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495章

国之大贼-第495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中国是一个大企业的话,那么纳税人都是这个企业的股东,他们把钱交给政府来运作,并且在运作中得到他们应得的红利。在企业经营顺利的时候大家多少都能得到好处,可能矛盾不是那么突出,可是一旦企业发展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股东们假如对你的财政一无所知的话,他们就会凭空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版本来,你这个企业可能就完蛋了。

这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教训很深刻的,很多国家都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因为你不可能一帆风顺,就算没有那些外部的原因,内部出现问题也是你无法避免的。

比如要是有个官员养了个什么美美出来,你怎么解释?你告诉纳税人那个官员养美美的钱是他们自己赚来的?或者你说美美的钱和官员们没什么关系?这不是笑话么。

一个官员你可以用严厉的手段处理他,但是这样的官员多了,你让纳税人怎么相信这些人花在美美们身上的钱不是他们的血汗钱?你就是手段再雷霆也没有用,你抓一个就意味着你承认又有一个官员把纳税人的血汗钱拿去自己花了!

公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让那些纳税人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了,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也是保证官员们不敢太过分的关键。一条公路修了几个亿,三天大雨冲塌了,你这几个亿是怎么花掉的纳税人不能过问一下么?

话说回来,要是在政府规划建设这条路的时候就进行公示,告诉所有人这条路打算花多少钱,这些钱有多少是用于工人工资。有多少用于征地,还有多少是买什么材料要花的,估计就算出了事老百姓首先也是把矛盾对准施工方,不会找你政府什么麻烦。

你不说的后果就是他们马上想了,这十几个亿最少有多少又被哪个领导拿去给美美们花了。等到你处理了一批责任人的时候,那些纳税人会说:“你看,我们猜的对吧。”

长此以往,纳税人就觉得他们把钱给你们拿去让美美们花,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他们想着不去当傻子的时候,纳税光荣这四个字。永远是挂在税务大厅里面的口号。

当然,杨小林也不会让所有的纳税人都有查政府账目的权利,全国那么多纳税人,随着经济条件好了肯定更多,你查一天我查一天,这政府还要专门组成一个班子来应付他们才可以。

他采取的办法是,年纳税额在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个人和企业,将在每年的年底有专门的听取政府工作汇报的权利,并且在听取汇报的同时他们将看到政府的财务明细报表。

在那个时间段他们可以对政府的更项收支进行详细的询问。政府必须回答。过了这个时间段,如果他们对某一个项目的运行不太了解,可以提前一个月向政府提出查看账目的申请。若是对某一项账目有异议,可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或者向国家经济发展部直接反映。

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并不是平等的,杨小林虽然喊着说保证最底层的老百姓的权利,但是他保证的只是这些人活着的权利。收入到一定阶段了你就要纳税,最低是百分之八。这个数字也就是政府人员的基本工资的数字。交了这个税,你就有向政府提建议的权利,政府每年会给你一份报表。你可以填写你的政府的期望和不满,会有人专门看的。

当你的纳税额达到了百分之十五的时候,你就可以参加每年当地政府组成的会议,在会议上你能直面那些官员,质疑他们,并且就一些你不满的问题让他们做出明确的解释出来。

纳税额达到百分之三十,你就有查政府项目的权利,你还可以要求召开纳税人代表大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议案,对某个官员的做出提出质疑。虽然你的不信任和质疑可能不会被政府采纳,但是只要你提出来,那个官员就必须到上级政府做出解释。

这一点上那些民主人士并不满意,陈天华曾经和杨小林说过,希望不信任提案能作为政府衡量一个官员业绩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当地的纳税人提出不信任,就将影响官员的升迁。

杨小林没有听陈天华的。陈天华说的很有道理,也许这个衡量办法是最简单的,但是杨小林担心这样的话就跟以后要求零上访率是一样的弱智了。官员们会想尽办法阻止那些人提不信任案,相信他们,他们有的是手段。

至于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官员的水平,决定他是该升迁还是辞职,现在杨司令真没有想到。所以说他的政府还是不完善的。

最后,目前中国的纳税最高额度在百分之四十,全国只有少数的几十个企业家能达到这个标准,这些人的权利就更大了。北京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邀请他们来北京商讨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纳税额有资格达到你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你又有好的计划的话,你可以左右国家政策的走向。

杨小林的这个做法就是日后我们人民代表大会的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不一样的仅仅就在于人民代表是靠人民选出来的,而杨小林这个代表不用选,硬性规定,看你的纳税额。

唯一的特殊情况是对那些外国来的商人制定的。

中国的经济开始发展的时候,势头强劲引起了很多外国商人的兴趣,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包括飞利浦也在中国开设分厂。其中相当一部分有钱人给自己办了中国国籍,让自己可以享受中国对本地企业的扶植和照顾政策。

对于这些人杨小林说的清楚,必须纳税十年以上,才能有代表中国纳税人的资格。

中国的制度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不公平的梯形,能享受民主的仅仅就是那些纳税超过一定份额的有钱人。至于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改善了一点之后其实社会地位根本没有丝毫的变化,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看上去还是遥遥无期的。

相比之下托洛茨基同志的脚步就要比杨小林同志坚决多了。

同志们占领了圣彼得堡之后。革命热情非常高涨!但是革命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外尼古拉二世两百多万部队要反攻回来,克伦斯基也在白俄罗斯开始招兵买马。而对内,热情是不能当饭吃的,没有面包的日子还能将就,可没有伏特加就让人无法忍受了,同志们的斗争面临着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托洛茨基同志并没有退缩,他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冲了上去!在国内,托洛茨基提出了工人和农民阶级是无产政权的领导者,他提出国家的一切都应该属于工人和农民。对于国内的其他力量,托洛茨基选择了毫不留情的打击!

