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86章

执宰大明-第186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张皇后出面,尚膳监的掌印太监也会被拖下水。
  其实宫里的这些事情张皇后一清二楚,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尚膳监的内侍是要伺候宫里皇家的人,属于皇家身边的人,总不能一点儿甜头都不给,那么谁还肯为皇家卖命?
  由于张旺的事情,御膳房的事情一下子被捅了出去,被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人抓了一些正着,那么就不得不惩戒,但是又不能下手狠了,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拿捏好,既要给尚膳监的人立威,又要使得他们专心给皇家办事。
  故而张皇后网开一面,尚膳监的那些内侍无不感激涕零,自然更加用心伺候皇家的人。
  尚膳监的事情与汉王无关,无论怎么折腾汉王都不会在意,令汉王勃然大怒的是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们经过会审后,认为张旺之死是受人所制与元霞上人无关,而砸了吴家的幕后主使是冯顺。
  如此一来元霞上人就从目前这个是非的漩涡中脱身,而那些朝廷的清流也都偃旗息鼓,提心吊胆地等着皇上算后账,虽说谏者无罪,但是乱谏可就是乱国了,一定会受到惩处。
  这无疑就使得汉王的计划落空,无法逼洪熙帝现身,他也就不能确定洪熙帝的生死,不敢贸然进城,以免届时中了洪熙帝的圈套,有来无回。
  汉王原本悠闲地喝着茶等待着京城传来好消息,只要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人会审后认为元霞上人涉及到张旺和吴少卿的事情中来,元霞上人就不得不受审。
  到时候即使不能当堂定了元霞上人的罪,那么也要让他被关进大牢,只要他身上的嫌疑无法洗清就不能再主持洪熙帝的祈福法事,而没了元霞上人祈福法事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将逼着洪熙帝现身。
  如果洪熙帝届时无法出现,无论洪熙帝是生是死,范彬和冯长安等人都会趁机给汉王造势,请汉王进京主持大局,这就给了汉王一个进京的借口,进而掌控京城的局势,立于不败之地。
  届时即使太子能进京,那么也会被汉王所压制,更何况朱瞻坦已经将太子围困在了济宁府,太子能不能活着来到京城还是两说,最好能朱瞻坦将其给除了,省去很多麻烦。
  可谁成想元霞上人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刑部大堂,并且反客为主,潇洒惬意地主导了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审案,轻轻松松从案子中脱身,这意味着汉王的计划随之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的恼怒可想而知了。
  “父王,儿臣觉得那个元霞上人确实有些邪门,要不然他是如何知道那些隐秘的事情?”等汉王的怒气平息后,朱瞻域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
  “愚蠢,那个元霞上人不过是个用来掩人耳目的江湖术士而已,看来皇上的身边有利害的谋臣,不仅查出了张旺的yankuai,而且还使得冯顺当了替罪羊,着实是可恶。”
  汉王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怒其不争地望了一眼朱瞻域,他才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这次摆明了就是皇上的人技高一筹,使得范彬等人惨败。
  “父王,既然太子已经秘密进京,而皇上这次斋戒祈福又如此突然,依儿臣看十有yankuai皇上是宾天了,父王不如趁机进京,届时将无人能奈何父王,只要父王登高一呼,京城里必定响者云集!”
