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45章

执宰大明-第345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天将黎利和阮焉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得一声冷笑,大明当年之所以丢了交趾,并不是因为交趾叛军有多勇武善战,而是大明的君臣都没有真正重视起这块蛮夷之地,另外也与宣德帝休养生息的国策有关。
  可是李云天不一样,他深知中南半岛以后的重要作用,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天然堡垒,控制着东亚与西亚和欧洲的水上航运,因此自然会竭尽全力平定交趾的叛乱。
  在李云天的计划里,交趾是大明未来掌控中南半岛的跳板,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失,否则大明以后将很难进入中南半岛。
  故而,面对着黎利和阮焉时李云天自然要信口开河,用尽一切办法向两人施加压力,以使得此次谈判能顺利完成,反正两人又不可能验证他所言的真伪。
  “穆大人,定南将军难道就不怕他在史书上留下割裂疆土的骂名?”经历了短暂的错愕后,阮焉迅速回过神来,冷冷地望着李云天。
  他不相信定南将军会如此做,觉得此事太过偏激,因为此举必将招来后人的笔伐口诛,而定南将军身为两榜出身的进士又岂会不珍惜名声?
  “我家总兵大人说了,只要能使得交趾平定,免除西南边疆之乱,他不在意后人如何说。”李云天心中不得不佩服阮焉心思缜密,竟然对大明士大夫阶层如此了解,知道士大夫们惜命胜过爱命,没有哪个士大夫会给自己找这种骂名,于是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家总兵大人非同常人,否则也不可能以翰林的身份领兵出征交趾!”
  阮焉闻言脸色顿时变了几变,他知道定南将军的往事,清楚李云天说的没错,定南将军并不是大明那些寻常的进士,要不然岂会被封为镇武伯?
  此时此刻,阮焉不由得想起了明军偷袭安梁县城和在落叶坡伏击叛军的事情,心中开始相信定南将军在山东战场平叛时的一些传言,尤其是黑牛镇一战,十有八九就是定南将军亲自指挥的,故而宣德帝对他信赖有加,派他来交趾平叛。
  黎利的脸色异常阴冷,犹如罩了一层含霜,他也意识到自己以前小看了安梁县城里的那位年轻的定南将军,别的不说,能甩下骁武军大部队仅带着数百名亲兵赶来交趾,就足以说明此人的可怕。
  可惜的是,黎利觉察得太晚了,定南将军之所以急匆匆赶来交趾并不是年轻气盛,也不是想要来到交趾显摆,而是为了前来稳定交趾的形势,自从定南将军赶到交趾后一直在战场上顺风顺水的叛军就接连打了两个大败仗,使得明军在三江府稳住了阵脚。
  “穆大人,我交趾百姓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无论是谁,只要胆敢侵犯我们,我们必定与他们血战到底。”沉默中,阮焉率先反应过来,一脸傲然地望着李云天。
  “历朝历代的更替无不经历腥风血雨,当年安南国建立的时候,恐怕那些被征服的百姓中也有人这样说过,可现在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既然自然界的法则,同时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准则。”
  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随后一本正经地望着阮焉,面无表情地说道,“不是几句豪言壮语就能阻挡历史的洪流,交趾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与我家总兵大人谈和,平息交趾的事态,另外一条就是你们攻打安梁县城,交趾最后被一分为四。”
  “何去何从你们自己可要想清楚了!”说着,李云天起身向黎利和阮焉一拱手,沉声说道,“天色已晚,本官告辞了。”
  随后,李云天在黎利和阮焉的注视下走向了门口处,打开房门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你如何看待今晚之事?”等李云天离开,黎利皱着眉头看向了面沉似水的阮焉,本来他今天晚上的心情挺不错的,可是谁成想见到李云天之后心情变得十分恶劣。
  “王爷,下官总觉得定南将军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阮焉沉吟了一下,向黎利微微一躬身,“在下官看来,定南将军如今所做之事有些操之过急,竟然没有等援军赶到就敢在安梁县城与我军决战,实在是有违常理!”
  “你是说,这件事情里有阴谋?”黎利听明白了阮焉的意思,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难道他是在虚张声势?”
