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660章

隋末-第660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落雁美丽的面孔多了几分庄重与沉重,南陈虽取了江汉。暂时缓解了偏居于江东的颓势。可现在三面受敌,却也到了危急之时。

过了片刻的沉默之后,沈落雁面上换上了些明朗之色,大声道:“不过在此危急之时,也正好彰显了朝中不少大将的忠诚本色。杜伏威与李子通两位元帅表现出众。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又恢复了我淮南军与南越军的战斗力量。而在这里,本公主今天要重重嘉奖的还有单雄信将军,在南线,我们的单雄信将军最近更是立下大功。他在岭南连下数十城,消灭了冯盎的百越军数万人马。将冯盎与那些南蛮洞人重新赶回了岭南大山之中。本公主建议,我们全体起立。为单雄信将军的英勇功勋鼓掌!他为我们六月与八月的败仗洗刷了耻辱,为我们南陈争了光!”

与会众人一起起立,齐齐鼓掌。

单雄信连忙起身谦虚几句,说:“全是依赖吴王殿下与楚国公主的的威德,将士们的英勇,我个人的作用是很小的,胜利是属于两位殿下,属于奋勇作战的三军将士,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单雄信只不过是一个在中原战败,前来投靠的将领而已。在南陈军中,其地位是很尴尬的,根本是不可能进入核心阶层的。楚国公主口中所说的大功,实际上也不过是他收拢旧部,招收了许多新兵后在与岭南边境一带的几场实战练习罢了。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他们冲入岭南边境,抢掠了许多没有兵马防守的城镇而已。

楚国公主说他攻城数十,斩敌数万,实际上不过是攻下了十几座无人的城镇,消灭了数千余百越军罢了。关于这一切,他都是曾详细奏报过楚国公主所知的,他绝无贪功冒报之意。可是现在在公主的口中,事情却变了个样。

单雄信眯着眼睛仔细思量,终于心中有了几分眉目。如果说当初在单家庄时的他还十分憨厚的话,那么经历了瓦岗和魏国的无数风雨和刀尖舔血后,他已经对于那些暗中的阴谋诡计多了许多明白。楚国公主这样做,虽然一时有些难以明白,但仔细一想,却不过是他曾经对李子通做过的事情再来一遍罢了。

果然。

一番套话之后,沈落雁说:“当然了,虽然单将军淡泊名利,可是朝廷是不会亏待功臣的!我已经和吴王达成了统一意见,将晋升单将军为元帅,并从此开府设幕。单元帅,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大陈的又一元帅了。也从今日起,你的麾下可以正式独立成军,今日,本公主授与你军镇南军番号。”

单雄信部下新旧兵马约有五万,战斗力并不强,其中还有不少骨干是杜伏威从淮南军中抽调与他的。因此,单雄信也一直是挂在淮南军下的,他的部队当然也是属于淮南军序列的。可是现在,沈落雁一出手,把单雄信高高捧起之时,也等于将这五万人马从淮南军中分割出去了。

如此一来,即削弱了淮南军的实力,却又捧出了单雄信,与李子通一起来制衡杜伏威。她深知,以杜伏威那急躁量小的性格,虽然单雄信是他的妻子叔父,但经此一事,杜伏威对单雄信肯定会有隔阂,绝无法再联合在一起了。

就在众人各异之时,沈落雁并没有就此停下,她稍一停顿之后,又马上道:“另外,由本公主与吴王陛下上书,皇帝已经下已经下旨,正式授与单元帅九江郡公封爵,并加九江、豫章、宜春、庐陵、南康五郡太守兼五郡兵马大都督,朝廷并允许镇南军兵员上限十万。”

这个封赏一出,杜伏威已经手握拳头,差点要跳起来了。王雄诞、阚凌等淮南军大将更是一个个面色难看。他们出生入死,主帅杜伏威也不过是一个国公爵位,王雄诞等主将也不过是个伯爵,难封侯者都还没有。

现在一个降将,没有立下大功,却一下子和主帅同级,这让他们如何高兴。

另一边的单雄信却也是面色凝重,久经风雨的他现在心里不但没有半发高兴,反而是十分的复杂。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到南陈,居然就卷入到了这种权力斗争的风云之中。楚国公主的这一番封赏,简直就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啊。

