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477章

执宰大明-第477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岱汗封阿鲁台为太师,但阿岱汗和阿鲁台联合力量最终未能击垮卫拉特部,并不时遭到卫拉特部东进的威胁。
  再加上阿鲁台先后四次被永乐帝率兵征讨,故而永乐朝后期阿岱汗和阿鲁台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达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
  阿鲁台之所以迁到这一地区驻牧,是因为兀良哈地区的一些蒙古部族首领和阿鲁台的关系较为亲密,有的人还同阿鲁台结为儿女亲家,而且阿鲁台的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兵是征自兀良哈三卫。
  当阿鲁台被永乐皇帝征讨时,兀良哈三卫曾给过他多次援助。
  当然,也不是所有兀良哈蒙古部族首领都甘愿服从阿鲁台的控制和调遣,其中,驻牧嫩江流域的福余卫的一些蒙古部族首领在阿岱汗和阿鲁台进入其驻地时就奋起反抗。
  结果,福余卫的那些蒙古部族首领遭到阿鲁台太师的镇压,人畜被掠夺,这使得一些福余卫的蒙古部族首领不得不放弃其驻地逃往海西女真部所在的地区。
  其实,兀良哈三卫自从接受了明太祖的封赏之后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大明。
  明太祖规定兀良哈三卫每年两贡,每次各五百人,由喜峰口出入,贡物有马、驼等物,永乐初年永乐帝还在辽东开东原和广宁(今辽宁北镇)等地设立马市,与三卫市易马匹,双方交流逐渐增多。
  尽管兀良哈三卫时而寇掠大明辽东地区边镇,但通关全局来看他们尚能服从明朝的管辖。
  而正是由于兀良哈三卫的屏捍,自三卫设立起至嘉靖年间的一百五六十年中,平滦诸州未遭蒙古侵扰之祸。
  因此,此次兀良哈三卫忽然之间向大明发难完全出乎了李云天的预料,在他看来兀良哈三卫完全就没有必要采取如此过激的行为,因为大宁都司对他们进入河套地区放牧其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这一次兀良哈三卫在大宁城外忽然冒出来的援军,证明鞑靼部的蒙古部族肯定参加了辽东战事,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李云天需要知道是谁促成了鞑靼部与兀良哈三卫的这次结盟,说不定还包括了瓦剌部,这种事情看起来简单,实则非常不易。
  “福余卫?”听了杨云贵的话后,李云天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后开口问道,“你在福余卫可有什么用得上的关系?”
  “我手下有一名暗探与福余卫指挥同知次子关系密切。”杨云贵清楚李云天的意思,于是说道,“我这就联系他,让他借着今年与福余卫的生意打探消息。”
  “让他小心,安全第一,不可急于行事。”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他现在迫切需要敌军的情报,尤其是兀良哈三卫与鞑靼部结盟攻打大明的原因。
  “你放心,他已经是老手了,绝对不会露出破绽来。”杨云贵微微一笑,对手下的暗探非常有信心。
  “有没有吃的,我们自从进了京城还滴米未尽。”李云天见杨云贵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顿时也笑了起来,拍了拍肚子后说道,他忙了一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吃饭。
  “我马上让人去准备。”杨云贵闻言微笑着离开了,前去通知下人做饭。
  “对了,把朝鲜国的情报整理一份,明天我让人来拿。”饱餐了一顿后,李云天领着雷婷等人离开,杨云贵亲自将他送到门口处,临走的时候李云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向杨云贵说道。
  “侯爷,你要去朝鲜国?”杨云贵顿时就是一怔,李云天很显然不会无缘无故地要朝鲜王国的情报,如果联系起辽东现在的战事那么李云天十有八九要去朝鲜国。
  “如果兀良哈三卫把进入辽东的通道堵住,我军就要等到明年才能从路上进入辽东,因此不如以朝鲜王国为跳板集结兵力并且补充物资。”
  李云天闻言冲着杨云贵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已经给朝鲜王下旨,让其协助我军征讨兀良哈三卫,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朝鲜国看看,安排相应的事宜。”
