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54章

执宰大明-第254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上午,宣德帝在景州城城外给出征的将士送行,义国公张昊亲帅十二万大军进攻德州城的叛军。复制本地址浏览%73%68%75%68%61%68%61%2e%63%6f%6d
  欢送的人群中,李云天神情凝重地望着出征的队伍,他对张昊的这次征讨并不看好,张昊的兵力和汉王的兵力相差无几,汉王不仅有德州城为依托,而且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名将,张昊在他面前很难占到便宜。
  至于说攻城,绝对是一个下下之策,以张昊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与城里的叛军对峙,要是硬攻的话绝对会伤亡惨重,进而士气大伤给汉王机会。
  因此,在李云天看来汉王进可攻,退可守,张昊这次将面临重大的考验。
  在所有的欢送人群中,张辅无疑是最为郁闷的一个,本来他才是最合适率军出战之人,结果此时却坐在了冷板凳上,被宣德帝留在了身边,犹如龙困浅滩,心中的憋闷无人可以体会。
  送别了张昊的出征大军,李云天被宣德帝喊上了御辇,周围的文武重臣见状脸上纷纷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这份隆恩即使礼部侍郎张瑛等宣德帝的东宫旧臣也无法比拟。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宣德帝登基后自然要重用其当太子时的东宫旧臣,例如:左庶子陈山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东宫洗马张瑛为礼部左侍郎,东宫洗马戴伦为刑部右侍郎,中允徐永达为鸿胪寺卿,赞善蔺从善、王让为翰林侍读等等。
  这些人无论是品级还是官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深得宣德帝的信赖。
  “李御史,朕有些放心不下济南城的局势,你走一趟,给朕守住济南城。”御辇上,宣德帝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33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33  执宰大明336
  济南城的局势可谓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要不是山东布政使王哲和山东按察使司曹宇及时发现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密谋造反,进而调动手中的兵力将靳荣和参加密谋会议的武官一网打尽,那么济南城现在已经改旗易帜,投入了汉王的怀抱。
  虽说靳荣一伙已经被擒,但汉王在济南城经营多年,城里有不少汉王的人,作为山东境内最大同时也是最坚固的城池,汉王绝对不会放弃。
  故而,宣德帝对济南城并不放心,万一要是让汉王得到了济南城那么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士气也会深受鼓舞,想要对付他无疑更难了。
  对于宣德帝来说,他不仅比汉王兵多,而且兵员的素质要好于汉王,毕竟汉王手下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民间强行征募来的壮丁,是第一次拿起兵器,本质与乡野村夫无疑。
  故而,李云天建议宣德帝利用这个优势,在山东境内开辟第二个战场,以济南城为据点骚扰汉王的后方,使得叛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让汉王顾此失彼,无暇北上京城。
  其实,宣德帝本想派其他人去济南城,让李云天留在他的身边继续给他出谋划策,可鉴于济南城的重要,他思来想去也唯有将李云天派去坐镇才安心。
  这不仅因为李云天文武兼备,才智和城府在朝廷众多官员中出类拔萃,还因为济南府是李云天的故乡,在济南城有很多熟人,他办事非常方便。
  如果还有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宣德帝对李云天无比信赖,将济南城交给李云天他最为放心,他相信李云天不仅可以稳住济南城的局势,而且还能给汉王造成大麻烦。
  “陛下,臣此次前去,想向陛下要一个人。”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显得有些意外,没想到宣德帝要派他前往济南城,随后冲着宣德帝一拱手。
  “你要何人?”宣德帝见李云天没有推脱,于是笑着问道。
  “阳武侯薛禄!”李云天望着宣德帝,郑重其事地说出了一个名字。
