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43章

执宰大明-第14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众人的注视下,两辆马车的车帘相继打开,从里面走出明新馆的馆主齐福和几名穿着相同服饰的青年,服饰的后背上写着“明新报”。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齐福笑眯眯地向周围的人群拱了拱手,高声说道。
  发现明新居士没来,现场顿时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大家都想知道那个甚密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许人也。
  “诸位,明新居士委托在下来验证,诸位有什么问题的话,在下也会尽力解答。”齐福脸上的笑容不减,望着四周密切的人群高声解释着。
  他现在对李云天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明新报开办以前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明新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现在单单给明新报写评论和文章的人就有数十个,使得明新报的报纸由一期一张发展到现在的一期两张,正在不断地扩版。
  为了使得今天的验证更具权威,齐福特意请来了京师国子监的两名司业之一的秦鑫来当见证。
  京师国子监司业是从四品的官,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监是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由于大明施行“双京制”,故而在北京和南京都设有国子监。
  设在北京的国子监称为“北监”或者“北雍”,也叫京师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或者“南雍”。
  其中,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号称“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了射圃、仓库、疗养所和储藏室外,光教室、藏、宿舍和食堂就有2000余间。
  截止洪熙元年,南京国子监已经有学生逾万人,京师国子监的学生也有yankuai千之众。
  国子监的管理设有五厅和六堂,五厅即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
  国子监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另外兼学《性理大全》和律令、书数等。
  历史上,明宪宗以前八股文尚未兴起,故而国子监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朝鲜、琉球、日本和暹罗等邻国“向慕文教”,不断派遣留学生来学习,盛况空前,
  要想进入国子监读书,主要有四种途径,即: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
  举监:在京城会试中落选的举人,经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
  贡监:各州县选拔的优秀生员,也就是秀才,进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勋戚或者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又或者得皇恩,进入国子监学习。
  例监:捐纳钱粟进入国子监学习,又称“民生”,意思是从民间吸纳的学生。
  由于例监是依靠钱财得以进入国子监,故而在国子监中最不受人重视,地位最低,通常都是富商豪贾之子,一是希望子弟能在国子监成材,考上科举,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拓展人脉,为将来的发展建立人际关系圈。
  在京城,明新报的最大顾主就是国子监里的学生,由于价格低廉,内容丰富,故而深受国子监学生的欢迎,几乎人手一份,不仅是娱乐,同时也是关心朝廷时事,一些学生的投稿也时常被经史论战版块刊登。
  故而,今天到场的人中国子监的学生占居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少人都被吸引而来,想看看在明新报上纵横捭阖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方神圣,同时也想目睹他的落败。
  秦鑫身为国子监堂堂从四品的司业,自然不会轻易参与到这种民间的活动中去,是李云天特意登门拜访请他来做个见证,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说起来也是明新报的名声还不是足够得响亮,虽然它现在在民间的名头不错,但是还无法引发社会上那些达官贵人的重视,要不然根本不用李云天出马,京城的社会名流就会趋之若鹜地来当这个见证。
  由于李云天在明新报成立的时候给它出过头,教训了前来明新馆敲诈的混混,所以他是明新报东家的事情京城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没人将他与那个神秘的明新居士联系起来。
  原因很简单,明新居士在妆容服饰方面见解独到,对女人很有研究,很显然与寒窗苦读的李云天形象不符,肯定另有其人。
  在齐福的指挥下,明新报的职员当众用一杆秤秤量了两个一大一小铁球的重量,一个10斤,一个5斤。
  “诸位,这两个铁球的重量不一样,按照明新居士的交待,风力对这两个铁球的影响轻微,故而这两个铁球从高处下落后应该同时落地。”
  让两名明新报的职员各自举着一个铁球示意给现场的人看后,齐福的手里拿着一个喇叭筒,高喊着说道,“等下,这两个铁球会被拿到塔楼上,接到地面人的指示后会同时松手,请大家拭目以待,看看情形是不是明新居士所说的那样。”
  众目睽睽下,两名拿着铁球的明新报职员通过一旁的阶梯上了城墙上的塔楼,塔楼距离地面二十多米,地面的人能清楚看见那两名职员手里捧着铁球站在塔楼护墙边上。
  现场随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凝神盯着塔楼上的拿两名职员,在城墙上值守的士兵们也好奇地望了过来,他们也听说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想知道结果是什么。
  普通人想要上戒备森严的城墙肯定不容易,不过京城的守卫归京畿都督府负责,对于李云天来说小菜一碟,根本就不用劳烦周征,单单小舅子就把事情给办了。一


第194章 完美实验(一更)

