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千面风华 >

第114章

千面风华-第114章

小说: 千面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走出院门时,那报信的青年还没有离开。他在院子里正转着圈呢。一眼看到楚思走出来,他连忙跑上前来,施了一礼后说道:“楚姑娘,要不你暂且回避一下,待大王离开后又回来?”

    楚思摇了摇头,她轻声说道:“不必了。”

    见青年还要再劝,她低声说道:“缘起缘落原本是正常。你家主人他明白地。”说罢,她径自向院外走去。

    牵回自己的坐骑,纵身一跃后,楚思策马奔出了院落。

    她策着马急急的向南城门走去,石虎乃从北方过来,他走的会是北城门,因此楚思一点也不担心会与他不期而遇。

    一出城门,楚思便策马狂奔起来。她的身子微微前倾,上身随着马身的颠簸而起伏,这样策着马,有一种凌风而动的舒服感。不一会,楚思便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功夫已恢复了大半!

    终于恢复功夫了。

    楚思地脸上露出一抹喜色,轻踢了一下马腹,一人一骑卷着烟尘向前直冲而出。

    当她在官道上走了一个时辰后,功夫已完全恢复了。楚思闭上双眼,感觉到体内经脉间,那股流动的强劲力道。

    她出门时已经是下午二三点左右,这么一会功夫,便又到了四五点时。这个时候,太阳渐渐西斜,天气中的酷热也在减弱。不过知了还是一声接一声的啾个不停,让人听了还是觉得烦躁。

    楚思现在有着一身高强的功夫,她又不欲惹事,一见势头不对便绕道而行,这一路直是无惊无险。

    再过几天,便正式跨入晋地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思不知为什么,有一点近乡情怯起来〉暗的吐了一口气,她捅腰身,拉低斗笠,又加快了马速。

    这一次,她直接进入了汝南。也正式的进入晋国。

网友上传章节 第213章 又回故地

    汝南城里。一年前的那场小型战火,现在已经不见丝毫痕迹。走在街道上的,都是一些操着江南口音的汉人。偶尔有一两个穿着宽袍大袖的士人,施施然的走过。

    楚思抬了抬斗笠,四下打量着≈在的她,已经换上了一袭晋人士子的袍服。不过她所穿的袍服是白色的,是庶民们才穿的颜色。

    现在是清晨时分,楚思刚用过干粮,肚子一点也不饿。她牵着马,并没有往酒楼方向跑。慢慢的走在街道上,听着这熟悉的吴侬软语,楚思忽然想道:司马衍肯定没有想到,我会以这个面容大大方方的回来。

    漫无目的的牵着马,在街上走了一圈后,楚思一疼,看到一个长长的车队,在向南城门方向驶去。那车队全用马车构成,二十多辆马车,全部用黑漆漆就,隔得远远的,一股熏香便弥漫而来。再一看,那马车做工精致,车帘中露出来的人影白净清秀,显然是一些贵族子弟出行了。

    就在她沉吟的时候,听得身边一个长袍大袖,戴文士巾的青年说道:“真是盛况空前啊,天下的士人,都跑到建康去一睹世家第一美人的婚礼了。”

    什么?楚思前行中的脚步一顿:瘐悦儿要出嫁了?

    那青年旁边是一个身材矮小,同样做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他应声说道:“是啊是啊,当真是盛况空前。人啊,便是这般同人不同命。还记得那个明艳夺人的楚姑娘吗?听说她可是王家的嫡女儿呢,以王家的嫡女之身,却成了一个蛮子的侍婢。听说那蛮子是直接把她甩在肩上带走的,无媒无娉,无侍女相伴,哎,也不知那样一个佳人,是不是魂断他乡了。”

    就到最后。那中年人好不感慨的连连叹息。

    楚思没有想到,刚一回到晋地,便听人提起了自己。听到那中年人话中的惋惜同情之意,楚思脸上浮出一抹笑容来。她暗暗想道:你放心吧,她活得好得很呢,比任何人都要好!转而她又奇怪的想道:自己是王家嫡女的事。怎么传得天下皆知了?也不知王家族中地那些人听到这样的传言,会有什么想法?

