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夏日清凉记事 >

第186章

夏日清凉记事-第186章

小说: 夏日清凉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青这才知道,施教授是故意引她说出石碗好毁了它的。
  想想看也知道,她总不会是看一眼石莲台就知道它的功能效用,望一眼就知道它身负血债。总该有个前因,才有后果。
  她乖乖点头,“我知道了。”
  施无为也跟着点头,指着小仓库说,“里面还有哪些是该砸的?你全告诉我吧。这个砸不砸?”
  秦青看他把锤子放在八铃身上,惊出一身冷汗。
  施教授胸有成竹的说,“我记得这个钟就是你研究过的。”
  她研究过的都有鬼吗?!
  “它的前主人家,好像还有个青年死于非命。”施无为道。
  秦青沉默了一会儿,想想这八铃也的确不太安全,它是阴钟,曾两次引她入阴。
  “砸是不能砸的,还给易家吧。”她说。
  “物归原主,这样也好。”施教授点点头,又指着秃钟说,“这个,有没有鬼?”
  秦青狂摇头,这只在粪坑里泡了几十年,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
  施教授手中的锤子就“放过”秃钟了。
  秦青才知道,施教授的行动力是一绝。他们上午下飞机,中午趁着阳光正好砸了石碗,然后施教授放秦青回家休息,跟着就给易家打了电话说要送还八铃。
  第二天,易家的人就到了,来的恰是易晃的父母,也就是秦青的干哥和干嫂。
  也有很长时间没见,秦青还觉得有点生疏,易妈妈就上前搂住她说:“好长时间不见,又漂亮了!”然后拉着她问东问西。
  易家迁坟以后就举家搬迁,回到了老家。易爷爷年纪大了,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然后又经历大喜大悲,身体就有些不行了。
  秦青偶尔会打几个电话,但也只是平常问候,毕竟感情基础浅,能说的少,她老觉得她这干亲认得有点趁人之危的意思,平时不敢对易家太亲热。
  而易家也觉得当时是他们倚老卖老才认了干亲,借人家孩子的阴阳眼替自家谋利,也不敢跟秦青太亲热。
  不过两边再见面后,都抱着愧疚之心,很快就又亲热起来了。
  易爸爸和施教授都自认是秦青的家里人,两边一说,很快就说通了。易爸爸说:“应该,应该,我早该想到的!光光都走了,这东西,家里的人能不沾还是不沾的好。”
  施无为说:“她小孩子不懂事,一半是好奇,一半是初生之犊,天生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勇,又自觉是正义之师。”说到这里他就笑起来,小孩子的正义最纯粹也最脆弱,“她可不知道,这世上死的最快的就是英雄。”
  易爸爸跟施教授说好后,当即就把八铃带上准备走了。
  秦青却在此时说要跟着一起去,“我去看看易晃,送他一程。”她看着被易爸爸抱在怀里的八铃,总觉得易晃就在八铃里。
  对石碗,她还能是利用之心,可对八铃,她是真有感情。
  秦青今年就要转到施教授手下了,她已经是施教授的学生了,请假请得顺利无比。施教授给她几个课题让她挑一个研究,今年别的不干,只干这个就可以了。
  跟家里说过后,她收拾好行李,跟着易爸爸和易妈妈回了易家。
  易家现在住的地方是在距离易家旧址三百多公里的市区内。易爸爸和易妈妈打算就在此地养老,所以卖掉了原来的房子,在这里安下了家。
  易爷爷看到秦青就笑起来,他看起来比以前老多了,但还是个可爱善良的老先生。
  “乖女儿,过来坐,爸爸给你零花钱。”易爷爷做势要偷偷掏口袋,要背着易爸爸,易爸爸就笑着说:“你陪爸坐一会儿,我出去买菜。”
  易妈妈去给秦青收拾房间了,她才知道,易家竟然给她留了间屋子。
  只剩下易爷爷和她了,易爷爷问了她最近发生的事,手里自然而然的摸着刚拿回来的八铃,她看到易爷爷的手放的地方亮的发光就知道以前八铃在易爷爷手中就是这样。
  他们打算过两天再带秦青去家里新起的祖坟和祠堂里,拜拜易晃。至于八铃,易爷爷说等他死的时候再一起埋就行了。
  对着易家的人,秦青倒没什么不能说的。吃饭时她说了韦明星的事,其中一半是从戴教授那里听来的,一半是从陶斌那里听来的。
  结果易爸爸放下筷子说,“这个人,我记得。”他转头问易妈妈,“你记不记得?韦东山来找过光光让他去除煞。”
  说起儿子,易妈妈记得清楚,她道:“光光没去,那段时间你腰疼,光光就留在家里了。”她顿了顿又加了句,“那人一看就不像个好人!跟吸毒的人似的。”
  

