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401章

隋末-第401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女点点头,匆匆离去。

没有一会那宫女果然偷偷的避开辽王安排的那些内shì将燕王带到寝宫。

燕王就是杨广的嫡长孙,已故元德太子杨昭的嫡长子,也就是左骁卫大将军云定兴的亲外甥。燕王杨谈此时不过虚岁十四,却长的十分高大,文质彬彬很有其父风采。自小就深得杨广喜爱,一直带在身边早年太子杨杲未出世时,更是得宠。只是后来杨广自己又生了太子杨杲,这几年杨谈也渐大,虽没早年那么得宠,却也依然十分受杨广看重。走到哪里,就要带到哪里。此时杨谈三兄弟,二弟杨侗在洛阳,三弟杨侑在长安,唯有他一直随驾左右。

此时杨广醒来的消息还只有晋阳宫中少部份人知道,就连同在晋阳宫中的杨谈也不知道。刚刚被这宫女带来时,他还有些犹豫。却不曾想,一进来就发现本来已经昏mí两月不醒的皇爷爷已经醒来,此时正仔细的看着他。一时不觉落下泪来,杨广看着这喜爱的长孙也不由的心中jī动。

“皇爷爷,您醒了。”

杨广点了点头,伸出那只还能动的右手轻轻抚mō了几把孙儿的脸。看着这个还显稚气的面孔,心中却是充满了寄托与期盼。沉默犹豫许矢之后,杨广终于下定决心。

伸手拿起笔,那边杨谈一看皇爷爷提笔,忙跪坐榻前亲手磨墨。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燕王皇嫡长孙谈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一段并不太长的字,短短两行写就。

旁边正磨着墨的杨谈忍不住瞄了一眼,就这一眼,却已经是面sè大变。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爷爷居然会立下传位诏书,而且这传位诏书居然还是传给自己的。一时心中翻腾,就那样呆呆的跪在那里。

杨广写完这封传位诏书,又让宫女拿来自己的印玺加盖。最后又让宫女拿来传国玉玺,只要再盖上传国玉玺,那么这就是一封法的传位诏书。杨广此时心中已经有些不安,虽然他打算一会将那此大臣们诏来,亲自当他们的面立杨谈为太子,再立下遗诏。但是却只怕会节外生枝,故此才打算先悄悄写下这一道传位诏书给燕王。

那名宫女跪在那里小声道“陛下,在太原城时,玉玺是由皇后娘娘所亲自携带掌管。后来娘娘失踪,玉玺也一起不见了踪影,自今未见。”杨广一听玉玺也不见了,眼睛一时瞪的吓人,不过最后也只能是抖动了那半边脸好一会后,只能做罢。

写好传位诏书,杨广又提起了笔“皇长孙燕王现为皇太孙,著派苏威、李渊、裴世矩、云定兴、樊子盖、王世充、卫文升、宇文化及,为顾命八大臣,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他最后选定的这八个大臣,皆是他心中思虑半天之后的结果。既有先皇时的老宰相苏威,又有实权大臣皇戚李渊,更有裴世矩这样的裴阙掌门人物,再加上燕王的亲舅舅左骁卫大将军云定兴,最后他又加上了手握重兵的实权派大臣王世充,再加上忠心耿耿的老大臣樊子盖,及关陇世家代表宇文化及和卫文升。这八人可谓代表了如今朝中的各方势力,杨广相信,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杨谈一定能坐稳江山。

杨饮还处于震惊之中,杨广也顾不得太多。提着笔以笔代言,不停的交代杨谈。他已经想好,此时他处于晋阳宫中,根本不清楚太原城中的形。看之前杨的行事,他已经隐约有不好的预感。他不敢冒险,所以打定主意,一会就让室女偷偷的带着杨谈出宫,先去找到云定兴。

只要云定兴见到了杨依,再看到了他的诏书,就一定会尽心尽力的辅助杨谈。到时由云定兴出面,再去联络诏书中的其余七人。以他的记忆,李渊和王世充再加上卫文升、宇文化及,他们的兵力加起来,可是有三十万多万。这么多人马,绝对不惧杨睐。

