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134章

执宰大明-第1134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下一刻,朴良就怔在了那里,一脸愕然地望着从打开的大门里走出来的人,出来的人并不是明军而是一大群老幼妇孺,其中领头的人正是他的父亲朴光,而朴光手里抱着的是他的幼子。
  在朴良诧异地注视下,他看见了本应该离开汉城避难的妻子跟在朴光身后,手上牵着一对儿女。
  不仅朴良,内禁卫的武官们都慌了起来,因为他们发现来的这群老幼妇孺中竟然有他们的亲人,这使得他们一时间怔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望着眼前出人意料的一幕,内禁卫的武官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里的兵器,他们岂能对着家人刀兵相向?
  随着武官们放下手里的兵器,内禁卫的士兵们也把刀尖垂在了地上,即便来的这些人不是他们上司的亲人,他们也无法对普通的百姓动手。
  “你这个孽障,竟敢打忠王爷的主意还挟持了金大人,你是不是要把和你娘气死了才满意!”朴光阴沉着脸,怒气冲冲地来到朴良的面前吼道。
  朴光是晚上被布政使司的人喊走,说是有要事要对他讲,结果他没有去布政使司衙门而是径直从后门进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由于讲武堂的后门是居民区,街坊间都非常熟悉,故而朴良并没有派人监视讲武堂的后门。
  通常来说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绝对不会在进讲武堂司务处的时候走后门,那样的话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羞辱,朴良一直认为李云天不知道他盘算的事情,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后门,给了李云天可乘之机。
  “父亲,孩儿为了主上殿下、为了王室、为了朝鲜,虽死无憾!”朴良闻言不服气地望着朴光,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孽障,朝鲜并入大明是大势所趋,主上殿下审时度势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正是为了朝鲜百姓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朴光见朴良此时还没有丝毫悔意,心中顿时倍感焦急,恨铁不成钢地瞪着朴良说道,“你可知道,两年前如果不是大明调来了大批粮食的话朝鲜的百姓将因为饥荒而遭遇一场浩劫,是大明救了他们的性命,也救了因为战乱而陷入绝境的朝鲜。”
  “如果朝鲜并入大明的话,百姓们的日子将过得更好,而你却想要谋害对百姓们有大恩的忠王爷,是想要激怒大明皇帝严惩咱们朝鲜吗?”说着,朴光语峰一转沉声质问道。
  两年来,李云天把朝鲜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社会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李云天要是出什么意外的话百姓们的生活势必受到影响,届时朴良等人可就成为了朝鲜的罪人,势必被百姓们唾弃。
  “父亲大人,这是两回事,孩儿虽然感激大明的仁义之举,但大明要夺走朝鲜的江山其恶劣的行径与盗贼无异,孩儿身为内禁卫的武官岂可坐视?”
  朴良知道朴光对他的行为十分生气,但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因此仰着头直视着朴光高声反问道。
  “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朴光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没想到朴良死到临头了还在嘴硬,随后他沉吟了一下,冷冷地望着朴良,“你以为你的那点儿小伎俩能瞒过忠王爷,忠王爷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体谅你们年轻气盛,故而想要对你们网开一面,否则此时此刻这里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成为受到百姓万世唾骂的奸贼!”
  “父亲大人,我们此次行事是为了主上殿下,为了朝鲜,后世的百姓肯定知道我们的忠义之举。”朴良闻言眉角禁不住微微往上一挑,高声分辩道,他相信以后的百姓们会对他们近日的英勇行为作出正确的评断。
  “哼!朝鲜并入大明后就属于大明的一部分,你认为后世的人会褒扬你们今日的愚蠢行为?”朴光不由得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忠王爷愿意给你们这些愣头青一个机会,这可是天大的恩泽,否则你们将永远也没有机会来改正这个错误,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朴良闻言顿时语塞,虽然他的性格比较激进但并不傻,知道朴光说的事情十有**会发生,朝鲜并入大明已经是不可免,届时他们肯定会被当成是叛逆来看待,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即便是以后大明灭亡了,朝鲜的人也会依旧将朴良等人视为大逆不道的人,很显然到时候朝鲜在李云天的推动下早就被同化,谁吃饱了撑的去提朴良等人的叛逆行为?
  当的一声,就在朴良陷入沉默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兵器掉落的声响,只见一名内禁卫的武官扔掉手里的兵器跪在父母面前失声痛哭,看样子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丧失了抵抗的意愿。
  受到那名武官的感染,在亲人们的劝说下相继有内禁卫的武官扔下手里的兵器,这使得现场那些内禁卫士兵深受打击,士气为之一泄,使得局面变得有些混乱。


