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17章

争-第11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州稳如泰山,刘四自然不用守在金州,金州甚至连兵马都不用留,所以方成让刘四领着一个团去了复州水城居中策应,也防止女真人再来一次和去年冬天一样的偷城。

至于耿仲明和尚可义的两个团则被带回了耽罗岛从新整训并加以扩编,如今耽罗府已有兵马两万九千人,可这些人数远远比不上女真人,跟大明更是毫无可比性,虽说都是些脱产士兵,战斗力十足,但同等拿来和女真八旗打野战,怕还是输面多赢面少,但女真人有多少八旗子弟?那可是三百多个牛录,八九万人!光是用人数就能堆死了耽罗府区区两万九千人,更别说还有数量不等的汉军和蒙古新附军,这可都是以十万人计!不是一个区区耽罗府的兵马可以比得上的。

就算耽罗府人人皆兵,怕也比女真人兵卒少上不少,这也是十足令方成头疼的事,耽罗岛实在太小,根本安置不了多少人,十几万已经是最大的界限,而因为和女真人不停交战,大金国境内的汉人不停地从朝鲜往耽罗府迁徙,仅仅这几个月已经了近四万人,如果不是耽罗府出兵拿下了旅顺、金州、复州三地,恐怕新迁徙过来的人丁根本无法安置,想要扩兵都无从征起。

如今多尔衮放弃了攻打复州城,两边虽说都关着城门,可私底下还是有盖州的汉人前来投奔,只是这些人复州的赵孟却不敢开城门接纳,实在是怕有细作进城,到时候丢了复州可是得不偿失,所以干脆让这些人前往渡口乘船去复州水城,到时候自有船只接送就是,到时候到了耽罗岛,就算里面真的混有女真细作,怕也是有消息都送不出去。

至于方成,回了耽罗府刚坐回自己的府第屁股还没做热,就被孙元化找上了门,只说了一件事,就是皮岛的使者又来了,这次是催促耽罗府送了人头前去检验。

“这是第几批使者了?”方成有点小抑郁,他这还没安分坐下来喝口茶,事情就找上头来了,而且,看样子这次大明还是不验人头不罢休了,连续派了三四波的使者。

孙元化笑着微微摇了摇头,倒是未正面回答方成的抱怨,而是转而道:“不得不去,这次怕是兵部看不到验到的人头,那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走的。”

“呵呵,也是?”方成干笑了笑,倒也知道孙元化说的是实情,这倒是很好理解的事,这么多年来大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若真有七百多个真鞑子的人头,那可就是不可多得的大胜!兵部这次赖在皮岛不走了,还不是想分的一分功劳?自然就指望到了方成这个耽罗府掌控者的头上。

………………………………

相比较大金国和耽罗府打了大半年的仗却还对耽罗府一无所知,皮岛的黄龙至少比皇太极好多了,至少他知道耽罗府的底细,知道这个耽罗府里倒是大部分是大明的叛贼,尚可喜、尚可义更是本来是皮岛将帅,都是叛逃到了耽罗府的,耿仲明就更不用说了,至于其他人黄龙虽然不太清楚,可耽罗岛上没一个大明的忠臣良将黄龙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要说黄龙给耽罗府请功笨没什么好心,这功劳他本来可以大包大揽的往自己身上揽,可这也要大明朝廷信啊?皮岛虽然还有个总兵官的职衔,可那是因为东江镇留下来的底子,黄龙本身又没什么威望,再加上这几年皮岛愈发衰弱,实力比起过去大有不如,黄龙这才干脆将耽罗府的事上奏给朝廷,到时候皇上一高兴,至少他这个识人之明的功劳是有了!怎么都少不了他的去。

至于吴三桂帮着耽罗府上了奏章,那里面却是没少往自己身上揽功劳,至于耽罗府本身只是稍稍一提,要不是黄龙顺道也上了奏章,两份奏章又凑到一块到的,指不定吴三桂那份就被当成了普通的战报,伸手要钱要粮的!