    她却不知道,就在她离开不久,王家的顶梁柱王导便逝世了□导一死,王家在朝堂中再无可支撑的大才≈在王家虽然没有败落,在众人心目中的威望却是大不如前了▲被王家封锁了的她地身世之事,也泄露得世人尽知。

    那青年同样叹息一声,转而又笑道:“听说那楚姑娘姿容绝艳,动人心魄之处还在瘐悦儿之上。整一个祸水妖孽样。这样的女子被蛮子要去了也是大幸,要是留在国内的话,怕是会祸患无穷。”

    听到这里。楚思轻哼一声。再也听不下去了。她跨上马。跟在众车队身后◎着城门驶去□悦儿新婚。也不知嫁地是哪一个?这个热闹可不能不看。

    与楚思一样。络绎有人跟在车队后(更新最快http://wap。16。)不过大多是坐马车。如她这样自己骑马地甚少。

    出了城门后。马车群中地楚思便有点显目了。她一袭白衣。腰身挺得笔直。风吹起她地长袍猎猎作响。那般策马迎风地风姿。令得爱美地晋人频频回眸。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原来骑马也可以如此风度。

    只是令人奇怪地是。她白色长袍里面。似乎穿着紧身长裤。这打扮。还真是史无前例。

    他们不知道。楚思是按照现在地骑马服弄地这一身衣服。里面是紧身束腰。能显出完美身材地胡装♀面却是晋人地宽袍大袖。这样策马而行。既方便舒服≈美观大方。

    渐渐地。出现在官道上地马车已经有了四五十辆了。车和车之间相距在五十到一百米远左右。这四五十辆马车长长地排开。在金灿灿地夕阳中显得甚是气派。

    一辆马车快走两步,驶近楚思的身后。接着。一个清朗的男子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公子∷的是好风度,骑马也能骑出如此味道来。让桓某人大为佩服。不知可愿到马车上一聊否?”声音热切而优雅,让人大生好感。

    第212章

    说话地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长相端正中露着清秀,眉毛生得特别的挺俊。楚思对上他微笑的脸,也回以一笑。她慢慢的取下头上的斗笠,露出自己清丽俊秀的面容,樱唇一弯,说道:“多谢兄台夸奖,不过我不是公子。”

    啊?

    对上桓姓青年惊愕的表情,楚思露出雪白的牙齿微微一笑,便潇洒地转过头去。她轻踢了一下马腹,纵马稍离些许。

    既然不是公子,那就是一个女娘了“冒然约一个女娘同车,确实是无礼之极。桓公子望着楚思的身影,忍不住想道:她那一笑,还真是潇洒之极,也不知是谁家女娘?居然这么像个男儿?

    楚思脸上带着微笑,目光清亮的望着前方。

    马车走的速度是很慢的,一般而言,充当车夫的驭者,通常会是富贵人家特请的武林人物。楚思走在中间,时不时的可以听到马车里传来女子的娇笑,和阵阵呻吟声。

    一个骑士加快速度,策马来到楚思身边。这是一个十五六岁地少年,生着一双黑白分明地大眼睛。他的眼睛清亮而兴奋。

    少年靠近楚思,用发育期特有地鸭公嗓子说道:“兄台,这样夹在中间慢行,太也无趣,不如我们策马比上一程,看谁先到建康如何?”

    楚思回过头来,看了少年一眼,摇头笑道:“不行,前面不太平,跟在车队中会安全一点。”

    少年大眼瞪得滚圆,他颇为豪气的拍了拍腰上的长剑,说道:“怕什么?我会功夫的,包你来一个杀一双!”

    楚思的嘴角噙着笑,轻笑道:“是吗?小兄弟连我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便约我一道前行,你就不怕我心怀不轨?”见少年不解的瞪着自己,楚思淡淡的说道:“仅此一点便可以知道你毫无江湖经验,怕是第一次前着父母出行,这叫我怎么信得过你的功夫?”

