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647章

隋末-第647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抛却奇袭,陈军能与突厥人抵抗的也唯有守城做战了。可真的要放突厥人南下,到雁门去决一死战吗?雁门虽坚,可突厥人兵多势众,坚城再固,也有城破之时。当初杨广守雁门,最后不也城破数次?

可不让突厥人南下,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老元帅忧心忡忡,凭着手中现在这三万五千骑,他实在是想不到可以抵挡几十万突厥人的好办法。

可惜沈光杀死的是乙利小可汗,如果他杀死的是统叶护就好了。统叶护才是突厥汗国的根本,如果统叶护一死,突厥汗国肯定会重新陷入内斗之中,绝无可能这个时候继续南下。可惜统叶护不是这么好杀的,沈光能杀了乙利已经让他喜出望外,惊讶万分了。

想到这些,老将军不由万分疲惫,心中甚至升起放弃的想法。也许他就此退回雁门,不失为一保全之计。

可老元帅却不想辜负了将士们的信任,也不想辜负了皇帝的信任。他在河东边疆数十年,对这块土地早有深沉感情,更何况,这些年一直听皇帝陈克复所讲的兴复汉家,复兴华夏之语所打动。他实不愿意见到中原大好锦绣山河,却在自己的面前沦丧。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天黑之前赶到大利城,狗日的突厥人追的这么紧,咱们就在大利好好招待他们一次。正好,送他们去与前日杀的那五千突厥狼崽子们相见。”王仁恭大声下令,边续多日的急行军与突袭作战,部下人马俱已疲困。虽然知道现在紧随在后的突厥人只不过两三万余。

但是有这样的一支尾巴紧咬在后,他们却是无法休息的。这样下去,这三万余陈军精锐就算还能坚持下去,可那些精贵的战马们却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不斩掉这支尾巴,整支大军都会被突厥人给拖死。一旦大家疲惫不堪,那时随后而来的突厥大军就能让他们全都命丧于此。

无论如何,唯有先解决了这支尾巴,他们才能算暂时安全,才能有时间计划后面的事情。

秋风萧瑟,白露为霜。

九月的定襄,完全算的是上塞外风光。本就偏僻如无人区的定襄草原更是芒芒枯草,随风摇摆。放眼望去,除了枯草就是秃秃的树木,放眼望去,杳无人烟。

“吹角,通知弟兄们加快些步伐!”

“呜。。。呜呜。。。呜呜”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军士奉主帅的命令,大声吹起号角,提醒后边的弟兄赶快跟上。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容不得半点耽搁。“呜呜。。。呜呜。。。”队伍各段,有士卒举角回应

角声迅速在山中回荡开去,先是一声,然后是一串,一片。猛然间,前面山顶上仿佛也有角声传了过来,与行军的号角遥相呼应。

呜呜!

呜呜!

呜呜!~

风夹着角声吹过群山。晨曦微光之中,风卷战旗,战马如龙,骑士如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22章薛家将

(找小说素材就到bsp;当角声被暮色中的晚风送入城中时,一员老将军刚好巡视到了城头之上登高远望,借着茫茫暮色,他仿佛看见无数的旗帜人马正从北急疾而来

“嗷——呜~”

昏暗的天际传来一阵狼嗷之声,不过老将军侧耳聆听,却听出那并不是真正的狼嚎,而是隐伏在城北外的游骑所发出的警讯,有大队的人马到来了

多年征战所养成的警戒让老将军瞬间目光凛然,他迅的从胸前拿起千里镜仔细观望起来

暮色沉沉,远处似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常狼嚎声也不再传出了,除了呼呼的风声,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无数枯黄的野草的摇摆

老将军有些怀疑是自己有些过于紧张而出了幻听,但这个想法只是在他的心中一闪而过下一刻,老将军已经拨出了腰刀,大喝道:“传令下去,全军隐蔽,熄灭烟火,偃倒旗帜,禁止鼓角,严禁喧哗”

军令如山,老将军的军令一发,整个城中片刻之后已经悄无声息,就如半天前一样,似乎只是一座空无一人的鬼城

几道有力的脚步声走来,数名全身黑甲,边披风也是全黑的将领走了过来

“将军,发现什么了?”

