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254章

隋末-第254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瞰看着那校场内外的jī动军官们,一颗心也是jī烈的跳动着。心里不停的咒骂着之前派出去的那位亲卫,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带人过来。只要人马一到,他马上就要离开辽阳城,这里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每呆一刻钟,就让他感觉心惊肉跳多一刻钟。

“本王原还打算将辽王府安在辽阳城,可是看眼下的情况,这辽阳城是绝呆不下去了。看来本王要给父皇写信,让他召我回中原,这哪怕是天天被禁宫中,也比呆辽阳城好。”杨眯不满的道。

宇文化及和杨眯都是同一类人,早在数年前,两人就已经是一对好朋友了。此时宇文化及同样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有些不满的道,“樊老大人也真是的,既然陈大人都已经差不多平息了这些丘八了,又何必再多生事端。辽东的土地都是些不值钱的田地,有什么好舍不得的。多分些就多分些是了,又不是关陇的土地。幸好我是去国内城任太守,要不然我也不敢留在辽阳城。这些丘八太目无法律了。”

老将董纯站在杨冰的身后,轻声道,“其实也不能怪那些军官,他们本来不过是些农夫,不过是好命跟了陈破军,却平定了辽东城,立下如此大功,一跃从农民成了军中将校。本质上他们还是此农民的,只喜欢占些蝇头小利罢了。

其实王爷也不必对他们太过于忌惮,这些人虽然没啥礼貌,但却也懂的军纪。你们刚才看到陈破军上前时没有?几句话,就能把这些军官镇住。”

杨眯摇了摇头,“这辽东太凶险,本王不想再呆下去了,我不会入辽阳城的。我就坐在城外我的shì卫军营之中,等到父皇召本王的旨意下来了,本王就回中原,一刻也不多留。”

董纯一听就有些急了,他是杨瞰的支持者,眼下杨眯到了辽东,让他觉得他们还有一线希望。可是现在如果回去了,那等待他的,绝对是再无翻身之日。

“王爷,切不可如此想。来时陛下也没有指定您的王府所在,辽阳城虽然也还繁华,不过这里历来是辽东兵家必争之地,早建成了一个大堡垒,这些年又连打了数次仗,多有破损。其实这辽东最好的地方还是大平壤,平壤城边上的大兴城,本就是仿西京而建。且平壤气候温暖,和中原相差无比,不比辽阳城寒冷。且辽东军在平壤没有多少兵马,这次臣为平壤太守,王爷应当将王府设在平壤城。就不用再担心这些辽东兵马了,用不了几天,陈破军就会解散他们的。”

宇文化及也点了点头,他的国内郡和平壤也不算太远。“王爷,一会还是要您出面,你让樊大人不要再多生枝节了,这事就全交给陈大人来处理吧。不过是些荒地僻壤,不值的去争。以后咱们还要呆在这辽东呢,可不能把这些丘八们都惹恼了。”这辽东处于数个民族部落的包围之中,万一到时出的什么事情,他们只有一万人马,关健时刻,还是得靠这些辽东兵马的。

基本上几个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件事情绝对有陈克复的影子在里面。不管是安排还是纵容,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属于正常。辽东是陈克复打下来的,他有兵权在手,又是辽东最高级别的官员。

而他们却是突然调入辽东,他们属于未来辽东的文官地方系统,但他们本身却也大都是军队系统出身,有资历有威望。陈克复现在在他们一来辽东时,搞这么一下,也算是官场之上的权势争斗。这就是地头蛇和过江龙的争斗了,现在宇文化及、董纯等人都明白,强宾不压主,不管将来如何,眼前这一关却只能先让着陈克复。

杨瞰几人走到陈克复的面前,“破军兄,你切不要和樊大人有什么误会。老大人只是在朝中呆久了,一时还没有适应辽东的情况。辽东的土地,哪能和中原比嘛。更何况,这些本来就是将士们用xìng命挣回来的,哪有讨价还价之理。我们都觉得你之前的提议很好,我们都支持你。你看,小王把老大人请下来,接下来,还是请你来主持这军功兑换一事吧。一切都听你的,保证不会再生枝节。”

有了杨眯出面,接下来的事情也好办了。樊子盖有些不太情愿的被杨眯叫了下来,陈克复重新上台,继续之前的兑换计划。果然陈克复一上台,下面的军官们不再鼓噪了。整个兑换计划很简单,陈克复定好了条件,接下来的事情,只需要按照军功簿上记载,和之前的封赏旨意两相合计,再一一兑换就成。

