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463章

国之大贼-第463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机会更好找一些。

“杨小林同志。”

托洛茨基从前面大步往他这里走来,从称呼上就能看出杨小林给了这些俄国人什么样的特权,所有邰万谷也没有去拦托洛茨基。

“我对这些俄国士兵的处理方式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想和您汇报一下。”

杨小林笑笑:“托洛茨基同志,您不是我的下属,不要和我用汇报这个词,我更喜欢和您就一些事情商议。”

在托洛茨基听来,这话是杨司令对他的尊重,说实话杨小林这几天已经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帮助,在俘虏营当中他们可以到处进行演讲,再也不用害怕被人驱逐,可以堂而皇之的组成党员小组开展工作。甚至杨小林还把本来属于中国看守的那部分管理权力也交给了他们,他们可以安排俘虏营士兵们明天干什么,谁去干,这让他们发展的很快,本来只有两百多人的队伍在短短几天就扩大到了一千余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滚雪球一般的增加着。

要知道这些俄国士兵很多人也是穷人,而且这次战斗的失利让他们对俄国极为不满,正是心里对尼古拉政权最为厌恶的时候,基本上工作是一作就通。

托洛茨基当然不会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他还要继续往前,再往前。

“杨小林同志,我想在俘虏营中开展清算工作,这可能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和谅解。”

杨小林的眉头皱了一下:“清算工作?”

“是的,许多俄国的军官在战争中都有欺压士兵的行为,我想他们应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可是处理他们是您的部队的权利。我知道这个要求可能有些过分,也许那些军官对您有很大的用处,但是对我们革命事业的发展更重要,”

他还没有说完杨小林就明白他想做什么了,杨司令一直以为太祖的那一套是他老人家的原创,现在才知道,其实这都是俄国发明的。这个时候清算?真的有些过分了。那些军官不管再怎么样**,他们坚持到了战斗不能再坚持的时候,也许他们的品格不够,但是他们绝对合格。再大家都做了俘虏的时候。就算天大的仇恨也应该暂时放下,在俘虏营里面同舟共济才是真的,托洛茨基的做法真的让杨司令对自己的组织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托洛茨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俄国俘虏的手里沾上那些军官的血!等他们手上的血够多了,就算自己放他们回去,他们也只能和尼古拉二世战斗到底!

手段很卑鄙,不过杨司令会支持。

“托洛茨基同志,我想我没有理由拒绝无产阶级同胞们的要求,不过。清算只能停留在少将级别,对于一些政治上有影响力的将领,我不能擅自做主,您知道。我只是中国的部队司令。”

托洛茨基兴奋不已,少将已经让他很满意了,而且留着那些中将和大将们回去报信,也没什么不好:“谢谢您杨小林同志!”

杨小林嘴角扬起一丝笑容:“不用客气。我说过我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这一次战场上我缴获的武器许多都能使用,我会马上让进行修理维护,日后同志们斗争如果需要的话。这批武器我可以廉价卖给你们!”

“太好了!”

托洛茨基非常高兴,杨司令也很高兴。战场上俄国人的武器真的有好多都能使用,只是没有了子弹而已,这些武器销毁真的是太浪费了。中国部队这一次战斗之后将进行大规模的换装,换下来的装备一样需要处理。

支援同志们和尼古拉二世战斗是自己应该做的。

托洛茨基十分兴奋,这一次杨打鬼的支持让他们能更快的争取到更多的士兵,如果再给自己武器的话,那么他们就具备了武装革命的条件。托洛茨基坚信,只要让他们有了部队,他们的革命精神足以把万恶的沙皇政权埋葬。

看着托洛茨基同志高兴的离开,杨小林的眼光中慢慢漏出了一丝异样的目光,似笑非笑。

张作霖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司令,您真的打算支持他们?”

“我认为他们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张作霖犹豫了一下,轻轻摇摇头:“他们的那些言论我也去听过,我担心他们的那一套如果传到中国来,会给我们造成麻烦。”

杨小林看了张作霖一眼:“老五,其实袁世凯和孙文说的一点没错,暴力是无法产生永久的和平的,咱们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这次和俄国人的战斗,以后他们要是翻身肯定会来找咱们报复!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俄国太大了!”