“什么也没发现”老将军缓缓道

发问的将领很年青,甚至与那老将长相有几分相似听到老将的这个回答有些加疑惑,他们一路从中原千里北上,最后在诸多将领之中拼命才抢到这次出塞的机会,对于一个年青的将领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特别是对如今在朝中身份地位有些尴尬的薛氏叔侄来说

年青的将领正是当初河北大帅薛世雄的儿子薛万彻,老将军则是他的叔父薛定国在他的身后还有三位薛氏兄弟当初薛家乃是大隋河北的边疆大将,薛世雄乃是朝廷十二卫大将军之一,不但统军而且还兼任涿郡太守治民,北方统军管民的大吏薛世雄骁勇善战,其弟薛定国也素有悍将之名薛世雄四子是将门虎子早在当年已经是崭露头角,军中号称薛氏四雄

想当年,薛世雄坐镇涿郡,草原诸族不敢窥视薛定国是与罗艺并称悍将,无数次主动杀入塞外,掠夺草原诸部薛家四兄弟虽然年青,可那勇猛善战,却让军中一直称赞深得薛世雄兄弟之风,他日必然是帝国帅才

薛家四兄弟中的薛万彻虽不是最勇猛的可却是最善战的,勇悍敢战又兼善于谋略,一直被薛世雄视为将来的当家人可惜隋末风云乱世薛家身为北方镇守却碰上了辽东化龙的陈破军薛世雄最后虽无奈带薛家降陈,可最后却死在窦建德草寇之手可谓是让薛家颜面扫地,奇耻大辱

家主战死之后,薛家也算是彻底归附了陈克复,数年来为陈克复南征北战,围剿窦建德,剿灭王世充余党,兵临汉水河边监视杨暕。。。

虽然薛定国也被封十大帅之一,薛家四兄弟也早皆封郡公可实际上,薛万彻却一直都有种惶惶不安的感觉当年父亲虽然是死在窦建德之手,可他却也有些明白这里面有陈破军故意的原因在内薛家叔侄虽在军中位于高位,可与当初辽东从龙起兵的诸将们却相差天远虽然比起李孝常、柴绍、裴寂等这些后来归降者他们有些优势,可这种优势也并没有多少

薛万彻战场勇猛,可另一面却也十分善谋薛定国与兄弟们可以不去想那些深处之事,他却不得不想他这数年来一直观察皇帝的为人处事,自认也摸清了一些陈克复的想法陈克复是一个旁人难以左右之人,而且十分能忍,纵观当初他对付父亲薛世雄及河北诸将的做法就能看出一二陈克复总是这样一人,可用之人他总能接受,不管之前怎么对付过他反之,如果这人利用价值不高,那就是他清算老帐之时现在中原未定,陈克复大肆封官给爵,收买人心,但薛万彻却很清楚,一旦将来陈克复扫平了天下,估计又是一场当初河北血洗世族们的那一套了

薛家不是辽东从龙元佐,陈破军当初要入关时,薛家百般抵挡,最后降陈也是临渝关破之后再加上家主薛世雄又是陈破军暗算所死,薛家和陈破军早有一笔老帐在这几年虽南征北讨,可当初围剿窦建德之时,叔侄兄弟几人也曾经不顾皇帝的旨意,大肆屠杀过叛军俘虏,虽皇帝当初没有惩戒,但无疑又添了一笔帐

薛万彻这几年一直盘算,薛家早已经上了陈朝这条船,想下已经不可能了薛家要想将来不被清算,也唯有为陈克复再立大功,才有可能避免将来清算他知道,只要有大功,陈克复这人还是会既往不咎的

只不过,大陈虽然只据有半壁天下,可却是以兵马起家,大陈军队虽一直精兵策略,可朝中将领却是无数,上将千员要想在这上千战将中大功,却也是不容易的投陈以来,薛家虽征战数十场,可所立功却不多

这次突厥南侵,皇帝紧急调各处兵马北上河东,却让薛万彻看到了一个希望到了雁门之时,他知道老帅王仁恭率五万轻骑出塞,又听到大利城突袭之捷报后,马上就找了叔父薛定国商量,最后求见了大帅李靖主动请求出塞接应王仁恭元帅

出塞虽险,可在薛万彻看来,这却是一次立大功的机会留在雁门,是难有机会获得大功,得到陈克复赏识的

今夜,是出塞的第一夜

薛定国年不过四十出头还不到五十,可是战场上的硝烟让这位曾经让草原奚族闻风丧胆的大将布满沧桑,斑白的两鬓如染风霜此次出塞之意义所在,他十分明白这不单单是大陈与突厥的生死决战,也是他薛家的生死决战如此出塞能取得大胜,薛家的将来不必担忧,如果战败,他十分清楚将来薛家会面对什么

“我好像听到了角声像是两声,又好像只有一声”薛定国望着渐渐漆黑的夜幕,轻声道“万彻,派出去的斥候还没有回来吗?”