  就在塔楼前的人们仰首张望,等待着那两个铁球下落的时候,李云天身穿便服,领着几名都察院的官吏在街上巡视,御史巡街是都察院的重要事项之一。
  对于他来说,实验的结果早已经了然于胸,想必会对那些看热闹的人,尤其是国子监的监生们造成非常强烈思维冲击,进而引发一场关于实验的探讨,以此来推动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谓用心良苦。
  本来,李云天想说排除空气浮力的阻力后,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不过这个时代说空气浮力的话人们很难理解,故而就以风力来代替,言简意赅,老少咸宜。
  经过一个大门紧闭的宅院时,李云天听见院里传来一阵铃声,隐隐约约似乎还夹杂着女子的哭声,心中感到有些好奇,于是停下脚步让人上前敲门查看怎么回事。
  “各位官爷,我们府上正在抓妖。”开门的是一名年轻人,得知李云天等人的身份后连忙躬身说道。
  “抓妖?”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他自然不相信怪力乱神之说,不过这种事情属于民间的习俗,只要不涉及到严重的事态他也没有介入的必要,否则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既然敲开了门,李云天总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于是让人询问了那名年轻人抓妖的事由,如果只是一般的捉妖祈福,那么也就随院子里的人折腾去吧。
  当得知被抓妖的对象是这户人家一名身怀六甲的妾室时,李云天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让人详加盘问。
  这户人家的家主名叫陈善德,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布匹商人,由于患有不孕症,一直没有子嗣,看了不少大夫,喝了不少药都没有效果,故而过继了宗族里的一个侄子陈满福当继子。
  可就在半年前,陈善德的一个小妾忽然有了身孕,这令陈善德激动不已,小心呵护,如果小妾剩下男丁的话他可就有后了。
  自从陈善德的小妾怀孕陈家就不得安宁,不仅半夜能听见各种哭声,而且家里喂养的家禽也相继被离奇咬死,场面鲜血淋淋,十分恐怖。
  更为令人感到惊恐的是,有下人晚上见到白影在院子里飘,结果吓得那名下人大病了一场,这使得家里的人提心吊胆,人心惶惶。
  陈善德的发妻张氏去寺庙和道观里祈福,结果都抽到了大凶之签,陈府上下随之笼罩在了一层紧张诡异的氛围里。
  为了安抚家人的情绪,陈善德让陈满福去请法师来家里查看,结果一连来了几个和尚道士,走到陈善德小妾所住的院门时都停下身形,凝神张望一番后纷纷脸色大变,接着逃也似地离开了,期间一言不发,连辛苦钱都没开口要。
  那几个和尚道士的反常行为无疑令陈家的气氛更为紧张和压抑,关于陈善德小妾的流言四起,家里的人私下里对此是议论纷纷,对陈善德小妾所住的院落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沾惹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就在陈家被这件事情搅得鸡犬不宁的时候,不久前的一个傍晚,一位云游到此的道士主动登门,说陈宅里妖气冲天,特来一查。
  陈善德正在为家里发生的事情头疼,听说有道士前来捉妖,故而让人将其请了进来,道士进门后二话没说,手里拿着一个罗盘,按照上面指针的指示径直就来到了陈善德小妾的院落前。
  让陈善德将挺着肚子的小妾从闺房里请出来后,道士就进了小妾的卧室,立在院子里的陈善德等人很快就看见卧室里阴风阵阵、烟雾缭绕、鬼火闪闪。
  道士好像与什么人打了起来,桌倒凳歪,东西碎了一地,里面还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和道士的怒喝,看得陈善德等人是胆战心惊。
  当卧室里的平静下来后,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嘴角挂着鲜血的道士摇摇晃晃地拎着断了的桃木剑走了出来,身上沾满了血迹,手里拎着一只死了的狐狸,说是狐狸成精化妖,这才使得陈宅居家不宁。
  亲眼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陈善德等人自然确信无疑,立刻将道士奉为上宾,好生招待,并且奉上了不少香火钱。
  道士元气大伤,无法看出那个妖狐是否对陈善德的小妾造成了影响,故而休养好身子后,今天开坛做法,一查究竟。
  “可真够恶毒的!”得知了事情的经过,李云天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紧锁着眉关,心中暗暗说道。
  他不相信怪力乱神之说,那么自然也就不会相信什么妖狐了,联想到陈家的情况,很显然这件事情是有人精心设计的。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抬步走进了院里,这件事情他不能熟视无睹,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与此同时,城南塔楼。
  伴随着齐福挥动手里的一面红旗,塔楼上的两名明新报的职员同时松开了手里的铁球。
  于是,在现场人们诧异的凝视下,两个铁球并排直线**,同时重重地砸进了地上的泥土里,深深地陷了进去。
  轰的一声,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一片嘈杂,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在众人看来,既然大铁球的重量是小铁球的一倍,那么下落的速度也应该比小铁球快一倍才对,怎么可能同时坠地。
  这也怪不得人们会如此震惊,平常的时候谁也没有关注过这种情况,都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为了证明落下来的这两个铁球就是先前的那两个,齐福当众让人再次对它们进行称重,一个是10斤,一个是5斤。
  “这不算,这是一种障眼法。”秤完两个铁球的重量,齐福正要让秦鑫来评判结果,人群中传来了一声不服气的大喝,“羽毛和石头同时下落,孰快孰慢一眼便知!”
  “对呀,肯定里面动了什么手脚!”
  “这重的东西怎么能跟轻的东西下落的速度一样?”
  “骗子,绝对是骗子。”
  ……
  随即,人群中响起了不少指责这个实验作假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群情激奋,要知道不少人在**买了李云天输,要是李云天赢了的话他们买赌注的钱可就要打了水漂。
  “静一静,大家听我说,明新居士已经说的很明白,在排除了风力的阻碍下,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齐福见状立在了马车上,拿着喇叭筒高声大喊道,“石头和羽毛的下落速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风力对羽毛的影响很大,大家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再来做一个验证。”
  “诸位请看,这是两张一模一样的纸,它们的重量一样。”说着,齐福让两名手下拿来了两张宣纸,指着宣纸说道,“按理说,它们落下的速度是一样,可是如果把其中一张纸揉成一团,那么大家就可以看出风力对它们的影响有多大。”
  现场的议论声逐渐消失,在人们好奇地注视下,一名明新报的职员用力将一张纸揉成一团,然后和另外一名拿着白纸的职员上了塔楼。
  随着齐福再度摇动手里的红旗,两名职员同时撒手,那个揉在一起的纸团垂直**下来,而那张白纸则在空中飘飘悠悠地落下。
  当着众人的面,那个揉在一起的纸团被打开,里面没有任何东西,这表明与那张飘落的纸重量相同。
  这使得在场的人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神情惊讶地小声低语着,这个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空气的浮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令大家哑口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