虽然最后没升成官,但是能得到这么多的土地,众将士也是心满意足。大多数人一年前,还都只是个家中薄田一二十亩的穷老百姓呢,如今一下子有了三四百亩地,哪怕这些地再贫清,那也是几百亩地啊。就算轮流耕种,也一样是温保有足,甚至能当一个富家翁了。

军功兑换完之后,陈克复干脆又在台上宣布了辽东行营兵马分害的事情。一切都是按照之前早已经计划好的进行,大量的新兵、步兵都划入了府兵编制,一共近八万人齐解甲。他们又多分到了一次土地,分了这此土地,他们就世代都是府兵,以后的自身装备都得自备。非战时,每年除了三个月的时间要进行集结训练外、入番外,其余的时间,他们就是农夫,在家种田。

而剩下的兵马,一部分为镇兵,这里集中的大部份都是行营中的工兵部队,已经大部步兵,少量骑兵。郡兵的两万余人,则大部份是步兵、弓兵。

辽王等人原本以为,这个行营解散,会遭到陈克复的抵制。哪怕不明看来,肯定也会搞点什么小动作出来,阳奉yīn违,拖延什么的。

可是现在看到陈克复这么快就将兵马分害的计划都弄了出来,鱼俱罗等人都有些意外。府兵不归地方官府管,镇兵也不归他们管,但是郡兵却是名义上灶他们管的。

军队分害的命令一宣布,不少的军官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反倒是不少的军官还很高兴,毕竟分到了这么多田,如果不用再留在军营,那是最好的了。

陈克复带着辽王杨瞰等人迎入了内城他的元帅府,如今这里已经改成了辽国公府。一进府,刚坐下喝了几口茶,陈克复就递给了杨眯一个手卷。

辽王杨眯打开一看,惊讶的啊了一声,“天啊,这,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第288章醉翁之意

杨着那份年卷,十分的惊讶。甚至惊讶的,都已经失声说了出来。

厅中的几个大臣都愣了一下,不知道那手卷之上,究竟写的什么事情,居然让辽王如此惊讶。

“辽王,生什么事情了?”

“你自己看!”杨睐将手中的手卷递给了董纯。董纯看后也眉头皱了起来,抬着看了陈克复一眼,将手卷又递给了其它大臣。

等一圈传过之后,众人都有些眉头紧皱。樊子盖有些犹豫的道“辽公,出兵这等大事,最好还是先请示兵部和陛下为好。辽东刚刚平定,最好的还是休养生息。辽东用兵数年,将士死伤无数,这战争刚平,又要用兵,这却不是好事啊。”

那手卷上其实就写着一件事,陈克复决定对室韦出兵。

众人如此强烈的反应不是没有原因的,陈克复在解除了辽东行营元帅一职之后。现在的职位是纳言、参掌朝政、左屯卫大将军、辽东留守、知辽东七郡军事。

在这几个职位之中,纳言是相位,参掌朝堂不是官位,是一个头衔。两个官衔其实都是一样的,位高权重,可却是必须回到朝中才管用,在辽东也只是位高罢了。左屯卫大将军一职同样差不多,那是有统兵权,无调兵权。

真正让陈克复在辽东立于众人之上的,是辽东留守和知辽东七郡军事二职。前一个,虽然留守比太守官位高,但却不是直接的统属关系,他有监督权,而没有直接的管理权。七郡太守受他的监督,但却是直接受吏部管辖。后面的一个知辽东七郡军事,是给了他统领辽东兵马的权利,同样没有调兵权。给他这个官职,只是让他在辽西辽东各部落万一突厥进犯辽东之时,让他能统领辽东兵马防守。

但是现在陈克复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战争!

