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565章

执宰大明-第565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不会中计吧?”周雨婷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连忙娇声问道,她可是清楚其中的厉害,李云天现在是大明位高权重的忠臣,如果宣德帝认为李云天对大明忠心耿耿,那么李云天就是一个辅助幼主的贤臣。
  反之,要是宣德帝怀疑李云天心存异志想要掌控大明朝政,那么李云天可就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奸臣。
  尤为重要的是,太子现在只有七岁,只是一名少不更事的孩童,根本就无法掌控朝政,更别提驾驭像李云天这样资历深厚的权臣。
  因此,对于宣德帝来说,拿下李云天将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宣德帝宁愿留给太子一个几方势力在朝堂上共存的局面,也不愿意看见李云天在朝堂上左右逢源,一家独大。
  至于说李云天与宣德帝之间的情谊,有一句话说得好,“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历朝历代的天子眼中,臣子们是用来巩固其统治的棋子,只要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那么就必然会被抛弃。
  “要是搁在以往皇上定会对此嗤之以鼻,可现在不同,谁也无法琢磨透皇上心里是如何想的!”李云天闻言再度向周雨婷摇了摇头,神情显得有几分凝重,现在情况紧急有些事情他也就不瞒周雨婷了,再怎么说周雨婷也是镇国公的女主人。
  “要不我明天进一趟宫里?”周雨婷见李云天忧心忡忡,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柳眉顿时微微蹙在了一起,向李云天说道。
  “和玉馨一起去。”李云天想了想后沉声说道。
  他知道周雨婷是想找张太后来从中进行调和,因此让朱玉馨与她同去,希望能得到张太后的支持,以张太后为突破口去化解此次的危机。
  “相公,要不要多调些人手到府里?”周雨婷闻言微微颔首,随后想到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试探性地问道,万一遇到什么不测的话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他清楚周雨婷的想法于是伸手将她揽在了怀里,如此一来的话事情可就要闹大了。
  虽然目前的局势对李云天来说非常危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束手无策,最坏的打算就是逃出京城,然后前往交趾。
  交趾这些年来在李云天的治理下是风生水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使得李云天在交趾的地位稳如泰山,即便是宣德帝也无法撼动。
  毕竟交趾距离京城太过遥远,而交趾的官吏皆李云天一手提拔,因此宣德帝的影响力在交趾有限。
  况且,李云天在交趾还与当地的交趾、占城等地方权贵交情深厚,如果李云天与大明闹翻的话他们届时肯定会全力支持已经获得他们信赖的李云天。
  周雨婷之所以有信心逃离京城,是因为把守京城城门的有不少人是周征的部下,再加上李云天威名在外,肯定不会有人拼死拦截,这样就给了李云天等人机会。
  其实,只要李云天能逃出京城那么就掌握了主动,城外骁武军大营驻扎着三万骁武军将士,以李云天的谋略和威望一定能找到理由调动其攻打京城,只不过如此一来京城就将陷入到一片战乱中,百姓将遭受战火的袭扰。
  当然了,攻打京城是最坏的打算,而且将坐实李云天乱臣贼子的名声,恐怕李云天不愿意看见这种情形的发生。
  一旦京城爆发战事,居庸关的明军肯定会迅速南下前来增援,届时那三万骁武军将腹背受敌。
  对于李云天来说,他攻打京城赖以依仗的就是佛朗机炮,可是京郊骁武军大营只有两个佛朗机炮营,而京城里面的神机营却有三个佛朗机炮营,完全可以在城墙上对骁武军的两个炮营进行火力上的压制。
  尤其是李云天不利的是,京城不仅有着宽大的护城河,而且佛朗机炮的威力有限无法轰塌京城的城墙,唯有轰开京城的城门才能攻进城里,然而守城的明军肯定也能想到这一点,绝对会对城门严防死守。
  因此,李云天很难短时间内攻下城门,届时将腹背受敌,景况堪忧。
