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58章

执宰大明-第658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楼的窗口处,望着倒在地上的刘司吏和吴班头,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随着这两个倒霉蛋的落网,整顿浙江吏治的帷幕已经缓缓拉开。


第879章 连锁反应(三更)

  得知定海县县衙的差役在刘司吏的带领下围攻客栈后,郑良和方有道等人是大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这个刘司吏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山口惠子安排人提升了刘司吏和吴班头等人,很快就弄清了他们的来意,私下里打着搜查倭寇同党的名义前来小河镇救周仁善,顺便敲诈李云天等人一番。
  至于阴谋暗害李云天,刘司吏和吴班头等人是坚决否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出现在小河镇的人是李云天,否则打死他们也不敢来。
  这使得李宜安等浙江三司的官员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万一发生了定海县县衙的差役谋害李云天的事件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不要说定海县的官员就连浙江三司的人也都要跟着倒霉。
  随着镇外骁武军赶来客栈守护李云天,整个小河镇顷刻之间就被轰动了,纷纷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头议论着这件事情,谁也不会想到今天抓了周仁善的人竟然就是堂堂的忠武王,如果不是街上有骁武军实行宵禁的话肯定全镇的百姓都要蜂拥着前去客栈看热闹。
  此时此刻,最得意的莫过于周仁善的死对头何云谊,原本他还担心刘司吏能逃过一劫,以后肯定会对付他,如今看来刘司吏这次彻底地栽了,周家的势力恐怕要从定海县被彻底清除。
  客栈二楼,李云天的客房。
  “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户房司吏就能绕过县衙主官调动士卒肆意抓人,视朝廷律法于无物,此事由来已久,你们浙江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难道是摆设不成?”
  李云天手里握着刘司吏和吴班头等人的供词,面无表情地呵斥这躬立在他面前的李宜安等浙江三司的官员,郑良等四名南京来的大员不动声色地分坐在两侧,默默地目睹着眼前的这一幕。
  说实话,在郑良四人看来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恶劣了,要是传出去的话肯定要被人笑掉大牙,谁能想到堂堂的忠武王会在这里遇上这种离谱的事情。
  “下官治下不严,辩无可辩,甘愿受王爷责罚。”李宜安身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此时自然由他出面来应对,一脸惭愧地躬身向李云天行礼。
  “请王爷降罪。”杨铭等人闻言纷纷向李云天躬身请罪,里面包括龚睿和刘敏宇,两人现在也算是浙江官场的官员。
  “此事一定要严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周仁善在小河镇作威作福,完全就是一个视王法于粪土的土霸王,长此以往我大明危矣!”李云天将手里的供词重重地拍在桌上,沉声向李宜安说道,“李布政使,希望你能给本王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将此事查个清清楚楚,绝对不允许此等卑劣之徒兴风作浪!”虽然李云天口气严厉,但李宜安心里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李云天把这件案子交给他来查摆明了是不想将此事闹大,否则的话绝对不会让他来审案。
  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与一旁的郑良等人聊起了小河镇上的事情,李宜安见状连忙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样子浙江三司躲过了这一劫。
  立在后面的龚睿和刘敏宇注意到了李宜安擦汗的动作,两人不由得暗自对视了一眼,随后嘴角闪过一丝冷笑:李宜安的麻烦才刚刚开始,他现在高兴得有些为时过早。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一行人启程返回县城,此时街头已经人山人海,黑压压聚满了围观的人。
  出现在街上的人不仅有小河镇的镇民,还有从外地赶来的百姓,正源源不断地向小河镇涌来,李云天出现在小河镇并惩治了恶霸周仁善的消息几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四里八乡。
  由于街上围观的人太多,骁武军不得不增加了人手维持现场的秩序,当李云天的马车驶进百姓们所在的街道时现场立刻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不少人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使劲向前挤着想要看李云天一眼。
  除了骁武军外,何云谊等小河镇的乡绅商贾也连夜组织了青壮年帮助骁武军维持秩序,否则的话单凭骁武军的话面对如此多的人群真的有些吃力,毕竟这是在大明的地盘上,距离囤积了重兵的定海县衙又近在咫尺,因此此次出行李云天并没有带多少兵力。
