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514章

国之大贼-第514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小林给萨道义递过去一支雪茄,脸上很是轻松的笑笑:“哦?能说的更清楚一点么?”

萨道义的眉头皱了一下,马上说道:“首先是对那帮无产者的态度,我们不希望有这样一个国家存在,可是您却在帮助他们,这不好!请相信我,作为一个朋友我可以给您忠告,中国这一次在维和部队中出卖日本的做法,可能会让你们日后少了很多朋友。”

杨小林点点头:“非常感谢您的忠告,萨道义先生,我很高兴您能当面向我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坦诚让我相信我们之间会成为最好的朋友,不像法国人,他们明明不高兴,却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让我很看不起。”

萨道义被他说的一愣,接着莞尔一笑,法国人是最不想看到中国支持托洛茨基的,他们是尼古拉二世的坚定盟友。之所以他们是么都不说,是因为法国看的明白,尼古拉二世已经扶不起来了。

俄国的局势最少在这一点上非常明确了,托洛茨基要是打赢了,他的政权将成为一个大麻烦。而如果他输给了日本人,尼古拉二世也没有机会,有机会是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

“您应该理解法国人现在的处境,他们不会再给尼古拉二世任何支持,因为那会得罪以后的俄国当权者。杨司令,这也是我们第二个要对您询问的地方,伦敦方面觉得到目前为止您在俄国的问题上好像更接近于德国人的立场。德国就主张把俄罗斯给分解成很多块,您目前做的事情好像也正是如此,能解释一下么?”

杨小林想了一下,没有多做犹豫:“萨道义先生,您这样的直接真的让我不想找什么掩饰的理由。这样吧,我也很坦率的告诉你,在俄国的问题上,我们确实和德国人交流过意见,而且我们和德国的观念是一致的。”

他没有做丝毫的掩饰,可是萨道义却并没有吃惊的表情。其实事情到现在几个月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已经对俄国的问题做了表态,连卢森堡都再度发了声明,说在俄国问题上,他们不发表任何意见。他们只参与维和。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再掏钱。

对俄国的态度世界上分为两大阵营,第一个是英法美三国为首的,他们主张帮助尼古拉二世,或者是帮助克伦斯基,让俄国迅速的渡过眼前的危机。

第二个阵营以德国,奥匈,瑞典,中国。土耳其,以及那些巴尔干国家为主要力量,这其中德奥是英法的对立面,中国。瑞典,土耳其相对是中立国,而巴尔干中很多国家是英法的盟国。这些国家都热衷于把俄国彻底的肢解!

为什么?因为这些国家都和俄国接壤,以前都被俄国打过。或者是遭受过俄国人的威胁,只能说老毛子为他们曾经的所作所为在今天要付出代价了。在和中国接触之前英国人就找过巴尔干那些国家,找过土耳其。让他们在这个时候放俄国一马。

如果土耳其肯放手,法国马上可以从西方直接支援尼古拉二世,甚至派部队都没有问题。现在的土耳其政府可是亲英法的,可是人家说的明白,你这不是让我们救俄国,是让我们政府下台。如果政府敢说允许法国人的物资和军队从他们这里去支援俄国,国内的老百姓马上会把他们轰下来。

连在欧洲一向政治立场十分模糊的瑞典,这一次都是旗帜鲜明,中国人和俄国那么大的仇恨,杨打鬼不愿意放手也在情理之中。

萨道义没有想过能说服中国人,就像其他人无法说服土耳其那些国家一样。英国人是很现实的,既然说服不了其他人,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吧,他们明显的意识到先前他们对俄国的策略有点失误,没有想到俄国人如此没有人缘。

好在中国人一直打着维和的大旗,英国跟在这面旗帜下真的没陷的太深,说出来也就能出来了。

“杨司令,能不能告诉我您对俄国的未来计划?或者我说的更直接一些,我们想知道在中国的目标中,会把俄国变成什么样子?”

