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75章

执宰大明-第275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明天就是叛军被阻在黑牛镇的第三天,从路程上来算的话,明军的援军最迟第四天就能赶到,汉王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在黑牛镇耗了,否则即使消灭了李云天他们也会被明军的援军给追上。
  宁静的夜色下,叛军的队伍静静地行走在通往黑虎镇的官道上。
  距离黑虎镇两里地的时候,队伍从中间分开,犹如两条长蛇般一左一右地向游向了镇里。
  “王兄,保重!”韦达和王斌原本并排而行,到了分兵处后两人一拉马的缰绳停了下来,韦达冲着王斌一拱手,沉声说道。
  “韦兄,看我们俩谁先擒住李御史!”王斌闻言微微一笑,也向韦达一拱手,故作轻松地回答。
  韦达笑了笑,笑容显得有些勉强,经历了先前的那一战后他知道要想擒住李云天绝非易事。
  叛军这种大规模的调动自然无法瞒过骁武军的斥候,李云天很快就知道叛军的进攻即将来临,于是立在院子里面无表情地望着镇南方向。
  王斌和韦达所指挥的叛军在距离镇子一里地的地方停下,整军列阵,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使得士兵们手中兵器上泛着幽冷的寒芒。
  与此同时,埋伏在镇子里的骁武军要在李大牛和王简的指挥下列好了阵势,弓箭手和弓弩手在队列最前方摆出了攻击的阵形。
  此次出征,李云天一共带了三千五百名弓箭手和五百名弓弩手,他留下了两百弓箭手和两百弓弩手,其余的人平均分配给了李大牛和王简。
  在骁武军和叛军的对峙下,黑牛镇万籁俱静,仿佛连一根针落地的声响都能听见,静得诡异,静得可怕。
  双方的士兵都紧紧握着手里的兵器,虽然看不见夜幕下的敌军,但谁都知道一场惨烈的大战就在眼前。
  亥时一到,王斌和韦达不约而同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杀呀!”震天的呐喊声随即响起,叛军高举着手里的兵器向黑牛镇冲去,犹如一股洪流,冲破堤坝后用向了镇里。
  “弓箭手准备!”与此同时,立在两栋房屋屋顶的李大牛和王简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命令,站在高处的话视野开阔,便于指挥。
  “放箭!”骁武军阵前的弓箭手和弓弩手立刻拈箭拉弓,摆出了攻击的姿态,当叛军靠近后一名千户将手往下一挥,高声吼道。
  嗖嗖……
  伴随着一阵划破空气的轻微声响,弓箭手和弓弩手冲着前方的天空射出了手里的弓箭。
  在月光的照射下,黑牛镇东西两侧的天空中出现了无数道小黑点,在夜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抛物线后向地面落去。
  “啊~~”
  随着箭支落进冲过来的叛军队列中,惨叫声相继响起,不少中箭的叛军士兵身子一个踉跄就栽倒在了地上。
  弓箭手和弓弩手们有条不紊地更换着箭支,然后进行新一轮的射击,随即叛军中又倒下一片士兵。
  “杀呀!”当弓箭手和弓弩手们第三次发射出箭支时,骁武军的士兵出动了,举着手里的兵器呐喊着迎了上去。
  弓箭手和弓弩手随后纷纷上了镇边民宅的屋顶,在屋顶上向冲过来的叛军士兵射击,这使得又有一批叛军士兵哀嚎着倒在了血泊中。
  当骁武军和叛军的士兵相互纠缠在一起厮杀的时候,弓箭手和弓弩手向镇内退去,相继占据了镇内屋顶的制高点,等与叛军打巷战的时候再发挥他们的作用。
  李云天双手拄着自己金柄银鞘的绣春刀佩刀,坐在王家大院凉亭里的石凳上闭目养神,一边等待着战局的发展,一边凝神聆听着镇南处传来的厮杀声。
  黑夜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得交战双方的士兵只能听见战死者临终前的惨叫声而无法看见其临死的一幕,这无形中减少了士兵的恐惧。
  在镇外厮杀了半个多时辰后,面对着人数占优的叛军,骁武军的士兵们缓缓向镇里撤去,镇内并不宽敞的街道和大大小小的民居将削弱叛军人数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位于屋顶上的弓箭手和弓弩手居高临下地射着进入街道和民居中的叛军,给予叛军们造成了不少的杀伤。
  不过,叛军的弓箭手很快也进入了镇里,与骁武军的弓箭手展开了对射,战况一时间变得焦灼。
  数千名骁武军和叛军士兵在镇南的街道和民宅中厮杀,随着巷战的进行,镇南的多处民居相继起火,也不知道是骁武军干的还是叛军干的,这使得战局变得白热化。
