天一行人抵达了南直隶的重要一站――淮安府。
  淮安是运河上的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扼漕运、盐运、河工、槯关和邮驿之机杼,鼎鼎大名的漕运总督衙门就在淮安城里,与扬州、苏州和杭州并称运河上的四大都市,这四大都市被称为大明的超一等州府,在大明具有非常那个重要的地位。
  来到淮安最开心的自然要数雷婷了,淮安是她自幼长大的地方,不仅家人在这里她的儿子李安缘也在。
  自从李云天年前在京城出事后雷婷就把李安缘留在了淮安,在她看来李云天虽然位居高位但伴君如伴虎随时都可能发生不测,因此戒备森严的忠武王府并不能保护李安缘的安全,而交趾又太过遥远所以她就让父母帮着抚养李安缘。
  一旦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李安缘会被雷婷的父母送去龙江船厂,他在那里乘坐水师的战船离开去交趾,大明的水师是李云天一手打造出来的,雷婷相信他们一定会保护李安缘的安全。
  淮安最主要的衙门有三个,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漕运总督衙门,剩下的两个才是淮安知府衙门和淮安卫指挥使司衙门。
  漕运总督依然是阳武侯薛禄,随着这些年安逸悠闲的生活他越来越富态,大腹便便,脸上的肉一笑就堆在一起。
  在大明勋贵所担任的各项职务中,漕运总督无疑油水最为丰厚,竞争也最为激烈。
  薛禄为了治理好漕运事务大力引进讲武堂的武官,在那些具有专业知识武官的协助下将漕运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漕运总督的宝座稳如泰山。
  李云天抵达淮安的时候薛禄率领着淮安大大小小的官员在府界上迎接,欢迎仪式盛大而隆重,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兴致勃勃地跑来看热闹,都想一睹堂堂大明忠武王的风采。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淮安城。
  夜幕的掩映下,一辆马车在十几名护卫模样大汉的簇拥下停在了一座宏伟气派宅院的后门,两个人影下车后快步进入了门里。
  后宅一个境雅致的院子里,漕帮帮主雷啸天背着双手来回踱着步子,像是在等什么人。
  “老爷,小姐和姑爷来了。”一名下人急匆匆地奔进了院里,向雷啸天一拱手后低声禀告。
  雷啸天只有一个女儿,这名下人口中的小姐和姑爷自然指的是雷婷和李云天,雷啸天闻言面色一喜,连忙出院迎接。
  “岳父大人。”
  雷啸天在院门口处没等多久,李云天和雷婷在几名护卫的护持下快走了过来,见到他后微笑着躬身行礼。
  “缘儿听说你们要来高兴得又蹦又跳,刚才实在是撑不住,你岳母于是哄着他睡下了。”雷啸天笑着向李云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把他和雷婷领进了院里。
  院里的一间卧房里,一名唇红齿白的男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床边坐着一名衣衫华贵、两鬓已经斑白的妇人,正拿扇子给他扇着风,淮安六月的天气已经变得炎热。
  “岳母!”见到那名拿扇子的妇人,李云天微笑着躬身行了一礼,她就是雷婷的母亲刘氏。
  “缘儿说等你们来了把他喊醒,这孩子是太想念你们了。”刘氏笑着起身,把手里的扇子递给了雷婷。
  雷婷连忙坐在床边,一脸爱怜地给李安缘扇着扇子,如果不是李云天需要她协助的话,她肯定会留在李安缘的身边悉心抚育和教导他。
  李云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李安缘,立在床边一脸慈爱地望着他,酣睡的李安缘比他的那些哥哥们长得更像李云天,眉宇间都与李云天很像。
  俯身在李安缘的额头上吻了一下后,李云天抬步走到了院里,雷啸天知道李云天有话要对他说于是跟了过去。
  “岳父,帮里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在院中凉亭的石椅上落座后,李云天微笑着问向了雷啸天。
  “一切顺利。”雷啸天笑着点了点头,双目中闪动着一丝兴奋的光芒,“有讲武堂出面运河沿途各码头的衙门都很给面子,将与我们共同管理码头上的事务,帮里的人对组建‘明威航运’都很乐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受到地方官府的刁难,而且生活也有了保障。”