  所以对于李云天来说,出城后的最佳策略就是乘坐停靠在天津港的“明扬号”三桅杆战舰前往交趾,然后坐等病入膏肓的宣德帝油尽灯枯。
  届时,朝堂上的各方势力肯定会忙着争权夺利,无暇顾及交趾的李云天,进而给了李云天掌握局势的主动权,既可以雄霸交趾也能挥师北上图谋中原。
  当然了,逃往交趾是李云天最坏的一个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走这一步,原因很简单,他能想到的事情宣德帝也会想到,一定会加强戒备,而且这也恐怕是指使吴欣的人最愿意看见的一幕。
  而且,李云天担心他无法逃离京畿,明扬号停在天津港的消息瞒不住宣德帝,要是宣德帝提前一步派人支走了明扬号而故意放他去天津港,那么他可就要背负叛逆的罪名,宣德帝可以顺理成章地对他下手。
  因此综合了种种因素,李云天觉得目前还是觉得以静制动为好,以现在的局势他做的越多也就错得越多,还不如静观其变为好,看看对方如何出牌。
  换句话来说,在京畿地区拥有绝对统治权力的人是宣德帝,李云天一个人固然能够顺利地逃回交趾,但是他为了妻儿老小的安全只能与对方死磕到底。
  第二天上午,周雨婷和朱玉馨进了紫禁城,前去到慈宁宫给张太后请安,双方相谈甚欢。
  张太后也听说了昨天的事情,知道周雨婷和朱玉馨此次前来是来探听宫里的风声,因此笑着安慰两人,说李云天是大明的中流砥柱岂会轻易就被小人给陷害。
  从紫禁城出来的时候,周雨婷和朱玉馨的心境平复了许多,从张太后的言行举止上来看她对吴欣的弹劾不屑一顾,认为吴欣不过是想以此博取名声而已。
  只是,宣德帝是什么意思两人就不得而知了,所谓天威难测,即便是李云天现在也不清楚宣德帝的真实想法,毕竟宣德帝现在的心理已经由于病情的加重而发生了难以猜测的变化。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宣德帝疑心很强,已经失去了平常时的理智,行事将会变得偏激执拗,一旦受到外界刺激的话将做出超出理性的抉择。
  “姐姐,你说咱们镇国公府能安然度过这一关吗?”回家的路上,马车里静默无语,周雨婷和朱玉馨并排坐着想着心事,良久,朱玉馨开口幽幽地问道。
  身为皇族后裔,朱玉馨自幼就见识了京城里的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再加上其聪明伶俐,自然知道朝堂险恶,更清楚伴君如伴虎。
  在朱玉馨的印象里,大明立国后朝廷发生的最严重的两起案子就是胡惟庸谋反案和蓝玉谋反案,上至勋贵下至家仆受牵连着数万人,影响深远,而当年无论是胡惟庸还是蓝玉都是洪武帝信赖和依仗的肱骨之臣。
  如果宣德帝龙体安康,那么与李云天在一起可谓相得益彰,宣德帝用李云天来冲锋陷阵,而李云天以宣德帝为坚强后盾,进而守疆拓土、济世安民。
  可两人得以信赖的基础随着宣德帝患病而有逐步走向瓦解的迹象,否则李云天也不会变得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了,要知道宣德帝能成就李云天的事业和名望,也能毁了这一切。
  “一定可以,相公深谋远虑,必能化险为夷。”周雨婷微微一笑,伸手按在了朱玉馨的手背上,“妹妹,这个时候要沉住气,要相信相公。”
  “嗯!”朱玉馨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实话如果不是今天周雨婷找她进宫见张太后,她还不知道李云天竟然会被吴欣逼得身临险境,随后她想到了什么,试探性地问道,“要不然我回家一趟,找我爷爷想想办法。”
  “不,相公说了,要以静制动,现在对方巴不得相公找朝中的重臣,如此一来反而给了其把柄。”周雨婷闻言连忙摇了摇头,微笑着安慰朱玉馨,“相公从来都不是肯吃亏的人,如今被对方算计了一把,肯定会反戈一击,不会再落进对方的圈套里。”
  朱玉馨闻言脸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下来,不过心情却万分复杂,谁能想到一夕之间京城里最为风光显赫的李云天竟然会落得一个危机四伏的境地,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的唏嘘,也足以表明朝堂之上的险恶。


第757章 连环计

  就在周雨婷和朱玉馨返回镇国公府的路上,一名三十多岁披着貂皮大氅的瘦高个男子来到了皇城大明门右侧的长安右门前,望了一眼被禁军把守的一个凉亭后面无表情地大步走了过去。
  这个凉亭并不是普通的亭子,里面的鼓架上矗立着一面硕大的牛皮大鼓,这面牛皮大鼓就是有名的“登闻鼓”,洪武皇帝所设并派有专人进行管理,凡有冤民击鼓申诉那么大明的天子就要亲自受理,如有官员从中阻拦的话一律重判。