    很显然,楚思一语中的!少年噎了噎,青嫩的还长着几颗痘痘的脸上涨得通红。他重重的拍着腰间的长剑,急急的说道:“可是我真的很行的,我与武夫们试过,我的功夫是最好的。”

    楚思兴笑,策马又加了一点速,她不想与少年争论这些话题。

    少年见她不理自己,心中很是郁闷,嘟着嘴恼了一会后,策马向楚思追来。他才追出几步,身边的马车中传来一个声音:“别追了,骆三公子,她可是一个女娘!少年回头看向桓公子,见他不似说假,不由张大嘴傻傻的打量着楚思的背影。

网友上传章节 214章 情歌

    随着太阳西沉,天气渐渐转凉,一阵阵和风吹来,让人心情大爽。当走入一片树林中时,车队开始吐。一个个车夫跳下马车,接着跳下马车的,是一个个身材健壮的护卫,他们拿着刀津树林中走去。来到树林中后,他们并没有如楚思所以为的那样打猎,而是忙着割草。当把选定的地方的草割尽后,他们拿出一块块厚实的蜀锦铺在草地上。

    紧接着,几个侍女上前,她们在蜀锦上铺上塌几,备上茶点,准备饭菜,燃起香炉。再然后,一个个长袍大袖的士人,搂着侍女娇妾走下了马车。

    一辆又一辆的马车吐,转眼间,树林中已人声鼎沸,香气熏人。楚思也跟着跳下马,她望了望自己放着干粮的包袱,再闻一闻那飘来的食物香味,突然觉得自己很有点寒酸。

    桓姓青年慢步走下马车,来到楚思身后,深深一揖后,朗声说道:“姑娘,一个个独食无趣,不如相伴?”

    楚思正被他们的食物勾引得馋涎欲滴,当下笑道:“敢不从命?”

    桓姓青年欢喜的说道:“姑娘请!”

    楚思跟在他的身后,来到一棵大树下,坐在已经备好的塌几前。侍女们如穿花蝴蝶一般,不停的为他们上好饭菜和茶点酒食。

    这时,楚思身边又坐上了一人,楚思一转头,便对上了骆三公子那稚嫩的脸。骆三公子堪堪对上楚思的双眼,忽然脸上一红,大眼中露出了一抹不自在来。

    楚思微微一笑,低眉敛目的看向眼前的食物,拿起一点,慢慢的吃了起来。她的肚子本来有点饿,不紧不慢的吃了一会,便感觉到通体舒泰。

    就在这时,一阵箫声悠悠的传来。那箫声空旷清远。仿佛从人灵魂深处响起,带着无边的落寞和神秘。楚思微微侧头,看向那个吹着箫地黑衣公子。那公子长相清秀,身材瘦长,他低着头吹箫的样子,颇有几分落寞。

    就在箫声远远的传出时。一阵琴声从前方的树林中传来。琴声古朴苍劲,带着一种云海山石的亘远,混在寂寞的箫声中,倒是相得益甚。

    “姑娘何不就食?”

    桓姓青年微笑地看着楚思⊙一蝶刚煮好地羊肉放到了她地面前。

    楚思微笑道:“多谢。”

    桓姓青年侧耳听了听箫琴合奏。说道:“这箫琴之声极为清悦端正。怎么姑娘听了脸上却露出苦涩寂寞之容?”

    楚思一怔。清悦端正吗?她却只听到了寂寞空远。难道是乐由心生?她兴笑。摇头低声说道:“许是感念太多。已失去了平常心吧。”桓姓青年深深地凝视了她几眼。兴笑没有追问。

    箫声仍在袅袅传来。其音苍凉。在空荡地天地间不断地回响。楚思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中有点酸涩。

    正在这时,一个清悦的男子唱了起来:“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心悦君兮君不知……

    歌声悠然而来。却是从对面的树林中所发。那歌声混合在箫声和琴音中,混合在落日夕烟中,更添了几分怅惘。

    楚思怔怔的听着,怔怔地听着,忽然觉得,这歌唱得不好,它没有唱出那琴箫深处的渴望。不一会,歌声止息,而琴声和箫声还在继续。听着那渺渺的箫音。楚思忽然张开樱唇,曼声清唱起来:手机访问:..cn“不及黄泉不相见,任尔人间飞百年。奈何桥畔轮回转,定携素手至桑田!”

    她地歌声,清亮而婉转,带着几分难言难尽的惆怅。歌声一出,琴声和箫声便是一断。才一会又接了上来。

    一时之间,正在谈笑着的众人都转头向楚思看来。他们诧异的看着楚思,窃窃私语声不断传来:“这唱法好生奇怪。”“是呀。这诗也做得奇怪。从来没有听过呢。”“他是谁家儿郎?端地好嗓子?”

    伴合着箫琴音,楚思信口把这句宋词唱罢≈唱道:“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溪云、一壶酒、一张琴。”

    她的唱腔,纯粹是信之所致,随口唱来。

    清亮婉转的歌声,含着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