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666章

隋末-第666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城南不远的烽火山顶上,一小队人马正隐藏于上。此时正立于山头,眺望江夏城。

“可查清了江夏昨夜之动乱?”一身华丽长袍,做世家少夫人装束的风姿绰约的窦红线,远眺江夏,面色凝重。她千里迢迢赶来江汉,原本想先找到沈法兴这个占有天下四分之一的大枭雄,说服他与其它中原各方豪雄联手,共同对付陈克复,瓜分陈朝。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赶到南方,还没有进江凌城,沈法兴居然就死了。

沈法兴重伤而死。董纯先胜后败。全军覆没。沈家兄弟争位,沈侩引兵入江凌夺嫡,沈伟却又借陈军争位。一翻乱斗,最后居然全便宜了陈朝。鲁世深、张仲坚一举南下,反取了江凌。原本陈朝西南面兵力不足,只能坚守襄阳。可现在,陈军一下子占领了江凌,还夺了江汉四郡与巴东郡,形势完全改变。这次陈朝不大重创了南陈,也重创了杨暕。再加上有了五郡这么大块占领区,北陈几个月的时间内都不用再担心西南的形势了,有这么大块缓冲区,就算让几家攻打他们也能撑上个一年半载的。

“小姐,是不是江凌的鲁世深攻过来了?陈军已经占了襄阳与江凌,如果再让他们占了江夏,这江汉十余郡可就全归北陈了。”一名老者担忧道。

“应当不会是鲁世深,他手中不过三万人马,既要守卫襄阳,如今又得守江凌与新夺五郡。他拿不出兵来了,而且据我所得消失,这三万兵已经是北陈洛阳西南面的唯一一支重兵了。且其中只有万余精锐府兵,其余大多是乡兵组成。可笑沈法兴一世枭雄。居然出了五个如此蠢的儿子,沈法兴一死,他们居然一下子全败给陈军了。”

一名百姓装束的斥候急急而至,“小姐,昨夜攻城的是南陈军,打的是沈落雁的旗号,三千轻骑,半夜就把江夏夺了。现在江夏城已经完全落在他们的手中,听说沈老三前几天就被沈僖杀了,昨夜沈僖也已经落入入城骑兵的手中了。”

“南陈军打南陈军?这不可能吧?”老人疑惑道。

窦红线却突然笑了一声。数天来首次露出喜悦之色。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既然打的是沈落雁的旗号,看来沈家这位小姐终究还是亲自出手了。沈家现在也唯有她,才能挽狂澜于即倒了。她再不出手,只怕南陈也残喘不了几天了。有她出马。看来南陈的气数还未尽,这次咱们南下看来也还有希望。”

老人满是惊讶之色:“前几日九江诸郡还在北陈手中。怎么转眼间沈落雁就率军杀到江汉来了?这还真是失之桑隅,得之东隅。北陈刚刚夺了江凌附近五郡,打了个大胜仗。却没想到,九江五郡转眼却被沈落雁夺去了,看情形,沈落雁来势不善。依小姐看,沈落雁与鲁世深这回哪个能胜?”

窦红线摇了摇头,对当初一直跟随父亲麾下的这位伯父的乐观并不认同。

“他们打不起来,沈落雁虽然来势汹汹,可必然是尽起江东兵马,孤注一掷来解江汉之危。但看他们的速度就可知,九江五郡定是北陈人自动放弃撤守的,不来他们来不了这么快。北陈在江凌打了一个大胜仗,却在九江主动示弱撤退,这一进一退之间,正说明了一切都还在北陈的掌控之中。”

“陈破军虽然将全部主力尽数调往北上,准备和突厥大战。但如今大战还未起,陈破军便依然对南陈有着绝对优势。现在放弃九江,不过是暂时而已。而夺取江凌五郡,却是以攻代守。但襄阳军也已经达到极限,因此他们接下来不可能再来进攻江夏。而沈落雁以一女子身份而掌南陈大权,如今沈氏父子六人非死即俘,她虽成功坐上了这个位子,但其内部定然还有反对声音,没有一定的时间,她也不可能真正统领南陈。”

叹了口气后,窦红线心中还有是些失落的道:“北陈如今兵力有限,见好即收,接下来肯定是转为防御阶段。而沈落雁虽然需要保住江汉,利用这场战争为她上位赢得声势,但拿下江夏,守住安陆、巴陵等诸郡已经够了。真要此时攻打江凌,那她就有可能被拖在江汉,她的大本营江东此时空虚,完全有可能被北陈反将一军。因此,这一战,还未打其实已经有结果了。”

