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22章

执宰大明-第622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保护王爷!”卫兵队长闻言觉得言之有理,连忙招呼周围的卫兵护卫张昊奔向了一旁的间民宅,抬脚踹破房门涌了进去。
  就在张昊被卫兵簇拥着进入房门的时候,几个瓦罐从两侧的屋顶上落了下来,飞溅的火油洒在了马车上。
  随即,几支火箭射中了马车,引燃了车厢上的火油,很快就燃烧了起来,拉车的两匹马由于早已经中箭倒地沾了火油,随即也被大火引燃,由于两匹马还没有死故而在火焰中发出一阵阵的悲鸣。
  “上,一定要杀了他们。”
  见张昊进入了街边的那间民宅,街上的卫兵也都纷纷退向了房里,刺客头目见状心中顿时大为着急,伸刀冲着民宅方向一指,面无表情地高声喝道。
  原本这个刺杀计划万无一失,先杀了张昊的卫兵,然后再干掉车厢里的张昊,火油是专门对付张昊乘坐的马车,要是一时间难以从外部破坏的话就放火烧死张昊。
  只是刺客头目万万没有想到张昊的卫兵竟然会身穿重甲,结果破坏了这场势在必得的刺杀。
  “用火油,烧死他们。”刺客们穿过街上的大火,一窝蜂地冲向了那间民宅,领头的几名刺客手里举着装有火油的瓦罐快步靠近,想要将瓦罐摔碎在民宅的墙上。
  古代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有着很多木材,一旦被火油点燃的话很快就会燃起大火,届时房间里的张昊等人如果不出来的话就会被烧死在里面。
  为了防止张昊等人逃走,刺客头目让屋顶上的刺客在那间民宅的后门出洒了不少火油,只要有人出来就用火箭点燃。
  就在那几名领头的刺客举着瓦罐快步向民宅靠近的时候,民宅紧闭的房门忽然咯吱一声开了,几个黑乎乎的铁疙瘩从门里被飞了出来,滚落在了门前刺客的人群里,铁疙瘩的一头滋滋地往外冒着烟,这使得现场的刺客感到非常好奇,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轰,轰,轰……
  不等刺客们反应过来,铁疙瘩相继发生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刹那间就使得门前站着的刺客犹如被一镰刀下去收割的麦子一样,纷纷倒在了地上,捂着身上受伤的地方痛苦地呻吟着。
  刺客头目站在队伍的最后方,由于距离比较远再加上前面刺客的阻挡,进而侥幸逃过了一劫,不过左手臂上中了一块飞溅而来的铁片,鲜血直流,疼得他头上直冒冷汗,整条左手臂已经失去了知觉,仿佛已经不属于他的身体似的。
  神情惊恐地望了一眼倒在血泊中呻吟的手下后,刺客头目随即转身,捂着受伤的左手臂急匆匆离开,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恐怖的武器,一下子就使得他的那些手下失去了战斗力,他再留下来只能是等死。
  见刺客头目跑了,屋顶上的刺客面面相觑了一番后也跟着撤退,他们有人目睹了先前的一幕,万一张昊的卫兵用那种可怕的武器对付他们的话他们可就要白白送死。
  随着刺客的撤离,刚才还喊杀不断一片喧哗的街上顿时沉寂了下来,只有大火燃烧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响。


