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66章

执宰大明-第366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中并不牢靠,而且很多南洋小国并不是真心臣服大明,而只是想从中获得好处而已。
  在李云天看来,包括藩属国和宗主国在内,国与国之间的责权关系应该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按照相互间签署的条约来明确,这种以人情关系来维护两国关系的做法不足为取。
  实际上,当大明后期衰败后,前来大明朝贡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了,因为大明给他们的好处通常还不足他们前来的花费,他们吃饱了撑得来大明。
  这次的海外贸易是为了开通大明与南洋诸国之间的商贸,使得双方都能从中获利,而不是大明单方面的付出。
  换句话来说,李云天正在凭借一己之力,逐渐想办法扭转大明的对外关系,进而真正使得那些海外国家臣服。
  “诸位,本官祝你们一路顺风,等到明年归国时本官摆酒给你们接风洗尘!”
  云屯市舶司会客大厅,李云天冲着面前立着的数十名官员和商贾拱了一下手,向沉声说道。
  这些官员和商贾是此次海外贸易的船队的核心领导层成员,既有文武官员也有商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中文官负责外交事宜,武官负责安全事宜,商人则负责商业买卖。
  其中,文官之首是鸿胪寺左寺丞张璋。
  鸿胪寺并不是僧侣所在的寺院,而是位于大明京城的衙门,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是古代的外交部门。
  大明立国后,明太祖设立了侍仪司,洪武九年时改设殿庭仪礼司,洪武三十年正式定设为鸿胪寺,是正四品的衙门,设有正四品寺卿一人,从五品的左右少卿各一人,从六品左右寺丞各一人
  鸿胪寺下设主簿厅和司仪、司宾二署,主簿厅从品的主簿一人,典收发文移,司仪、司宾二署正九品的署丞各一人,从九品的呜赞各四人,从九品的序班共五十人。
  司仪署掌陈设、引奏,司宾署典少数民族及外国朝贡使臣,呜赞掌赞礼仪,序班掌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
  值得一提的是,张璋与李云天是同科的进士,两人私下间的关系甚好,非常赞同李云天以条约制来代替大明现行的朝贡制,也认为朝贡制并不能真正提升大明在海外的国威,其中更多的不过是贪图利益的投机者。
  故而,李云天在此次海外贸易中率先想到用张璋来负责沿途各国的外交事宜。
  此次海外贸易的武官之首也不是外人,李云天让曾经护送他来交趾的苏州镇海卫卫指挥使罗海来统掌船队的安全事务。
  至于负责商业事务的商贾,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云天并没有用陈凝凝身后陈家的人,也没有用郑婉柔身后的郑家人,而是任命了浙江宁波府的赵元才主掌此事。
  赵元才也就是山下元道,六月份时来了交趾,一直在给李云天派往南洋诸国的情报人员讲解南洋诸国的国情风俗。
  即使是赵元才,也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会将此次海外贸易的大权交给他来处置,在他看来他与李云天并没有多少交情,李云天应该用陈家的人或者郑家的人才对。
  因此,得知自己被李云天任命为了船队的商事主管后,赵元才先是错愕,随后就欣喜若狂,如此一来他可就成为了大明历史上首次被官方允许的民间海外贸易的负责人,而且还是率领着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这对他来说将是无比的荣耀,心中对李云天是万分感激。
  其实,李云天之所以用赵元才,除了赵元才了解南阳诸国的事务外,也是为了避免陈家人与郑家人在此事上引发争斗。
  虽说陈家人和郑家人平常和睦共处,但双方之间毕竟有利益上的冲突和纠葛,而此次海外贸易的商事主管必定在大明商界扬名立万,名留大明商史,是一个光宗耀祖的荣誉,故而陈家人和郑家人自然明争暗斗,都想将其收入掌中。