他的理由很充分,室韦人在各方各谈期间,杀害隋军军士,纵火烧城,甚至还杀害了军中大将,唐国公的嫡四子李玄霸。这每一件单独拿出来,都已经是对大隋的挑衅了。更何况还是几件事一起做的,更兼上次室韦人出兵一万会盟高句丽,联手打隋军,这合起来,绝对够的着战争。

鱼俱罗等人不惧战争,他们都是战争中走出来的。真正让他们担心的只有一件事情,战争一起,辽东七郡就将进入战时状态。一入战争状态,那陈克复就可以以战争为最高,直接干预甚至管理他们。陈克复没有调兵权,甚至没有任何的九品以上官员的人事任命权。

而且各个地方官府他也无权干涉,但是战争之时,他却可以以军法来干涉管理。甚至在关健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些一郡太守,如果违背了陈克复的军令,他都有可能用军法将他们斩。各地的钱粮调动、

民夫壮丁调动,这一切,都在陈克复的权利之中。而且最关健的一点,如果开战,陈克复就将从一个位高却不管具体事的留守,重新变成一个手握兵马的真正实权人物。

刚刚解除了他的兵权,现在他却马上又要重新聚兵,这让董纯等人都感到一丝不安。陈克复没有兵马在手,辽东就是他们七个太守最高实权官员。但是如果陈克复一统兵,他们却只能相当于陈克复的七个部下了。

“诸位使君大人,并不是我要挑起战事。这是室韦人的主动挑衅,不但是对辽东的侮辱,也是对大隋,对皇帝陛下的侮辱。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本官代天子掌辽东兵马,为的就是维护我大隋的尊严。现在室韦人先是出兵攻打我辽东在前,现在又来捣乱各族和谈,甚至杀我军士将领,纵火烧我城池。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反击,那今后我大隋还如何震慑这辽东、辽西诸部?大隋的尊严何在?大隋天下的威严何在?”陈克复站起身,郑重的道。

董纯皱着眉头道“只是这兵马调动乃是大事,这战争更是大事。

我们不反对辽公对室韦人开战,不过在这之前,是否应当先向朝廷奏表,征得朝廷和陛下的同意再兵不迟呢?”

董纯的意思很简单,如果陈克复真的按程序来走,这辽东和中原相距何止千里。一封奏表来回,再加上朝廷的讨论商议,哪怕到时皇帝真的同意了出兵请求,这事情最起码也得在三五个月之后了。而有这么长的时间,他们这些郡太守也肯定能将各郡掌握在手。

而且还有个很关健的,就算皇帝同意出兵,这如何出兵,出多少,派哪些将领,哪个为主将,哪个为佐素,甚至是哪个为监军,这都不一定。甚至有可能,到时朝廷认宝为这是一场小规模战争也有可能,也许并不一定会派陈克复出马。拖下来,还有太多的可能。他们都不愿意,陈克复继续握着兵马在手。陈克复一直统着兵马在手,那么他们这些郡太守永远也当不了辽东的家。

“我的探马来报,室韦人已经有向西北方向后撤的迹像。军机稍纵即逝,如果我们现在将此事上派朝廷,那么一来一往,等到陛下的旨意下来,室韦人早已经跑的不知去向。到时我们如何深入大草原,找室韦人教训。难道到时我们就不打了?那如此一来,岂不是所有的部族都可以效仿他们,想打就来打一下,打完就走?”

陈克复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此时轻松的应对着他们的反对。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更何况,本官不但是辽东留守,更是知辽东七郡军事。守卫辽东、防范各族本就是我的职责。室韦人已经对我辽东开战,这个时候本官当起兵马,给予室韦人迎头痛击。诸公,我的兵奏章已经正派人送往中原。而且,三日内,本官将点齐兵马,北上室韦作战。

“不知道辽公本算出动多少兵马?”鱼俱罗问道。

陈克复又取出一份手卷摊在从人面前“辽东各郡郡兵和各镇镇兵,都负有保境安民之责,不宜轻离。所以本官的计划是,从府兵之中调集四万余人马,大多为骑兵,以骑制骑,求速战速决。”

“不知道可需要老夫出战,老夫虽然年迈,可是却也还能上战阵之中取敌级。。。吐万绪和樊子盖等人眼神交流了一会后笑着道。

鱼俱罗、董纯二人也道“如果需翼,我们也还是可以上战场的。”

看到三人突然不再反应,陈克复愣了一下,不过也不再去管是什么原因。只是笑了笑道“诸公都是朝廷委派来治理地方的使君,如今不过是去讨伐一个小小的室韦,何须诸公出马。地方为重,地方为重。”

“既然辽公如此说,那我等定会为辽公准备好后勤粮饷。”樊子盖也跟着说道。

几人都同意后,事情也就好办。由陈克复下达征召命令,征调四万余兵马。不过这个命令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