薛万彻还刚过而立之年,但一须长长髯须配上那英气的面孔,加上那深邃的眼神,他就仿佛如薛世雄再世一般薛定国虽为此次统兵大将,但实际上军中真正拿决策的却是这位薛家四雄之一

“斥候还没有回来,这里距离阴山北面的突厥大营有一日之遥,我们一种急行军赶到这里,斥候此时恐怕还没有过阴山不过我能确定的是,王元帅昨天清晨离开大利城,昨晚应当就已经到了突厥大营附近只是不能确定的是王元帅此去的打算?王元帅不过五万人马,一路从雁门出发就是日夜兼行,在大利城又歼灭五千突厥人,如此急行军再赶去白道川,以五万疲惫之军对付突厥二十万大军,实非明智之举啊”

薛定国笑了笑,转头拍了拍越发成熟的侄子肩膀,道:“王仁恭可非一般人啊,万彻,非常之人非常之时会行非常之策王仁恭虽老,可雄心却在想当初,他可是与你父亲同辈称雄,一起号称北疆八虎的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个前锋将军,而如今大隋诸将之首的李靖元帅,还不过是杨素府中一小小书记你切莫小看了王仁恭,王仁恭用兵,向来谨慎小心,但却往往极能抓住时机,行兵多行诡道,讲究先发制人,十分大胆可另一面却又十分谨慎,往往一击即退就如同隐藏于乱草丛中的毒蛇,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袭击你,你也不知道他袭击之后会隐伏于何处”

“老元帅从雁门千里奔袭大利,一举歼灭五千突厥前锋以此看,确实符合其用兵之法,叔父,若是按此推算,那老元帅定会故伎重施,再次奔袭突厥人只是突厥人有二十万之众,此去胜算几何?叔父,我们马上出发前去接应”薛万钧有些担忧的道

“不妥”薛万彻摇了摇头,否定了兄弟的提议

“为何?”薛万钧有些不解的道:“老元帅不过区区五万轻骑,以一敌四,明显的以寡敌众,这是以卵击石之举何况这五万兵马疾驰数天,日夜不息,早已经是一支疲兵就算突袭能收攻其不备之功,可在草原上也突厥人骑战,怕是难以功成身退我等即是向大帅请命出塞接应,此时正是时机,难道坐等王元帅兵败?”

“坐等,我们只能坐等”薛万彻望着北方叹息一声点点头道

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心里也是十分的复杂沉重可他却明白,他们与王仁恭相距一日之遥,此时纵然拼命赶去估计战事也已经结束而且他们这次所带出塞的全是步兵,离开了城池依靠出塞,就算接到了王仁恭所部兵马,也无法应对突厥人的轻骑追兵

住院一周,刚刚回家数天没,十分抱歉本来这几天是要去上海参加作者高级培训班的,十分郁闷书不会太监,木子会努力完结

。rt

第823章王仁恭兵困原阳镇

定襄白道与大利城之间有金河相隔,金河南岸有一小镇原阳镇

原阳镇原本是中原与塞外之间的最后一座边境小镇,历年无数来返于中原与草原的商人们商途间大多会在此歇休,小镇虽属边境偏僻之地,但因商旅往来不断,小镇却有些异样的繁荣。镇上酒馆客栈林立,还有多的让人惊讶的青楼妓院,与那数不清的年青美貌姑娘,再加上那些商旅们在小镇上建立的许多仓库,加上那些生活必备的各种商铺,整个小镇比起大利城来也不逞多让。

不过昔日的繁华早已经远去,自从始毕可汗南下之后,原阳小镇就曾完全毁于战火,这几年东突厥内乱,无数的商旅重新涌入草原,给原阳小镇重新注入了不少生机,可与往日比起来,依然是天壤之别。如果不再发生意外,也许再过个十年八年,小镇又重新能恢复往日繁华。

不过此时,落日余辉下的金河南岸,原阳小镇已经彻底的化为了一片废墟。

袅袅黑烟升起,干枯的只剩下浅浅水流的金河两岸,早已经成了一片惨烈的战场。连续疾驰数天,又大战数场的王仁恭所部三万余轻骑虽然一路疾驰南下,可人马疲惫,速度不断减慢。而突厥大将阿史那、思摩却率着数万突厥骑兵衔尾直追,一路上不断纠缠胶着。

面对着突厥人的死缠烂打,陈军只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