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392章

国之大贼-第392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中国的脚步必须不惜一切的快起来。要比日本快才可以。除了两国实力的对比之外,外交手段的高明与否也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好的外交政策可以为战争赢得很多好处,弱国的外交必然处于弱势。这句话说的有些太绝对了。就拿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国的实力是比不上日本,但是只要团结一心,意志坚强,谋略正确,摸清楚各个国家的利益关系,完全可以在博弈中取得优势的地位。

老袁虽然不知道欧洲战争的形势。可也知道稍微退让一步会给目前打破外交冰局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是他还是不无担心的问了一句:“小林,如果德国人有什么反应的话。你打算如何处置?”

杨小林轻轻摇头:“不会的,我们只是不加入阵营,各项军事合作依然开展。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什么损失,更何况我们和俄国人的战争还将继续打下去。”

袁世凯这个时候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们说一下。我们现在的货币依然是白银和满清制造的铜钱。陈总理已经给我一份计划书,要发行我们新中国自己的货币,我和他商讨了一下,绝对铸造银元比较合适,面值从一元到五元不等,一元以下的货币我们打算用纸钞,小林,你没什么意见吧?”

新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货币。这一点杨小林是知道的,当初在辽东他就想发行根据地货币的。后来一看不行,不是说发行不了,是对全国统一之后的货币制度不利,所以没有那样做。

“当然可以,这事我没什么意见,袁公,你和星台看着办就可以了。”

袁世凯点头:“嗯,那就这么说了,银元的正面我打算印上我们国旗的图案,背面么,还没有想好。”

杨小林笑了:“这还有什么想的?背面就印你的头像就是了。”

袁大头可是硬通货币,在日后战乱的中国坚挺了几十年呢,可以说袁世凯当民国总统没什么功绩,但是袁大头对中国的贡献确实不小。

杨司令这话可算是说道袁世凯的心里去了,美元的后面是华盛顿,银元的后面为什么不能是袁世凯呢?老袁早就有这样一种想法,只是他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

正打算过几天找个人替自己开口呢,没想到杨打鬼如此上道,当真让袁世凯整个心里都乐开花了。

不过老袁嘴上还是说了一句:“这个,不太好吧?”

杨小林和孙文还没说话,雷振春脚步从外面进来:“总统,载涛从大青山回来了,正在门外等着呢。”

老袁忙的站起来:“快,快请他进来!”

贝勒爷在这次国难中表现的相当不错,炸了光绪的皇宫不说,还扛起了反抗的大旗。而且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履行了他的诺言,绝不撤出蒙古,直到杨司令要他回来组建第四方面军,他才把那里的战斗交给了吴佩孚。

这也让载涛现在在中国有着不错的名声,袁世凯早就想拉拢贝勒爷,可惜载涛一直不理会他的命令,找不到说话的机会。现在载涛回来了,袁世凯马上亲自出去相迎。

大半年的时间不见,载涛看上去清瘦了许多,但是那双眼睛还有以前一样的透亮。杨司令喜欢载涛那双眼睛,这个贝勒爷没什么心眼,藏不住他的情绪,喜怒哀乐都能在脸上体现出来,这样的人好相处。

袁世凯远远地就开始笑了:“哈哈!贝勒爷呀,你总算是回来了!你说我给你带了那么多信过去,也不见你回上一封,我在这里真的很担心你的安全。还好,看起来身子骨还不错!我也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载涛盯着袁世凯看了一会:“有劳大总统挂念了,小民当真受宠若惊!真没想到,我载涛在袁大总统的心里如此重要,惭愧,惭愧!”