第1383章 网开一面

  “忠王爷、朝鲜王驾到!”就在内禁卫的士兵受到现场悲情气氛的感染,一个个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宏亮的声音忽然从那些家眷的身后传来。
  朴良闻声不由得抬头望去,随后怔在了那里,只见李云天和李璆在一众明军武官以及朝鲜三司一院堂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从通往后院住宅区的院门中走出,健步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你就是朴良?”李云天上下打量了一眼朴良,微笑着向身旁的李璆说道,“朝鲜王,真羡慕他们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如果搁给你我谁敢这种轻狂的事情来。”
  “王爷所言甚是。”李璆不清楚李云天要如何处置朴良等人,故而陪着笑脸连连点头。
  李稷和黄喜等人闻言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心里琢磨着李云天的用意,现在朴良等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其生死就在李云天的一念之间。
  “朴副尉,本王问你,如果皇帝陛下下诏接纳朝鲜并入大明,那么你觉得除去本王就能避免此事的发生?”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李云天微微一笑后望着朴良说道,“你可知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即便是本王不在了那么此事也会依诏进行。”
  “朴副尉,你可知因为你们的一己私利将给朝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自大明立国来还从没有王族葬身于异国他乡,届时皇帝陛下震怒必会派兵征讨,大军过处生灵涂炭,你如何对得起那些死于战乱之中百姓?”
  说着说着,李云天语峰一转,一脸严肃地瞪着朴良说道,“朴副尉,如果本王是你的话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去抗拒无法逆转的结果,本王会静观其变,然后想办法如何报效国家,造福百姓,而不是逞一时意气妄开杀戒!”
  朴良闻言脸色顿时微微一变,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出现在这里,而且随行的还有李璆和李稷等人,心情一时间无比复杂,无论如何都不会料到会遇到这场场面。
  因此,虽然朴良对李云天心中的话并不服气,但面对李璆和李稷等人他无法开口狡辩,毕竟偷袭讲武堂司务处是他们私下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李璆的允许,故而形同叛逆。
  很显然,李璆绝对不会承认他受到了大明的威胁,而且朴良也不愿意让李璆牵扯进这件事情来,以免李璆受累。
  “朴副尉,你太让本王失望了,本王原本以为你智勇双全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但现在看来也不过鼠目寸光而已,难道你以为本王会无缘无故地让朝鲜并入大明?”
  李云天知道朴良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于是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身旁的李璆,李璆知道李云天并不想严惩朴良等人,因此准备给朴良一个台阶下,故而沉吟了一下后面无表情地望着朴良说道:
  “大明地大物博,繁华富庶,而朝鲜土地贫瘠,民生困苦,本王这样做是为了朝鲜百姓的未来,岂料你却因为一己私利妄想谋害忠王爷,将本王和朝鲜百姓放在了何处?”
  “主上殿下,臣一心为国,从未想过背叛主上殿下。”面对李璆的质问朴良这下没法再沉默了,连忙跪下开口辩解道,“臣只是觉得朝鲜并入大明太过唐突,臣一时间无法接受,故而想要阻止此事。”
  此时此刻,朴良为了保护李璆唯有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的身上揽,无论如何都不能说他是认为李璆被逼同意朝鲜并入大明的。
  “这事看起来唐突,实际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两年来大明对朝鲜大力援助,使得朝鲜市面逐渐繁荣起来,百姓安居乐业,与大明的联系日益紧密。”
  李璆闻言双目闪过一道黯然的神色,他岂会不知道朴良这是在维护自己,不过其行为太过鲁莽以至于落得如此困境,他神情冷峻地望着朴良,一字一句地说道:
  “本王认为离开了大明后将无法使得朝鲜保持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故而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并入大明,使得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你难道有不同的见解?”