  杨云贵觉得李云天的笑容里有一丝诡异的神色,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虽说朝鲜国不过是大明的一个藩属国而已,但显然李云天对其另有打算。


第642章 另有所

  从杨云贵家中离开后李云天直奔讲武堂,由于讲武堂实行军事化管理,因此官吏们都集中居住在讲武堂提供的宿舍内,李云天很快就把讲武堂政务堂的几名主事武官召集起来,向他们安排接收户部下拨的那一成五财物的事宜。
  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那五百万两充作军资的财物的动向,按照李云天的要求将被秘密运到天津港,然后装上停在那里的海船,届时将运往朝鲜国。
  由于辽东局势负责,故而为了稳妥起见李云天准备将那些财物安置在朝鲜国境内,以免被人觊觎,进而引发什么事端。
  交代完那几名政务堂武官事务后夜色已深,李云天在讲武堂的一间厢房里就寝,雷婷细心地给他打来了洗脸和洗脚的水,伺候他宽衣解带,这些年如果不是雷婷在身边无微不至照顾的话李云天的生活肯定已经乱得一团糟了。
  因此,李云天对雷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两人不仅曾经同生共死过,而且相处的时间也最长,故而感情自然深厚。
  “相公,此次兀良哈三卫来势汹汹,又有鞑靼人甚至瓦剌人相助,再加上有人幕后筹谋,辽东的战局不容乐观。”
  一番温存过后,雷婷躺在李云天的怀里忧心忡忡地抚摸着他的脸颊,北元虽然已分散成三大部难现当年蒙元帝国的雄风,单一某个部族并不可怕,人单力薄难成气候,但要是三者被人处心积虑地联合起来,那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尤其张昊和梁坤相继意外战败,足以表明对方已经对明军的征讨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使得雷婷心中感到不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明的国力至少是这些北元残部的十倍,他们或许能取得一时制胜,但最终的胜利者一定是我大明。”李云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伸手搂紧了雷婷,轻声安慰着他。
  “相公,你是不是担心北元的人去了朝鲜国?”雷婷闻言顿时莞尔一笑,在她的印象里李云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从没有退缩过,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
  “如果相公是北元的人话,为了使得辽东的战局对他们有利,那么一定会安抚和拉拢朝鲜王。”李云天微微颔首,笑着向雷婷解释,“相公这次去朝鲜国不单单是打探朝鲜王的虚实,同时也是想在那里设立讲武堂的司务处。”
  “相公,妾身听闻朝鲜天寒地冻,贫困荒蛮,朝鲜王的宫殿甚至不如南方商贾的宅院豪华,你为何对它如此重视?”
  雷婷闻言双眸顿时流露出了狐疑的神色,能让李云天亲自去朝鲜国已经很反常,如今李云天竟然想要在那里设立讲武堂司务处,着实令她有些费解,在她看来朝鲜国并没有什么值得李云天关注的地方。
  讲武堂司务处虽然看起来只是讲武堂下属的一个负责讲武堂在当地事务的衙门,但如果设立在朝鲜国的话无疑将担负起收集情报以及笼络朝鲜国官员的职责,迄今为止李云天还从没有在大明国土以外的地方设立讲武堂司务处。
  “朝鲜国与我大明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不过近些年来一直在与我大明在边境上摩擦不断,讲武堂司务处的建立也能避免双方爆发更大的冲突。”李云天闻言笑了笑,意味深长地望着雷婷。
  雷婷见李云天一副冠冕堂皇的口气,顿时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她与李云天相处了这么久自然知道李云天所言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看来李云天要加强对朝鲜国的掌控。
  第二天,李云天悄悄离开了京城,乘坐马车直奔天津卫而去,他已经将那一万多增援辽东的朱雀军团的将士交由李大牛指挥,届时李大牛将率领着那些将士从天津港赶往辽东半岛盖州卫的辽口港,在那里登陆后驰援辽阳城的明军。
  而李云天则先行一步,从天津港乘船赶往汉城府西面的仁川港,打探消息和安排后继事宜。
  在前去天津卫的马车上,李云天手里拿着一份与朝鲜国有关的情报慢条斯理地看了起来,这份情报是杨云贵连夜整理好送过来的,列明了朝鲜国的地域和政治体系。
  朝鲜国将全国的地域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即:
  京畿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