兵部的人在皮岛待了大半个月,终于有些待不住了,催促着黄龙连派了几个信使,最后却是连一个都没带回准确的答复,都是些一拖再拖的托词,兵部的属员本打算直接打道回府,到时候回去随便一搪塞就是,反正也实实在在没验到人头,没人能拿他怎么办,可正当兵部的人准备打道回府,耽罗府派的人来了。

来的还是个文人,虽说说着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但看的出来并非大明人,反而是紧跟着那个武将看上去一身戎装,但却是一副随行护卫的打扮,看上去像个大明人,而非异族。

“刘大人。”李越客客气气的行礼道,这可是大明的官员,他可不能怠慢了,又不能太过热情,因为那个‘护卫’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主上,方成,所以李越就是再心中激动,那也只能限于此。

“不知这位先生姓甚?”刘姓的兵部属员倒也不矫情,客套的回礼,他是兵部的老人,平日里也是不肯做那些肮脏的勾当才被同僚疏远,这番出使又是苦差事,哪会不知好歹着摆着自己兵部的身份。

而且,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兵部六品主事,谈不上什么大官,也倒摆不上什么架子。

“小臣姓李,添为济州府庶尹。”李越赶紧接着话头,不敢怠慢。

“哦,那岂不是那济州府主事之人?”刘姓的兵部属员眉毛一挑,倒是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庶尹?那岂不是一地父母官,说是主事之人倒也不足为过。

“小臣只管着政事,可算不上主事之人。”李越被这个兵部属员的话说的一惊,这才意识到真正的主事之人可就在边上了,只是乔装打扮着不肯露面而已,这话要是说过了,那不是白白引起猜忌不是?所以这才赶紧打算了那刘姓兵部属吏的话。

“这个……”那刘姓人面色一难,却不是因为话被打断,而是实在不知道如何说得好,总不能直接让对方找来主事之人吧?这也太难听了点,如今可是兵部求着分润些功劳,而不是对方求着自己。

“刘大人还请放心,我家主事之人来之前早有所言,保准不会让兵部的众位大人为难。”李越信心满满的道,方成此前确实有过叮嘱,李越这才有恃无恐,若是如此条件兵部众位大人都不肯同意,那总归是不可能。

在第一波黄龙派来的使者到来之前,孙元化就告知了方成,方成便让待在登州的孟千收集消息,大明兵部派了人到皮岛又不是什么秘密的事,自然是轻易的就被打听个一清二楚,等消息送到了耽罗岛又花费了些时日,但里里外外倒是弄了个分明自然也有解决的法子。

既然大明兵部这次是遵了崇祯的令,自然就没什么恶意,方成倒也不吝啬借这个机会正名,到时候至少孟千在大明境内行走时容易多了,打探消息也会齐全得多。

这还有个原因和朱末露也有些关系,他方成如今已娶朱末露为妻,总不能让人家一介小女子委曲求全,隐姓埋名,连家都归不得,这着实也为难了些。

诸多原因,这才促成了这次方成亲自到了皮岛,可毕竟皮岛是黄龙的地盘,黄龙的耽罗府,怕是仇比恩多,黄龙和耿仲明、尚可喜、尚可义等人又是旧识,方成是一个都不敢带,至于孙元化及其三子也是个个都不能带到皮岛来,孙元化和黄龙份属同僚,自然是见过面的,所以也见不得人。

这一来二去无人可派,反而是李越这个有着朝鲜国王李倧给的庶尹身份的议长最适合出面,只是李越向来对大明有崇敬之心,方成自己跟在后面还能放心点。

“哦?”那刘姓的兵部主事眉毛一挑,倒是对李越的话有些兴趣,只是低过耳朵来,小声问道:“不知此话怎讲,莫不是还有更大的惊喜不成?”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风雨

“我家将军愿遣人将所有人头送往京城,由皇上亲自检验。”李越接着道:“足有五千颗真鞑子的人头。”

刘姓兵部主事听到前半句本事不屑的嘴角一扯,以为这些人竟然贪功到如此地步,妄图借几百颗鞑子人头就要求重赏,竟然还想派人上京讨赏,可听闻那是五千颗人头时,刘姓主事脑子一时哪里转的过来,只是一怔之后结结巴巴的道:“五千颗?此话怎……讲?”