  “岳父,运河上的漕运只是大明最基础的水上运输,将来与海外诸国开通的海运才是我大明水上运输的主要商务。”李云天闻言笑着向雷啸天解释道,“‘明威航运’将是我大明水上运输的第一家专业商号,日后必将有众多的商号加入到水上运输的事务中来。”
  早在李云天平定了交趾叛乱后就已经开始着手对漕帮进行改组,漕帮不仅是大明第一大帮派而且还担负着大明至关重要的漕运,故而在李云天看来应该使得其正规化和职业化。
  将漕帮组建成为明威航运是李云天对漕帮的一个重大举措,按照李云天设想,改组后的漕帮将成为大明的一个商号,既向朝廷缴纳税金同时也受到朝廷的保护,避免受到官府的刁难和盘剥。
  雷啸天对李云天的这个提议非常赞同,虽然漕帮势力庞大但在官府眼中终究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帮派而已,而且官府对漕帮也极其警惕,时不时地就要找上一些麻烦,以限制漕帮的发展。
  不仅如此,运河沿岸的地方衙门都把漕帮视为一块肥肉,想方设法地找漕帮的茬,这个时候漕帮唯有破财消灾。
  一旦漕帮按照李云天的计划改组,那么将从一个帮派成为大明的一家商号,这样的话将会使得地方衙门不敢再肆无忌惮的刁难勒索。
  开始的时候漕帮的改组并不顺利,可谓困难重重,不仅漕帮内部的人有顾虑担心他们会被官府的人趁机分化消灭,而且地方上的衙门也并不愿意漕帮成为商号,一是他们对丛安邦不信任,二来也是以后不好再从漕帮身上捞油水,三来朝廷如果不发话的话他们谁敢私自接触漕帮?
  雷啸天逐步安抚了漕帮内部,向帮众们陈明了改组漕帮的好处,使得漕帮内部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漕帮进行改组。
  不过,运河沿途的地方衙门对漕帮一直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根本就不与漕帮的人谈合作改组的事情。
  直到大明商局成立后,李云天派大明商局的官员下来协调此事,漕帮改组一事才得以顺利进行,地方衙门的人岂敢得罪大明商局的人,谁都知道大明商局以及大明税局乃至两淮盐局的官员都是讲武堂出身,而讲武堂的老大可是李云天。
  再者说了,漕帮改组成为明威航运后各地方衙门每年都将收到一大笔税收,对那些地方官员来说何乐而不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商局的人去跟运河沿岸的地方衙门“谈心”前,漕帮改组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宣德帝的御准,在宣德帝看来这样的话可以使得漕帮的百万帮众有一个安稳的营生,使得他们不至于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闹事。
  漕帮改组后,位于淮安的总堂将成为明威航运的总部,各地的分堂成为分部。
  明威航运各分部将与所属地方衙门共同负责码头的管理,为了避免职权混乱李云天给双方划定了各自的职责,明威航运各分部负责码头的日常经营管理,地方衙门则负责治安。
  大明税局将在明威航运各分部所在的地方衙门中率先设立商税税官,专门清查和收受当地商界的商税,其税官皆来自讲武堂下属的六大学院,并且经过系统的培训。
  这意味着,地方衙门里除了吏房、户房、礼房、工房、刑房和兵房外,又多了一个税房。
  除了税房外,大明商局也将在地方衙门里派遣专业人员,这些人员也来自讲武堂下属的六大学院,成立专门管理地方商务的商房。
  由此一来,大明的地方衙门里将有吏房、户房、礼房、工房、刑房、兵房、税房和商房八大机构。
  与吏房和户房等六房不同的是,税房并不归地方衙门管辖,而是归大明税局垂直管理,只不过办公地点设在了地方衙门内而已,拥有着清查地方商税的权力。
  而商房则比较特殊,由大明商局与地方衙门共同管理,负责地方上的商业事务,其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向地方商家发放营业执照,只有获得营业执照的商家才能做生意,否则将受到严厉查处。
  之所以要发放营业执照,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对当地商务进行管理,还能以此对商家进行征税。
  与此同时,如果商家受到了地痞流氓或者官府差役的敲诈和刁难,也可以向当地的商房上报,商房的官员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以确保商家的利益。
  在李云天的悉心筹划下,大明地方衙门的职能正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逐步向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格局靠拢,将更加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和变革。