“沈落雁是来安内的,这次她要的是平定内部矛盾,真正的握有南陈大权。鲁世深白捡了一个天大便宜,也绝对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双方打不起来,用不了多久,沈落雁肯定要撤军回江东。”

又过了半天之后,外出的斥候终于打探到了详细的情报。

听到沈落雁出兵三十五万而来,窦红线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推测。沈落雁出动的兵越多,这仗就越难打起来。一来如此江东空虚,沈落雁不敢多留。二来就算鲁世深真有进攻江夏之意,见到沈落雁摆出这副架式,也是绝对不会再冒头的。

窦红线有些失望的道:“我们好不容易说服统叶护答应我们南下联络诸雄,却不料南方却出现这么大的变动。沈家与杨暕都受到重创,更让人遗憾的是经宜昌一战,沈落雁与杨暕两人已成生死仇人,想让他们罢兵联手,只怕难比登天。”

“中原诸雄如果不能与突厥联合起来,单凭统叶护只怕难以击败陈破军。要是突厥此战败了,我们想要给夏王复仇,将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了。”老人心中满是不甘,夏国兵败,前后那些老兄弟们,几本上就没有几个活下来的。河北汉子最重义气,对于老人来说,什么华夷,什么宗邦都不重要,唯有复仇才是最重要的。

“张伯,我要去江夏见沈落雁。沈落雁虽为女子,可却智谋无双。我相信,她能明白联盟的好处。”窦红线紧紧握了一下拳头道。

“小姐,如今形势,只怕去了也是无用功啊。”张伯叹息道。

“张伯,要报仇,也只有这一线机会了。不去,更没机会。”

九江城内,一场激战正酣。

谁也想不到,未战即已经主动撤过江北的北陈军,在南陈大军过了九江之后,又会突然对已经易手的九江发起攻击。

这突然的攻击,让留守的大将陈当做梦都搞不明白。要打你就打,是你弃守九江的,现在却又跑来抢,这不是有病么。不过攻其不备,这也正是兵法之道。被北陈军甩了一道虽然有些不痛快,但陈当却也不惧,九江城中也是有五千兵马守备的。他就不相信他守不住九江,隔不了多远的西面,可就是公主的三十三万大军。

只要坚守半日,援军就能回援,到时就能反包围歼灭这支来犯陈军。

不过陈当有些过于乐观了,北陈军出现到现在,激战也不过半个时辰而已。但是陈当却感觉过了半天那么久,北陈军攻势之猛烈,让他难以抵挡。

攻城的北陈军不多,也就三千左右。可领兵的却都是赫赫有名之辈,主将乃是原先坐镇九江的江西都督胡海,自辽东就跟随陈破军的沙场悍将。独挡一面,指挥十万大军他也许不行。但如这般的攻城战,他却是熟练无比,更何况打的还是曾经两度易手过的九江城。

而他的左右副将也同样威名不小,左指挥使徐世绩,当年威镇中原的瓦岗大将军。右指挥使苏定方,河北义军中年青一辈中有名的小将,不但窦建德当年看重,就是陈破军也十分看重,千方百计终于降服了这员将领。

三位大将,皆一时之秀。部下三千兵马,更全是江西行省兵马中最精锐的三千老兵。

如此组合,就是对上杜伏威这样的江南大将也都不惧,更何况此时他们要对付的只是陈当这样的二流将领。打的还是他们刚刚主动弃守的九江城。

战斗一开始,便有早安排好的内应炸开了城门,接应他们入城。陈军以迅驰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了九江,高大的城防完全就成了摆设。适时的,城内的内应更是四处作乱,接应胡海。

在北陈军里应外合,无比凌厉的攻势下,陈当的五千守军死伤过半,终于败下阵来,浑身浴血的副将抢到陈当近前,惨然道:“大人,北陈军锐不可挡,九江守不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46章攻打建康城,解救太上皇

陈当心头一片冰冷,就是副将不报,他自己也已经看清了此时的形势

五千留守九江的兵马并非临时拼凑的杂牌,而是一直跟随他多年的老兵。这五千人马,乃是当年他跟着吴王沈法兴起家时的老部下,这些年几经扩充,最终有了这五千人马。如今更是直属摄政王公主殿下嫡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五千精锐老部下,居然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经伤亡大半。