  “王爷,下官怀疑定南将军根本就不在安梁县城里。”阮焉想了想,郑重其事地望着阮焉,“明军援军主力未来,他身为统帅岂会身临险境?”
  “可明明有人看见他率军进了安梁县城,而且刚才那个穆梓又如此紧张,不像是装的!”黎利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惊愕的神色,皱着眉头说道。
  “安梁县城自从定南将军来后就紧闭四门,他是否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离开我们一无所知。”阮焉闻言不由得提醒黎利,“十有八九,那个穆梓也蒙在鼓里,这才如此紧张。”
  “定南将军要是不在安梁县城,他能去了哪里?”黎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不解地问道,毕竟定南将军在交趾人生地不熟,又身为明军的最高统帅,并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前去。
  再者说了,明军控制的地盘里都有叛军的眼线,尤其是三江城、太原城和宣化城,一有风吹草动消息就会通报过来,可现在没有任何与定南将军有关的消息。
  “王爷,如果下官没有猜错的话,他一定是暗中去了太原城,明军的右副总兵在那里,他正好可以通过右副总兵来下达命令,进而暗中指挥交趾的明军。”阮焉冷冷地一笑,说出了他的猜测,他一直以来都不相信定南将军在安梁县城里,如今李云天的到来反而印证了这一点。
  在阮焉看来,定南将军既然将交趾对付叛军的事情布置得井井有条,表明其对如此处置交趾的事务已经成竹在胸,万万犯不上来安梁县城冒险,除了鼓舞安梁县城明军士气和向叛军表明死战到底的决心外完全就是一招陷入死地的败笔。
  和黎利一样,阮焉以前也觉得定南将军是因为年轻气盛才去的安梁县城,不过经历了今天晚上的事情后他发现自己错了,原来定南将军在交趾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精心筹划过的。
  “可恶,他竟然敢骗本王!”黎利也回过味儿来,禁不住一拳砸在了桌面上,咬牙切齿地说道,想那定南将军家大业大,仕途无限,岂会如此冒失地身陷安梁县城?
  “本王如果不给他点儿厉害瞧瞧的话,他还以为本王好欺负!”随即,黎利双目凶光一闪,冷冷地说道,“等明天本王就下令攻下安梁县城,看看他还能耍什么阴谋诡计!”
  “王爷,此事不可急躁,要从长计议。”正琢磨着今晚发生事情的阮焉闻言连忙开口阻止,忧心忡忡地向黎利说道,“定南将军与明廷其他官员不同,其他官员好个人面子而他则重大明的利益,而且尤为好战,如果咱们将明军打得太惨,说不定他真的会向宣德皇帝上奏,将交趾一分为四!”
  “难道就任由他在背地里看咱们的笑话?”黎利的眉头紧紧皱着,面色铁青地说道,不得不说,李云天今天晚上的那番言语使得他心中忐忑不安起来,情绪也焦躁了许多,犹如被人在三九天当头泼了一桶冷水。
  “王爷,下官认为定南将军到了交趾后行事仓促,似乎其中另有不得已的隐情。”阮焉沉吟了一下,颇为无奈地说道,“可惜下官知道的消息太少,实在是猜不出他这样做的意图。”
  “不得已的隐情?”黎利没有想到这一点,闻言顿时一怔,难道李云天这样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王爷,下官以为现在咱们以静制动,不如看看那个穆梓这几天能搞出什么花样来,见招拆招。”阮焉苦笑了一声,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等待。
  黎利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反正安梁县城现在被叛军团团围住,而明军的援军还有一段时间才能抵达交趾,他也不差这几天的时间,正好用来从穆梓的身上弄清楚李云天如此做的原委。


第464章 东风来

  李云天回到住所时已经是午夜,此时吴倩还没有睡下,吹熄了灯坐在房间里等他回来。
  听见院子里李云天走路的响动后吴倩连忙起身来到窗户旁,打开一条窗户缝悄悄向外张望,目送李云天进了对面的卧房,随后她关上窗户,柳眉微蹙地猜测着李云天今晚见了什么人,看上去好像显得有些神秘。
  李云天知道吴倩在偷窥自己,不过装作毫无察觉的样子,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觉得吴倩十有八九是占城国派来的探子,那么也就是明军的天然盟友。
  一连三天,李云天都待在住处没有出门一步,他在与黎利和阮焉比耐心,这个时候谁沉不住气先见对方那么谁就在谈判中占据了劣势。