  由于对进入镇中的困境估计不足,再加上骁武军调集兵力进行了反击,这使得攻进镇里的叛军在子时的时候相继被赶了出来,双方的战场再度集中在了镇外。
  韦达和王斌神情严肃地望着眼前的一幕,本来两人以为骁武军后劲不足,被叛军攻进镇里后绝难再行反击,可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骁武军好像有充足的准备,硬生生地将叛军从镇子里赶了出来。
  面对眼前的战局两人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增加兵力,以夺取巷战的主动权。
  见叛军增加了援兵,在镇外交战的骁武军士兵立刻又撤回了镇子里,继续与叛军打起了巷战,逐渐消耗对方的兵力。
  骁武军的这个举动使得叛军苦不堪言,他们觉得骁武军就像是牛皮糖一样,与他们在镇子里的街道上纠缠不休,使得他们无法展现出人数上的优势。
  叛军的这次进攻向镇里推进了不少,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守住这个优势,临晨时分的时候骁武军发起了一个反击,再度将他们赶出了镇外。。。


第365章 蠢蠢欲动的俘虏〔一更〕


  望着镇外混战中的叛军和骁武军,王斌和韦达的眉头紧紧皱着,神情无比冷峻。
  两人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过来,并不是叛军攻进了镇子里,而是李云天故意将叛军放了进去,然后依托镇里的有利地形来杀伤叛军。
  王斌和韦达跟随汉王在靖难的时候历经大小战事数十场,军事经验丰富,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情形发生,两人迅速就做出了对策,决定不再保存实力,准备集中兵力一举摧毁骁武军的防守,进而夺取黑牛镇。
  随着王斌和韦达的命令,镇外聚集的数千叛军立刻行动了起来,气势汹汹地杀向了黑牛镇,两人身边只剩下两千人的预备队。
  本来,王斌和韦达并不想在黑牛镇与骁武军拼消耗,想用最少的损失来击败骁武军,故而先前的两次进攻各自只动用了不到一半的兵力,毕竟叛军已经在黑牛镇折损了万余人,他们要保住汉王的这份家底。
  不过现在看来不太现实,李云天并不是直接与叛军正面对抗,而是采用了这种牛皮糖似的战术来一点一滴地消耗叛军,这就使得两人不得不投入重兵来进攻黑牛镇。
  由于叛军的支援,在镇外交战的骁武军很快就撤退到了镇子里,一度被逼到了镇子中央处,随后骁武军在李大牛和王简的指挥下发动了反击,进而无法再向前前进一步。
  双方在镇南爆发了激烈的巷战,整个镇子南部火光冲天,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每条街道和每间民宅都爆发了战斗。
  李云天坐在王家大院的凉亭里闭目养神,他已经能清晰地听见镇南传来的金戈交鸣的声响,院子里聚集了大量身穿鳞甲的士兵,面无表情地立在那里,手中紧紧握着兵器。'362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62  执宰大明365
  院子里的建筑上有着不少弓箭手和弓弩手,拎着弓箭和弩弓,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虽然李云天在凉亭里,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卫兵进来把镇南最新的战况向他汇报,骁武军和叛军现在已经在镇南形成了僵持之势,两三万大军聚集在那里搏命厮杀。
  “报!”忽然,一名卫兵急匆匆地走进了院子,来到李云天面前沉声禀告,“禀大人,有俘虏聚众闹事,似乎有暴乱的迹象。”
  “走,跟本官去瞅瞅。”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他最担心的就是那些俘虏们在战况正酣的时候不老实,随后睁开双目,拎着手里的佩刀大步走出了院子。
  院子里的士兵见状纷纷跟在了李云天的身后,簇拥着他前往俘虏的营地。
  为了确保安全起见,俘虏们被分开关押在了镇北的五所大宅子里,每所宅子里关押四五百人,看守每所宅子的骁武军有一百人,外加一百多名从沧州城叛军俘虏中新招募的精壮。
  这些俘虏是汉王的嫡系,着实令李云天感到头疼,放又不能放,关起来不仅浪费兵力而且也容易出事。
  果然,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趁着骁武军和叛军激战正酣之际,战俘营里的俘虏们开始闹事,如果不尽早弹压的话极可能会引发一场暴乱。
  “我们饿了,要吃饭。”
  “连顿饱饭都不给吃,是不是成心想要我们的命?”