不过这也不过是他的一个预备方案,杨要对他不利,也不过是他暗中猜测。

如果一会李渊等人真的接到他先前发出的敕令赶来晋见,那自然是最好。万一他们接不到诏书,他自然说明杨睐的野心。到时他现在的安排,就将十分重要。

杨饮跪地给杨广磕了几个头,才万分不舍的在那个宫女的带领下悄悄离开。

那宫女和杨谈两人换了一套禁卫衣甲,趁着人不注意时,从后面偷偷的潜出宫外,寻找云定兴而去。杨谈刚出宫没多久,那边的太监总管王大海却也是将杨广召集大臣的那道敕令拦截到了手中。拿到敕令,他立马送到了就在晋阳宫中还没离去的杨。

杨看完敕令,脸sè铁青,将敕书交给其它人看。

看完这敕书,大家也都是脸sè不好。这敕书上召集的大臣名单,

居然他们之中一个也没有。要知道,虞世基可是三省中的内史省长官,堂堂副相。裴仁基更是手握十万兵马,裴蕴也是挂着参掌朝政衔的大臣,别的人没有资格,难道他们也没有资格。可皇帝却一个也没有召集他们,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殿下,看来陛下确实不想把皇位传给你,要不然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会来这样一手了。”裴蕴yīnyīn的道。

杨脸上狰狞显lù,本来俊俏的脸却十分的恐怖“他只有我这一个儿子,他不传给我他打算传给谁?当年那短命杨昭死了,我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不肯立我为太子,那时本王只当他年青,不想太早立。可他后来居然立一个八岁的贱婢生的孩子也不肯立我。如今那八岁的贱种也死了,他自己也活不了几天了,为什么还不肯将皇位传给我。”年轻的裴行俨穿着黑衣铁卫的铠甲,冷冷的道“陛下不肯立,殿下让他不得不立不就可以了。”

“什么意思?”杨睐死死的盯着裴仁俨道。

“民政是陛下如今唯一的皇子,不过陛下却是还有几个皇孙的。

特别是那燕王,可是一直深得陛下的喜爱。”裴仁俨冷漠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杀了杨谈?和杨昭的其它儿子,这样陛下就不得不传位于我了?”杨睐眼前一亮,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他就不相信,如果杨昭的三个儿子都死了,杨广还能传位给谁。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裴蕴在一旁冷然道。!。

第482章霸王卸甲

太原,唐国公李府。

李世民眼下虽然已经是大将军,且在洛阳时就分府而居。不过眼下在河北太原,却并没有单独开府,而是住在李渊的唐国公府,毕竟如今呆在太原,也不过是暂时之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跟着回东都洛阳或者是长安大兴城。所以他也懒得再去寻找府第,干脆就住在唐国公府。

前些日子,父亲李渊已经帮他说好了一门亲,与皇族的杨武之女联姻。虽然听说杨武的女儿长的还不错,人品也还行,不过李世民却并不在意。他的心中,一直还装着那个女子。虽然她从不曾对自己展lù过欢颜,但是那日秋千上那阳光下的巧笑倩兮,却让他再不能忘。

想起再过几日,就是与那杨家女儿的大婚,李世民的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烦燥。这让他又想起了心底的那个女子,只可惜他虽然曾从那人的手中夺下了她,可却也只是拥有了那么短暂的时间。也不知道她如今在那辽东可还好,据朝廷的情报显示,那人如今已经越来越强,实力越来越大。

这让他的心中更是莫名的失落,眼看着他不断的努力,可两人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让他有种常常的挫败感。一整天,他都被这烦闷的心情所影响,甚至今日他连军营也没有去。身着一件黑sè的袍子,李世民漫步在府中的花园。以往,他最喜欢穿着白sè的衣服,就仿佛和那个男人一样。可自从断壁毁容之后,他再也不穿白了。

一阵jī昂的琵琶声传来,让李世民郁结的心情也为之一动。他寻声而去,却发现原来是三姐李秀宁正在树下一人独自弹着琵琶。

站在那里,李世民也不由惊奇,这首曲子听起来沉闷悲壮,他以往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一首曲子。但是听着听着,他却又感觉这曲子是那么的熟悉。就如军中大鼓一般雄壮。

听着就像是军营之中,擂鼓、升帐、点将。

再继续听,却又像是在整队,再点将,然后接下来就仿佛让人又置于那喧天的战阵之中。

出阵、接战、酣战!

听着听着,却又感觉曲调一变。

那雄壮又变成了沉闷悲壮,仿佛那大军已经陷入了重围之中,死战却不得突围。

甚至后面是一长段的紧张急促的音调,就仿佛那一员绝世武勇的大将,已经英雄末路。带着残兵正不断的突围、突围、再突围。而在他的后面,是数不清的追兵。那无数的马蹄之声就在身后纵横奔驰。

到最后,曲调更加悲凉,仿佛那大将终于逃无可逃,英雄末路。

“铛!”