  与此同时李云天也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一旦来到小河镇那么将打破他与黎利这次谈判的僵局,即使是阮焉也要掉进他早已经准备好的陷阱中。
  由于李云天在小河镇,黎利暂时搁置了攻打安梁县城的计划,让手下的人抓紧时间去三江城和太原城收集情报,以对目前的形势作出判断。
  相对李云天的低调,吴倩则显得非常活跃,让蔡福帮着她穿针引线认识了数名叛军的重要将领,以结交的名义送出去了不少钱财,那几名叛军将领是欣然笑纳,这种外财不要白不要。
  自从得知定南将军被围困在了安梁县城,不仅叛军士兵,即使是叛军的那些重要将领现在也都是自信满满,认为只要攻下了安梁县城抓住定南将军就会迫使接连平叛失败的大明朝廷从交趾撤军。
  故而现在叛军的将领们已经开始为了黎利执掌交趾后的生活进行筹划,那些追随黎利叛乱的将领大多数都出身贫寒,如今即将快打下交趾的这片江山,他们自然要好好地享受坐江山的日子了,这个时候正是抢夺战后利益的关键时期,对于商人们的投靠没有人会拒绝。
  在与那几名叛军将领接触的过程中,吴倩逛了大半个小河镇,将叛军的装备和人员素质等状况尽收眼底。
  小河镇上的叛军是叛军中的精锐,只要把他们的情报提供给明军,那么就能使得明军做出相应的提防。
  吴倩见李云天三天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院子里都很少来,每天躲在卧房里,心中倍感意外,在她看来李云天如果想要在交趾做生意的话,必须要先跟叛军的将领们打好基础,但是李云天却没有这样做。
  难道李云天已经接触到了叛军里某个位高权重的人,那个人足以在交趾向他提供庇护?
  可吴倩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倘若事情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李云天按理说应该已经离开了小河镇才对,可他却并没有走。
  而且,吴倩还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李云天带来的那些随从好像有着很高的警惕性,对吴敬皓等人的刻意接近表现得非常冷漠,而且身上隐约透露出行伍之气,像是军伍出身,与普通的护卫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这使得吴倩对李云天的身份充满了好奇,虽然她认为李云天是商贾子弟,可是李云天的身上又没有表现出商人的气息,周身好像笼罩了一层难以看透的迷雾般。
  第四天的晚上,几匹快骑火急火燎地出现在了小河镇的南边的镇口,被镇口处的士兵拦了下来。
  “我们是奉化府黄将军的部下,有紧急军情要向王爷禀告。”领头的叛军骑兵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军牌递给了负责检查的叛军小头目。
  叛军小头目查看了一遍军牌,侧身闪开了一条路,然后一脸狐疑地望着那几名飞驰着奔进镇子里的骑兵,现在奉化府风平浪静,有什么军情值得要亲自劳烦黎利的?
  几匹快骑沿着镇子一路奔驰,穿过了两条街道后在黎利住的宅院前停了下来,下马后急匆匆地冲向了门口。
  “干什么的?”门口处守着十来名叛军,见状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奉奉化府黄将军之命,有紧急军情要向王爷禀奏。”领头的叛军骑兵连忙拿出军牌递了过去。
  “只准一个人进去。”一名叛军头目接过军牌查验了一番,面无表情地还给了领头的叛军骑兵。
  领头的叛军骑兵闻言侧身看向了身后的一名穿着叛军服饰、嘴角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人,小胡子中年人于是走向了守在门口的叛军头目。
  叛军头目见状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并不是领头的叛军骑兵进入院里,于是挥了一下手,几名立在一旁的叛军士兵就走上前搜小胡子中年人的身。
  确定小胡子中年人身上并没有携带凶器后,叛军头目摆了摆手,两名叛军士兵随即将小胡子中年人带进了院子里,让他在前院的厢房里等着,有人已经前去通报在后院书房办公的黎利。
  黎利得知奉化府黄将军派人来向他送达紧急军情,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