李越点了点头,肯定了刘姓主事的惊骇,又肯定的道:“五千颗货真价实的金钱鼠尾辫子,绝无半点虚假。”

“此话当真?”刘姓主事呐呐了良久,这才回过神来问道,显然是觉得自己的举止不当,虽说五千颗女真鞑子的人头吓到了他,可方才如此失态并不应当,好歹他也是大明来使,这身份可高的很,但即使如此,这刘姓主事依旧欣喜若狂。

这若是真从七百多颗人头变成了五千颗,还都是些真鞑子,恐怕他这趟不是受罪而是大功了,这一趟倒也不算白白胆战心惊了一把,岂不看兵部属员上上下下几十人,没一个敢来皮岛?就他刘某人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如此好消息,这那岂不就是个伸手可及的天大功劳?自然是要欣喜若狂。

“那是自然。”李越笃定的道,说话的空子还是心虚的把视线稍作偏移,得到方成的点头这才肯定的道:“只是不知道刘大人你何时回京,到时候小臣好跟你一起去就好。”

“也好,也好。”刘姓主事心中大喜,这可是平白而来的天降之劳,不要白不要,到时候只要把消息带回去,再把这人给带回去就是,虽说刘姓主事还是有几分不放心,略微迟疑道:“不知可否先行将人头运到京城,到时候也好向皇上交代。”

这话说得一边的方成微微皱起眉头,这个刘姓主事显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想独自把这份功劳吞个一干二净,干脆着就把耽罗府也给撇到一边了。

这要是让你带着人头去了京城,那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兵部可不会等着人到了再去点齐人头,到时候就是崇祯龙颜大悦,当场要厚赏,怕也被兵部贪了功,轮到耽罗府的怕是就所剩不多了。

虽说这刘姓主事未必是有坏心,只是单独仍兵部把人头人头带到了京城就万万不可取了。

“这……”李越起初并没想到会有此问,自然也无从答起,又不敢轻易回复,只得使眼色给一边的方成。

这个动作自然瞒不过一直盯着李越的刘姓兵部主事,此时若是还分不出谁主谁仆那就是毫无眼色了,毕竟是在大明官场混迹了几十年的人,自然是一目了然,可刘姓主事却又不知这主事之人到底在那济州府上又是什么地位?心下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转而将目光盯着那一身戎装的‘护卫’道:“不知这位将军是?”

“嗯咳……”方成假作咳嗽一声,倒也不再隐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真拿耽罗府的官职出来说,恐怕这个刘姓主事就直接当耽罗府是举兵造反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本将只是负责李庶尹这次前往的京城的一路安全,至于刘大人所问的事……怕是不可,这未免有失偏颇。”

方成说的有些过于直接,可也是实话,那刘姓主事显然也心知自己太过于心急,话说的也过于贪心,自然是尴尬一笑,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道:“既然有这位将军和李大人一道,那自然是毫无问题,只是不知鞑子的人头几日能到。”

“鞑子的人头已经随船运往了登州,到了登州刘大人就能先行清点,然后给朝廷告知消息。”李越瞧见方成的眼神,接过了话茬道,倒也知道自己无意中泄露了方成的身份,但好在只是让这个刘姓主事以为此行中这个‘护卫’为主,可万万没想到是耽罗府真正的主事之人跟着跑来了这里,而且看样子还打算跟回京城一趟。

“这样也好。”那刘姓的兵部主事虽说有些略微失望,但本就是个妄想,此时心知没了可能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到时候到了登州再上条陈就是,总之也少不得也要往自己身上揽揽功劳!

谈成了自然是好的,刘姓的兵部主事有些迫不及待的回京,至少也要先一步到了登州城,方成和李越也不想在皮岛多待,虽说黄龙并不认识他二人,只是毕竟皮岛和耽罗府是打过一仗,而且黄龙还吃了亏,虽说如今并不算敌对,但也远远算不上友,皮岛也就成了不可久留之地,第二日三人就前往随船前往登州港。

崇祯八年的登州依旧是老样子,和三年前相比只是多了些人气,不比当时登州之乱的人迹稀罕,要说登州与方成来说可是缘分不浅,若没有孔有德和耿仲明的登州之乱,怕他方某人也凑不齐如今的这份身家。

至于现在的登州总兵刘泽清自然也是老熟人了,这几年孟千投在刘泽清的帐下,倒是没少孝敬,一直靠着刘泽清的庇护,刘泽清只当孟千是自家人般,平日里兄弟相称,那也是孟千送了不少钱财的缘故!大明的官员,不管武官文官,那可没有不爱钱的!

至于刘泽清麾下的两万兵马?这三年倒是没多没少,实在是两万兵马是刘泽清能养得起的全部,只是据孟千所说,其中能战的连三千都没有,这还只是普通大明军中能战的标准,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