就在那琵琶曲最之时,琴弦却突然连断几根,最后只余一根琴弦孤怜怜的在琵琶上。

李世民清醒了过来,发现刚才自己居然不知不觉的陷入了那曲子之中。他往三姐李秀宁望去。却发现那琵琶四根弦断了三根,此时只剩下一根弦,可是那三姐李秀宁仿佛却并没发觉一般,仍然自顾自的弹着那最后的一根弦。

那一根弦弹出的曲调已经不成音,可合着那残缺的音调,却让李世民觉得仿佛更加的悲伤。在那悲伤的曲调之中,他发现。三姐的脸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早已经被泪水打湿。

李世民走过去,怜惜的将那琵琶抢了过来,“三姐,你整日这般以泪洗面却又是何苦。”

对于这个三姐,李世民以往是最喜欢的,可是后来,却总觉得面对她心有愧疚,所以也很少来看她。但是每次来看她,见到她总会是这般。不是对着镜子发愣流泪,要么就是绣着花时把手刺了,却犹不自。更多的时候,都是这般,整个人没有了半点灵xìng,时呆时傻,一会哭。一会笑。

这大半年来,父亲和他们兄弟几个,也曾想过要再给她找门亲事。可是本来有些看上李家的地位权势,想与之结亲者,可一看到李秀宁的样子。却都是摇头苦笑,最后只能是推脱掉了。

久而久之。如今整个太原城的人都知道,李家那位曾经嫁给陈破军的三小姐,如今已经疯颠了,得了失心疯。

李秀宁的琵琶被弟弟抢去,只是幽幽一叹息。

良久才似自言自语般道,“这首曲子叫做霸王卸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二)开帐(三)点将一(四)整队(五)点将二(六)出阵一(七)出阵二(八)接战(九)垓下酣战(十)楚歌(十一)别姬(十二)鼓角甲声(十三)出围(十四)追兵(十五)逐骑(十六)众军归里。最后那一段,就是别姬的一段,极为哀痛,描述的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面对爱妃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和痛苦。”

李世民在心中回忆了几遍霸王卸甲这个名字,却觉得从没听过这样的一首琵琶曲。父亲也喜欢弹琵琶,就连他也会弹上几曲,虽然他弹的不是很好,但是听过的琵琶曲子却是极多。像今天三姐弹的这曲子,这般的动听,他不可能没有听过。难道,这是三姐自创的?

李秀宁仍然在低语,“这是他曾经教给我的曲子,当初他教了我两首。还有一首是春江花月夜,我喜欢他的那首诗,也喜欢他为那诗配的琵琶曲。可是那时他对我说,他更喜欢这首霸王卸甲,喜欢霸王对虞姬的这种生死爱恋。那时我不懂,如今我终于明白了,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霸王在失去虞姬时,还能自刎相随,总算能泉下相逢。可我呢,明明知道他在那里,却咫尺天涯,永远不能再见。”说着,李秀宁的眼泪不停的涌出。

李世民面无表情,他当然明白三姐口中的那个他是谁,只是没有想到,三姐居然会对他如此用情至深,甚至念念不忘。心中一股莫名的妒忌涌起,不由的脱口而出道。“三姐整日在家哀叹,只怕还不知道,两个月前,皇帝已经将出云公主送去辽东,赐婚陈破军了吧?只是不知道,那陈破军在辽东与那公主洞房花烛之夜时,可否还记得三姐你?从来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三姐,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论从哪。我们李家也不可能和陈家再搭上关系的。”

说完这话,看到李秀宁脸sè变的更加惨白后,李世民心中也不由的痛了几分。心中不由自责几句,再无法留在那里,忙甩了一下衣袖转身离开。

刚离开后花园,却有府中家人来报,说是左骁卫大将军来访。

李世民当初雁门西陉关口,曾经与云定兴一起并肩战斗过。对于这个胖乎乎的将军。十好有好感。总觉得虽然这人看上去似乎缺了些勇武,可是却十分的有智谋,而且这人在关健的时候,也是能豁的出去的。想起那次在西陉关,要不是他和来护儿的看重,自己当时可能早死在了那个小关隘了。

听说他来访,李世民连忙收起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