无数个知识分子被划定为投降派,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企业家就算交出了自己的全部家产也被打成了剥削者,甚至是稍微富有一点的自由农民也被定为地主。托洛茨基在圣彼得堡发出指示,说在现在这个形势下,俄国所有的劳动者应该团结起来,以雷霆手段打倒那些反对无产阶级的敌人,让那些想着翻天的家伙都下地狱去吧!

这一下让托洛茨基掌握的地区就真的变成了地狱,甚至连白俄罗斯和尼古拉二世那里都遭到了冲击。尼古拉二世原先真的想马上动手的。可是让托洛茨基这么一搞,他不敢动了!克伦斯基也不敢动了,因为他们的领地里面的那些工人和农民还有那些士兵都在积极的响应者托洛茨基的号召,这个时候你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把部队拉出去打仗。

只是俄国乱的话这问题倒也是简单了。关键是托洛茨基的冲锋号是相当的嘹亮,他不光要求俄国的无产阶级起来反抗,还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为了自由起来反抗!

德国人反应慢了一点,结果柏林马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英国正想着俄国离我远应该没什么事呢。可是英国的纺织工人却举行了罢工,一方面争取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对俄国的工人们进行声援!

托洛茨基的观念犹如一股洪水一般刮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整个欧洲都未能幸免,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遭到了海啸般的冲击。纽约的工人声援俄国工人战斗,在街头和美国老警发生冲突,导致十几个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一时间各个国家都慌了手脚,他们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可能他们共同的敌人已经出现了。

而中国这里相对还算平静,早在一个星期之前杨小林就强令中国媒体不得对俄国事件进行任何报道,甚至他还违反了国际新闻界的常规,跑到英法等国的报社里面去,强制删除那些关于俄国革命的消息。

当时这个做法真的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不满和抗议,甚至萨道义亲自来找到了杨小林,对中国政府的这一野蛮行为予以了强烈的谴责,并且说伦敦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现在萨道义不是这样想了,从德国大使馆里面回来之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习惯性的拿起桌子上的报纸来看看:“见鬼!中国的报纸上没有一点关于俄国事件的报道!这个禽兽真他娘的太聪明了!”

萨道义先生都开始爆粗口了,可想而知他现在焦急到什么程度。那些工人在闹事,如果是寻常的罢工也就算了,英国不是第一次经历工人罢工,他们有好几套方案可以处理好问题。

可现在的情况是工人要学着俄国工人当家作主,这有的谈么?伦敦现在最后悔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像中国那样强行的进行新闻管制?

第三十一章借一个支点

萨道义先生知道伦敦现在很紧张,应该说整个世界都很紧张。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保障的就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个年代他们当然没有那么好的觉悟去保护工人的利益,这也是托洛茨基能迅速得到响应的主要原因。

刚才萨道义和穆默见面的时候德国人出奇地没有给英国人脸色看。在俄国动乱的初期德国人还想着在托洛茨基和库伦斯基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用选了,和托洛茨基合作还不如和尼古拉二世谈一下那个三皇协议呢。

当然,穆默也不会愚蠢的告诉萨道义他已经和杨小林谈过了,萨道义先生询问德国有没有可能放下成见,不管我们双方怎么敌对,现阻止托洛茨基造成的这股洪水再说。

英国和德国也正在就这件事情进行商谈,大的方针由欧洲那边谈,而他们在这里要商量的,就是能不能在对中国的态度上采取一致的意见。想摆平俄国的事情就无法绕过中国这个门槛,这一点英国人十分的清楚。

他们原先可能还愿意接受中国的中立,因为只要中国部站在德国的一边,英法觉得俄国的事情他们还是能掌握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希望中国能中立。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就本次的俄国政治危机而言,以及不单单是两个强盗集团的斗争,而是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突然出现,向他们现在的体质发起了挑战。大英帝国作为目前西方世界的领头羊,他有义务去阻止俄国变成红色的海洋,更有义务阻止这一股红色的潮流往欧洲蔓延。

大英帝国现在有这个能力,他还没有经历一战的摧残,如果他愿意全力以赴,俄国的同志们肯定会失败。这一点没有丝毫悬念,就像当初如果他真的派军队来中国战斗,对杨小林来说唯一的悬念就是坚持多久一样。

但英国人不愿意这样做,他们现在需要保存体力和精力对付德国人。在中国的问题上英国找了日俄这两个打手出来,现在出问题的变成俄国了,最理想的打手莫过于中国。

那个禽兽的陆军非常强悍,英国人想看看重新整编之后的中国部队战斗力是不是和以前一样。中国一直在裁撤陆军,一开始各个国家确实都相信了,但是半年的时间下来,有些地方已经让人感觉出来好像有点不对劲。哪里不对劲英国方面也说不清楚,所以英国人认为,让中国再去打一仗,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现在的问题是杨小林那个家伙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想让他替英国人出手,这个价钱可能有点难谈妥。低了他不会答应的。而价钱如果高了,英国人也不愿意。现在的中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着,如果再给她一点横财的话,这个东方的巨人可能马上就要真的站起来了。

拿破仑曾经说过。让中国沉睡吧,不要惊醒这头狮子。五十年前英国人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现在他们却真的感觉到,拿破仑说的好像是对的。

萨道义对鲍沃说道:“鲍沃。德国人愿意和我们一起去见那个家伙,这一次我们要和穆默合作了,我敢和你打赌,那个家伙现在也正在考虑俄国的事情。你猜一下他会给我们什么答复?”

鲍沃摇头:“我猜不出来。说真的我很不想去猜他的心思,因为那十分的困难。”

萨道义微微一笑:“说一下吧,这里只有我们两个。我和打赌如何?一百英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