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370章

国之大贼-第370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人现在的运输能力,这对他们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而我们在北京可以轻松的取得我们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这一消一涨,能把我们和俄国人的战斗力拉近不少。”

蒋百里听杨司令赞成他们的意见,当真是非常兴奋:“司令所言极是!我们还可以派部队去支援载涛,甚至派更多的将领去蒙古打游击,骚扰俄国人的运输线,让他们必须派大量的部队在蒙古留守。”

杨司令的手点在了北京的位置上:“我们就用这块战场吸引住他们,在这个地方尽可能的耗费他们的物资,兵力!同时,咱们必须要打造一个坚实的反攻基地。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可以为咱们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的兵工厂,这打仗不是挨打,咱们得准备力量反击,只有把俄国人打趴下才能算咱们赢了。”

段祺瑞点头,北洋军的弹药也确实快用光了,他们有几个小型的兵工厂,可产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役:“司令,您看我们的基地选在什么地方合适?”

杨小林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的手指点在了山东,这个老袁起家的地方:“就在这里!段将军,你给外面的那些俄国人几天的时间投降?”

“三天。”

“多给他们几天,等到孙文的部队来了之后,让他们来打主攻。我们必须消除南方那些士兵心中对俄国人的恐惧,必须让他们冲一次阵地,否则光靠训练怕是练不出来他们。”

“是。”

杨小林不是那种妄自自大的夜郎,和俄国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他看的非常清楚。他承认差距,并且弥补差距。在他认为自己的力量没有接近对手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冲上去和俄国人拼命的。

那些革命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固安的战斗虽然说是黄兴指挥上犯了错误,但是换成义勇军,甚至换成北洋军都不至于说被人家一通炮火给打的就死伤过半!他们必须训练。

山东是练兵的好地方,老袁当初选的不错。杨司令也打算在那个地方练兵,南方的部队必须全部进行训练,整编。

大体的作战方针上面杨小林和北洋方面还算是统一的,他正想着在问问蒋百里在防御北京的措施上有什么打算的时候,袁世凯却从外面推门进来。

老袁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进门之后先询问了一下他们商谈的结果,得到杨小林否决了自己收复蒙古的意见之后袁世凯也没有反对。只是轻声的说道:“杨司令啊,萨道义先生明天就要离开北京了,英国政府刚才正式的发出了外交公函,宣布与我们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也将对我们采取经济和军事上的封锁,以后凡是来中国的商船,英国人都将进行审查。”

杨小林听后神色一变,那夹着香烟的手指剧烈的抖动了一下,烟灰撒到他自己的身上。

从这个动作老袁就看出来杨打鬼心里很愤怒!老袁也是。

不说目前的战争他们急需要援助,就是日后的发展也不可能说中国自己在家里就能发展的起来。杨司令真的想和世界接轨,老袁也是这样的想的。但是英国人这道封锁线就是套在中国脖子上的绳索,会活活勒死我们的!

蒋百里和段祺瑞站在一边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袁世凯努力让自己的语调平和一点:“你前一阵子从德国要的机器已经到了,但是被日本人给扣了下来。穆默已经向日本方面提出严正的交涉,可是看来希望不大。你刚才说,要在一个之内在山东建立一个大型的兵工厂,杨司令,现在这话你还能说的出来么?”

杨小林没有回答袁世凯的话,扔掉手里的烟头又点了一支,猛吸一口之后手指在桌子上敲击了两下:“袁公,我需要三个月。三个月之内,我用我们现在的的条件建一个兵工厂出来!”

杨司令说道这里稍微停了一下,忽然想起了太祖一句名言来,这话当真能体现他现在的心情,也让他感觉没有比这句话更应景的了:“让英国人封锁去吧,他封锁个十年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袁世凯鼻子里面发生一声明显的喘息:“说的轻巧!”