张作霖没有吭声,显然杨小林并没有说服他。说到底张作霖人家也是地主阶级,对托洛茨基那一套是非常抵触和恐惧的。杨小林拍拍他的肩膀:“对俄国和对日本不一样,对俄国人狠狠的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办法一下打死他们。而对日本人我们采取妥协的政策,是为了找机会干掉他。”

张作霖脑袋一晃:“你看着办吧,反正从认识你之后好像就一直听你的,你也没让我们失望过。下一步怎么走?”

杨小林叼了一支烟在嘴里:“你留在蒙古,记住,我虽然选了托洛茨基,但是能帮助我们的也许不止是他们,任何对沙皇不满的人,我们都可以支持。我要回北京了,发通电给老袁,五天之后大军凯旋。”

他说完把衣服拉了一下:“估计在五月份我就能回到北京,袁世凯的总统当了一年了吧?”

张作霖想了一下:“从你拥护他开始算,正好一年了。”

杨小林脸上忽然一副神伤之色:“唉,你说我要是把他拉下来是不是有点不地道?他好歹是我老丈人。”

张作霖愣了一下,随即走过来盯着杨小林看看:“脸上再沉重一点,那胡子别动,对,就是这样表情,回去摆给袁世凯看,别在我面前装。”

杨小林那神伤之色瞬息间就不见了,飞起一脚踢向张作霖。

第一二八章寻求合作

杨小林知道自己回去的这一条路并不好走,不是说袁世凯和孙文会给他造成多大的麻烦。在这一场较量之中,孙文已经被袁世凯打的遍体鳞伤,中国的民主热潮在袁世凯的恐怖镇压下迅速的消退,孙先生现在在北京城外除了大声的叫喊之外没有其他办法了。

他对革命党人无力营救,对那些叛变的也无法做出任何回应,孙先生好几次提出让吴兆麟送他离开。你让我走吧,让我去国外我还能做点事情,最少国外的民主人士没有遭受打击,他去了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可是吴兆麟就是不让他走,吴兆麟说,外面不安全。

老袁现在也非常的麻烦,他对民主的打击已经让很多人感觉到有些过分了,虽然老袁说了要少杀人,可是当这个指令到了一些地方上之后,就是一句废话。特别是在南方,有些人拿这个做幌子,来铲除自己政治上的对手和那些看不惯的人,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老袁的预料。

安徽省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恩铭全家都被杀了,理由是他们是民主人士,也就是袁世凯说的“乱党”。这当真是荒天下之大谬的事情!所有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这是地方官在讨好袁世凯,他们知道老袁和恩铭有矛盾,所以即便恩铭已经在一年前被革命党干掉了,他们也没有放过他的家人。

真的超越底线了,人家都死了还要祸及家人本来就已经很过分了,还给他们扣上乱党的帽子,恩铭身前死忠于满清,死在革命党手里,他的家人会和孙文合作么?

这事情闹的很大,在恩铭一家人都被杀了之后,据说他们家门口被人写了一副挽联。挽联上也没有字,却用了几个刚刚被引入中国的标点符号。

上联一个问号,下联一个感叹号,横批是一串省略号。这挽联是什么意思谁都能看的出来,当对民主的镇压超越了那条红线的时候,就差没人说出来了。

最糟糕的是这事情谁都以为是袁世凯授意的,老袁无法解释。老袁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行动继续下去会让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握,他正在努力的弥补自己犯的错误,准备收手了。

可杨小林不会让他收的,这个场。要自己回去替老袁收了才行。

对杨司令来说,他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西方人的态度!他在东北可以肆无忌惮,他当司令的时候可以把一切都甩给老袁,可是当他把老袁和孙文都搞下来了,他就必须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

中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发展,他必须取得那些洋人的认同。德国和奥匈帝国已经没问题了,美国和日本也不会对自己上台有太大的反应,更何况杨小林没打算自己当总统。

