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幸福武侠 >

第155章

幸福武侠-第155章

小说: 幸福武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也摸不着头脑。

“皆雅言也叶公?”

秦朝眯着眼,也坐直了身子。

“古文中‘也’字多用于断句,放在句末,这一句‘也’字却是在中间,皆雅言也叶公按字义,应该是……”秦朝反复心中吟诵着,剖析话句的意思,再从意思去推断句子所谓的类别,而后……推衍着。

可是让秦朝疑惑的是即便这样推理,在脑海中的资料库也找不到原句的出处。

“咦?”

猛的秦朝脑中闪过一道灵光,而后眼睛顿时迸发出明亮的光芒。

“哈哈,原来是截搭,差点被这老先生给难住了。”秦朝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若不是我来自前世,还真弄不明白他居然拿了个截搭来考问人。”

中国古代选仕是采用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在明清时节考的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只能选自《四书》,可是从明朝到清代中叶,三四百年中,府、乡、会试,大小考试,出的八股文题不知有几千几万,四书从头到尾,所有的句子都曾被出作题目,而这产生的名文是很多的。

于是。

有些考生便专门背熟了一些名文,考时照抄一篇,如果阅卷官看不出,取中了,被检举出来,阅卷官可是要担重罪甚至杀头的,所以为了防止考试抄袭成文便有了这‘截搭’,就是将不相干的两句话合在一起。

“明清时截搭类型很多,这老先生的‘截搭’算是最简单的。”

想到这,秦朝低着头叫道:“小虎。”

秦朝的声音极低,隐隐约约的似有似无,不过秦虎是身怀内功的,耳力自然强,而且他向来遇到难题自己怎么也无法解决时,便倾向于找秦朝,这时声音一入耳,他耳朵便竖起来了。

“小虎,这老先生耍了诈,他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十五,十六章。”

“《述而》十五和十六两章?不是一章?”

秦虎对经典自然是非常熟的,秦朝这一点破,他很快眼睛便亮了起来。

“这一题,居然是将《论语-述而》中的十五章的最后一句,和十六章第一句放在一起,难怪逻辑不通,不知所云,靠,这死老鬼!”一想通秦虎兴奋得脸都红了,孔吉庆的‘典句’是将两篇文章的话合起来作为一句话,若是别人这么提醒他,他定然不信,可秦朝。

“这位老先生。”秦虎的声音又一次懒洋洋响起。

“怎么,小孩,你可答得上?”孔吉庆沉声道,心中也有些紧张,这一次他确实是如秦朝所猜那样,耍了个诈,这种‘截搭’,虽然语句逻辑不通,可毕竟出自经典,就算事后捅穿了也不能算错,只能说你自己脑子笨,是死读书,可‘截搭’一旦说穿了,要解答起来就容易了。

“你说的这句话,语出《论语》。”秦虎的声音响起。

一听到这《论语》两个字,孔吉庆脑袋便嗡的一下,都有些空白了。

“论语?”

四楼魏瑞东,明元臣等人,五楼孟述圣、李保和、郭叙真等一众官员,文坛宗师都瞪着眼看着秦虎。

“论语中有这一句?怎么我们不知道?”

《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不仅真正的书生要读,即便是粗识笔墨的普通百姓也很多都读过,因此不止四五楼,三楼、二楼、一楼,以及外面的书生,读过《论语》的都愣住了。

只听秦虎懒洋洋道:“‘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应该分成‘皆雅言也’和‘叶公’两句,这‘皆雅言也’出自《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为:‘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而下半句……”

秦虎的声音响起,随着一句句披露。

“哦,原来如此!”

“是那孔吉庆偷了个巧。”

很多人,特别是四楼、五楼这些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大宗师们都微微点头。

可也有一些皱着眉。

“那瞿有丰说的,真的是答案,莫不是他找不到孔大家所出典故的出处,便乱解,不过他这样解,倒也不算错,真够聪明……”虽然秦虎点破了,可对自己学问没自信的都有些怀疑。

“‘子路不对’,我的回答完了,可对?”很快秦虎便说完了,嘴角带着淡笑看着四楼方向。

“你这一次……”孔吉庆吞着口水,沙哑着喉咙说道,忽然——

“老先生,我再来补充一下。”秦朝清朗的声音响起。

“补充?”

