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152章

隋末-第152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个的也全都穿着东北军的黑sè铠甲,一排排的站在圈出来的那块校场外,看着一众正在操练的士兵。虽然只是在旁观看,却也都是站的整齐,一眼看去,倒增加了一份肃杀之气。

“那些是什么人”对于军中的将士,陈克复向来都是比较熟悉。

以前破军营只有三千人的时候,他能喊出每一个伙长的名字。现在部队扩编,一下子有了八万人,他虽然不能再一见到就想起对方的名字,却也能对那面孔会有几分熟悉的记忆。

但是眼前的这些人,他却没有一个有印象的,不名有些奇怪。

张锦连忙回答到“大帅,这些都是昨天刚解救的那些被俘虏的士兵。本来安排他们先继续休息的,可是好像他们听说司令昨天已经给那些军官们安排好了,让那些人去做教头,所以他们一个个也想归队。

这不,一大早上的就磨着后勤营发铠甲兵器给他们,后勤营的老王没敢答应,最后是李参谋长同意发给了他们铠甲,不过暂时还没有发兵器。”

这些老兵们既然要求归队,而且一个个都比较心急的样子,这是好事啊。如今他的部队正缺少老兵,如果能将们收编进来,那有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自然也是能大增的。

不过如何用,却也是个问题,就如那些军官一样,虽然知道这些人经验丰富。但是在没有得到他们的忠诚之前,陈克复还是不敢将他们分散到军中去带兵的。让他们做教头,这也是他考虑了良久之后的结果。当教官,既能让他们把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给传授予那些班排长们,而且也能在没有完全掌握他们之前,防止他们掌握部队。

如果捋来,这些人中有比较倾向他的,让他放心的,也许到时他才会考虑让那些人下到军中去带兵,但绝对不是现在。而眼下的这些士兵同样如此,这些都是老兵,而且也并不都是一个部队出身的,乃是当初的九军残部,各部队的都有。太杂太乱,不好掌握。

集中单独设营是不大放心的而打乱编入军中,倒是目前的一个可行之策。左想右想正没个决定的时候,张锦在旁边道“司令李参谋长来了!”

最近李节好像已经放弃了对统兵权的野望了,反而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后勤等民事上面。陈克复一时也拿不准他是真的认栽,不再想着谋夺军权,还是想另辟蹊径,搞战曲径通幽的打算。

不过他现在确实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对于陈克复来说,与其自己与弄不好,还不好干脆牢牢的抓住军权,再派人监督好他就是了。如今调查司的人马已经早就将他定为了一号目标,在他身边安插眼线,派人监视,各种手段都用上了。陈克复也不怕在这辽东之地李节能玩出什么huā样来。

两人打了个招呼,就站在那里一边看着士卒操练,一边谈论起一些后勤等事务。

“大帅,张合将军和刘铁柱将军昨天已经拿下了十来个小山城了除了送回了不少的物资,还送回了不少的人口现在我们大营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了。你看,是不是要先派人开始将粮草物资等先行开始运送回辽东城了?还有,按你所说的,我已经让人将那些俘虏们全都按您说的分开了,这些人如何处理?”

高句丽为了应对隋军,搞了个坚壁清野,将整个辽河一线的城池外的百姓全部撤入了附近的各大小山城之中。可以说整个辽河一线的粮食物资,金银财富、牲畜人口全都集中转入了各个山城之中。凭着高大的山城,这样做的效果确实不错。只可惜现在整个辽河一线的兵马全失,各个山城,大的千把人,小的只有几十人上百人,根本无力防守。

加之陈克复派出去的兵马,也并不是去强打明攻,基本上都带着那些已经投降了的高句丽将士。各个大小山城,基本上是全都没有抵抗的落入了陈克复的兵马手中。

那些集中起来的资粮财富人口,更是方便了那些隋军将士们。他们根本不用费尽心力的去烧杀抢夺,只需带着投降的辽人开路,就没有打不开的山城。面对着那些整城整城的财富人口,一众隋军将士如今都已经有些免疫了。再看到那些东北,甚至只会觉得有些多的让人腻味。