杨小林的眼睛扫了他一下,然后说道:“这个计划真的没有,跟您说实话,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我现在只能很坦诚的告诉您,目前我还在看着战场上的形势,如果俄国人这一次打赢了,我想我们必须和托洛茨基达成妥协,因为我真的不想让中国部队进入俄国打仗。”

萨道义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杨小林却挥手示意他等等:“我不是日本人,您别想着我会用俄国来证明我们中国的武力,要知道拿破仑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更不相信你们英国愿意把俄国变成你们的敌人。”

萨道义听到这里把话咽了下去,点点头:“好吧,您接着说,如果俄国人输了呢?”

杨小林头一扛:“萨道义先生,我真的还没考虑周全,输了再看情况吧,假如他们真的自己放弃了,很有可能中国部队马上要和日本人打一仗,因为我们决不允许日本人得到西伯利亚和远东。”

萨道义笑着站了起来,杨打鬼这一次真的很坦诚,剩下的他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了,因为他已经有答案了:“很高兴能和您进行这样一次的会谈,这让我十分的愉快。我会把我们的谈话整理一下,然后向伦敦汇报,相信伦敦方面很快就有新的指示。杨司令,如果我们在俄国的问题上有新的建议,希望中国方面能给予重视。”

第五十六章空军第二步

杨小林打仗的战略一向粗糙,他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好像只有一个大体的方案,但是这一次对俄国不同。这一次他真的计划的非常详细,俄国人和日本人在东西伯利亚不管是谁输谁赢,中国接下来都有妥善的应对方针。

他跟萨道义说中国目前走一步看一步,这话萨道义是绝对不相信的,不过对于英国来说现在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伦敦已经给萨道义发来了指示,就像杨小林说的那样,他们不希望俄国变成他们的敌人,不管老毛子这一次被搞的还有多少底子,英国都希望俄国能继续站在自己这一边,能继续保持对德国的军事压力。

他们已经和克伦斯基进行了密切的接触,至于同志们建立的政权,英国方面的态度是看这一场战争和中国人的决定。托洛茨基要是在日本人的攻击下坚持住了,中国又不愿意出兵的话,大英帝国是绝对不会自己出兵干涉的,那样恐怕德国会笑的非常开心。

英国人希望远东这里能有一个不太平的局面,那样中国,日本和托洛茨基的军事力量将被牵制在这里,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一些事情,维持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地位。能把克伦斯基扶植起来,让德国的后方继续有火在燃烧。

萨道义绝对不会坦诚到把伦敦的意图告诉杨小林的,就像杨小林没有说出自己的一系列计划一样。国家与国家之间永远没有信任和友谊可言,摸清楚双方的底线可能并不冲突,加上中国方面在西伯利亚也确实让出了很多经济利益给英国商人,萨道义就觉得谈到这里就可以了。

杨小林看他起身也随即站了起来:“我送送您吧。”

萨道义向旁边让了一步:“那真是太荣幸了,您这样繁忙我怕耽误了您的时间。”

杨小林呵呵一笑:“最近我有不少时间,再说我真的也要出去一趟。对了萨道义先生,您要是有空闲的话不妨跟我一起去,北京的飞行俱乐部今天正式成立。我安排了几场飞行表演,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去看个热闹如何?”

萨道义点头:“我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说实话我对飞机这种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在英国的时候有一个人还找过我,希望我能出资或者帮他联系政府方面支持他的飞机研究。”

“是那个叫理查德。霍特的家伙吧?他现在在我这里,我们有一次谈话的时候他跟我说过关于您的事情。萨道义先生,那家伙比较记仇,他话语中对您的态度显然不是很友好。”

萨道义轻轻一笑:“我当时拒绝了他,而且我好像有点不太客气。”

两个人说着就来到汽车边上。邰万谷先给萨道义先生打开了车门,杨小林微笑着说道:“这一次我想您会比较吃惊的,因为您将要看到的飞行表演,和您以前见过的那些截然不同。”

萨道义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飞机就算和以前自己见到的截然不同,那又能怎么样呢?现在的英国已经有人提出建立飞机部队,用来侦查战场的形势了,但是就像黑格将军说的那样,还不如建骑兵划算呢。萨道义只是礼貌上的应了一句:“希望我能有惊喜。”

