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火头将军 >

第98章

火头将军-第98章

小说: 火头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走进安禄山的寝宫,便听见严庄在里面厉声痛哭:”陛下!陛下!你死的好惨呀!“

    众人面面相觑,赶紧冲进去,一见里面的情状,顿时都呆住了!

    只见安禄山仰倒在了龙椅上,面前赫然插着一柄短刀!看样子已经是气绝身亡了!

    屋内显然没有打斗的痕迹,而安禄山也死不瞑目,一副惊讶的表情!

    似乎死前看到了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这!“

    众人愣在了当场,面面相觑!

    ”陛下!“

    过了一会儿众人才拜伏在地,失声哀嚎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李常侍,你是主上身边最亲近的人,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名大臣问道。

    李猪儿掩面痛苦唏嘘,闻言才答道:“不知何故,主上昨天突然召郑王进宫,似乎要嘱咐他什么事情,主上和郑王昨夜谈得很晚!“

    ”那他们说了些什么?“那大臣又赶紧问道。

    这也是众人最想问的问题,安禄山突然召郑王进宫,而且是在颁布立储诏书的前夜,谈话的内容必然和立储一事有关!

    李猪儿哭诉道:”便是这番谈话,害了主上呀!“

    ”嗯?“众人闻言一惊,都听出了李猪儿话里的意思!

    果然李猪儿继续说道:”主上对郑王说,他年纪尚小,又无军工资历,如果当了太子,只恐众人不服,自古废长立幼便是大忌讳!而晋王是嫡长子,虽然有些暗弱,却为大燕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如果自己偏爱一方的话,只恐大燕国的基业不稳!“

    ”那郑王怎么说?“众人追问!

    李猪儿摇了摇头,”郑王什么也没说!“

    ”什么也没说?“

    李猪儿重重点头,”郑王当时有些奇怪,他只是看了主上几眼,没有多说什么!“

    ”这?“众人就感到有些纳闷了!

    便在这时,一名千牛卫气喘吁吁地来报,”不好!史朝义将军带领人马进宫来了!“

    ”什么?!“众人吃惊更甚!

    严庄皱眉说道:”武将带兵入城,又是这节骨眼上,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李猪儿面色骇然地说道:”难不成他们要逼宫?!“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善后(三)

    众人听李猪儿这么一说,惊惧兼交!

    其实众人在入宫之前,就已经得知,外城巡防兵马和内城戍卫千牛卫早就打得热火朝天,从丑时打到了天亮!

    果然一名大臣向严庄问道:“侍郎大人,下官听说昨夜史朝义就兵临城下,和千牛卫斗了起来?不知可有此事?”

    严庄点头说道:“确有此事!昨夜史朝义带兵意欲入城,众位同僚也知道,焉有城防大将将兵入皇城的道理?此乃古之大忌,故而我的手下手严加质问,问那史朝义是何居心!不料他反口诬陷我们千牛卫篡改圣旨,假矫诏书,意欲立晋王为储!史朝义一意孤行,我等千牛卫焉有不守卫的道理,故此一战!”

    那名大臣赶紧追问:“既然如此,千牛卫为何不继续防卫?现在那史朝义已经打进城来,如何是好?”

    严庄看了看已经收敛好的安禄山的尸身,然后长叹一声说道:“我等正在誓死抵抗,却不料宫中侍卫来报,主上遇刺驾崩!”

    严庄唏嘘着说道:“我跟随主上多年,主上待我如子,我一听到陛下驾崩,赶紧回宫,哪还有心思顾着其他人?只怕手下人也多有慌乱,故而给了那史朝义可乘之机!”

    这些文武大臣大部分人都还是暂时向着郑王的,见郑王安庆恩始终没有露面,不禁心中生疑,“众位同僚,郑王如今不知去向何处?”

    其余人闻言,也向四周看了一圈,确实没有发现郑王的身影,赶紧向严庄问道:“侍郎大人,你可知道郑王如今在哪里?”

    严庄摇了摇头,“我一直在皇城指挥手下人抵抗外城的巡防兵马,,宫的时候也比你们早不了多少,等我到时主上已然驾崩,而郑王不知去向。”

    “这,”众人眉头皱起,心道古怪,又看向旁边兀自流泪的李猪儿,“李常侍,既然你说是郑王形刺了主上,那你可有发现郑王的踪影?”