第三十三章共和纪年法

贝勒爷说话那个神情还有那个语气,让人一听就知道他对袁世凯是什么态度了。老袁笑了一下,也没有和载涛去计较什么,对于这个家伙脾气,袁世凯还是摸的十分清楚的。

当初在大清朝他和载涛就不对付,贝勒爷始终认为是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葬送大清朝最后的希望。在武昌革命之后袁世凯又真的是逼着大清让出了江山,作为一个满清正统的王爷,载涛真没有办法接受袁世凯。

杨小林也笑了,没有再让载涛有说下去的机会:“贝勒爷,叫你回来是为了第四军的事情。这样跟你说吧,第四军组建之后,一旦达到可以和俄国人战斗的水平,我们准备发起反击的。而且反击的方向从目前看来最合适的就是蒙古,不管怎么样你别自称小民,别想撂挑子。”

载涛话是说给袁世凯听的,他也知道自己的事不能这么办。对老袁有意见也没有办法了,现在的情况是大清朝真的回不来了。

“放心,我是什么人杨司令你也知道,就算我看某些人不顺眼,撂挑子也是打赢俄国人之后,现在这个局面你就是让我走我也不走!大青山我那几千兄弟还在等着我呢,我答应过他们,要陪他们打倒最后。”

袁世凯以前就不想和载涛计较,现在当了总统,更不会把贝勒爷的话放到心上去。他知道载涛说的某些人就是说他,当下说道:“哎呀。看来贝勒爷对我还有些芥蒂。没关系,以后我们还有机会接触,相信你会对我的看法有所改变的。”

杨小林看着载涛扛头无视老袁的那个神情。就没有让载涛有再开口说话的机会:“袁公,我想现在就去最高统帅部,一些战略部署我们还希望和载涛交流一下意见,而且军队中间的一些将军也必须见见面,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先告辞了。”

载涛听了也没有再开口,转身先一步就离开了。他甚至连总统府大门都没进去。

杨司令跟上他的时候他的脸上好像还有一些不平之色,这当真让杨小林心中有些想笑:“行了,爷。算您别和袁世凯一般见识了可以么?”

载涛哼了一声:“你不用劝我,道理我都懂,来的时候张德武什么话都说过了,我不会做什么事情的。这一点你放心就是。我就是想不明白。你杨打鬼兵强马壮的,干嘛迎合他?你自己做总统不行么?”

杨小林拍拍他的肩膀:“不行。”

贝勒爷心里放不下的就是这一点,还是他被杨司令抓住的那一次他的就说过,大清朝要完了他们无话可说,杨司令可以当总统,孙文也可以,但是唯独袁世凯不行。

可是现在偏偏做了总统的就是袁世凯,贝勒爷心里真的很别扭。不过两个人并肩走了一段之后,载涛慢慢放下了那点不快。他这个人就是这样。随性的很,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这个时候开始询问目前的战局。

“杨司令,你准备从大青山发起反击?”

杨小林说道:“目前只是这个想法,具体还没有计划,我觉得从大青山直击蒙古,可以切断在中国的俄国部队的退路”

载涛看着他:“吴子玉有一个作战计划,本来我们打算在俄国人攻击北京的时候采取行动的,但是你不让我们动,这计划就没有实施。我觉得你可以考虑。”

杨小林问道:“哦?什么计划?”

载涛的唇角笑了:“打一场穿心战!我们在大青山的部队现在都是骑兵,可以利用我们的速度,从大青山开始选择俄国人兵力薄弱的地区直插库伦。不求歼灭多少敌人,只求能够把整个蒙古地区的俄国兵力部署全部打乱。”

杨小林大致的想了想,这个策略确实不错,真的可以考虑。在目前也仅仅就是作为一个方案来考虑,保卫北京的战斗才刚刚进入**,中国士兵还没有磨练合格,物资贮备也没有到位。

现在就算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他也不会去做,中国部队现在发起反击最好的局面就是把俄国人赶出中国,打的再好一点,有可能重创俄国部队,这不是杨小林想要的战果。

他想的是通过这一战把深入中国的六十多万俄军给留下来,这样不光有震慑性的效果,能给外交上面带来极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让老毛子在中俄边境的兵力出现空虚。

收复所有失去的土地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杨小林想打倒俄国去,有机会的话他想让俄国人尝尝,一下被人划走上百万平方公里到底有多痛快!

“穿心战,不错。但是那很危险,你们必须要有精确的情报,对俄国人的兵力部署要了如指掌,另外,指挥上不能有一点的失误。穿入对方的心脏,要是一个脚步不稳,可能就回不来了。”

载涛说道:“我知道,情报你放心,张勋给我们提供和俄国人最详细的兵力布防图。”

“张勋?”