大军收集了所有的马车、牛车,将那些各个城中的财富、人口、物资如同溪水汇聚一般的往金山城中而来。才只一天时间,那金山城外的一大片空地上,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临时货场了。不但那整袋、

整袋的粮食、就是那些金银铜钱都全都一箱一箱的随意的堆送在那里。

好在现在还没有下雨,一旦下雨,这么多的物资的暂时存放及运送,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陈克复点了点头“这个确实,这样吧,你从俘虏中抽调两万强壮青壮,把这些物资开始运送回辽东城,最好是多抽一些原来的奴隶,这些人好管理一些。不要抽调那些被俘虏的辽人将士,以免发生意外。

让刘铁柱的第五师万余人,另外再派郭孝恪的重骑兵旅四千人负责押送。这么多的物资估计最少得运上个好几趟,让那些挑选了来的工匠、

及大夫郎中,识文断字的,还有那些孩童也一起带走,全押到辽东城去。等到了后,重骑兵旅就不用再返程了,直接让他们协助鲁世深守卫辽东城。”

“那其余井虏呢?”

“其余的,那些战俘们则等到下一批运输时,一起押送回去。女人贵族们也第二批一起回去。至于那些年满五十的男人,年满三十的女人,以及残疾之人,全都留下,等明日清晨随军一起向扶余城进发。到时如果辽西诸部族愿意买他们做奴隶就卖给他们,如果不愿意,到时就留在扶余城自生自灭吧。这些人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半点用的,杀了,还坏了我们的名声。留着,如果他们逃到辽人的地盘去,那到时也会消耗辽人的粮食物资而已,也算是个弱敌之策了。

对于陈克复来说,这一部份的辽人一不是工匠,二不是会医术等有用之术的人,三来年纪太大,男的干不了什么活,女的了不能再生孩子。而那些残疾之人也同样是没有什么用的人,这样的人,留下来,

那就是真正的光消耗他们的粮食物资了。虽然他的决定残酷了一点,但是对于外族,且是死战世仇的外族,他一点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

那些强壮的辽人他带回辽东城,等以后还能生产,年轻的孩童今后还能教化,最不济也能当奴隶卖掉,怎么也不会亏本。

“好的,我都会按你的要求安排的。不过,我们有必要北上去扶余城吗?不过是取几座空城而已,我觉得有李奔雷和罗林两人去了,已经够了。如果将军不放心,可以再派一支兵马北上就是了。我们离开辽东城也已经超过十天了,还是早点回辽东城镇守比较好。”李节沉默了下道“毕竟辽东城才是我们的大本营,那里是千万不能有失的。”

“李将军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如今辽河一带已经没有了辽军。

但是你可不要忘记了,在扶余城一带可是还有着辽西诸族。西面就是契丹部族而东面则是鞋鞠部族,最北面还有个室韦。现大整个高句丽西北部空虚,说不准那些部族头领们就会趁机来捡便宜。”

“等我们把我们要的东西都带走了,他们想怎么捡怎么捡,哪怕他们就是乘机占了扶余城,我也管不着。反正在我们大军完成训练前,我们要收缩防守。但是如果,这些人敢在我们还没有拿走我们应得的那份战利品前,就敢来抢,我们就得做好准备了。我们打生打死,击败了渊太祛,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做工的。”

李节有些不同意的道“司令,我们此次已经是收获丰厚了,差不多就算了吧。如果万一到时真和契丹或者鞋鞠给冲突起来,那对我们会十分不利啊。”

“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辽西诸部,就把到嘴边的肉给丢掉吧?

这次北上,我也希望能有机会主动矣契丹、鞠打交道,如果能和他们暂时的示好,达成友好的协议,那我们也就能更牢固的立足于辽东了。

李节摇了摇头“草原部落向来是叛服不常,弱肉强食,一有机会就会上来咬一口的种族。和这些人交易联手,那可是与虎谋皮!希望大帅三思!”