  由于所率领的先锋部队被庆义伯吕平偷袭,伤亡惨重,造成了宣德帝亲征平叛以来的第一场败仗,作为统兵官薛禄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责任,被宣德帝削去了爵位和官职,跟随征讨大军戴罪立功。
  “为何是阳武侯?”宣德帝不由得感到有几分好奇,现在景州城里可有多名身经百战的勋贵,想不明白李云天为什么单单要用一个败军之将。
  “陛下,阳武侯所败并不是其能力不及,而是汉王狡诈,竟然孤军深入在阜城县设伏,令人防不胜防。”
  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解释道,“经此一役,阳武侯声名尽毁,与汉王恩断义绝,势必戴罪立功,与叛军决一死战。”'33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33  执宰大明336
  “好,朕答应你,你还要何人?”宣德帝微微颔首,答应了下来,抛开这场败仗来看,薛禄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是员虎将。
  “济南城内如今正缺一名统兵官,有阳武侯前去坐镇足矣。”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说道。
  “除了阳武侯外,朕再给你两万人马,你要牢牢地给朕将汉王留在山东!”宣德帝见李云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沉思了片刻,郑重其事地嘱咐道。
  “臣明白,一定让汉王后方不得安宁。”李云天闻言冲着宣德帝一拱手,沉声答道。
  由于时间紧迫,当天下午李云天就从景州城启程,和阳武侯薛禄率领着两万人马经过五城县,绕过了德州叛军的地盘,火速赶往济南府。
  为了协调和掌控济南城的局势,李云天被宣德帝封为了山东巡抚,总理山东军政大事,阳武侯薛禄为副总兵。
  此时的巡抚还不是一个定职,像总兵一样,只是一个临时的差遣而已,无品级,是皇帝为了处理和协调地方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三者之间事务而设立的一个临时差官,每当执行完公务后就卸职。
  自从洪武皇帝起,已经开始向外派遣巡抚,第一任巡抚是太子朱标,以后以各部院堂官和御史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此次所率领的两万人马,基本上是薛禄的先锋部队,虽然他们打了败仗,但毫无疑问是明军中的精锐,否则也不会在薛禄的带领下杀出吕平所布下的重围,早就兵败如山倒成为了一盘散沙。
  因此,只要重新鼓舞起士气的,这些人将成为李云天手中的一支精兵。
  浩浩荡荡行进的队列中,李云天和薛禄骑着马并排而行,谈论着当前山东境内的局势。
  虽说李云天的职务在薛禄之上,但在薛禄面前他还是以晚辈自居,称呼薛禄为“薛叔”,这使得薛禄心中非常受用。
  薛禄很清楚,他这次能够重新披挂上阵,是李云天在宣德帝面前举荐的结果,故而心中憋着一团火,准备用战功来洗刷自己战败的耻辱。
  李云天和薛禄主要聊的是青州城叛军的将领杨勇,杨勇是后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汉王靖难时的旧部,一年因病回陕西静养,结果汉王造反后出现在了山东,守卫青州城。
  青州城位于汉王势力范围的中部,将汉王控制的区域东西分开,如果能将青州城攻下的话,那么就等于切断了汉王与西部登州和莱州的联系。
  不过,要想攻下青州城并非易事,不仅因为杨勇善于守城,而且届时还要面临来自乐安和登州的援兵攻击,以济南城的兵力很难将青州城拿下。
  同样,面对着洪熙帝的平叛大军,汉王也很难抽调兵力去围攻济南城,故而除了德州和景州外,山东其他地方都处于了对峙的状态,双方除了小打小闹地骚扰一番外并没有能力去攻取对方的城池,局面一时间处于诡异般的平静。
  这样一来当地的百姓可是深受其苦,无论是明军还是叛军,或多或少地都会趁机劫掠一番。
  晚上,李云天的大军来到了武城县县城,五城县知县连忙率领着城里的官吏和商贾士绅出城迎接。
  由于武城县临近叛军控制的区域,故而城里驻扎了三千明军,领头的是东昌府东昌卫的卫指挥同知。
  加上五城县知县组织起来的两三千青壮百姓,叛军来袭时守城还是绰绰有余,况且叛军也不会耗费大力气在五城县县城这种小城镇上。
  五城县知县已经在县里最好的酒楼设宴款待李云天和薛禄,搁在平常李云天和薛禄可是他请都请不来的贵客,此时自然要好好巴结一番。
  尤其是李云天,年纪轻轻就被宣德帝器重,奉御命巡抚山东,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为了避免出现扰民事件,李云天特意成立了隶属于他的军法队,由讲武堂的学员和教官充当军法队的成员,负责督察军队的军容军纪。