    李猪儿闻言,擦了一把眼泪和鼻涕,然后面带余悸的说道:“昨夜主上召见郑王之后,向他说了将立晋王为太子的消息,当时郑王并没有多说什么,主上见天色已晚,便让他留宿宫内,我服侍主上就寝之后,便回到了内侍监。今天寅时初刻,我便隐隐听见宫内有打斗的声音,于是我赶紧披衣而起,就看见主上的牙兵,和一伙不速之客斗了起来,我心忧主上的安危,便赶紧跑到主上的寝宫,还没有走进宫门,就听见主上大喊一声‘逆子’,我当时就觉得古怪,诸位也知道,主上现在就两位嫡子,一位是晋王,可晋王已经去北边了,一位是郑王,而郑王昨夜就在宫里,主上和王爷他们是父子,他们在里面谈话,我自然不敢贸然进去,于是在外面敲门,可里面一点声音也没有,我觉得事情有蹊跷,所以冒着欺君之罪,闯进屋内,就看见了,主上的胸口插着一把刀!而郑王当时正在里面,嘴里还在说些什么!”

    “那他说什么?”众人赶紧问道。

    李猪儿却摇了摇头,“当时那种情况,我腿都吓软了,哪还顾得上听他说些什么?于是我掉头就跑,可却有一名刺客赶上来砍了我一刀,”李猪儿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大腿上的伤口,“多亏了主上牙兵救我,让我赶紧将消息送出宫去,否则咱家恐怕也要随主上而去了。”

    这时,一位大臣说道:“如此说来,还真是郑王行刺的主上?”

    另一位大臣却说道:“此言差矣,本官看这件事情扑朔迷离,颇有蹊跷之处,咱们不能单凭”他看了看李猪儿,欲言又止,但众人都听得出她的口气,分明他觉得李猪儿所说乃是一面之词。

    李猪儿闻言,眉头一皱,看着那名大臣说道:“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在怀疑咱家?咱家至十二岁便跟随在主上身边,难不成我还会撒谎?”

    那名大臣闻言,他也知道李猪儿是安禄山的近臣,不敢过于得罪,但如今,安禄山已经毙命,李猪儿最大的靠山已经倒了,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阉官,他还怕什么?

    于是冷哼了一声,说道:“本官并不是那个意思,本官的意思是,事情还没有查出真相之前,不可过早的下定论,既然李常侍说是郑王行刺了主上,那郑王如今身在何处?”

    李猪儿冷笑了一声:“刘大人,你莫非长的是猪脑子不成?郑王行刺了主上,难不成他还等在这里,让咱们的千牛卫捉他不成?”

    刘大人闻言一滞,却也觉得李猪儿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听见一阵略带讥笑的声音,转头环视一周,却见身边的文武百官们,都略带一丝笑意。

    刘大人的面色发红,强自争辩道:“皇宫大内禁卫森严,又不是露天的茅坑,那郑王怎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视千牛卫为何物?”

    众人也听出来了,刘大人这是将矛头指向了严庄,意欲挑起李猪儿和严庄的不和。

    严庄闻言眉头一皱的说道:“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想那史朝义星夜带兵围城,意图行不轨之事,我自然要带领手下人马前去阻拦,所以皇宫内必然要疏于防备,千牛卫的人数有限,防得了此处放不了彼处,众位同僚,严某人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身后一人说道:“侍郎大人,如今兵临城下,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严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史朝义星夜带兵围城,而主上又在今天寅时初刻遇刺!众位同僚,难道此时此刻你们还认为是巧合吗?”

    众人闻言一惊,都听出了严庄话里的意思,问道:“那侍郎大人的意思是?”

    严庄却毫不避讳的说道:“依严某人愚见,郑王在今天黎明行刺了主上,而史朝义也在那个时候发动攻城,他们的意图自然是不言自明!意图政变逼宫,改天换日!”
………………………………

第两百一十八章 对峙

    那刘大人又问道:“何以见得?”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千牛卫飞马奔来,“回禀大将军,监门卫中郎将,史朝义将军带领外城巡防人马已经到了皇宫的外面!”

    严庄眉头紧皱,“来得这么快?”