虽然看起来官职很大,但实际上不过都是些空衔,战乱之时,什么爵位什么官职并没什么实际意义。朝廷给他加的那五郡的官职更是虚的不能再虚,那五郡现在都在北陈手中,是北陈的江西行省,楚国公主把他封到敌国的领土上做官,这不是画饼充饥吗。

而镇南军虽看起来不错,可朝廷并没给一兵一卒,说不好经此一事,杜伏威还会把他的骨干抽走。得了一个空爵位,却同时得罪了杜伏威,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沈落雁凤面含笑,从案上取过一个玉盒,缓缓走到单雄信的面前,将玉盒交于他。

单雄信轻轻打开玉盒,里面是一道明黄绢布,正是他官职的圣旨。另外还有三方金鱼,一道是九江郡公印,一个是五郡太守兼五郡大都督印信,最后一个则是镇守军元帅金印。

这即是圣旨金印,也是权力的象征。一个军人能得到这些,就已经表示他正式进入了南陈这滩权利的泥潭之中了。从此以后,他的立命之本,也就唯有指靠着这三方金印了。

望着这圣旨和金印,单雄信虽然面上含笑,心中却是苦涩无比。他虽得到了这三方金印,可又有几个能知道,他背后所失去的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38章凤落九天南陈北伐

一通寒暄和祝贺过后,将领们回到了原位,沈落雁轻咳一声,示意她要继续说话了。无弹窗更新快

“单元帅今天的封帅拜印是我们今天议事的第一个议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杜元帅,你给大家说一下吧,关于我们即将发动的北伐战役的。”

杜伏威这个时候应声而起,扫了单雄信一眼,冷哼了一声。转回头,他从几案上取过几本折子,交于侍卫们分发给在座的将领们一人一份。

单雄信接过折子,打开一看,只见开头就写着:北伐计划,作战代号凤落九天。第一阶段目标,夺取江淮重镇江都、山阳、盱眙、钟离四镇。争取将都城建康长江北面,淮河南面的江都、钟离、历阳三郡攻取,缓解都城建康北面之围,并夺取长江出海口,封锁河北水师自由进入长江。力争歼灭北陈江都等各城守城约三万人马,摧毁其淮南南岸防御,为下一步夺取整个淮南,并北伐进攻淮泗准备。”

“此次作战计划,预计出动建康守备军,大陈禁卫军,淮南军、南越军、镇南军,以及太湖水师,一共三十五万大军。其中包括骑兵十万,水师七万,步军十八万。另征召后勤辅助民夫五十万青壮,军民总计八十五万。大军将分为三路,第一路以杜伏威为中路统帅,领十万淮南军、五万水师攻江都。以李子通为第二路西路元帅。统五万南越军、一万水师攻历阳。第三路以单雄信为东路统帅。领镇南军五万,建康守备军、禁卫军等十三万加一万水师从宁海绕过江都自运河北上,直取淮河南岸重镇山阳、盱眙、钟离三城。”

“另外,在北伐之前,由楚国公主率五万预备军佯攻九江、豫章五郡,吸引北陈淮南各部守军注意力,将北陈军吸引到西面。必要之时,朝廷可退入潘阳、宜安等郡依城防守,近最大努力,不惜代价拖住北陈淮南南下兵马。”

“当北陈淮南守军被吸引南下之后。北伐三路大军立即发兵。先围江都重镇,再切断运河,隔断淮河,阻击北陈山东兵马南下。北伐三路兵马必须依照预定目标。第一时间对淮南各重镇进行快速突袭。夺取各城之后,以点扩面,再依次将三郡各城各乡镇占领,并第一时间清剿陈军府兵所其所有预备兵马,夺取各地武器粮草,运回长江以南。”

厅殿之中异常安静,唯有杜伏威心情激荡的在念着北伐计划。

出动三十五万大军,这几乎已经是南陈除了江汉之外所有的兵力了。甚至这三十五万人之中还包含了差不多十万人的预备军队。连建康完备部队和禁卫军都出动了,这是倾国之战,孤注一掷了。

如此计划。已经是关系着南陈存亡之一战了。如果败了,南陈大本营再无防备之力,到时北陈南下,不但都城难保,就是整个江南也保不住了。江南不保,江汉孤立无援,也绝对守不住。当年南梁被陈灭亡,部份宗室逃到渡江凌建立西梁朝廷,也不过是多残喘了二三十年而已。