  朱瞻域闻言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沉吟了一下,低声向汉王说道。
  “此事要从长计议,不可鲁莽!”汉王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有些动心,随后神情严肃地冲着朱瞻域摇了摇头。
  其实,汉王也怀疑洪熙帝已经驾崩,可是他手头没有确切的消息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他与洪熙帝为了皇位缠斗了二十多年,自然清楚自己的这位大哥并非等闲之辈,远远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正如朱瞻域说的那样,这次洪熙帝斋戒祈福非常突然,再加上太子暗自进京,看似洪熙帝好像出了事情,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却没人清楚,天知道这是不是洪熙帝的一个陷阱,就等着汉王跳进去。
  这使得汉王不得不小心谨慎,他现在已经没有资本再走错一步,否则就是万丈深渊,故而要稳重行事。
  反正太子已经被困在了济宁府,只要等七七四十九天洪熙帝的祈福法事做完,那么就知道事情的真相。
  朱瞻域见汉王否定了自己的建议,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更倾向于冒险。
  晚上,典厩署。
  胡一图的家中摆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胡一图与杨云贵对坐而饮,这桌酒菜是杨云贵从京城一家有名的酒楼里点了后送过来的。
  由于元霞上人今天在刑部大堂大出风头,化解了汉王这次犀利的攻势,故而杨云贵特意来感谢胡一图。
  “胡大人,卑职敬您一杯,这次如果不是您运筹幄,元霞上人断然无法脱身。”谈笑中,杨云贵面色一整,恭敬地冲着胡一图端起了酒杯,他现在已经对胡一图佩服得五体投地,所有的事情都是胡一图暗中筹划的,可谓恰到好处。
  “别喊大人了,听着怪生分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像云天一样也喊我一声胡叔,有时间来这里陪我喝喝酒。”
  胡一图笑着与杨云贵碰了一下酒杯,说实话他挺欣赏杨云贵,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他认为杨云贵的才华仅次于李云天,倘若善加**的话一定前途无量,成为李云天的得力助手,因此起了怜才的心思。
  “谢胡叔。”杨云贵闻言不由得大喜,他听出了胡一图言语中栽培他的意思,如果能得到胡一图的指点,对他来说大有裨益。
  胡一图闻言笑了笑,一口饮进了酒杯中的白酒,杨云贵连忙也喝干了自己的酒,然后殷勤地给胡一图倒上,天南地北地聊起天来,气氛轻松热烈。
  恐怕汉王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坏了他好事的竟然会是住在典厩署,整日与马匹为伍的太仆寺寺丞,一个正六品的小官。
  就在内阁和五府六部会审后的第二天,吴少卿和一些在承天门前跪谏的官员被锦衣卫抓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中,罪名是非议君王、谗言误国以及心怀不轨,等洪熙帝祈福法事结束后会处置,其余参与此事的官员也都受到了斥责。
  这一次,满朝文武中没有一个人上疏为吴少卿等被抓进诏狱的人开口求情,因为他们这次做的事情实在是太为过分,已经触犯了官场上的大忌: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仅靠着猜测和臆断就跪谏逼宫,差一点就坏了洪熙帝的祈福法事,可谓是对洪熙帝的一次挑衅。
  归根结底,是吴少卿在内阁和五府六部会审中的惨败,实在无法让人开口为其求情,毕竟谏官也是有底线的,岂能胡作非为?更不能凭空冒犯皇帝的威严。
  况且吴少卿在朝廷中的人缘并不好,谁吃饱了撑的为了他自寻烦恼,搞不好就成为了吴少卿的同谋。
  感觉吴少卿等人要倒倒霉了,不少朝廷上的官员纷纷见风使舵,对他们落井下石,上疏对其进行弹劾,要求严惩居心叵测的吴少卿。
  不仅如此,一些参与了跪谏被斥责的官员更是痛哭流涕地上了奏本,纷纷表示他们被吴少卿蒙蔽,希望洪熙帝恕罪。
  一时间,吴少卿从死谏的忠贞之臣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其境况不由得令人唏嘘。
  与吴少卿一块倒霉的还有他的好友,在他家里上演了中邪好戏的礼部祀祭清吏司郎中赵羽,被锦衣卫抓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一通酷刑下来承认是其故意装作中邪欺骗吴少卿,目的是希望吴少卿能扳倒元霞上人,这样一来吴少卿在朝廷上就无人敢招惹,他也能跟着受益。
  赵羽很清楚,秦永祥身后站着汉王,他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反正他已经完了,为了家人的安全索性把罪名给扛了,这样一来秦永祥还能关照他的家人。
  在张皇后的示意下,锦衣卫并没有深究赵羽的供词的真伪,而是直接以他的口供来结案,以免再起波澜。
  正可谓世事无常,福祸相依,赵羽一念之差,不仅升迁化为了黄粱一梦,还成为了阶下囚,也着实有些可叹。一


第249章 母子相见(三更)

  几天后,也就是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追莽荒纪,还得上。讀蕶蕶尐說網
  漫天的繁星下,一辆马车由几匹快马的护卫着,在幽静的夜色下在官道上疾驰而行。
  很快,巍峨雄伟的北京城出现在了夜幕下,马车在南城正阳门的护城河前停了下来。
  北京城有两条护城河,围绕都城的护城河就外护城河,皇城外面也有一条护城河,叫内护城河。
  “上面的人听着,本官有紧急公文需要送达兵部,让你们值守的百户出来!”此时北京城九门已经关闭,护城河上的吊桥也已经被收起,一名骑在马上的魁梧大汉一拉手里的缰绳,策马来到护城河前,抬头冲着城门楼上值守的军士高声喊道。
  “等着!”城门楼上的一名士兵瞅了一眼魁梧大汉,前去向上司汇报去了。
  “城下何人?进城所为何事?”很快,一名百户出现在了城门楼下,望着马上的魁梧大汉高声问道。
  “本官有事要见你们的张千户,速让他前来!”魁梧大汉并没有回答百户的话,而是宏声冲着他喊道,“如果怠慢,军法处之!”