这一刻,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千越甲可吞吴,他的五千兵马向来自比为精锐越甲,可此时在北陈军三千人马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的居然是自己。公主不是说九江原先的陈军都只是些乡兵民团的杂牌吗?可为何他们攻势如此之猛?这些根本不是什么乡兵民团的杂牌,甚至他觉得这根本是北陈百战的精锐。

咬了咬牙,他终究生不起死战不退的决心。

“撤。向豫章郡撤退,只要坚持半天,公主的援兵就能赶到,到时再报仇不迟。”

虽然明知公主有三十多万人马在西面的江夏方向,但他没敢往江夏方向撤。丢了九江还可以抢回来,但如果连豫章等郡到时也丢了,那这可就不单单是一个面子的问题了。

陈当带着部下撤出九江时,所部已经剩下不到两千人了。这一战,他们战死近千人,还有近两千部下因伤等原因来不及撤退。被关在了城中。

一出九江。陈当便立即分派了多路人马,分别赶往江夏与豫章、临川等郡报信。

陈当一逃,九江也便彻底的落入胡海的手中了。

又持续了个把时辰,战斗已经完全停止了。虽然城中还有过千的吴军,不过此时也都已经扔下了武器投降了。九江城在这些年里,前前后后,数度易手。北陈占领了三次,南陈也是占领了三次。城中的百姓也好,士卒们也好,都知道。九江卡在这个位置上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不是真正的大决战,不管是哪边占了,也不一定能守的长久的。因此大家反应倒也聪明,哪个占了就听哪个的。并没有那等死忠于一方的人抵抗不从。

将投降的俘虏打散关押到北营之后,胡海立即将抄没的陈军辎重营中的所有粮草通通大方的分发给所有的百姓。这些粮草反正也带不走,留着便宜了吴军,烧了又可惜。发给百姓们,肯定是要马上落入他们的肚皮,甚至藏起来的,反正是不可能再回到吴军手里了。

一个个粮仓打开,里面一大批本来是要转运到江夏的粮草全都发给百姓。那些百姓们见到白花花的大米,一个个都是拎着罐子,举着袋子踊来。不少百姓捧着米直接就开吃了。战乱频频,最苦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给百姓们分粮,即解决了吴军的一批粮草,又收买了不少九江百姓,借花献佛,这样一石二鸟的好事也是徐世绩先提出来的。苏定方倒也不甘示弱,马上提议将九江城中吴军的一批金银珠宝做为此战的奖赏,分发给将士们。徐世绩还出言反对,觉得私分战利品不合朝廷的规矩,有点农民义军的作风。不过胡海倒是无所谓。将士们提着脑袋拼命,发一点奖赏也是应当的,他只要给皇帝上一道奏折说清楚就行了,反正他也不会贪污这战钱财。

给将士们分发金银,并按军功一一记录在军功册上之后。胡海又让人马上杀猪宰羊,给全军做饭。引得将士们一阵欢呼喝彩。胡海在徐世绩和苏定方两员副将的陪同下。事隔几天之后,又一次回到了先前坐镇了近半年的九江都督府。

进入都督府,徐世绩道:“都督,陈当已经逃出了九江城,一路向豫章赶去。他必然会马上向江夏的沈落雁送信,最多半天,沈落雁必有兵马杀到。咱们是不是早做打算,准备随时撤退。”

原先他们接到皇帝的旨意让他们撤到江北的安徽行省,避敌锋芒,另也增加淮南的防守。胡海仗着老资格,不甘心这么撤退,在和徐世绩他们商量后,先是把江西的兵马官员学生们撤到了江北,却又暗中挑选了三千精兵偷偷返回了九江附近隐藏着,等到今日终于打了陈当一个措手不及,一把将九江又夺了回来。

九江这么容易拿下来也确实有些出三人所料,原计划,攻打九江最少得半天时间,得手后立即返回江北。

不过此时,胡海显然已经有些不太愿意就此回去了。

另一边的苏定方也差不多如此,他虽得皇帝看重,委任他指挥使一高职,可在陈朝却并没多少实打实的功绩。以一降将居指挥使之职,本来就被不少功臣派指责,如今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好机会,他怎么舍得错过呢。更何况,他深知上司胡海的想法,当下更是不愿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