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525章

国之大贼-第525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一切动作在中国的侦察兵已经散布整个战场的情况下,就像一个孩子想从大人的手里骗来一块糖一样。

第一天他们行进的非常顺利,日本人发挥他们这一段时间练就的行军本领,那罗圈腿专拣山路险路来走,一天的时间整个部队后退了将近一百五十多里,这个速度堪比当年杨把总爬山涉水的时候了。

但是在第二天晚上,眼看着再走一百多公里就有部队接应他们的时候,中国坦克的轰鸣声在他们的耳边响起,前面一道山梁上中国部队已经修筑好了防御工事,把他们最后的希望给死死的掐断。

战斗进行的根本没什么悬念,强行军的日本部队在遭到忽然打击的时候整个队伍一下就乱了,中国人扎好了口袋。而且中国士兵虽然现在坐上了坦克和汽车,老本行却始终没有忘记,土工作业是中国部队的强项,日本人根本无法撼动中国人的阵地,许多日本士兵在绝望之下放弃了抵抗。

一开始杨小林还在轱辘山的时候,小日本认为向中国投降是他们的耻辱,第一次打秋山好古旅团义勇军只抓了几个日本俘虏,还是重伤被俘的。但是现在,他们现在越来越习惯于向中国人投降,十几万部队只打了两天的时间。除了一万多人逃出中国部队的包围圈,其余三万多日军被击毙,七万余人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这就是武士道,当他们对战争感觉到绝望的时候,当他们认为自己拼命也毫无价值的时候,他们就是在你的枪口下跪在地上的那条狗。

这十几万人被歼灭之后,不光意味着直上松原对战争的局势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控制能力,也意味着本来就已经毫无抵抗能力的日本军队,又被打断了一条胳膊。

这个时候日本的第二批援军刚刚抵达远东地区。日本军部慌忙命令他们停下,不要往前了,不要再投入战场了。中国第二批志愿军队伍也准备出发了。

这批志愿军只有一万余人,中国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动员更多。再动员二十万,甚至两百万都没有问题。可是杨小林的这场战争不是打人多的,吴佩孚带着二十万人上战场可以取得胜利,如果他带两百万人去。那这场战争不用打中国就已经输了。

战争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前线那二十万将士能顺利的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后方从农民到工人。医生,护士,运输人员,九个省份将近两千万人在为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

人再多一点中国方面承担不起这个负担,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很多建设的实施。打仗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的更好,建设的更快,如果一场战争让自己得到的是经济上的停滞甚至倒退的话,杨司令是绝对不会去打的。

第二批部队的战斗人员只有七千多人,他们就是根据前线各部队的战斗损失补上去的。至于说其他的人,那是打着志愿军的名号,去西伯利亚为中国方面收取利益的。

杨小林和施特塞尔他们之间的谈判已经开始进行了,其实这不算是谈判,就是杨小林说,他们去做。施特塞尔非常希望这场战斗之后他的西伯利亚共和国能马上给建立起来,甚至他已经着手在准备把西伯利亚自卫军改成西伯利亚人民国防军。

千万别把这家伙当成一个维护俄国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如果他真的是这样的人,杨小林是绝对不会在当初选择他的。真正的俄国英雄是布琼尼,在日本人占领了整个东西伯利亚的时候,施特塞尔不是第一个向日本发起反击的俄国人,布琼尼从来没有停止在这里的战斗,当他知道自卫军开始反击,他欣喜若狂,他为了给前线的攻击造成有利的局势,根本不顾及自身的伤亡,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者日本人的补给队。甚至他在得知西伯利亚自卫军宣布要把他捉拿归案的时候,他依然在这么做。

杨小林真的对这个日后的苏联元帅十分的佩服,他甚至想过就这么算了吧,不再搞布琼尼了。可是后来他还是要求前方的部队,如果遭遇到布琼尼的部队,坚决消灭他们。

因为杨小林必须给受到那股土匪伤害的俄国人民一个交代,更因为他绝对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俄国的民族英雄活跃在这片土地上。