第三章送君一别

说的轻巧,这四个字体现了袁世凯现在内心中的愤怒,不甘,还有对杨打鬼的那点不满。

杨司令能理解袁世凯现在的心情,战争开始之前袁世凯可以说是拥有一个很好的局面,洋人们都支持他,东北没有声望,孙文没有武力,全中国好像就是袁世凯的囊中之物,武昌的革命也好像就是为他打造的一样。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这些变数,老袁认为自己能把事情按照他设计的方向一直走下去。现在袁世凯虽然还是做了中国的大总统,但是和俄国人的一场战斗让他损失惨重,声望上面东北已经赶上来了,军事上他更是一落千丈。

英国又摆了这么一个死局出来,虽然有德国和奥匈帝国鼎力支持,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也好歹了是承认了他这个政府,可是能不能渡过眼前的危机,袁世凯的心里真的没有多少底气。

杨打鬼说的英雄,封锁个十年八年什么都有了,自己还能活到那一天么?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袁世凯也当真没有其他的办法。英国人这明显是在帮助俄国人,有了大英帝国的封锁,中国失去了德奥的援助,战争将变的更加困难。

老袁知道,对于中国来说,想打赢俄国人,就必须先破了英国人的这个死局。而俄国人在北方必定会逐步压来,不会给中国一步一步破局的机会的。

杨小林慢慢站了起来,冲袁世凯说道:“袁公,当初日俄战争开始之前我找过张作霖和冯德麟,我告诉过他们一句话,我说东北那旮旯是我们三个的地方,只要我们抱成一团,轮不到俄国人和日本人撒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也看到了。今天我还是这句话,中国是咱们的国家。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我不相信英国人能把我们怎么样!”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神情非常坚定,那坚定让这个房间里面的所有人感受到了杨打鬼的决心。老袁看着杨司令的眼睛,最终没有再纠缠下去:“明天,我要去送一下萨道义。不管怎么样你现在是新中国的陆军总长,希望你到时候会到场,而且不要再说什么。”

杨小林点点头,袁世凯转身走了。

等袁世凯走了之后,杨司令马上对段祺瑞说道:“段将军,我想让你先行一步去山东。为部队训练建立合适的基地。等孙文的部队一到,外面的战斗结束我们就把队伍拉去整训,这件事必须马上办好。”

段祺瑞也知道训练的越早对未来的战斗越是有利,当下没有推辞:“好,我明天就去山东。”

一九零七年五月二十日。

大英帝国终于发表了有关于中国局势的声明,在这份声明中他们措辞强硬的表示绝对不接受一个有义勇军参与的中国政府。英国人说义勇军是邪恶的,他们土匪出身,永远也改变不了他们本质。

大英帝国作为这个文明世界的维护者,对这样国家政权表示担忧。所以英国人断绝了和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并且将对中国进行非常严格的贸易封锁。

在说这话的时候。英国人好像忘记了他们两百年前是靠着什么起家的,杨司令感觉他们有点冯德麟,当张作霖要出头的时候,冯德麟不择手段的打压。

日本。法国,俄国,相继表示响应英国政府的号召。一个把中国死死的包围起来的圆,就这样形成了。

贸易封锁会让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受到损失么?如果有人这样认为的话那只能说对贸易封锁这个概念太不了解了。看看日后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就知道。

美国封锁伊拉克。伊拉克的石油就只能卖给美国,还必须是廉价的卖!英国人现在也是这样,他纠结日本和法国将中国封锁了起来。其他国家的船只出入都要检查,什么货物能卖要经过他们的同意,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变相的垄断了中国所有的贸易权,中国往外面卖什么,往家里买什么,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甚至多少钱卖多少钱买他们都可以替你做主!

