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44章

争-第44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打铁?帮过手?方生心中大定,要说他手下技术方面的人才虽然已经不是太匮乏,可这有动手能力的却是寥寥,不管是葡萄牙人西芒,还是孙家的三兄弟都算得上贯通中西,这类奇yin巧计都能说会道,可要说动手能力,实在匮乏的很。

总不能让孙和斗这么个书生去打铁吧?所以方生才千方百计的从莱芜城弄来三个匠户,这样才能不妨碍进展,至于这个王守成显然也是意外之喜,自然不能留给孙和斗了。

要知道匠户虽然是贱籍,但那也是大明的贱籍,大明朝廷的贱籍,不是那种乡野铁匠可以比拟的,大明也不会允许能够打造兵器的匠户留在民间,所以真正有能力的大明匠户们也只有大明朝廷才会有,而且还是一大堆。

只不过大明朝廷显然并不会很好的去使用这些匠户,只知道让他们去打造兵器,这种浪费资源的行为有时候让方生觉得难以容忍,顺带觉得眼红,大明朝廷完全是将无数能工巧匠作为学徒去用。

但他也只能看着,谁让大明坐拥江山,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济州岛可以比的!

眼红归眼红,可方生除了看着,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拐回几个,然后让他们培养学徒,以此扩充能够打造兵器的铁匠数目。

这也是唯一的办法,谁让他方生没大明那般财大气粗。

“像你这样的,孙家大概还有多少人?”方生灵机一动,赶紧问道,也是防止有所遗漏,不过也是顺便这么一问。

可这顺道一问,反而有了其他的结果。

“和小的一般的尚有七、八人,比小的差上一些,只能打造火器,不是太懂的火炮还有一些。”王守成小声的道,不敢有丝毫遗漏。

“这些都是孙家的家生子?”这次换方生目瞪口呆了,要说他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毕竟孙家有了一个家生子,想来应当还有一些能工巧匠,只是王守成这几句话让他颇感意外。

七、八个能够打造火炮的工匠?即使只是帮过手,可这可不是孙和斗那种只能说说的,而是能够知道各种法子,亲手制造火炮的工匠,要说他早知道耿仲明当初送给自己孙家三兄弟时顺带掠来了这帮子所谓的家生子,那也不用跑去莱芜城折腾那三个铁匠了。

“不全是,有的是过去登州城里做工的,后来城里乱了,大家伙各自找熟人庇护,有一些就跑到孙府去,大多都被收留了。”王守成解释道,这也让方生心中疑虑尽释。

方生这次是不得不去见一下孙家三兄弟了,即使是为了这七、八人的工匠,更别说还有一些对火器制造也熟练的,这可都是无价之宝,至少对目前的方生来说至关重要。

方生怎么就没想到孙家三兄弟下面还有这么一帮子人,这些人的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对于人手匮乏的济州岛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这可不是简单的政治人才,而是有充足经验的匠户,并且人数还达到了几十人之多,要说如果方生早知道孙家三兄弟下面这么些人,哪里可能还让他们三人待在庆尚港,早弄到济州岛上去了。

方生让王守成先回去收拾好东西,一个匠户方生可以不用和孙家三兄弟说一声就带走,可如果是一大帮人,那就自然不可能背着孙和斗了,所以这趟去见孙和斗也是必须为之了。

去找孙和斗,结果孙家三兄弟都在船坞,方生两眼一瞪,然后就是一脸苦笑,这孙和斗到底是什么意思来着?要说留下这个王守成显然就是为了引他前去,可如今兄弟三人都不住在庆尚港而是集体去了船坞,这除了故意给他难堪还能干什么?

闹脾气?方生可没想到三个饱读诗书的大明才子也能做出这么个小孩子脾气的事。

“走,去船坞。”方生最后还是只得去船坞,不过这脸上表情没有如孙家三兄弟预料到的那么难看,反之,方生心里反而有些发笑。

相比较方生的不在意,待在船坞里的孙家三兄弟就有些坐卧不安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孙和鼎和孙和京,至于孙和斗就神色泰然了很多,一边喝着茶,一边细声道:“不要急,那个方生虽然只是个贼首,可这点气度还是有的,而且他还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

孙和斗虽然这么说,不过从话语也看得出来有些忐忑不安,要说他既然接二连三的为难方生,心里自然是有了准备,可这孙和鼎、孙和京不熟悉方生的为人,所以有些害怕也算理所当然,毕竟谁都不是圣人,一点都不怕死,要说如今他们兄弟三人那可是寄人篱下。