西伯利亚最终要走的道路是从自治到独立,然后慢慢的并入中国。可目前真的不行,杨小林告诉施特塞尔,这个时候还不能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你们必须摆出姿态来,让俄国人知道你们都是爱国的,只有这样这些人才能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而且一个大的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建立,也真的让杨司令有点不太放心。

孙文先生当初的方案是很有建设性的,也许一个松散的西伯利亚联邦的成立,更适合中国的利益。假如这个西伯利亚联邦变成了松散的俄罗斯联邦,那事情就真的很完美了。

杨小林的想法是把西伯利亚分为北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南西伯利亚三个联邦,分别交给杆子洛夫斯基,施特塞尔,哲布尊丹巴这三个人来统治。中国志愿军第二批队伍中有很多人这一次就是去帮他们建立各自的政权的。

中国和他们说的明白,他们的政权建立之后,首先不允许他们以任何形势成立自己的军事学校,他们的军官全部到中国部队来深造,进入中国的军事学堂学习。学习完毕之后中国方面发出建议书,建议那个军官在军队中担任的职务。

还有,这个三个地方的一些重要的经济领域由中国政府和他们联合实行垄断经营。比如银行,矿山,伐木场,这些只能和中国合作。最后,中国的一批志愿军士兵在战斗之后将留在俄国生活,对外界的解释是这些人由于战争对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人民产生了感情,不想离开。但是西伯利亚三方必须把这些人安排到政府的主要部门或者军队的主要位置上面去工作。

杨小林觉得这些措施最少能保证十年之内西伯利亚就等于是中国的一块殖民地,至于十年以后的事情,杨司令从来不考虑那么多。

十年以后如果这些留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真的不再眷恋自己的祖国要求不回中国了,在这里成为一个西伯利亚人,那么中国首先要做不应该是生气,而是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十年以后那里的俄国人要求归并中国,那说明自己做的非常成功。

事就是这么计划的,武力方面看来问题已经不大了,但是想让自己的这种殖民的方式被承认,除了哄骗俄国人和干掉日本人之外,那些洋人们的态度也是不可忽略的。

萨道义先生已经打过很多次的电话来了,杨小林觉得自己也有必要和英国人见上一面,让英法等国家承认西伯利亚联合政府,让他们承认中国在那里的既得利益。

萨道义先生得到杨小林要见他的消息之后,马上就和鲍沃先生一起从大使馆赶了过来,他们真的是比中国人还着急。因为中国的坦克是和德国合作研发的,杨小林在这一方面的信用度非常高,中国人会的东西对德国人没有丝毫的隐瞒,英法的间谍从德国传来的消息是德国坦克的火力和速度还有装甲都和中国部队的一模一样,而且德国人那工业程度可比中国要发到多了。

威廉二世一声令下,那坦克源源不断的从流水线上开往德**队,有可靠的消息可以证实,德国已经组建了四个装甲师,而且今年德国的目标是把装甲师扩建到三十个!威廉二世放出话来,他要让德国坦克的履带把凯旋门碾成碎末。

可是法国方面呢?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几十吨的坦克是怎么跑那么快的,他们还在研究。问技术部门什么时候能有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也许明天就可以,也许还要再等一年。

他们从德国弄了一辆坦克过去,真的是拆开了仔细研究。就那个小小的轴承,也许明天就能发现问题,也许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它,人家技术人员一点都没有说错。

所以,寻求中国方面给予他们支持,成了英法最大的希望。

第七十一章话外之意

萨道义先生进门的时候脸上挂着一副微笑,仿佛对中国人前线的胜利非常开心一样:“杨司令,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我的祝贺,中国部队在这一次战斗中的表现真是太让人吃惊了,在我们英国有很多人都认为你们和日本之间的战斗要打一年甚至更久,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太了不起了。”