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极力反对,却因为无法打破英国人在亚洲的绝对霸主地位只能喊几嗓子。而美国人更是做出了妥协,本来已经承认中国政府,并且和中国已经建交的美利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降低外交级别。

即便如此,当萨道义要离开的时候中国方面还是排出了很强大的阵容来给萨道义送行。萨道义先生的行礼非常简单,只有一口箱子,他的秘书已经把箱子放在汽车后面,等萨道义先生上车了。

老袁走在最前面,冲萨道义伸出一只手:“萨道义先生,我很想和您说再见,但是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萨道义的神情很是黯然,双手和袁世凯握了一下:“袁,之前在对中国和俄国的态度上,我感到抱歉。我真的没有想过去伤害你,请你相信我。”

这算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吧,老袁笑了笑:“不要再说了,我也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我知道您为了挽回我们和英国的关系做了很多的努力,还是那句话,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朋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您能回来看看,哪怕是以私人身份回来,我也会为您准备最隆重的家宴。”

萨道义点点头,看看站在袁世凯身边的杨小林,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和这个禽兽也打个招呼。

杨司令到底显得非常大度,主动伸出手来:“萨道义先生,再见。”

犹豫了两秒钟,萨道义的手最终伸了出来:“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如果让我说心里话,我可以坦白的告诉你,我并不喜欢你。”

杨司令还没有开口,老袁在旁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显然是在提醒他什么。

萨道义接着说道:“不过你的战争确实打的非常漂亮,这一点我们英国的几位将军都非常的佩服,杨。你很幸运,如果不是袁总统和孙先生改变了立场支持你,我想你现在不会站在这里。众志成城,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杨小林那次来谈判的时候就说过,当中国人抱成一团的时候,就会让洋人知道众志成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没想到萨道义先生到今天居然还记得。

他笑了一下:“我还说过一句话,现在虽然您要走了,但是我依然想重复一遍。萨道义先生,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是最好的朋友。保重!”

萨道义愣了一下,还有机会么?也许真的是也许吧,政治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他轻轻的点点头,看了一下周围的人,然后对袁世凯说道:“总统先生,请代我向孙文先生问好。并且转告他,我对他的学识和执着非常地佩服。”

老袁点点头,其实说实话,孙文的执着确实让每一个人都佩服。就在今天在早上孙文还发来电报,说袁世凯这个总统是因为战争的权宜之计,现在他也承认。但是关于政府的组成,必须民主。

老袁真的不明白那个家伙还有什么资格来和自己谈民主?那个铁道部长都是自己高兴了才赏给他的。如果袁世凯愿意,现在他完全可以一脚把孙文踢开。

萨道义说完之后冲杨小林和袁世凯身后的人挥挥手,带着无限的伤感上了那辆汽车,司机按了两声喇叭。负责护送萨道义先生离开的北洋军队伍马上开始一路小跑。

汽车慢慢的行驶出袁世凯的视线,知道消失在街道拐弯的地方老袁才发出一声叹息:“走吧,明天我们还要送一下法国的鲍沃公使。另外。日本也和我们断交了,他们的公使阿部守太郎也将在一个星期之内离开北京,这东交民巷,以后没这么热闹了。”

杨小林跟在老袁身边没有说话,他忽然发现袁世凯的脚步好像有些蹒跚,这是他认识老袁以来,第一次发现袁世凯真的老了。

“昨天我和陈天华交换了一下意见,对于他说要把你们那种民主的模式搬到北京来,我很不赞同!东北是东北,北京是北京!”

杨小林忽然笑了:“袁公,我也不赞同。”

袁世凯当真有些意外,那眼睛马上就望向了杨小林,怀疑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东北的杨司令居然不赞成东北的模式?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杨小林却非常肯定的说道:“民主的模式有民主的好处。但是我记得我跟你说过,中国的中央政府必须是集权的!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强敌环伺,没有时间给我们玩什么民主,咱们要保证的是只要一个命令下达,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能得到贯彻执行。”

老袁听出来这是杨小林的肺腑之言:“呵呵,有你杨司令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东北的情况我会全面考虑的,只是你能保证陈天华会答应么?要知道他是我目前的最理想的内阁总理的人选,我可不想让他离开。”

杨小林摇头:“他不会的。星台这个人分的清楚轻重。如果您真的担心,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你投票决定,他一定遵守投票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