第884章 金蝉脱壳

  李云天没有在雷府久留,凌晨时分从后门悄悄离开,他第二天还要去淮安卫巡察军营,故而不能留下来陪李安缘。
  雷婷没有跟李云天一起走,所谓母子连心李云天知道雷婷心中一直挂念李安缘,于是就让她在雷府多陪李安缘几天,等清剿倭寇的计划一开始恐怕很长时间雷婷都无法再见到李安缘。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大明水师将于七月中旬兵分两路同时向盘踞在小琉球道和琼州岛倭寇发动袭击,力求一举将洪武帝时期就被倭寇占据的大明最大的两个海外岛屿收复。
  李云天将指挥对小琉球掉倭寇的袭击,小琉球岛上的倭寇对大明沿海的侵扰最为厉害,倭寇的数量也最多,势必要经过一番苦战才能将小琉球岛拿下。
  然而,拿下小琉球岛和琼州岛仅仅是李云天平倭大计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向小琉球岛和琼州岛大举移民,巩固着两个大岛的防务,防止倭寇卷土重来将其再度占据。
  只要控制了小琉球岛和琼州岛,那么倭寇就失去了袭扰大明沿海的两个跳板,最近也要从琉球岛出发,这样的话活动区域将大受影响,也更容易被大明水师对付。
  进攻琼州岛的任务李云天交给了水师副统领、平武侯秦昆,秦昆由于在与北元交战中立有战功而被朝廷进封为侯爵,李云天调其担任水师副统领,负责水师的日常事务。
  其实,秦昆很早就接触了水师组建的事宜,并在讲武堂接受了海战的进修,他可谓非常幸运,本来他应该在宣德帝北征前到水师赴任,不过由于宣德帝的北征李云天就把他留下来守护宣德帝,进而凭军功进封侯爵。
  大明水师现在的驻地在苏州府太仓的刘家港,里面驻扎了水师六成的船只,还有四成船只在交趾的多海港。
  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都选择太仓刘家港作为起锚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刘家港有着五大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刘家港是大明南方难得的一个是良港,号称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在明朝以前就已有“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的头衔;
  二,刘家港所在的地区是江南的富庶之地,水陆交通方便,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三,刘家港能便捷地召集东南沿海那些航船经验丰富的船员;
  四,刘家港商贾云集,商品充足,船队补给容易;
  五,刘家港距离大明当时的京师――南京城很近,太仓是离南京城最近的临海港口,便于朝廷对船队的掌控。
  虽然刘家港现在云集了大明水师流程的船只,但大明水师下辖三大舰队的基地并不在刘家港,刘家港将来只是海鹰舰队的一个分港口。
  不过,刘家港目前充当了大明水师总部基地的角色,大明水师衙门的总部就设在刘家港。
  水师的三大舰队分别是海龙舰队,舰队基地位于山东胶澳港;海鹰舰队,舰队基地位于浙江宁波港;海狼舰队,舰队基地位于交趾多海港。
  由于建造军港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因此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大明水师最先建设的是交趾多海港,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大明与南洋海上贸易航路的畅通。
  多海港已经在宣德帝九年的时候修建完毕,海狼舰队的船只已经进港停泊,并且定期到海上巡航。
  从宣德十年开始,大明水师将集中力量同时修建胶澳港和宁波港,力争三年内使得海龙舰队和海鹰舰队得以组建完毕,这样既可以确保京师的海上安全又能对朝鲜国和日本国形成威慑。
  六月下旬,就在外界认为李云天依旧在淮安府巡察的时候,明扬号在数艘三桅战船的护送下驶离了龙江船厂的码头。
  明扬号的舱室内,一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年轻武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