鲍沃也是一样说道:“是的,杨司令,我们法国方面对您也表示祝贺,你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而且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巴黎还让我向您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去年的时候我们说过的两**官交流的事情,法**方已经表态,他们非常欢迎中国同行去法国。”

他说道这里还冲杨小林做出了一个很无奈的耸肩动作:“其实我很不喜欢那些家伙,他们太顽固了!当初我就说过,和中国和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听我的意见。”

怎么样,外交官们的虚伪不用多说了吧,不久之前他们还认购了日本的战争债券,英国六千万英镑,法国两千万法郎,现在这笔钱肯定是打水漂了,他们好像很开心一样。

不过杨司令现在比他们更虚伪,听了两位绅士的话之后杨小林面色没有丝毫的改变:“萨道义先生,鲍沃先生,我提醒二位一句,中国和日本从来没有开战,我们一直是友好的国家,就在这个月我们中国还和日本签订了大批的商务协议,中日之间没有爆发战争。”

萨道义和鲍沃都愣了一下,他们真的没有想到杨小林撇的如此干净。在西伯利亚中国的陆军大将吴佩孚正在按住直上松原猛揍,杨打鬼居然在这里把中日友好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好像中国和日本真的没有爆发战争依然处于和平友好的状态一样,这当真让萨道义先生感觉到现在的杨打鬼越来越懂游戏规则了。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萨道义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看来杨司令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做事情喜欢留一步退路,这样吧,如果你们需要我们出面来做什么调解,我非常愿意效劳。”

杨小林轻轻摆手:“这个问题我想中国是没有发言的权利的,萨道义先生可以去问一下施特塞尔那些俄国人,如果他们现在需要和日本和谈的话,中国愿意和英国还有法国一起出面调解这场战争,毕竟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度。”

萨道义还没有把话题切入正题:“杨司令,关于俄国西伯利亚的问题。我想听听中国方面的意见。”

杨小林点头:“其实我们的意见很简单,在这次日俄冲突之中,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偏向于俄国人的,我们一向主张俄国的事情应该由俄国人自己协商解决,我们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另外,为了让俄国人能迅速的拜托目前生活上的危机,中国方面将在很多领域和俄国方面全方位的合作。”

萨道义明白杨小林的意思了,中国方面就是在说在西伯利亚中国要吃大头,至于你们英法的商业利益我们会适当的考虑。但是不要期望你们能得到很多。

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货是人家抢来的,带你分一点是情谊,英国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强盗。萨道义懂的。但是,英国方面也是有资本来讨价还价的,人家身强体壮,人家拳头硬。这就是资本。

“杨司令,我想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商量,但是我现在需要您帮我一个小忙。我们伦敦希望您能转让中国的坦克技术。最好一并转让装甲部队的建设经验,您放心,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交换条件。”

鲍沃忙的说道:“我们法国方面也是这个意思,杨司令,如果中国方面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不光在西伯利亚的问题上我们会支持中国,在经济领域里面我们的合作也必然更加深入。”

这就算是切入正题了,在萨道义看来让杨小林答应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一段时间中国和英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在西伯利亚的问题真的需要英法的支持,而且他们国内的建设也离不开英法的资金投入。最重要的是中国现在的海上安全非常堪忧。

日本人在陆地吃了大亏,好像找不到挽回局势的机会了,所以在海面上日本军队总是不断的向中国的海军发出挑衅,中国一直在退让,南沙的船队在这一个月间减少了许多,甚至有些商船已经要靠美国人的护航才敢出来。

只要杨小林把坦克技术转让给英国人,他说一句话,海上的麻烦大英帝国立马替他解决。不要以为英国真的害怕小日本,那是他们不想为日本人耗费精力。几百年了,大英帝国的舰队怕过谁?

杨小林微微笑了一下:“二位,说实话我对欧洲的局势也随时在关注,我知道坦克对于法国来说的重要性,作为法国的朋友,我也很想帮助你们,但是真的要请你们原谅,这个条件中国不能答应。”

他拒绝的非常干脆,甚至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