☆、第 212 章 昭昭

  吃过晚饭,易爸爸就坐下来给秦青讲故事。
  那是四年前,韦东山当时应该是在被石莲台反噬的初期,听易爸爸说,人看着还行,膀大腰圆,身边还带着司机和秘书(注:男),说话做事都很有章法,如果是一般人,对他的印象不会太坏。
  但就像易妈妈说的,他看起来就像个吸毒的。
  “当时那人,大冬天的一脸虚汗,说话都喘气,脸色就不说了,脸上的肉都垂下来了,肿眼泡,特别不招人喜欢。”易妈妈说。
  恰好易爸爸的腰疼犯了,冬天出门不容易,易晃就回绝了这桩生意,在家里照顾易爸爸。
  “头回来,他的风度很不错。听说我生病,就没强求,事后还送了人参过来。”易爸爸说,“但两个月后,他又来了一回,这次就有点过分了。”
  韦东山堵住了散步回家的易爷爷,求易晃救命。
  易晃虽然做这种工作,可是家里并不外传,邻居都是不知道的。看这么一个人堵着门,邻居好奇的目光很是给易家找了一阵子的麻烦。
  之后,易家遭过一次贼。易家住的小区门禁非常严,小区里占地广大,生人一般头几回来根本摸不到门。而每个保安都是正规武警学校毕业,认得每一家的每一个业主,来个新保姆都要特意问一声的。小区内还有派出所,有警察值班。
  这种情况下,易家遭窃,保安和警察第一时间到现场,竟然什么也没查出来。警察和保安都说“这是老手干的”。
  失窃的东西是家中的几样藏品,但挂在墙上的唐代名画不拿,摆在桌上的明代水洗不碰,偷走的竟然是七座钟。
  因为家里有个八铃,易爷爷就喜欢收集古钟,挑那不贵的,买几样摆在家里。
  然后这七座钟,不管大的小的,全被人搬走了。独独放过了枕边像个孩子玩意的八铃。
  这桩失窃案,易家没有追究,见警察说查不出来就算了。因为他们怀疑是有人冲着八铃来的,只是来人没眼力,独独漏了真宝贝。
  又过了半年,韦东山托人求购易家八铃的复制品。不过他同时也买了很多别的风水物,只要是有点灵验的,不管正奇全都买了。当时易晃就说这人在作死,这么买别说救命,不要命就不错了。
  最后韦东山果然死了。
  易爸爸叹道:“黄泉路上无老少啊。”
  不管是好人坏人,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还是四十几岁,死了都是可惜的。因为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不管是万贯家财、如花美貌,还是机智百变、位高权重,都转眼成空。
  过了两日,恰好是个大晴天,易爸爸开车,带着全家人和秦青一起回了老家。
  这里经过再开发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荒村,而是建起了干净整洁的街道、商店与学校。
  车走在公路上,旁边就是拓宽的河道,虽然眼前的景色已经完全不同,但秦青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阴间易家庙所在的位置。从高处落下时,她看得很清楚。
  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告诉车里的其他人。
  她已经明白了,这些事知道的越少越好。
  易家新建的祠堂是在远离市区的郊县的村里,附近听说有很多回来找老家的人在此地捐钱盖祠堂,易家来的时候,附近的村子为了争抢他家还吵了好几架,直到易爸爸交过钱后才不再吵架了。
  秦青听的时候一愣一愣的。
  车子刚进村,村里的孩子就围了上来。秦青有点紧张,因为跟着车的不止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有的看起来都有十八九、二十多了。他们好奇的跟着车子,易爸爸说:“这是等咱们下车的时候给他们烟抽。”
  以前是给孩子散糖,现在糖不管用了,他们要烟。
  车停下来,易爸爸递出去几包烟,孩子们就散开了。
  他们提着鲜花素果香烛等往祠堂走,易爸爸还跟路边的人说话。
  一个妇人喊:“回来看看?”
  易爸爸笑着说:“看看。”
  易妈妈小声跟秦青说,“我们在这里盖祠堂,他们就跟我们认了亲。”不过这个亲是瞎认的,并不算这个村里的人。
  妇人喊:“中午在这里吃饭不吃?”