单雄信有些担忧的道:“殿下,如此计划。已经是孤注一掷了。朝廷刚在六月和大月东西两线大败,此时军心士气皆不高,粮草器械也并不充足。另外以南伐北,向来皆是选择二三月份,雨水充足。河道水涨之际,才适合北伐。可眼下正是十月。正是秋高马肥,河水枯竭,最适合北人作战之时。我们此战,乃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啊。”

“彼一时,此一时,两国交战,最须审时夺势。有机会了,就必须当机立断,来不得半点迟缓。单元帅所言固然有理,可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所以我们也必须行非常之事。元帅前段时间南征,有些消息可能还并不清楚。陈克复现在有麻烦了,而且是有大麻烦了。突厥人大举南下,听闻已经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在阴山北面,随时准备南征。而陈破军已经在紧急秘密调兵北上。前些时候,河东、河北、河南、山东各部兵马都已经悄悄北上。可是现在,陈克复明显有些担忧了,最新的情报显示,陈克复把淮南一带的所有兵马都抽调北上了,就在五天前,岭南的冯盎和九江的胡海,又抽调了大批军队越过长江北上。甚至吴王殿下也发来情报,说汉中的张仲坚也大部返回北上,甚至还把水师大部也都调集北上了。‘

“你们说,这是不是我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单雄信大吃一惊:“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不可能啊。”单雄信摇头,满脸不可思议。“陈克复此人最是狡猾,而且向来最为审时夺势。他与西突厥早就曾经有过盟约,甚至统叶护登上可汗之位,还是得了陈破军的帮助。如果说突厥人想要南下,这事并非没有可能。可是陈克复面对此事,肯定会想出办法和突厥人暂时妥协,行缓兵之计,想办法先统一中原,才会再找突厥人报仇,那才符合他向来的行事风格。现在怎么可能,放着中原不管,一心和突厥人决战,甚至是如此调空了所有兵马,把个南面漫长的边界暴露在数方敌对势力之下呢?”

“你是说这其中有诈?”

“并非没有可能。殿下,想想当初李渊、王世充和李密。中原大战,上百万大军,诸多势力逐鹿中原。可最后呢,出兵最少,一直看戏一般的陈克复却反而坐了中原天下。以我看来,陈克复就算要和突厥人打,可是北方多险要,有诸多雄关在,陈克复完全可以防住突厥人。如此调空南方兵马,这并不合理。反倒像是他故意在设个圈套在等着我们钻一样。殿下,可不要忘记了六月之战,陈破军先前一直装了三年,突然南征,差点灭我南陈。幸好吴王来援,才解此围。如今离六月之战并不远,却突然冒出来陈克复要与突厥人决战,这怎么看怎么让人疑心啊。”

沈落雁听了眉头紧皱,心中犹豫。单雄信说的话不无道理,和陈克复打交道那么久,吃的亏太多了。也正是因为那样,朝中上下才极力想要打这一仗,特别是上次吃了大亏的杜伏威更是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可正如单雄信所说的,如果这是圈套又该怎么办?北陈疆土广阔,纵横极深。他就是故意抽空淮南兵马,引诱的南陈倾国而出,大举北伐,骗得南陈军渡过长江的话,虽然暂时会吃亏。但万一真是圈套,北陈军如果突然南下,那个时候正分散于淮南各地的南陈军,肯定无法应对陈克复。没了长江防线,在这样的秋天,南陈军很有可能无法再回江南。主力尽失,那时就算长江防线还在,没有兵马,又如何抵挡北陈挥军渡江?

杜伏威见沈落雁被单雄信几句话就说的开始犹豫,心下不由的冒火。这个北伐计划虽然是由吴王与公主提出,但却更多的是他的心血。六月一战,他淮南军弟兄死伤无数,军中兄弟一心想要报仇血恨,他做为主帅如何能忍。更何况,这单雄信本是他妻子的叔叔,当初乃是来投奔于他麾下。他给他信任,给他兵马,可是现在呢,却带着他的兵马,自立门户了。

重重一拍桌子,杜伏威腾的站起大声道:“如此畏手畏脚,还何足言勇?李密王世充败于陈克复之手,可不代表着我们就要一直怕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这其中是不是还有疑点,可是现在陈克复已经欺上门来了,九江诸郡落他他手,我大陈被他拦腰截断,南北包夹。我们再不抓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