  由于夜色昏暗,双方距离得又远,因此那名百户看不清楚魁梧大汉的长相,不过魁梧大汉来势汹汹,指名道姓要见他的顶头上司张千户,感觉此人颇有来历,保不准真的有什么紧急事务,于是当机立断,立刻让手下的人去军营找张千户。
  “你是何人?找本千户何事?”大约过了两盏茶的工夫,城门楼上出现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冲着护城河前的魁梧大汉喊道。
  “张千户,难道本经历的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魁梧大汉抬头望向城门楼,高声反问道。
  “是二公子吗?”张千户怔了一下,不由得面露狐疑的神色。
  “正是本公子,张千户,速开城门,本经历有要事要进城。”魁梧大汉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大喊道。
  “放吊桥,开城门。”张千户这下确认了声音主人的身份,连忙吩咐手下,同时带着人下城迎接。
  随着张千户的命令,护城河上的吊桥缓缓放了下来,两扇厚重的城门也慢慢打开,张千户领着一群人急匆匆出来。
  “二公子,你不是去了南京,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吊桥落下后,魁梧大汉一马当先通过了护城河,守在城门口的张千户连忙迎上去,一脸疑惑地问道。
  “本经历这次回来有要务在身,张千户,吩咐下去,不要泄露本经历回来的事情。”魁梧大汉神情严肃地嘱咐道。
  “二公子放心,卑职知道怎么做。”张千户感觉魁梧大汉此次回京极不寻常,扭头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马车,知趣地闪在了一旁,目送魁梧大汉一行进城。
  在魁梧大汉的引领下,马车穿过了几条寂静的街道,最后停在了义国公府前,此时夜色已深,义国公府大门紧闭。
  “这么晚了什么事儿……小公爷!”魁梧大汉前去敲门,不一会儿,一名门卒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了门,颇为不耐烦地说道,等看清了魁梧大汉后顿时怔在了那里,神情惊讶地望着他。
  魁梧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周丰,他以前在前军都督府中担任经历,把守正阳门的军队是周征的嫡系,故而张千户认得他。
  既然周丰出现了,那么马车里坐着的自然就是太子朱瞻基,女扮男装的雷婷骑着马守在马车的一侧,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形。
  自从离开了济宁码头,雷婷和朱瞻基一行人的行程就波澜不惊,没有再遇上什么麻烦,为了避免引人坐船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进,今天黄昏时分到达通州城,夜深后赶来了京城。
  “速去通报国公爷,说南京来了贵客。”周丰沉声嘱咐了那名门卒一声,门卒不敢怠慢,连忙小跑奔向后宅。
  “太子殿下!”当张昊披上衣服快步进入前院客厅的时候,先是微微一怔,随后面露惊喜的神色,他看见朱瞻基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义国公,本宫接到皇上密诏进京,请国公助本宫进皇城。”朱瞻基放下手中的茶杯,从身上取出李云天带来的圣旨递了过去。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下官,下官这就带殿下进皇城。”张昊并没有看圣旨,而是躬身把圣旨还了回去,恭声说道。
  虽然朱瞻基现在只是太子,不过洪熙帝已经驾崩,他实际上已经是大明的天子,张昊自然要恭敬有加。
  朱瞻基这次来找张昊是要借助张昊进皇城,由于此次是秘密进京,所以他不希望外界知道他的到来。
  周丰虽然顺利喊开了正阳门,但守卫皇城的是亲军,朱瞻基没有办法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