昨日里在港口表现的就很是高傲,这也是书生心性使然,毕竟他们给方生效力那可是不情不愿的,所以自家兄弟孙和斗的三言两语就让此二人依言为难方生,可这时候反而想起来,他们可是寄人篱下了,甚至说是捏在对方手里的蚂蚱还差不多。

派一个家生子那般身份低贱的人去向对方汇报情况,除此之外还躲着不见,这要是碰到哪个心胸狭窄的,那可不是一般的得罪,往严重了说,可堪比辱人了。

唉唉,只是此时后悔也迟了,孙和鼎和孙和京也只得叹口气坐下来,至于往下的戏怎么演,他俩说了可不算,只得盯着兄弟三人里最是得到父亲赞赏的孙和斗。

第六十二章 忠孝伦常

方生到了船坞的时候,孙和斗正眯着眼睛喝着茶,也不出去迎接,只是站起身子微微行礼,闷声不说话,至于其他孙氏兄弟也强装镇定,勉强把心里忐忑给压了下去。

方生呵呵笑了笑道:“你孙和斗好大的架子,竟然还要我来找你。”方生这话说的不轻不重,不急不缓,脸上也在笑,只是看着连孙和斗都是微微一紧。

他这番冒险确实是存了给方生一个下马威的意思,谁让自家老父正握在对方的手上,不过方生倒是浑然不在意,只要他孙元化还在他手上,不愁孙家三兄弟不卖力,这大明,可是以孝为天的!

忠孝伦常!再怎么折腾也出不了这四个字去。

“在下不敢。”孙和斗惜字如金。像是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

至于孙和鼎和孙和京,规规矩矩的站着,做了个礼,但也不敢和孙和斗一样行完礼又坐下来。

“方大人。”相比较孙和京一直在船坞协助孙和斗,孙和鼎就要尴尬许多,毕竟他是见过方生的,而且还兼着政衙的主事之一,所以才显得身份出奇的怪异。

不是他方生值得孙和鼎效力,纵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这忠孝伦常,这忠字也就沾上了一点。

而且他孙和鼎还是庆尚港整个政衙的主事,这要摆在大明,那可是正经的一县县令,一地民事官员,这次派出去下面一个家生子过去见方生,这事虽然是孙和斗的主意,却也是用的孙和鼎的名义。

方大人?方生微微脸上一苦,顿时知道那个王守成究竟从那听来这么一句话。

要说方大人这个名号也算合适,要说孙家三兄弟那可都是从大明官场出来的,张口闭口都是各个大人的,李、王、孙、刘、郑,满大明的大人多的数不胜数,所以给方生冠上一个大人的名号也就理所当然了。

要不然他孙和鼎是孙大人,你方生可是孙和鼎的‘上官’,不叫大人叫什么?

这就是忠孝伦常!大明的忠孝伦常,儒家的忠孝伦常!

方生摆摆手,让犹犹豫豫的孙和京把这句话给憋了回去,孙和京只是行了个礼,没说话,但看得出来没孙和斗那般镇定自若。

“你孙和斗还真是好计较啊。”方生坐下身子,嘿嘿的冷笑了两句,摸起茶杯喝了一口,也不管刚刚是谁喝过的。

只不过孙和京的脖子一红,要不是顾忌场合,恐怕就要当场大骂‘匹夫’了,这杯子,正是他刚刚喝过的,站起来行礼的时候凑到孙和鼎那里,位置也便空了下来。

孙和斗脸上微微一怔,倒是没想到方生第一句话就是针锋相对,要说他本以为方某人会客客气气的来一回迂回了,毕竟这事,难堪的可不是他。

他哪知道,方生可那么多时间玩这些道道,虽然不打算为这点事生气,不过这不代表方生会给孙和斗好脸色看。

“方大人,此话怎讲?”孙和斗好歹还能面色勉强镇定,举起茶杯抿了一口,这场面有些超过他的控制了。

但随后孙和斗的脸色好看了一些,要说这方生从没按常理出牌,这番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可不是方大人。”方生淡淡的道,不再喝茶了,只是瞄了几眼孙家兄弟三人,这却让众人一阵心惊胆颤,都有些发虚。

