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649章

隋末-第649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靠坚城阻挡。陈军得以喘息之机。最后由秦琼与程咬金再率两万人马出东西二门。从左右夹击突厥人。突厥人失去主帅。士气衰弱。终于抵挡不住。被二将一口气冲杀出三里有余。最后退入金河边上的营寨。

两人赶回城中。却见大帅王仁恭却并没有多少得胜后的喜悦。

王仁恭手中握着一纸条面色凝重。见两人到来。马上道:“马上传令下去。除少部人安排防守外。其余人等立即抓紧时间休息。四更之时全军自南门杀出包围。向大利城方向突围。”

“可是雁门有军情到来?”秦琼急忙问道。

王仁恭点点头:“是大利城的飞鸽急报。薛定国元帅昨日率五万步卒出塞。昨日傍晚已经到达大利城。薛元帅还不知道我军军情。因此他不会主动来援。他全军暂时驻扎于大利城。”

“我们现在飞鸽传书于薛帅。让他来援可否?”

“来不及了。薛帅所统为五万步卒。五万步卒从大利步行到此。最早也得明日傍晚。突厥人可不会等我们。以我估计。统叶护的大军明日午时就应当会到了。如果让薛帅来援。到时不但我们逃不掉。薛帅的五万步卒也会陷入进退两难之中。如今之计。最好的策略是我们今夜撤离原阳。”

“撤离原阳?”秦琼有些惊讶道。

王仁恭点头道:“没错。本帅已经发飞鸽传书给薛帅。让薛帅接到飞书后立即率兵前往大利以西北摩天岭预备埋伏。我们今夜四更突围。到时突厥人肯定会紧追不放。咱们正好在原阳与大利城之间的摩天岭给这些今天被咱们打破了胆的突厥人一个重创。以咱们与薛帅之兵。只要此战打的好。不说全歼追在屁股后的这五万余突厥人。至少能吃掉他们一半。然后让突厥人不胆再紧追于后。咱们可以轻松脱困。等统叶护赶到。咱们早就没影踪了。”

“你们觉得可行否?”王仁恭扫视诸将一眼。事关全军身死。王仁恭虽为主帅。这时也不得不征求诸将意见。

“恭帅五万援兵属实否?接到元帅书信后又是否会如约出兵设伏?”秦琼问道。他们出塞之时。带走了五万精锐。已经是雁门守军中小半兵马。这个时候。雁门守军还让薛定国元帅带来五万步卒出塞接应。这让他一时有些不敢相信。毕竟当初如果不是实在兵力紧张。也不可能让他们带五万兵马出塞作战。朝廷如果不是缺兵。就会直接出塞与突厥人决战。或者在雁门静待突厥大军的到来了。

“老夫与薛元帅也算相熟。不论是已经死去的薛世雄。还是如今的薛定国。或者薛家小一辈的薛家四兄弟。老夫都熟。只要他们接到老夫飞书。无论如何。定会相约来汇的。这方面。你不用担心。”王仁恭解释道。秦叔宝与罗士信、程咬金等人互相对视一眼。猛然向王仁恭单膝下跪道:“请大帅下令!”

“今夜四更班师。谁愿断后?”

程咬金一跃而起。上前请令:“断后我来。不多杀几个突厥狼崽子。俺老程提头来见。”

叔宝忙跟着起身。拉着程咬金胳膊道:“知节。今日一直是由你部负责殿后。兄弟们多有伤亡。眼下当以大局为重。今夜突围势力关重要。这个任务还是交给我来吧。今日一路上我部一直休养。眼下正是待战之时。只要我们撤到了摩天岭。到时。汇合薛帅所部。要杀突厥狼崽子有的是你杀。”

程咬金猛的点头:“好的。我明白了。”

王仁恭大声令下:“今夜四更突围。前军罗士信开路。程咬金押着阙度设中军随后。本帅与其余诸将皆护卫中军。叔宝率五千精骑殿后。四更一到。立即从南门杀出重围。直奔摩天岭!”

众将一声答应。大步出帐。小小的原阳城顿时紧张忙碌起来。

乌云遮月。秋风萧瑟。

陈军城头城下依然是军灯高挑。刁斗声声。两万余陈军已经缓缓撤回了城内。对面河边的突厥军也是篝火军灯。一片严密戒备。等着在明日的激战中夺回主帅。

突厥军法:主帅战死。将士无罪;主帅被俘。护卫亲兵则一律死罪。如今这八万大军的统帅兼汗国十设之一的阙度设被俘。不夺回主帅。谁敢轻心?