孔吉庆一愣,秦虎已经完全把答案都答对了,还有什么补充的。

“你说。”孔吉庆沉声道。

“‘皆雅言也叶公’除了刚才有丰兄的解释外,他另一个出处则是来自于《论语》外篇的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皆雅言也叶公’。”秦朝淡淡的声音响起,《论语》自然不可能真有‘皆雅言也叶公’这篇外篇,秦朝这么说,也是想起前世的一篇名家例文。

前世秦朝学语文中的古文时,自然是要讲到‘八股文’的,‘八股文’虽然名声臭,但抛去意识形态,其中名篇也是很多,那些文章拿到任何时代都是一等一不输于经典的美文。

这些名篇中,秦朝接触到的唯一一篇例文就是这‘皆雅言也叶公’,秦朝当时为了训练记忆,也背过这篇雄文。

因此,孔吉庆一说到‘皆雅言也叶公’,他才能想到截搭。

“什么?”

孔吉庆完全懵了。

“外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么?”

四楼、五楼一个个大儒又一次满头雾水,你看看我,我看着你,以他们的学识和见识,居然没读过这么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矣。夫雅言而曰皆……’……”秦朝声音清朗动听,带着一种韵律,随着文章缓缓展开。

“这……”

普通书生和百姓听不懂,可四楼、五楼的大儒、文官、文坛宗师们却是学问中浸淫了一辈子的,岂能看不出好坏。

“论语中居然有这样的文章……”

孟述圣耳朵竖得老高,生怕听漏了一个词,郭叙真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都眯着,整个五楼的文中高手一个个都屏着息听着。

八股文的源流,能追溯到北宋王安石、苏辙诸家的经义。

有一句话说八股文是一掴一掌血,一鞭一条痕,八股作得好,要诗有诗,要词有词,要赋有赋,这话是绝对没错的。

八股文在清朝中后期,以及之后的年代名声很臭,可为何清朝不取消?

只因一点,八股文是天下格式最严,要求最多,最难做好的文章。

典籍经义,音律,字韵,对仗……每一个都要掌握到极高深处。

最难做好的文章,一旦做好了,这人便是真正的人才,也正是如此,才让清朝时期虽然怦击八股声音不断,却没有取消,明清一直八股取仕,人才却层出不穷。

当然,这样一来,好的八股文,在文学上也是上乘之作。

秦朝这么将后世的八股名篇背出,八股文本来就是‘代圣贤立言’,这些不知道‘八股文’这回事的人乍一听,那触动之大。

“吾党覆案之,盖皆雅言也”

“可与周公鲁公之训辞,同藏于故府。”

……

一个个大儒竖着耳朵听,一些嘴里甚至还跟着反复默念,一个个如饮琼浆,只觉浑身痛快。

“然而,夫子又不能无言矣。”很快秦朝便背完了。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九章

“老先生,可对?”秦朝声音落下。

四楼五楼却是一片寂静,便如习武成痴者看到好的拳术便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心里手上不停比划模仿分析一样,这天下间到了一定层次的大儒、宗师级文坛人物,和正常读书人不同,看到真正的好文章,也会完全下意识的品味、分析、默诵。

秦朝这一篇是前世清朝大家从八股名篇中选出,编成书籍用来教导自家后辈的范文,水准自不用说。

黄通明、孟述圣等人乍一看到这篇文章,便如唐初众文坛人士齐集滕王阁,看到了王勃写出《滕王阁序》时的感觉一样,都沉浸在其中。

许久,孔吉庆回过神来。

“我出的‘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的典故。”孔吉庆看着塔阁上秦朝和秦虎神色复杂,“确实如先前那位孩子所说,是出自《论语》第十五篇和第十六篇,只是没想到……”说到这孔吉庆一声感叹,“只是老夫没想到,天下居然还真有一篇《皆雅言也叶公》的文章,哈哈,老夫偷了个巧,只是这个巧偷得值,若不是偷这个巧,还听不到这一篇圣贤文章。”