好像真有些大条了,早知道不随和斗闹了,孙和鼎不禁有些后悔,可如今也迟了。

“我又没什么官职,怎就配的上大人这么个称号了。”方生接着道,最后把目光看向孙和斗,孙和斗再次摸起茶杯,可这不知怎么的,竟然一时间没抓的稳,险些一个踉跄摔倒地上。

孙和斗倒真没想到方生竟然这点事情上发难,要说他们几个人是实在不知道叫唤什么才好,总不能跟着那帮匹夫叫方大哥吧?至于那个什么的兵衙的主将什么的,不要说孙和斗,就算是孙和鼎都喊不来。

那可也是一帮武夫都不喊的,这个名号孙家三兄弟自然也是不屑喊得,所以最后才折腾出这么一个方大人来,听着也顺耳点。

“不过……”方生微微眯起眼睛,竟然显得很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躺了下来,甚至把鞋子都脱了,一点都不似发火的模样,不过这话说的可不客气。

“听说孙大人你手下可是有些个工匠的。”

孙和斗愣了,连带着孙和鼎,孙和京通通一怔,他们让王守成去见方生,也确实没去想那么多,只是知道方生这人似乎很看重这些个贱籍,所以才想起让王守成去见他的,如今引来了方生,孙和斗等人被方生一开始的故弄玄虚给弄的一惊一乍,哪像得到现如今方生竟然提出这个。

“都是些家生子和贱籍,哪见的了人。”孙和斗故作洒脱的道,只是刻意放下的茶杯显然并不如表面那般自若。

“是吗?”方生并没有急着追问,反而扯上了别的事情,开口道:“不知如今船坞怎么样了,我在那个王守成可听的不是太仔细。”

方生说的风轻云淡,好似浑不在意一开始说过的话,要说他也确实没在意到哪去,如今说得好听点孙家兄弟三人那也一个管着船坞,一个管着庆尚港的民事,那可都是方生下面最后权力的一帮人的。

可说的难听点,不管是他孙和斗还是孙元化,那也最多只是砧板上待宰的鱼,方生哪能心急到哪去,干脆开始和孙氏三兄弟墨迹起来,倒也有几分政治部主任的模样。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方生干脆抿口喝茶,偶尔冒出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那副悠闲的模样,倒是比孙和斗都要闲上几分。

方生不急,他没什么好急的,这孙和斗尽管怎么折腾,那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了几天后,还得该干活的干活,该干嘛的干嘛。

至于方生,此时只是敲打敲打这兄弟三人而已,他可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听说从王守成那听来的事,竟然连他想要的硫磺,这兄弟三人都打算闷声把送来的人赶走。

这可是犯了大忌的,说的难听点,这就是犯上,和作乱那可是一个罪名!

如果不是赵孟人机灵,恐怕这事还真成了,至于远在大明的方生,那可就真正的天高皇帝远了,想管也管不到。

甚至方生琢磨着,是不是该建立个锦衣卫一样的东西?那虽然不是个好东西,可那只要抓的紧些,作用上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利大于弊。

至于为什么整个大明的锦衣卫名头那么差,这可就是抓的人不好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就是这个理。

不过也不是方生就没了好处,至少他知道倭岛是有硫磺了,只是改了个名字,叫做石硫黄了而已。

这可就是解了燃眉之急了,至于这孙和斗,有了这番好事,方生自然就不会计较这点小问题了。

“方主将。”孙和斗这次叫的不是方大人了,他也知道分寸,至少这个时候不能把方生得罪的太狠了,毕竟孙元化还握在方生的手里了。

至于方主将,这是方生规划的兵衙的称呼,孙和斗只能此时拿来用了。

“嗯?”方生微微抬起头,哼了一声,然后企图再次顾左右而言其他,不过这次孙和斗可没敢让他岔过去,若不然又是洋洋洒洒的一大堆。

孙和斗赶紧道:“不知我父现今如何?”

这话不仅仅是孙和斗想知道,孙和鼎、孙和京都想知道,儒家所说的忠孝,忠孝,孙氏兄弟三人不是没想过逃回大明去,可一开始是逃不掉,现如今是不能逃,不说别的,光是老父孙元化此时被囚禁在济州岛上,孙氏三人就只能任人拿捏,若不然就是逃回大明去了,这三人也羞于见人。

把老父丢到贼尊手上,那可是大不孝!

所以方生才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和孙氏三人拉起了家常,反正这事急的又不是他,这济州岛缺少工匠也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