    其余人也都吃了一惊,他们中间虽然大部分人都和郑王与史朝义有来往,但在这种节骨眼儿上,扑朔迷离,局势混淆,众人也难免不担心,这史朝义是否真如严庄所说的那样,要带兵逼宫,改天换日。

    严庄看了众人一眼,他到底还是上过疆场的人,枪林箭雨看多了,所以也是处变不惊。

    而且就范阳而言,属他严重的官儿最大,于是沉声说道:“主上遇刺驾崩,群龙无首,而今史朝义又带兵逼宫,情势危急,众位同僚,依本官之见,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否则的话,我大燕国将要起一场莫大的内乱,而今对唐狗用兵,正处于关键的时刻,若此刻范阳发生动乱,那很有可能导致前方战线崩溃,如此一来,主上创下的大好机,便要毁于一旦,众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些个文臣们,若说经世治国,空谈义理,弄些笔墨,做些文章,倒也不错。

    可他们哪里见识过政变这种场面,一个个都慌了神儿,生怕惹火上身。

    现在听严庄这么一说,也不得不暂时以他为主心骨,毕竟人家手上有千牛卫,于是众人低声商议了一阵,便朝严庄说道:“有侍郎大人主持大局就行了。”

    便在这时,宫门外几人急行而来,手里都攥着家伙,众人转头一看,正是杀气腾腾的史朝义!

    还不待众人说话,史朝义把刀朝严庄一指,厉声喝道:“严庄,你好大的胆子!”

    严庄毫无惧色,面带一丝冷笑,背负双手,看着史朝义说的:“史将军,何出此言?”

    “哼!”石头已重重地哼了一声,然后咬牙切齿的说道:“我家王爷在哪儿?”

    严庄深深的看了史朝义一眼,然后冷笑着说道:“史将军,你这演戏的本事倒是不差!”

    “是我在演戏,还是你在演戏!”史朝义怒道“你篡改圣旨,行刺主上,妄图帮助晋王谋反造逆!严庄啊严庄,你真是狗胆包天!”

    “哈哈哈哈哈!”严庄仰头大笑,“史将军,你说我篡改圣旨,可有证据?”

    “证据?”史朝义冷笑一声,“前天陛下派李常侍到郑王府宣旨,要立郑王为太子,并召他入住东宫,当时我就在郑王府,我和李常侍便是人证!而那道圣旨在我家王爷手中,便是物证!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可抵赖的。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枉费主上对你视如己出,将皇宫的安全都交于你手,你却受了晋王蛊惑,与他一起密谋造反,事到如今,还不快快说出我家王爷的下落!”

    严庄闻言,并不惊慌,而是淡淡地说道:“你说前天是李常侍去郑王府宣旨,要立郑王为太子是吗?”

    史朝义冷笑道:“李常侍便在这里,不信你大可问他!”

    众人闻言都面色古怪地看了史朝义一眼。

    严重点点头,朝李猪儿问道:“李常侍,史将军刚才所说,确有此事否?”

    史朝义目光灼灼的盯着李猪儿,他还没有想到李猪儿和严庄是一伙的,他只是想着当初郑王送了一颗夜明珠给李猪儿,应该是可以将他收买的,这会儿站出来说句实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史朝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猪儿听了严庄的问话之后,满脸疑惑的看着史朝义一眼,“咱家不懂史将军在说什么!我何时去过郑王府?又哪里读过什么圣旨?”

    “这!你!”史朝义双目圆睁,不可置信地看着李猪儿,用手指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李常侍,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难道你忘了前天去郑王府的情形了吗?”

    史朝义的眼神,似乎略有深意。

    他意在提醒李猪儿那颗夜明珠的事情,李猪儿却根本不看他,沉声说道:“史将军,这种事情你们可不要把我套进来,咱家胆子小,没你们那种胆量!咱家从没去过郑王府,也从没看见过要立郑王为太子的那种圣旨!”

    史朝义紧了紧手中的钢刀,他虽然气愤,但还没有生气到愚蠢的地步!

    他知道,眼前这个李猪儿,已经和严庄上了同一条贼船,自己本想揭穿严庄,却不料李猪儿临阵反水,倒打自己一耙,将自己陷入不利之境地。

    史朝义正欲开口说话,却不料严庄先声夺人,“诸位也听见了,史将军口口声声说是李常侍到郑王俯去宣的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