  易爸爸喊:“去镇上吃!”
  妇人笑着喊:“镇上贵,在我家吃吧,给你们杀头羊!”
  嘻嘻哈哈间,到了易家祠堂。
  祠堂盖的有点不伦不类。
  如果让秦青说的话。
  据说这是找村里的好手盖的,现在盖祠堂都是这么盖:屋上飞檐,门前蹲石狮子,大红漆柱,仿古砖,玻璃窗户,里面是瓷砖地加印花墙砖,屋里墙壁上一面一个飞天的大壁画。
  秦青扫了一圈,就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反倒是供桌很地道。
  秦青给易晃上了柱香,默默在心里跟他说话。她有很多话想问易晃,也想告诉他,她想通了很多事。
  ——上回你把我推出来,是不是想告诉我用活人的办法更好呢?我是这么理解的,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听叔叔说,韦东山也找过你。现在他儿子可能走上了他的老路。我虽然知道,却不打算去救他,心里有点不舒服。
  她说了很长时间,说完回头一看,易爷爷把她的名字写在家谱上了。
  秦青愣了。
  易爷爷道:“你的名字很好,秦字是春头底下一株禾,名字又是青字,正合了春日生发之意。这名字充满生气,给你带来的全是正面的影响,只是少些锐气。我给你取个字:昭昭。”易爷爷看得出来,秦青有时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她缺少的就是一分决断力。
  “秦昭昭……”秦青慢慢念道,默默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
  然后,易爷爷他们就叫她“昭昭”了。好像多念几遍,这个名字能更快的“种”在她身上一样。
  本来拜完易晃就该走了,可易爷爷他们刚出来就被村长带头给拉到家里去吃饭了。
  易妈妈领着秦青,悄悄跟她说:“估计是有事想求咱们,你不用管,到那里只管吃你的。农家菜还是很好吃的。”
  村长的儿子开着个农家院,给客人做菜都是用大盘子,量大,实惠,给易爷爷他们做,直接上盆了。
  村长和他儿子亲自来陪酒,席上说了一件为难的事。
  别小看村里人,易家人来这里盖祠堂时,村长就打听了易家的来历,原来是阴阳先生啊!那必须要敬着!
  村人都有些信这个,对易家的祠堂也是非常照顾的,村里还有流言说村里的狗到易家祠堂边上都不敢叫,夹着尾巴跑呢。
  所以,村长的小孙子好像中邪了的事,他们就想求易爷爷给救一救。
  易爷爷最听不得小孩子出事,村长说着说着掉了泪,“我这个小孙子才两岁……”
  想起易晃,易爷爷的眼圈也有点红,当即饭也不吃,放下筷子就说:“我去看看孩子。”
  易爸爸要陪着去,让易妈妈和秦青留下。
  可秦青觉得谁不去都行,她不能不去。易爷爷……应该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她刚站起来就被易妈妈拉住,“昭昭,你坐着,这是大人的事。”
  秦青:“可是……!”
  易妈妈给她挟了一筷子菜,“没事,就让你爷爷去看看。”
  桌上的村长媳妇和儿媳妇也都拉住秦青,“吃菜,吃菜,喝不喝饮料?”她们都把秦青当成了好奇的小孩子。
  秦青被一堆女人扯住——她们是真用力扯,一步都走不动,只好看着易爷爷和易爸爸跟着村长上了二楼。
  易妈妈正好跟村长媳妇聊一聊。
  秦青本来还在担心易爷爷,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就不对了。
  因为村长的这个小孙子,不是他儿媳妇生的,而是村长儿子在外面的小老婆生的。
  村长儿子跟他儿媳妇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他外面还养了两个小老婆。二老婆给他生了四个女儿(秦青的眼睛瞪大了),三老婆就生了这个小孙子。
  村长的儿媳妇一直在村子里跟婆婆住在一起,看起来跟婆婆像是一个年纪的人,她没开口前,秦青一直以为她是村长家的亲戚,村长媳妇的妹妹什么的,万万没想到是村长的儿媳妇。
  儿媳妇“温柔贤良”,婆婆说起这件事指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