  为此,陈家人和郑家人找了陈凝凝和郑婉柔,希望两人能给李云天吹吹枕边风,不过被陈凝凝和郑婉柔拒绝,明确告诉他们李云天心中已有商事主管的人选,这才使得一场纷争得以平息。
  外界对赵元才能脱颖而出担任此次海外商贸的商事主管感到非常好奇,暗地里打探着他的底细,可结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而且赵元才和李云天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交集,大家都很疑惑李云天是如何找到他的。
  由于此次出海的目的是与南洋诸国进行商贸贸易,故而赵元才的商事主管在船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璋和罗海其实都是为他服务的。
  在赵元才、张璋和罗海之上,有一个人负责此次海外贸易的全部事务,这个人就是讲武堂的副总教官,李云天手下的参将李大牛。
  李大牛是此次海外贸易的总管,因为这次海外贸易是打着讲武堂的名号进行的,故而自然要由讲武堂的人来主导。
  作为李云天身边嫡系中的嫡系,有李大牛在的话他很放心,而且也能威慑住船队的人员,尤其是陈家的人和郑家的人。
  李云天担心陈家的人和郑家的人仗着各自的身份而不把赵元才看在眼里,进而给海外贸易造成损失,由李大牛坐镇的话他们就不敢乱来,毕竟李大牛是李云天的族人,陈凝凝和郑婉柔见了李大牛也要客客气气地喊声“小叔”,他们岂敢去招惹李大牛。
  只不过此次海外贸易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如此一来的话李大牛很可能就会错过李云天与黎利在交趾的决战,进而无法像梁少杰和秦昆那样荣立战功。
  即使李云天想给李大牛分一部分战功,也会因为李云天身在海外而无法多给,李云天给骁武军设立了一套完善的立功体系,他不能率先打破这套体系。
  李云天在任命李大牛为此次海外贸易总管之前曾经跟他谈过话,告诉他虽然海外贸易能给大明带来巨额利润,对交趾战后重建大有裨益,但与平定交趾叛乱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他将无法像平叛大军的其他将领那样荣立军功。
  李大牛对此则并不介意,在他看来军功什么的并不重要只要能帮到李云天就好,李云天已经给了他足够多的东西,使得他和大哥有了如今的显赫地位,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虽然李大牛憨厚耿直,但作为李云天的族人他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只要李云天能在朝中牢牢地站稳脚跟那么他就能在仕途一帆风顺。
  “总兵大人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办好这趟差事。”作为此次海外贸易的总管,立在人群前方的李大牛向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一拱手,躬身说道。
  “总兵大人放心!”随即,赵元才、张璋和罗海等人纷纷向李云天躬身拱手行礼,异口同声地说道。
  “好,本官就在交趾等你们凯旋!”李云天见状嘴角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微微颔首后宏声说道,对李大牛等人的精神面貌非常满意。
  由于李云天在交趾使用了替身,故而不方便抛头露面,因此就在云屯市舶司里送别了李大牛等人。
  李大牛一行离开云屯市舶司后径直去了码头,那名假定南将军此时率领着交趾三司和新安府的官员士绅、名商大贾聚集在码头上给他们送行,现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显得十分热闹。
  船队的时候,李云天立在码头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神情严肃地望着缓缓驶离码头的船只编队,海上天气变幻莫测,狂风暴雨时常发生,希望李大牛此行一切顺利,否则明年他手里可就没钱再投到交趾的重建上来,而且九州商会也会因此而受到重创。
  与此同时,李云天也希望李大牛能及时赶回来参与对交趾叛军的最后决战,这样的话李大牛也能立有战功,进而得以提升官职,李大牛是他的绝对嫡系,他怎么可能会让李大牛吃亏呢?