第831章 推波助澜

  当在街上巡逻的南城兵马司的士卒火急火燎地赶来时,刺客们早已经跑得没了影,那些士卒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情,手忙脚乱地招呼附近的百姓救火,街道两旁的一些建筑此时已经受到大火的波及燃烧了起来。
  直至确定街上安全后,面色铁青的张昊这才在卫兵的护送下急匆匆地离开,他并没有回义国公府而是径直去了京畿都督府,准备坐镇京畿都督府来搜捕那些逃走的刺客。
  张昊从刺客们精心的谋划上可以清晰地感到,这些刺客这次是冲着要他的命而来的,如果不是周征的提醒再加上李云天以前送给他的“震天雷”吓走了剩下的刺客,以至于屋顶上的刺客惊慌之下忘记了放火点燃房屋,那么他这次可真的要把命留在这里。
  所谓的“震天雷”其实就是手雷,讲武堂随着地雷一同研制出来的火器,现在已经可以进行量产,只不过依然处于保密状态,只有骁武军中的少数部队得以使用。
  由于行刺发生时京城的城门还没有开启,于是张昊下令紧闭京城九门禁止任何人进出,这使得京城里笼罩了一股紧张压抑的氛围。
  与此同时,张昊让人紧急将他遇刺一事向军阁的阁老们汇报,等待军阁进一步的指示。
  得知张昊竟然在街头遇袭甚至差一点就要丢了性命后,张辅和周征等军阁阁员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进攻向张太后禀告,自从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没有人胆敢在京城里刺杀朝廷的国公,而且还是肩负着京城防卫的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府。
  张太后得知此事后万分震惊,张昊可是负责京城防务的大都督,京城的二三十万京军悉数归京畿都督府调遣,一旦张昊一死那么京畿都督府将陷入动荡。
  “查,一定要严查此事,哀家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幕后捣鬼!”震惊过后,张太后伸手重重地一拍座椅的扶手,声色俱厉地向前来汇报此事的军阁阁员说道,声音有些微微颤抖,显示出她的愤怒。
  “臣等遵旨。”张辅和周征等人向张太后一躬身后快步离去,前去布置搜查那些逃走的刺客事宜,由于京城九门已经被封锁所以那些刺客依旧留在城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张辅和周征一行人走后,张太后沉思了一会儿,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她可不认为张昊有什么想要在京城置他于死地的仇家,很显然对方是冲着京城的朝局而来。
  看来越王说的没错,有人想要暗中掌控京城的局势,先是李云天葬身京畿都督府大火接着又是周征遇刺,大明短短十天之内差点就失去了两员统兵将领,此事绝非偶然。
  “太后,越王到。”这时,一名女官进门,恭声响张太后说道。
  “宣!”张太后回过神来,不动声色地点了一下头。
  “母后,义国公是太子的拥护者,如今有人想要在镇国公后除去他,母后不可不防呀。”见到张太后,越王神情关切地说道,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山雨欲来风满楼,哀家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在京城里兴风作浪。”张太后冷笑了一声,双目寒光一闪说道。
  “母后,现在敌暗我明,依儿臣来看当务之急是确保京城的军权,以不变应万变。”越王知道张太后被激怒了,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张太后闻言看向了越王,越王先前的推测已经被证实为是正确的,所以现在张太后已经对越王产生了莫名的信赖。
  “母后,儿臣觉得此时应该调防京军和居庸关的部队,现在京城局势复杂,而京军主要掌控在忠国公、义国公、仁国公和成勇候的手里,一旦他们有何异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越王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向张太后说道。
  “调防?”张太后的眉关微微一蹙,她没有想到越王会出这么一个主意,不过转念一想也确实有着几分道理,京城目前局势纷乱,军权掌握在越多人手里对于皇家来说越安全,避免出现一方势力把控京军的现象。
  “母后,儿臣担心已经有藩王秘密进京。”越王的双目浮现出担忧的神色,低声向张太后说道,“如果有人拥立藩王为帝的话那么将成为从龙的功臣,以后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
  “岂有此理!”张太后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重重地拍了一下身旁的桌面,神情显得无比冷峻,这是她心中最为忌惮的事情,万一朝中有人觊觎权势而拥立外地藩王为帝,那么她和太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从法理上而言,那些藩王也是太祖的子孙,因此如果继位并没有太大的障碍,毕竟永乐帝能从建文帝手里夺取皇位,那么只要那些藩王有着足够力量的也能从太子手里夺走王位。