  李云天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耳边聆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嘴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能得到百姓们的拥护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可谓最大的奖赏。
  “王爷,请给小民做主,小民冤深似海呀!”忽然,一个悲怆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请王爷给小民伸冤!”
  “王爷,小民的儿子冤枉呀!”
  “王爷,我儿真的没有勾结倭寇!”
  ……
  随即,现场的欢呼声中夹杂着一些喊冤声,语调悲凉,听起来显得非常刺耳。
  “唉!”李云天闻言缓缓开了双目,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虽然他早就料到会发生这一幕,但当此事真的来临时他的心中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黯然。
  随后,李云天拿起身旁的一个小木槌敲了敲马车的车厢,行驶中的两轮马车随即停了下来。
  当李云天掀开马车的门帘从里面钻出时,喧闹的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伸长了脑袋望着李云天,都想看看大明堂堂的忠武王长什么样。
  在百姓们的想象中,李云天应该是一个威风凛凛、外貌刚猛的中年人才对,谁也没有想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会是一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如果不是有那么多骁武军护送的话恐怕没人会认出这个年轻的公子就是声名显赫的忠武王。
  不过转念一想大家也就释然了,李云天虽然凭借赫赫战功进封为王爵,但归根结底的话他可是金榜题名的进士,不折不扣的文官出身,因此自然显得文质彬彬。
  道路两边的人群中跪着一些头戴白带的百姓,见李云天出来纷纷高举着手里的状子,一个个神情悲愤,望向李云天的眼神中充满了哀伤和期望。
  李云天的马车一停,跟在后面的马车相继停了下来,得知李云天被告状的人拦住了去路,郑良和李宜安等人纷纷下车赶来查看。
  当注意到道路两旁跪着不少举着状子的百姓后,李宜安等浙江三司的主官脸色刷一下就变得苍白,而龚睿和刘敏宇则会心地对视了一眼,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至于郑良等南京来的大员则不动声色地立在那里静观其变,反正这里是浙江的地界,无论发生再大的事情都与南直隶无关。
  “你们有何冤情?”等郑良一行人来齐后,李云天扫了一眼那些高举状子的百姓,神情严肃地沉声问道。
  “王爷,小民是定海县上关镇人士,倭寇袭击市舶司货场后,家中两个孙子受到鼓动与人一同前去偷窃货物,后来被定海卫的人诬陷为倭寇同党,当场就给杀了。”
  一名满头白发的消瘦老者闻言一脸悲伤地向李云天高声说道,“王爷,小民知道偷窃货物触犯了大明的律例,可他们只不过拿了几匹布,罪不至死呀,更与倭寇无关,请王爷给小民做主,还小民一个公道。”
  “王爷,小民是定海县下关镇人士,小民的儿子并没有跟随村里的人去货场上偷窃货物,可定海卫的人也诬陷他为倭寇同党,带回定海卫衙门的路上就被杀了。”接着,一名国字脸中年男子重重地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高喊道,“王爷,小民冤呀!”
  “王爷,民妇是定海县白关镇人,定海县县衙的差役诬陷小民的儿子是倭寇的眼线,小民的儿子由于不认罪被他们活活打死,并且将小民的儿媳妇也抓进了大牢,受尽****,求王爷给小民一个公道呀。”
  随后,一个两鬓已经斑白的中年妇人哭着向李云天不停地磕着头,“民妇的儿子已经没了,要是儿媳妇也死在牢里,那么家里的孙子和孙女以后谁来养活呀!”
  ……
  随着李云天的发问,那些举着状子的百姓相继开口,神情悲愤地哭诉着他们的遭遇,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和压抑,李宜安等浙江三司主官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李云天的眉头紧紧皱着,从这些“拦路”上告的百姓的控诉中可以清楚地得知,定海卫和定海县在倭寇偷袭市舶司货场后做下了诬陷良善、乱杀无辜和杀良冒功等事。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是为了逃避罪责,二来也是为了向朝廷邀功。
  由于现场有很多举着状子上告的百姓,开始时还能一个接一个地诉说,可没多久那些情绪激动的上告者就一拥而上,各自控诉着自己的冤屈,这使得现场逐渐变得嘈杂起来,根本就听不清楚他们说了些什么。
  见此情形,李云天伸手向下按了按,现场很快重新恢复了平静。
  “本王决定在定海县县衙接受尔等的申述,有冤屈者尽可到县衙登记造册,本王届时会将其彻查清楚。”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李云天高声向街上的百姓们宣布,随后沉声吩咐立在一旁的雷婷,“如果胆敢有人阻挠百姓伸冤,一律严惩不贷!”
  说完,李云天面无表情地转身上了马车,郑良等人也连忙回到了各自的车上,车队随即缓缓启动。
  “谢王爷开恩!”
  得到了李云天的承诺后那些上告者不由得欣喜若狂,有的喜极而泣,纷纷冲着离去的车队背影磕着头:有李云天的这句话他们就可就安心了,因为他们相信李云天一定能够还给他们一个公道。