  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
  全罗道:含全州牧、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
  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
  黄海道:含黄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黄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镜道(宁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
  朝鲜国的道相当于大明的省级地方机构,下面设有州、府、郡、县。
  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和京畿五道后来又再分为左右两道,宁安道(咸镜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部。
  除了这种地方行政划分以外,古代的朝鲜还按传统习惯将全国划为六个大区,即:
  关北(咸镜道、平安道);关西(黄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关东(江原道太白山以东的部分,又称岭东);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罗道);岭南(庆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王国初年,朝鲜国北部咸境道和平安道一带的地域并非朝鲜人居住,而是女真人的活动地域。
  在辽、金、元三朝的400年间,三朝与朝鲜王国的前身――高丽王国的北部边界基本稳定在朝鲜王国江原道的永兴地区。
  大明立国后,朝鲜国的北部地区由明太祖设立的铁岭卫管辖,明朝永乐以后铁岭卫北撤,使得朝鲜王趁势派兵进入这片土地。
  当时咸境道和平安道一带的地域的居民以女真人为主,女真部族构成了朝鲜国北部藩篱。
  朝鲜王国世宗时期,朝鲜国先后从南方强制迁徙朝鲜人在北部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
  据《李朝世宗实录》记载,迁徙来的朝鲜人因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疾疫流行,以致“新徙之民,不安其心,思归故土,或臻亡命”。
  为了确保北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朝鲜王必须要处理好与当地女真诸部的关系,为求控制女真采取了羁縻与武力征伐两种措施,以确保对这一地区的有效控制。
  朝鲜王对女真的羁縻策略,首先是施恩笼络,授酋长以侍卫、将军等职位,同时,若遇上女真天灾,亦予以救济。
  自朝鲜王国太宗起开始对女真施恩,据《李朝世宗实录》当时建州卫酋长猛哥帖木儿求见,即以其“居吾境,为吾藩篱,宜待之厚”。
  朝鲜王国世宗时期更是对女真诸卫酋长多授予侍卫一类头衔。《李朝世宗实录》记载:“中朝于夷狄,不惜除都督以下之职者,非欲侍卫也,欲羁縻也。又国初万户宣略将军之职,不惜遥授,亦欲羁縻也。”
  不仅对当时建州卫官吏子弟授予官职,并令在朝鲜国娶妻,使其安心侍卫,“使之迭相往来觐亲,则彼自有永久安堵之心”。
  朝鲜王国世宗年间,建州左、中、右三卫皆发生罕见旱灾,谷食皆枯,朝鲜国遂给粮,人给米二升、盐一升救荒,令女真各部感激不尽,此皆是笼络措施。
  朝鲜王国与女真关系时好时坏,关系好时则和平相处,相互贸易,关系不好时则施以战争,曾多次兴兵女真,焚其庐舍,毁其庄稼,断其贸易。
  而女真在不能与朝鲜王国贸易时,往往在朝鲜王国边境抢掠财物,以维持生计,朝鲜王国则派兵进攻,故而战事不断。
  由于朝鲜王国在与女真长期的交往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控制女真的实力,而女真处于分散、被动的境地。这种长期的不平等地位造就了朝鲜鄙视女真的文化心态,深深烙上了女真是“夷狄”的观念。
  “四郡六镇!”等看完了杨云贵提供的情报后,李云天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起来,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朝鲜国世宗继承王位后,派进士出身的将领金宗瑞赴任朝鲜国北部旺咸镜道观察使,开拓北部边疆六镇,以保朝鲜国北方安全。
  当时朝鲜国的朝议对金宗瑞此行褒贬不一,担心此举会激怒了大明,而金宗瑞“力主其事”,幸得世宗赞同,得以成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