突厥人判断。陈军好战。陈军被困小小原阳城中。必然不肯投降。来日一定会进行鱼死网破的大战。绝没有乘胜逃跑的道理。今夜第一等大事是养精蓄锐。明日大战。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从昨夜一直打到今夜。两军可谓是打了一整天整夜。就算是马背上的民族的突厥人也都累的半死。他们相信。陈军定然更是如此。

而且。陈军躲在那个石头城里他们一时没有办法。但是如果陈军敢主动突围。他们却又是求之不得的。打攻城战。突厥人不善长。可要是打追击战。那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陈军不突围还好。一突围正中他们的下怀。要不是怕陈人的主将悄悄化装逃跑。突厥人巴不得把四面的围兵开都撤开。好让陈军主动的跑出城来。

秋夜露重。四更时分。所有的陈军已经全部悄悄集结完毕。三万五千陈军。此时经过连番大战。剩下不到二万八千人。其中还有数百伤兵。好在士兵们虽然疲惫。但为了突袭。陈军出塞的这些骑兵都是一人双骑。所以虽然连续几日疾驰。但经过一夜的休养。士兵们虽然还很疲惫。但战马却是已经恢复了精神。

“吱呀呀!~~”一阵刺耳的声音从寂静的晓夜中响起。下一刻。突厥营地中箭塔上放哨的突厥人发现。原阳北门大开。黑夜中无数的骑兵冲出了城门。向着突厥大营直杀而来。

“呜!————”哨兵连忙吹响了警戒牛角。

呜呜的牛角声响遍突厥人的大营。特勒阿史那、大奈兴奋的从帐中一跃而起。高兴的拨刀出营。陈人终于按捺不住的要从乌龟壳中跑出来了。他歼灭陈军的机会终于到了。

刚一出营。却见一名骑兵飞奔而来。大叫道:“禀报特勒。陈军从北门突围了!”

阿史那、大奈闻言一愣。一脚踹翻那名士兵。大喝道:“没脑子的东西。陈军怎么可能从北门突围。难不成想来向我军投降不成!”

他的话音未话。却又飞奔而来几名传令兵。

“报。大股陈军骑兵从东门突围!”

“报。大批陈骑从西门突围!”

“报。发现陈军从南门突围。。。”

(今日一万字更新。)

第825章一百万大军,倾国而战

“一百万大军,倾国而战!”

自大陈帝国战无不胜的皇帝陛下陈克复大帝,向举国发出了倾国迎战突厥汗国南下的强硬宣战口号以来,这句迎战口号就开始在大陈朝廷之中传播开来,并迅速的延散到了天下各地的百姓耳中。无弹窗更新快

在朝廷频频调动各地精锐兵马之时,大陈所控制的半壁中原山河的各地百姓们也纷纷反应过来。十二卫外府军、四卫水师,八卫内府禁卫军纷纷挥兵北上,中原各条大道上整天行进着无数的大军,高高飘扬的黑色飞鹰军旗引行无数百姓侧目。

在知道突厥汗国统叶护可汗背弃先前与大陈的盟约,一举欲集结四十万大军南下的可耻行径后,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各新划分组建行省都指挥使司下面所属的乡兵与民团们。

一条条的军令传下,原本只有少量乡兵轮值当守以协助地方平靖地方,维护治安的各府县乡兵们全在第一时间接到了各行省指挥使司下达的紧皱征召军令。一队队的乡兵们从四面八方的乡下农庄之中走出,携带着他们当初曾经上过战场时的武器铠甲上奔赴各府县乡兵集结处。

对于打仗,这些乡兵们倒是没有几个抗拒的。虽然名为乡兵,和府兵们相比起来他们算不得正规军人,但实际上这些乡兵却多是由当初陈军的老弱与其它俘虏部队与投降的整编部队载退下来的,在载退之前。许多老乡兵们实际上早已经从军多年,甚至不乏有些打了十几二十年仗的‘职业军人’。放在中原其它势力的群雄们面前,陈朝的乡兵实际上已经算的上是一支有足够作战经验的老部队了。更何况,这些乡兵们不但大多本来就是老兵。这些乡兵的军官们更大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中的老兵。只不过陈朝一向实行精兵政策,对军官更是精英策略,中低层的军官这几年基本上已经全部换上了那些经验丰富,又在讲武堂中进修培训过的专业军官。