孔吉庆心中确实很感慨。

他出‘皆雅言也叶公’只要想为难秦虎等人一下,为自己四楼众大儒争回点面子,可没想到秦虎居然答上了,而秦朝更是……。

秦朝问他‘可对?’。

孔吉庆也想昧着良心点头,可一来他读圣贤数十年,打心底做不出这种事,二来也想通了,对方阅历如此广,自己没必要枉做小人,这才承认没看过这篇文章。

“小孩,你今日说的这篇《论语》外篇,确实是一篇好文,从文章本身来说应该是《论语》外篇,只是奇怪,为何老夫等人从未听说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

“对呀,小孩,你这篇文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魏瑞东也叫道。

四楼,五楼一个个的好文之人都眼巴巴看着秦朝,他们倒不是怀疑秦朝胡捏,而是听了这一篇好文后,都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不把其他外篇读完,太可惜了。

“老先生。”秦朝微笑着道,“这篇文章学生能读到,也是个巧合,你们想读怕是没办法了。”

“哦?”

孔吉庆、魏瑞东等一个个都脸露失望。

“为何没办法?”孔吉庆问道。

“因为当时只是学生来天龙寺路上,在市集上……上那个茅厕时。”

“上茅厕?”

很多大儒心中一跳,有些不祥预感。

只见秦朝一脸遗憾的沉声道:“学生从一店小二手中拿来的一页张,那纸上写着这文章,小子觉得很美,便背下了,而那张纸小子上茅厕自然是……用完了,用完之后才猛然觉得可惜,可终究……事已至此,反悔无用,小子便询问那小二其余文章之事,才知道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共七篇,都被用来做厕纸了,我那一张是最后一张,唉!”秦朝一声长长的叹息。

整个五华楼却是一片安静。

“这样的文章用来做厕纸?”这时世人对书是十分看重的,甚至封建社会,圣贤书籍能用来辟邪,镇宅,可居然有人……

“无耻!”

“无知,可惜了,这样一本好书却毁于无知小子之手。”

……

明元臣捶胸顿足,一些大儒,文坛大家都忍不住叹息,很多一二三楼的读书人更是忍不住骂出声来,倒不是针对秦朝,而是对这么好的一部书被店小二拿来给人当厕纸。

“不对呀?”

五楼上郭叙真、孟述圣等人眼里却是闪过一丝疑惑。

“会不会是段海峰那娃娃……”郭叙真、孟述圣等人都是看过秦朝年考的文章的,自然有些怀疑是不是那文章是秦朝做的,再胡诌做了厕纸,可都又心中摇头,秦朝文章确实可以,可要说做得像那‘皆雅言也叶公’那么出色,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

其实但凡名篇著作,即便真文失传,可名字还是有些会见于典籍记载中的,像《孙膑兵法》虽然失传了,但名字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秦朝说的《论语》外篇,和《论语》挂上钩,却不见于历代典籍,众人岂能不怀疑,只是凡事先入为主。

苹果落地,烟火上升,见惯了便习以为常。

孔吉庆出题,众人想不出答案,这时秦朝跳出来说出自《论语》外篇,众人便下意识以为真是如此,不仅秦朝读过,孔吉庆也读过这才出这题。

再一揣摩文章,心有预见下即便这文章差劲,也会被为有可取之处,何况本身就很好,直到孔吉庆说自己也没读过,众人这时心中已经认定了这文是《论语》外篇,即便有怀疑,也只是怀疑是书作者假托《论语》的名号,而不会怀疑到秦朝身上。

“肃静!”威严的声音响起。

“诸位,这问政还是继续吧!”主持声音响起。

而后——

“那个少年,我来问你……”四楼上魏瑞东、孔吉庆等大儒继续发问,而明元臣也抢着提问,可这一次,没人让他,因此抢到的发问机会也不多,当然,塔阁上依然是秦虎在回答。

兵阵、农事、算学、工匠、佛经、道典……

一项项询问,而询问的内容正是先前众人收集的各自的‘难题’,时间流逝。

“这个……”

忽然秦虎僵住了,傻眼了半天。

“小启。”秦朝低喝了声。

立时秦启便站了起来。

“老先生,这题由我来答吧,你问的东西出自《周公篇》,英:优异,杰出。雄:出众……”秦启娓娓说道。

“靠,原来是《周公篇》的,这几天不该一直玩的。”秦虎恨恨的一捶手,撅着嘴坐下。

“有丰,别丧气。”秦朝冲他点了点头。秦龙、段无丙、郭奋发、秦树也递过一个安慰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