  至于朝廷中的一些臣子为何会这样做,那么原因很简单,是利益的驱使,如果拥立藩王为帝的话他们将从藩王那里获得更多的权势,所谓的忠君报国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而已,世上又有几人不眷恋权势?
  当年永乐帝攻破南京城前,有多少文武大员声称要与南京城共存亡,可一转眼还不是投靠了永乐帝。
  张太后经历了无数风雨自然深知这个道理,她可不会认为朝廷里的那些文武官员都对太子忠心耿耿,只要条件允许的话她相信有人会铤而走险博取更大的权益。
  “如何调防?”从李云天和张昊一事上,张太后已经意识到京城事态的严重,有一股力量正在暗地里兴风作浪,这使得她不得不防,于是凝神沉思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望向了越王。
  “母后,儿臣以为可以从京军中抽调五万人马与居庸关的守军换防,如此一来京城的防务将更加稳固。”越王闻言双目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压低了音量有条不紊地说道。
  “那五万人马如何抽调?”张太后闻言微微颔首,对越王的这个主意表示了赞同。
  京畿都督府麾下的军队不仅包括京军,还有京畿附近的军队,包括居庸关和山海关的守军。
  尤其是居庸关,由于距离京城太近,居庸关守军的那些军户就住在京城附近,因此将其与守卫京城的京军调防没有任何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居庸关和山海关的守将都是大明的勋贵,居庸关的守将是武忠侯樊勇,此人是开国勋贵后裔,两年前本是武忠伯,后来由于在宣德帝御驾北征中立下了战功,进而得以进封为侯爵,镇守居庸关。
  在大明的开国勋贵中,樊勇是掌握兵权最多的一个,居庸关的七万人马悉归其指挥。
  如果要调防京军与居庸关守军的话,那么樊勇肯定也会被调来京城,因为为了平衡京城的军事力量张太后和越王需要樊勇来指挥那五万居庸关守军。
  要是有心细心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京城的京军以及距离京城咫尺之遥的居庸关守军来自大明勋贵的三个阵营:
  京军中,周征和张昊一系的将领掌控一半的兵力,而掌控另外一半兵力的陈泰和胡大海属于靖难勋贵张辅一系,樊勇属于开国勋贵一系。
  如此一来的话,三方就形成了鼎足之势,使得京城的军事力量达到了一种平衡的态势。
  要调樊勇进京很简单,关键是要调哪些京城守军前去居庸关,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京城守军内部派系平衡的问题。
  “调三万忠国公的部下,两万仁国公的部下。”越王既然已经提出了调防的建议,那么很显然已经早就考虑好了对策,有条不紊地回答了张太后。
  “如此甚好。”张太后闻言点了点头,这样的话无论是张昊还是陈泰都不会不满,毕竟朝廷抽调的是双方的部队。
  “宣太师前来觐见。”随后,张太后冲着一旁侍立的贴身女官说道,这件事情她不适合出面,因此唯有让军阁首辅、当朝太师张辅来做。
  越王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轻松的神色,心中暗自感到得意,虽然张昊和陈泰手下的兵力调出数量上相差无几,但质量上却天差地别,他准备将周征和张昊在京城里最强的部队调去居庸关,而陈泰的则是战斗力最弱的部队,如此一来就等于无形中消弱了张昊和周征在京城的军事力量,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其实,越王心中感到非常懊恼,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昊竟然能从如此严密的刺杀中逃过一劫,进而打乱了阿仇先前与他商定的计划。
  按照原先的计划,张昊死后陈泰将接替他的位置,届时整个京城的军事防务就由陈泰说了算,无疑会给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很多便利。
  而且,越王现在对张昊的卫兵在遇刺时使用的那种顷刻之间就击倒了二十余名刺客的火器非常感兴趣,要是他也能拥有如此厉害火器的话,那么在京城就不怕任何人。
  可惜的是,张昊拥有的火器来自讲武堂,而讲武堂只听从大明天子和李云天的命令,外人根本就无法介入,所以他现在根本就得不到讲武堂的火器。
  即便是宣德帝下令搜查讲武堂的时候,那些锦衣卫也不是为所欲为,全程都由讲武堂的人员陪同清理资料,那些人员不会阻止锦衣卫查案,但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将那些资料带走。
  至于讲武堂在京城下辖的司科院以及工坊,宣德帝则禁止锦衣卫进入,原本在讲武堂的搜查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况且宣德帝很清楚讲武堂那些研究和生产出来的物资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让锦衣卫为所欲为,以免里面的机密被泄露出去。
  越王现在要做的就是削弱张昊和周征在京城的兵权,两人对皇权的忠心已经勿需多言,届时肯定会力保太子,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对付周征和张昊,届时就没人能够阻止他行事。


第832章 与虎谋皮

  周征的遇刺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