陈克复站在那里目光看着远方却没有说话,不管是与虎谋皮,还是与狼共舞。联通辽西诸部,不光光只是为了守住辽东城,他还有着更深一步的想法。只是那想法的目的,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第168章一条大鱼(求月票)

清晨,东方的天空布满了朝霞,又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

金山城外的大营,已经拨营。大营中的人马分为三部,一部由刘铁柱的第五师以及郭孝恪的重骑兵旅,负责押送数万俘虏运输着从金山取来的物资回辽东城。

一部却是剩下的一批已经定好了要下批押往辽东城的俘虏,此时由第二师派了两团四千人看押着留守金山城,顺带负责那堆积如山、一时运不走的物资。而且陈克复还交待给了他们一个,负责守卫金山城,为大军看守后路的重要职责。

剩下的则是陈克复带着第四师及第一师、第二师剩下人马,及第六师的人马、重步兵旅,还有一部份的老弱俘虏,继续向着盖牟城前进。

工兵营的工兵们,井然有序的拨营,没有多久,就已经将所有帐蓬等物资都给装车打包好了。三万余人马都已经整装待发,第一师的侦察营率先出发,做为先锋开路。

盖牟城相距不过一天多的路程,又有罗林、李奔雷先带着数千人马北上,陈克复等人倒也没有什么可紧张的,一路上也是保持着比较轻松的行进速度。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军到达盖牟城,此时的盖牟城已经换上了东北军的旗帜。

看到大军到来,一位军官带着数骑忙迎出城外。

陈克复一看,却是侦察团的上校团长张勇,忙问道“李副司令和罗团长呢?”

“昨睁拿下盖牟城以后,李副司令和罗团长今早就已经往扶余城而去了。”张勇跳下马禀报道“李副司令命我团留守,现在盖牟城的各仓库已经封存,城中两万民众也都集中看押在一起,有几个贵族反抗的,也全都就地正法了。”“盖牟有没有我军之前被俘虏的将士?”“回司令的话,城中有二千余二次征辽时被俘的将士,卑职已经全都给他们登记了,现在安排在城中军营里,不过里面没有李副司令和罗林将军的亲人,好像那些人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所以李副司令和罗林将军又急着去扶余城了。”盖牟城中两千多隋军俘唐,却没有二人的亲人,也没有他们的消息,这也让陈克复有些失望。毕竟他还是希望两人能找到自己的亲人的,如果最后找不到,甚至知道已经阵亡,对于李奔雷和罗林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大军进城,陈克复让张勇把那两千余人中的军官带了过来,两千多人中,最高的军官是一名叫做于钦明的中年男人,虽然被俘后服了一年多的苦役,但是整个人身上去依然保持着一投军人的剽悍气质。

“卑职原左候卫虎牙郎将于钦明参见大帅,卑职代这两千多名弟兄们,感谢大帅的解救之恩。”于仲谋一进大帐,扑通就跪在了地上,大声的感jī道。

虎牙郎将,却是一卫之中仅次于大将军、将军、虎贲郎将的高级军官了,乃是从四品的军职。看这人不过四十四五岁的样子,却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军职,陈克复也不由的愣了一下。

“平定尉迥之乱,又曾以行军元帅之职大败突厥的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大帅,是你何人?”听到他也姓于,陈克复不由得想到了于仲文,于仲文的祖父于谨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为北周八大柱国将军,和李渊的爷爷李虎,李密的曾祖李弼,杨坚的岳父独孤信等齐名:父亲于窘为北周大左辅、燕国公。于仲文北周时起就是一位高级将领,累立军功,封爵郡公。后来又参加了平陈之战,为总管。更是曾经为行军元帅,率军大破突厥,军功着著。

可以说于仲文是隋朝关陇贵族集团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不过这人脾气不大好,曾经和宇文阀中的宇文恺发生过争夺,后又得罪过如宇文述等许多人。虽然打仗勇猛,但是在二征辽东时,却也是萨水大败的九军大将军之一,而且回朝后,还被宇文述等人集体将责任都推到了他的头上,最后宇文述等人都官复原职,唯独他个倒霉鬼六十八岁了,还被杨广弄死了。

于钦明一听到于仲文的名字,忙抬起头道“那是家父,卑职有一母同胞兄弟九人,卑职为长子。去岁萨水大败,也不知道家父如何了?大帅可有家父的消息?”陈克复愣了一下,没有想到这于钦明还真是于仲文的儿子,更没有想到,于钦明居然还不知道他父亲的事情。

看着他那焦急期盼的目光,陈克复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