  登闻鼓本来设在紫禁城的午门外,后来洪武帝为了方便百姓上告因此移到了皇城的长安右门外,派官员轮流值守接待击鼓申诉者。
  为了避免登闻鼓被无端敲响,登闻鼓只有遇到重大冤屈以及机密事件才能击打,否则将会受到严惩,而一旦击鼓将会将案情向皇帝通报。
  这也就是百姓们通常所说的告御状,在百姓看来只要告了御状那么在皇帝的介入下冤情就能沉冤得雪,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办法,同时这也是皇帝监察民情的一个重要方式。
  “站住!”凉亭外守的禁军见那名瘦高个男子迎着登闻鼓走来,立刻有几个人走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领头的伍长神情严肃地告诫道,“此处乃御命之地,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这位军爷,小民要告御状!”瘦高个男子向那名伍长微微一躬身,沉声回答。
  “你可想好了,非重大案情不得击鼓否则将予以严惩!”伍长闻言脸上闪过惊讶的神色,自从汉王之乱时御膳房管事张旺击响了登闻鼓状告元霞上人谋害洪熙后,数年来登闻鼓被敲响的次数屈指可数,没想到他今天竟然会遇到有人告御状,随后不动声色地警告着瘦高个男子。
  “小民意已决。”瘦高个男子闻言再度向伍长躬了一身,语气决然地说道。
  伍长闻言打量了瘦高个男子一眼,随后让开了路,洪武皇帝定下的规矩至今无人敢违逆,否则就等着受到重惩。
  瘦高个男子大步走进了凉亭,抡起鼓槌咚咚地击打了起来,鼓声雄浑,随即吸引了远处过往行人的注意,纷纷伸长了脑袋往这边张望,相互间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你是何方人氏,有何冤屈?”击打了百余下后,瘦高个男子来到了一旁的案桌前,一名坐在案桌后身穿八品官袍的圆脸男子拿起笔后按部就班地问道,准备对瘦高个男子的案情进行记录。
  “小民名叫刘仁,是交趾的一名布商,状告交趾广西总督、镇国公李云天以权谋私,欺压良善!”瘦高个男子神情严肃地望着那名圆脸官员,一字一句地说道。
  “镇国公!”圆脸官员正拎着笔做记录,闻言后顿时怔在了那里,一脸惊愕地望向了瘦高个男子,要知道李云天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京城风头最盛的权贵,瘦高个男子竟然要上告李云天,岂不是以卵击石?
  况且,李云天在外界的名声一直都非常好,圆脸官员也不相信李云天会做出刘仁所说的事情。
  “你确定要告镇国公,有些事情可能是下面的官吏所为。”片刻之后,圆脸官员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动声色地劝道。
  在他看来李云天和刘仁之间的身份天差地别,两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交集,更别提李云天平定了交趾叛乱后一直没有回去过,岂会与刘仁之间产生什么恩怨纠葛?
  “大人,小民告的正是镇国公,恐怕除了皇上之外,天下间已经没有哪个衙门敢接小民的状子!”刘仁郑重其事地向圆脸官员点了点头,语气满是嘲讽地说道。
  圆脸官员闻言不再开口,埋头将刘仁所告之事登记在案,他只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可不想掺和进李云天的事情中去,反正他已经警告过刘仁,刘仁倘若还是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唯有去承担相应的后果。
  随后,圆脸官员拿上刘仁携带的状子急匆匆向上司汇报,上司又连忙向上汇报,本来登闻鼓一响有司衙门的人就要上报案情,况且里面又涉及到李云天,相关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
  因此,刘仁的状子很快就摆到了正在乾清宫召集内阁阁员们商议事务的宣德帝面前,宣德帝看了一眼状子,然后在杨士奇和杨荣等人面前沉默了良久,一边咳嗽着一边让金英把状子给内阁首辅杨士奇。
  杨士奇看过状子后顿时大吃一惊,他万万想不到这个状子竟然状告的是李云天,说李云天在幕后指使九州商会垄断了交趾商界,迫使他开的布庄要高价向指定的大布商进货,结果因为不肯屈服大布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