“嗯。在上次你忽然出兵北京,俄国远东集团军被重创之后估计他就看出来形势不对了,暗地里面和我们取得了联系,有了他帮忙,爷在大青山的日子好过多了。看看这个,”

载涛说着掀起了自己衣服,肚皮上面一道伤疤狰狞的趴着,从刀口的位置和伤疤的情况杨小林一眼就看出载涛的命可能是捡回来的。

贝勒爷笑了一下:“要不是他给我弄来一点药,我现在见不着你了。”

杨小林掏出烟来点了一支:“有这条线的话这个方案完全可以考虑。你在组建军队的时候要给我想一个作战方案出来。”

载涛点点,他的神情忽然有些犹豫。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却无法开口一样。杨小林冲看看:“想说什么你就直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你明天就要去山东。所以只有一天的时间呆在北京,福晋可是天天都来打探你的消息,你得快点回去知道么?”

载涛真没求过人,所以开这个口当真非常难的:“我就是想说,在库伦那些人也不见得全是卖国的。他们有很多人都是一时糊涂,杨司令,我们要是赢了战争。能不能对他们从轻发落?”

杨小林明白了,贝勒爷这个时候是想给他的那些满族的皇子龙孙们留一条活路。这个事他还真的不能答应载涛:“宋教仁和陈天华正在制定我们新中国的宪法,对于卖国罪我们马上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不是卖国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以后所有的战犯都会经过一个审判的程序,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载涛仰天一声叹息,唇角抖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最终来了一句:“那跟你说个你能答应的事。以后我就带兵在外面打仗了,随便你安排我去哪儿,北京我就是不待!”

杨小林很是无奈:“非要走么?”

载涛说道:“袁世凯坐在那个位置上,爷看着紫禁城心里不舒坦。还有,我看到你我也不舒坦,你和孙文就是两叛逆,袁世凯连叛逆都不如。”

杨司令轻笑了一下,他知道。面对这个曾经的皇城,让贝勒爷和自己这帮推翻满清的人在这里共处。对他是一种折磨。载涛这人虽然很随性,但是他的心里是有主见的。

“好吧,先带你去最高统帅部,其实那里的将军们你大多认识,第一方面军是张老五,第二方面军是段祺瑞。见个面就去看看福晋吧,说心里话,你能找到这样一个老婆不知道是你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载涛的脸上浮现出了会心的笑容,杨小林接着说道:“你只能在这里待一天,明天我们一起去山东。”

载涛一愣:“你也去?”

杨小林嗯了一声:“是啊,我也去。这一次去给你看一样新式武器,坦克!”

周同发来电报,有了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动力系统的改良非常的顺利,他们制造出了一种最大功率三十的柴油发动机,装在坦克上面之后可以让坦克的速度达到每小时八公里,油箱容积六十升,可以让坦克连续奔跑四个小时!

这虽然离那带起滚滚烟尘的铁流相去甚远,却真的已经达到了上战场的要求。耗油量也有点高了,不过好在这个时代的柴油不是战略物资,中国能买的到。

周同说他们只生产了五辆坦克,十辆装甲车,经过在山东的实验,装上履带的坦克完全有跨越战壕的能力,现在他们正在研发实心轮胎,继续改进动力系统,但是必须找个机会让坦克在战场上表现一下,然后根据战场上反馈回来的情况,再改进,就能大规模的生产了。

资源已经得到了缓解,日本方面的计算是完全正确的,双方的合作刚刚开始,日本一个月就能得到两艘战舰,中国方面周同说除了制造武器弹药的原料已经不用发愁,在两个月之后他们有批量生产坦克的能力,一个月生产二十辆,不是问题。

一九零七年八月十六日,北京城外的炮声越来越猛,随时时间的推移俄国人是越来越着急了,他们的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但是中国人这个时候却显得不急不躁。

在这一天杨小林离开了北京前往山东去视察部队,孙文先生在北京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声明,想全世界阐述中国人的观念,那就是他们将坚持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

也就是这一天,俄**队的指挥官基伶斯基将军发表了告北京所有外国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