剩下就是英法,杨小林决定了。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英法谈判,有一些问题自己必须做出让步,仗,不能再打了。

这一场战争中国赢的当真十分的漂亮。不光是司令部的决策相当的完美,战场上的指挥官表现的也十分出色。还有那些普通的士兵,在战斗中他们的军事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些技术型的兵种涌现出了大量的作战英雄。

装甲师的一个坦克手在最后一次的突击当中摧毁了俄国人一百多个火力点。干掉四十多门火炮;第二集团军的一个狙击手一年多的战斗打下来最后的成绩居然是狙杀了两百多个敌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俄军连排级的指挥官!更嚣张的是有一个炮兵班,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居然独自干掉俄国火炮八十余门!虽然说这个数字是因为俄国人的炮火已经没有了炮弹。大部分都无法还手才造成的,可是中国方面一个炮兵班的携弹只有一百发,干掉对方八十门火炮,足以证明炮兵们的射击水平了。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国家都强调的是士兵的勇猛和火力的强劲,一战之前所有国家对部队的衡量标准就是这两点。比如在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之中,法国人在看到自己的士兵比德国人多,自己的火炮比德国人口径大,就非常认真的宣布,这个地方已经不存在危险了。

对于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他们根本就不重视,技术兵种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了二战就不一样了,二战的时候在苏德相持阶段,也就是一九四二年,苏联的飞机数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德国,但是每一次空战德国人都能把苏联人打的找不着北!就是因为你飞行员的素质不行。那个时候德国人非常蔑视苏联的,新入伍的飞行员都先来苏联战场战斗一段时间,等到击落了十几架苏联飞机之后,再到西线战场去跟英美的飞行员较量,苏联人就是人家德国人练手的货。

杨小林自然知道技术兵种对一个部队的重要性,在战争结束之后刚刚准备回北京,他就把所有的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那些士兵都召集了起来,杨小林说了,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在全军推广他们的经验,甚至要把这些经验全部编写为教材。

北京。

中国的局势真的让那些绅士们感觉到了阵阵的紧张,萨道义和朱尔典先生作为英国方面处理事件的全权代表,在杨小林宣布在蒙古的军事行动结束,大军将回师北京的时候,感觉到了莫名的紧张。

对于英国人来说,孙文和袁世凯的胜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两个人都是可以争取的,对他们态度都是友好的,但是杨打鬼不一样,那个家伙是禽兽!

“萨道义,俄国人已经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这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情,杨打鬼现在回来向我们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假如这个时候我们向他提出和谈的话,他应该不会拒绝了。”

朱尔典的先生端着一杯咖啡坐在大使馆大厅的沙发上,眉头紧紧的锁在一起。萨道义当然知道他心中的焦虑:“他当然不会拒绝!在这个时候他肯定已经把眼睛盯在了袁世凯的身上!他的目标已经不是俄国人了!”

朱尔典问了一句:“袁世凯跟您说过什么没有?我不相信他对杨打鬼一点准备都没有。”

萨道义双肩一耸动:“那个家伙当然有准备的。他今天还告诉我不用担心,他说杨打鬼从蒙古回来至少需要等到五月中旬,而山西的阎锡山明天就可以到达北京,冯国璋的部队在四月中旬就能够回来。他认为一个月时间足够他把一切都处理好了。”

朱尔典轻轻的摇头:“看来他还是打算使用武力来解决。难道您没有告诉他这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么?他对孙文的镇压已经引起了中国很多人的不满,如果再用武力解决城外的中国部队,会给杨打鬼推翻他找到最好的借口!”

“他当然知道!可是朱尔典先生,除了武力,您还能找到更好的办法么?”

萨道义的问话让朱尔典真的无言以对,想想确实是这样,杨小林宣布回师本来对袁世凯就是一步将军的棋,袁世凯必须在那个家伙回来之前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而现在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萨道义接着说道:“我认为我们到了应该明确自己态度的时候了!朱尔典先生,我建议我们马上给伦敦发去电报。我们必须支持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