  “主上殿下,臣……臣没有任何异议。”跪在那里的朴良的脸上浮现出尴尬的神色,连忙高声回答,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副尉而已,这种国家大事岂容他说的上话。
  李云天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着眼前的这一幕,对付朴良这种以忠义自居的愣头青李璆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使得朴良不敢有丝毫的违逆,否则可就成为了奸臣贼子。
  “王爷,此事发生在小王的王城里,肯请王爷能把这些人交给小王发落,小王一定会给王爷一个交代。”见朴良申请局促地跪在那里,李璆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向李云天躬身请求道。
  “本王也正有此意,他们是你的臣子就由你进行管教。”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望了一眼朴良等人后说道,“本王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内三厅所辖部队的整编方案本王已经与朝鲜王商议过,届时内三厅的部队会编为归朝鲜都司直辖的卫戍军——白狼军。”
  “白狼军将是朝鲜所有军队中的精锐,专门执行特殊的作战任务,里面的人将是以一当十的勇士,你们内禁卫的人号称是朝鲜军队中的佼佼者,不知道这次有多少人能留在白狼军,被淘汰的人只能去别的队伍。”
  说着,李云天盯着朴良说道,“白狼军只要最强的勇士,不要说本王不给你们机会,你们有一年的时间进行操练,一年后朝鲜都司将在整个朝鲜的部队中举行考核,择优录取!”
  “不过,你们有没有机会参与白狼军的考核要看朝鲜王如何惩处你们了。”李云天望了一眼李璆,随后起身离开了,朴良等内禁卫的武官在李璆面前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剩下的事情让李璆去伤脑筋吧。
  “恭送王爷。”李璆连忙领着现场的官员躬身送李云天离开,心里暗暗送了一口气,看来朴良等人这一次是侥幸保住了一命。
  “来人,把他们带下去。”随后,李璆向周围立着的明军高声下达了命令,虽然李云天并不想置朴良等人于死地,但朴良等人这次肯定要吃些苦头以让其进行反省。
  望着垂头丧气离开的朴良一行人,李稷和黄喜等人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晚上秘密把他们喊来是让他们看了如此大的一场大戏,纷纷对朴良等人的胆大妄为而感到震惊,同时也对李云天的宽宏大量倍感意外,倘若换做大明别的王爷的话那么朴良等人绝对难逃一死。
  就在朴良等人被明军士兵带下去的时候,前院密集的枪声逐渐变得稀松,意味着前院的战斗已经临近了尾声。
  前院的地上横七竖八地倒满了倭寇的尸体,鲜血汩汩地从伤口涌出,汇聚成了一道道的小溪,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在与倭寇的这次交战中,明军的火器再次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使得那些凶悍的倭寇逐渐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当枪声停下来时前院已经没有能站着的倭寇,现场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受伤的人倒在地上痛苦地哀嚎着、呻吟着,场面看起来有些沉闷和压抑。
  明军的重甲兵队列前方的场景是最为血腥的,重甲兵手里的长枪犹如死神的镰刀一样无情地收割着袭来的倭寇,使得那些倭寇擦叫着倒了下去。


第1384章 察言观色

  一夜之间,内禁卫与倭寇相互勾结偷袭讲武堂司务处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汉城,百姓们对此事是倍感震惊,谁也无法相信内禁卫竟然会与倭寇相勾结。
  因此,第二天一早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此事的人们,无不对朴良等人的行为万分愤慨,将其视为大逆不道的奸贼。
  自从李云天来到汉城后,汉城两年来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市面繁华焕发出勃勃生机。
  汉城的人们自然清楚他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李云天带来的,因此无形中就对李云天充满了好感,再加上大明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