中国飞行俱乐部的建立是杨小林培养空军的第二步。空军和陆军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对于空军来说,飞行员的素质是相当的重要!一战打响的时候日本人进攻青岛德国海军基地,德国人有两架飞机,两个飞行员。一个机械工程师。

日本之前还没有空军,为了打青岛专门成立了一支,英国人给他们提供了十六架飞机,十六个打人家两个。最终结果是什么呢。日本人被击落七架飞机,德国的两架飞机一架因为发动机过热而自己报废了,剩下的一架则由德国中尉布鲁肖驾驶。在青岛实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带着德国方面的重要文件,孤身杀出重围。

空军首先看的是你的飞机的质量,其次看的是你飞行员的素质。你飞行员飞了多少个小时,能在天空做出多少个动作,那直接关系到空军的战斗力。

飞行俱乐部就是杨小林选拔飞行员的地方。每个地方的俱乐部开始运行的时候都要进行一场飞行表演,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喜欢蓝天,喜欢飞翔的孩子。

外国人迟早会重视飞机这个东西的,特别是自己让飞机发展的脚步明显比历史上加快了许多的情况下,一旦这个东西在战场上体现出他的价值,所有人都会来模仿。

杨小林知道自己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阻止别人发展飞机,但是他最少能做到在别人开始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脚步已经站稳了。飞机你可以模仿,但是飞行员就不行了,如果在日本人开始建设空军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一批飞行经验在一千小时以上的飞行员的话,就算让日本把飞机的质量赶上来,他们也只有挨揍的份。

中国的空军建设迈出第二步的时候,世界各国还是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各国的报纸上只有中国人的报纸在版面不显眼的地方给了飞行俱乐部一个位置,外国人的报纸根本提都没提。

他们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东西伯利亚的战场上面,日本人的援军距离战场已经只剩下四百多公里了,这个速度如果强行军的话,可能五六天就能赶到。

而战场上乃木希典还在苦苦的支撑,俄国人拼命的攻击,随着日本士兵的大量伤亡的出现,他的防线看起来岌岌可危。乃木希典能不能坚持的住,现在真的谁也不敢妄下定语。

日本军队的阵地已经被俄国人压缩在了一片山谷之间。这是乃木希典最后一道防线了,日本士兵还能作战的人数包括轻伤员在内不过三四万人,胜利的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勃鲁西诺夫这个时候也是玩命了,他居然亲自到了战场的前线,用望远镜观察士兵们冲锋的情况。

勃鲁西诺夫发现乃木希典这个山谷选的非常好,在山谷的入口有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头,不管俄国方面怎么部署进攻。这个山头上的日本军队都能对他们的战术提前洞察,并且适时的阻击。

勃鲁西诺夫和阿克伯利尔商量了一下,都觉得不打下这个山头可能不行,必须先打下这里,才能有条件对山谷的日军发起突然的冲锋。

八月三十日凌晨,俄国部队开始对这个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头发起了冲锋。五点钟天色刚亮,五千多人的俄国士兵在一个俄**长的带领下就朝那山头冲了上去。

日本人后方的炮火给山上的守军最大的支援,同时山顶的机枪朝着那些俄国人拼命的扫射。也就在五点一刻的样子,就是俄国人刚刚冲上日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的时候,那个俄**长的腿部就被流弹击中!负伤倒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无产阶级队伍的同志们的缺点有优点了。你被机枪打中了你应该知道自己在对方的射程之内了。这个时候你还不老老实实的找机会下来吗?但是我们的同志当真是勇猛的很,那军长咬着牙站了起来,大喊一声:“同志们!不要管我!为了胜利,为了祖国,乌拉!”

“哒哒哒……”

军长就这么光荣了,在人家枪口下面你敢大声喊,不打你打谁呀?

不过我们的队伍这个时候真的表现出了和其他国家的部队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要换成英法那些国家,军长被干掉了还不赶快回来,但是无产阶级同志真的很无畏。没有军长怕什么?没有指挥怕什么?继续乌拉!

就凭着这股战斗精神。日本人在山腰上设置的几道拦截线都被同志们给冲了下来,等到六点钟的时候,五千人的冲锋队伍只剩下一千多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