  讲武堂的黑色军服正好成为了军法队醒目的标志,按照李云天的命令,只要是他麾下的军队都要受到军法队的监督,只要违反军纪,那么无论官职高低皆要受到其审查。
  另外,为了使得军法队显得与众不同,李云天特意让人在他们的帽子上缝了一圈红布,以示与讲武堂学员的区别。
  如此一来,军法队不仅有了服饰,同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标志,那就是军帽上绣有一圈显眼的红布。
  当然了,面对着那些闲散惯了的五军都督府军士,军法队的成立意味着他们很多乐趣和爱好会被剥夺,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受到其监督,因此少不了又是一番波澜。。。


第337章 怒斥


  两天后,李云天和薛禄一行抵达了济南城,路上遇到了几股袭扰的叛军,被李云天随手就给收拾了。
  得知朝廷派来了援兵,人心惶惶的济南城百姓顿时欢欣鼓舞,在山东布政使王哲和山东按察使司曹宇的率领下出城迎接,夹道欢迎。
  对于王哲和曹宇来说,李云天和薛禄的到来使得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尤其是薛禄,将接掌城内的五万守军,填补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被抓遗留下来的权力空缺。
  李云天以前在京城见过王哲和曹宇,双方也算是熟人,毕竟李云天是从山东出去的御史,王哲和曹宇在京城要办的一些事情需要李云天帮忙关说,这样两人在京城各大部院的事务才能顺顺利利办下来,不至于受到太多的刁难。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双方上一次见面时李云天只是都察院一个正六品的御史,而王哲和曹宇是主政一方的从二品和正三品大员,双方之间的品级相差甚远,更无统属关系。
  可这一次,虽然李云天依旧是都察院正六品的御史,不过头上却多出了一个头衔,成为了宣德帝御命的山东巡抚,统掌山东布政使司、山东按察使司和山东都司,一跃成为了王哲和曹宇的上司。
  王哲是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右布政使黄明轩现在在济宁城坐镇,济宁码头是大运河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不容有失。
  除了王哲和曹宇等文武官员外,李云天在迎接的人群中还见到了爷爷李维孝和老爹李诚明。
  自从汉王举兵叛乱后,李家就兵分两路离开李家庄避难,一路去了济南城,另外一路去了济宁城,这两个城市的明军力量最强。'33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34  执宰大明337
  王哲和曹宇在济南城的酒楼设宴给李云天和薛禄接风洗尘,两人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山东都司衙门内,以方便两人进行军事调动。
  接风宴结束后,李云天领着薛禄、王哲和曹宇等一众官员去了山东都司衙门的大堂,依照宣德帝的圣旨,他要在这里公审靳荣等一干山东都司的叛逆,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对于靳荣等人背叛朝廷的行为,宣德帝是深恶痛绝,如果不是王哲、黄明轩和曹宇提前察觉了靳荣等人的叛意,那么济南城现在已经是汉王的天下。
  而一旦济南城失守,坐落在济南城后方的济宁城也将危在旦夕,汉王可以派人截断京杭大运河,既可以北上攻击北京,也可以南下袭击南京。
  靳荣反叛的事情震惊了整个朝堂,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丝毫的迹象表明靳荣会投靠汉王,虽然他暗中与汉王勾结,但在明面上却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也使得外界被他的假象所迷惑,前去济南城告诉汉王造反的李浚就差一点死在了他的手里。
  说起来,靳荣与洪熙帝的交情要比汉王深厚得多,靖难时他一直在洪熙帝的手下做事,后来才跟随永乐帝南下,与汉王并没有什么交集。
  也正是因为此,永乐帝让靳荣执掌山东都司,而洪熙帝和宣德帝登基后都没有动他,对他恩**有加,让他暗中监视汉王的举动。
  靳荣只差一点点就骗过外界成功反叛,他执掌着济南城的防务大权,就在他召集部下准备捉拿山东布政使司和山东按察使司等一众终于宣德帝的官员,然后打开济南城城门迎接汉王叛军的时候,王哲、黄明轩和曹宇接到密报,进而调动手下的卫兵,一举将其擒拿。
  随着靳荣等人的落网,济南城紧张的局势稳定了下来,王哲、黄明轩和曹宇亲自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