第493章 敷衍

  宣德三年十二月下旬,占城传来了消息,在交趾叛军的疯狂攻城下,占城国首都卡塔城只坚守了二十多天就被攻破。
  攻进卡塔城后,交趾叛军在卡塔城里烧杀抢掠,使得卡塔城成为了人间地狱,一半以上的人口死于这场大屠杀。
  得知占城国国王的脑袋被一名叛军将领一刀砍下,城里的皇族被屠戮殆尽后,出乎雷婷的意料,正在处理公文的李云天的脸上没有半丝喜色,而是神情凝重地沉默了半响,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继续伏案办公。
  虽然占城国国王这么一死,占城就没有了继任的国王,消除了李云天趁机兼并占城的最后一道障碍。
  但李云天毕竟不是那种嗜杀之人,面对交趾叛军在占城所犯下的杀戮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内疚感,故而情绪显得有些消沉。
  随着交趾叛军攻破了卡塔城,一直猛攻青云城的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见大势已去,不得撤兵回城,以免遭到交趾叛军的围攻。
  交趾叛军青云城守将陈元抓住这个时机突袭了撤退中的隆德斯大酋长,使得隆德斯大酋长手下的两万多人死伤大半,隆德斯大酋长在两千余亲兵的护卫下落荒而逃,元气大伤。
  由此一来,交趾在占城的对手只有南部地区的多格萨大酋长,多格萨的兵力在占城的五大酋长中是最多的,有四万余人。
  而且,多格萨大酋长所在的多海城是占城国最为高大坚固的城池,一旦多格萨选择固守多海城,交趾叛军将会面临一场无比严峻残酷的战斗。
  几天后,宣德四年的除夕悄然而至,太原城内内爆竹声声。
  由于今年明军辖地内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李云天实行了减免赋税的政策,以及那些竞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那些商人的资金投入,这使得当地的经济和治安状况迅速好转,年底的时候百姓们家家都有了余粮,终于能开开心心地过一个团圆年。
  按照李云天与那些竞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商贾的约定,那些商贾去年已经在明军辖地内的州府中投入了不少资金来构建自己在当地的商业体系,这无形中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虽然交趾叛军现在占据了交州府以南地区,但自从李云天以弱胜强一连打了三个胜仗使得交趾叛军不敢轻举妄动后,那些商贾就不再担心他们的投资打水漂,相信李云天一定能平定了交趾的叛乱。
  太原府府衙后院的会客大厅里,李云天召集了平叛大军的将领和交趾三司的主官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
  就在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时候,雷婷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在李云天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让她进来吧,在书房等我。”李云天闻言无奈地笑了笑,向雷婷微微颔首,低声说道。
  就在刚才,把守南城的一名百户派人前来汇报,有一名名叫吴倩的女子前来喊门,说有要事要找定南将军,那名百户见与李云天有关岂敢怠慢连忙派人去府衙汇报。
  李云天清楚吴倩的来意,如今交趾叛军在占城国的最后一个对手就是多格萨大酋长,黎利急于攻取占城国,绝对会集中兵力攻打多海城,以交趾叛军现在的实力三个月内必定能将其攻陷。
  故而,吴倩来向李云天求援,想要他出兵攻打交州府,以此来减轻多格萨大酋长所承受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多海城不仅是占城国最坚固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富裕繁华的城市,商业异常发达,这无疑会使得交趾叛军更加卖力地攻城,然后趁机在城内洗劫一番。
  李云天去见吴倩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脸色有些泛红,今天由于是过年他就多喝了几杯,与众人把酒言欢。
  “总兵大人。”一身男装打扮的吴倩正在书房里坐立不安,见李云天进门连忙迎上去拱手行礼。
  “吴姑娘深夜前来所谓何事?”李云天故意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不动声色地望着吴倩。
  “总兵大人,如今交趾的叛军已经攻打我占城多日,敢问总兵大人何时派兵攻打交州城。”吴倩抬起头,稳定了一下焦急的心神后,强自镇定地说道,“交趾叛军的主力都在占城,总兵大人如若出兵,必将一举将其拿下。”
  “吴姑娘有所不知,本官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本官攻打交趾的叛军,以给你们占城国解围。”
  李云天闻言不由苦笑了一声,“虽然本官手中的兵力不多,但朝廷之令岂可违抗?只不过本官现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吴姑娘,你一路赶来想必已经知道,本官手下的部队正在与那些私通叛军的土司作战,分身乏术,无法短时间内向叛军发动攻势。”说着,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了郁闷的神色,显得颇为无奈。
  就在李大牛等人离开云屯港的第二天,李云天接到了军阁的公文,在公文中让他趁着交趾叛军进攻占城的时候出兵攻打交州府的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