第880章 委以重任(一更)

感谢荒漠孤。c的飘红打赏,今天三更感谢!)
  定海县县城笼罩在一股沉闷压抑的氛围里,不仅昔日喧闹集市上冷冷清清,街上巡逻的骁武军也增加了一倍,时不时就能看见顶盔贯甲的巡逻队伍走过。
  百姓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头小声议论着,自从李云天回城后定海县衙和定海卫衙门的一众官员就被关进了县衙的大牢里,后来才知道这些官老爷们犯了事被拿下。
  官府很快就在街上贴出了告示,由于县衙要接待上告的人所以希望城里的百姓留在各自的街区,以免届时人多秩序混乱。
  “你们说这次县衙和卫里的那些大人会怎么样?”几名聚在一起议论的人里,一名瘦高个中年男子压低了音量问道,县衙和卫所的官员被一网打尽,恐怕这已经破了大明立国后的天荒。
  “还能怎么样?肯定要被砍了脑袋!”一名中年女子冷笑了一声说道,“他们造了这么多的孽肯定要遭到报应。”
  “他们不是说被倭寇祸害的那些货是忠武王的,忠武王为此大发雷霆,故而他们才大张旗鼓地搜查那些倭寇,并且收税来弥补忠武王的损失?”
  另外一名有些胖的中年女子闻言狐疑地小声问道,倭寇偷袭后定海县衙和定海卫打着李云天的旗号可没少祸害人,又是杀人又是抢东西。
  “他们是担心会被朝廷责罚,这才编出了与忠武王有关的谎言,忠武王虽然掌管与南洋那些藩国贸易的事宜但货物是九州商会的,听我在火场当厨子的侄子说九州商会已经开始调集新的货物过来。”
  一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脸上流露出不屑的神色,冷笑着说道,很显然定海县衙和定海卫是为了推卸责任才暗地里散播与李云天有关的消息,以掩护他们的恶行。
  “忠武王忠肝义胆,岂会是一个贪财之人,我听说骁武军的那些军户现在一个个丰衣足食,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其子弟免费到学堂受教。”一个年轻人闻言连连点着头,随后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可惜了,骁武军不招收人了,否则我肯定加入骁武军!”
  “我也听说了,骁武军的那些军户每天都能吃上肉……
  ……
  类似的议论发生在定海县县城的街头巷尾,李云天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先前市面上对他不利的流言蜚语,很显然如果李云天真的像传言中那样贪财的话肯定不会动悉心给他捞钱的定海县衙和定海卫。
  定海县县衙门前人头攒动,聚集了大量手拿状子前来上告的百姓,还有人源源不断地加入。
  据悉,随着李云天要在定海县县衙升堂审理冤案的消息传出,不仅定海县,附近几个县有冤情的百姓闻讯后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定海县县衙后宅,一个环境雅致的小院。
  李宜安等浙江三司的官员忐忑不安地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子,回到县衙后李云天将郑良、秦康民、张泉和方有道四名南京来的大员招去房中议事,至于浙江三司的官员则挡在了门。
  很显然,李云天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浙江三司官员的不满,谁能想到小小的定海县竟然会发生如何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