  “饿死了,我们要吃东西。”
  ……
  来到一处关押俘虏的宅院,远远地李云天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俘虏们的起哄声,乱哄哄的,负责看守的骁武军刀枪尽出,如临大敌。
  “集合队伍,将那些俘虏带到镇北!”李云天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向身旁跟着的一名千户下达了命令,随后抬步向镇北走去,既然无法回避这个麻烦那他就一劳永逸地解决掉。
  不久后,镇北的一个山包前灯火通明,两千名顶盔贯甲的骁武军军士打着火把,在山包前方围成了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区域。'362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62  执宰大明365
  李云天立在山包顶上,面无表情地望着被骁武军的士兵从镇子里押来的俘虏队伍,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和压抑。
  俘虏们并不知道这么晚了骁武军要对他们做什么,本来就有些人心惶惶,如今见到眼前的架势,尤其是骁武军军士们手中明晃晃的刀枪,顿时轰得就是一阵骚动,纷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此时此刻,谁都知道汉王麾下的叛军已经打进了黑牛镇,正在镇子里与骁武军激战,甚至能清晰地听见交战双方的喝骂声,看来叛军攻取黑牛镇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他们这才蠢蠢欲动,在俘虏营里闹事。
  如今,俘虏们忽然之间被带到了镇外,而且现场聚满了甲胄整齐的士兵,任由谁都不会安心,毕竟对于骁武军来说他们是累赘,在眼前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下杀了他们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骚动的俘虏们,随行看押的骁武军士兵们立刻抬起了手里明晃晃的武器,这使得俘虏们不由得老实了下来,他们既然成为了俘虏,自然清楚骁武军的人不好招惹,轻举妄动的话肯定会吃苦头的。
  在押送士兵的驱赶下,俘虏们不情愿地进入了山包前那个被骁武军军士围着的正方形区域,一个个神情惊慌,惴惴不安。
  “本官是皇上御命的山东巡抚,你们之所以没有像其他被俘的人一样被本官遣散,是因为你们是汉王手下的精锐,本官担心遣散你们后你们会继续加入汉王的叛军中与官军作战。”
  等俘虏们在山包前聚齐,李云天环视了一眼神色惶恐的众人,高声说道,“你们也不用担心以后的出路,虽然你们是汉王的嫡系,但在本官看来先前也是安分守己的大明子民,卷入这场战事是情非得已,属于胁从者。”
  “这场战争中已经死了够多的人,他们本应该战死在拓疆守土的沙场上,而不是兄弟间的厮杀,本官不想你们在这场战事中送命,本打算平叛结束后遣散你们,让你们回乡与家人团聚,不过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本官的一厢情愿而已
  说着,李云天语峰一转,神情变得冷峻起来,“鉴于目前的局势,本官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留在俘虏营,战后本官放你们回乡,二是本官可以放你们投靠汉王,不过如此一来你们就是追随汉王叛乱的从犯,届时会受到国法的严惩。”
  听闻此言,俘虏们不由得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提出放了他们。
  “实话告诉你们,汉王此次叛乱必败无疑,他已经被本官拖在黑牛镇两天,皇上派遣的援军正从德州赶来,最迟后天就能到达,汉王即使能突破本官在黑牛镇的防线,那么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李云天见俘虏们一阵轻微的骚动,于是提高了音量,宏声说道,“郑王和襄王已经在京城严阵以待,汉王突袭京城的意图已然落空,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来抉择!”
  “你真的要放我们走?”李云天的话音刚落,俘虏中就传来一个声音,显得有些难以相信。
  听闻此言,俘虏们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李云天,大家都在怀疑李云天此举是否是想趁机找出那些依旧忠于汉王之人杀掉。
  “本官的来历想必你们已经清楚,倘若当众食言以后何以再为大明的御史?”李云天早有准备,闻言语重心长地说道,“说起来,你们中大多数人与本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