军中原先那些大量的不少年经渐老,又或者受了不少轻伤残疾的军官,以及不少因是后来投降或者归附的军官被调离原职,调入了乡兵中。

整个大陈现拥有着多达二十余万的乡兵,一支拥有足够实战经验。与大量经验丰富的中下基层军官的旧式军队。他们不如二十四卫府卫军般精锐职业,但他们却也属于这个时代的一支拥有足够战斗力的大军。大陈建立之初,陈克复为了解决那些杂牌的大量投降与老弱兵马,将他们整编成了乡兵。好长一段时间似乎让人忘记了他们。

但是当大陈面临重重危机之时,大陈终于将这支并非精锐,但足够勇猛的预备大军放到了台前。

一支又一支集结的乡兵迅速的按战时制度,依照皇帝陛下的命令开始接替各地集结北上的府军离开后所留下的空当。他们接替城防,加强治安。并整军备战,加强训练,等待再一次上战场的机会。其中最精锐的一些乡兵营团,还被紧急抽调前往河东。增援府军战力。

二十四卫府兵大部份抽调北上河东、河北。而数量同样巨大的乡兵也被紧急征召,一部份精锐的乡兵被抽调北上河东。另外一部份则留守各行省重要城镇,接替府军留下的防御空当。但是更多的乡兵。其中多达近十万的乡兵则被紧急分调成三大部分,分调往江淮的江都重镇、汉江的襄阳、洛阳西面的潼关要塞之前。

府兵北上了,乡兵们则大多南下了,大陈的十几个行省之中,直接与南部与西部诸雄接界的诸省顿时压力大增。而中都洛阳、北京燕京、东都辽阳,三座京都顿时空虚,中原的河南行省、安徽行省、湖北行省、江苏行省诸省甚至更加空虚。

大陈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虽然多达二十万的百姓被紧急征召,从预备兵源乡兵转为了战时兵员。但对于同时与中原的七家割据势力并统一后的突厥汗国为敌,面对着南北夹击,超过百万的敌军,就算一直睥睨天下群雄的陈克复也对未来充满担忧。

突厥大兵压境,特勤司司长张锦却又不断收到安插各地的密探们发来的情报,情报无一不显示着中原七大割据势力之间正在不断的联动密谋着什么。

将北方前线所有战事指挥权全权交到大帅李靖之手的大陈皇帝陈克复面对着这些消息,也是日夜难安。大陈要与突厥人一决北方霸主之位,这个时候中原的那些割据势力是绝不肯放弃这么好的对付他的机会的。北方战事已经将大陈拖上了战车,是不可能再决出胜负前中途再下车的。

面对着其它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陈克复思虑再三之后最后还是提前签发了紧急战争动员令。

“一百万大军,侵国一战!”

二十四卫三十余万府卫军已经全部动员了,二十余万的乡兵也全都征召起来了,但面对极有可能的南北两线作战,陈克复不得不考虑更惨烈的战况。

坐镇河东前线太原城晋阳行宫中的陈克复下令,在征召了所有乡兵之后,再次全国征召所有各府县的民团。

民团数量与乡兵数量是相同的,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乡兵是府卫军的预备役部队,而民团则是乡兵的预备队。

乡兵是一支由府军卫裁撤下来的士兵组成的预备部队,平时的训练只比府军略差一等,而且朝廷与各地对乡兵早有武装,属于各平时散归于农,战时却能立马集结起来拉走就打,乡兵是一支准军事组织。

但民团却不一样,民团名义上也是大陈帝国国防武装的一部份,但实际上这却是属于一支地方性的治安民防队,他们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朝廷也只给予他们极少量的一部份训练用武器铠甲。就连最重要的指挥组织也不健全,说句直白的,民团们每个营团除了有三个全职的退役军官组成的营部,实际上他们一没军官,二没武器铠甲,三没训练,他们唯一有的也只是各府县的一个名单,还有每年廖廖几次的集训。平时最大的作用,也就是由轮值的部队负责帮助协助治安,灭火修路设岗查哨一类的。

要说民团如果有什么地方能符合一支军队的标准,那么唯一的估计就是每支民团的选择都是十分严格的,民团之中的民兵们,基本上都是二十一岁成丁以上,五十五岁年纪以下的青壮男子。

就是这样的一支预备队的预备队,此时也被陈克复下令全部征召,二十余万的预备役的预备役的民团民兵们,开始赶到各县的集结处集结登记,并分领武器铠甲,然后被分派往各防守空虚的城镇接替城防,守卫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