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266章

三国旌旗-第266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这里,马超停顿下来,目不转睛的看着李重。

    “有道理……有道理……”李重低语两声,同时也明白马超为什么会如此之说,三万骑兵,李重拿得出,关键是,李重能不能信任马超。马超可不是太史慈、赵云这些心腹将领,万一领着三万骑兵不听调遣,割据一方,也够李重哭一阵的了。

    不过这是李重对马超的信任问题,众人只能保持沉默,根本没办法出言,更没办法拿意见来。

    看了一下众人的脸色,李重哈哈笑道:“孟起,三万骑兵够吗?”

    马超毫不犹豫的答道:“攻取凉州,三万人马足矣!”

    “好!”李重飞快的说道:“我就给孟起三万骑兵,穿越草原攻取凉州各地,不过不是现在,要等到击败刘备之后。”

    “多谢主公信任。”马超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他也知道李重不可能现在就和曹操动手的,能通过李重的考验,也就证明自己可以在军中立足了。李重也不吝啬,散会之时给马超封了个征西将军的官职,当然,这只是个闲置而已,跟赵云这样的实权将军相比,马超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转眼间到了第二年三月。

    屋外春雨迷离,帐内春色无边。

    李重呼吸急促,腰身挺动,笑眯眯的看着身下的小美人。李重身下的小美人正是刚在邺城赶来的甄洛,只见甄洛紧咬樱唇,酥胸颤动,身上更是香汗淋漓,口中发出似痛苦、又似欢愉的呻吟声。

    李重的一双大手在甄洛的玉股上拂过,带来一声悠长的娇2啼。

    “夫人,想没想夫君我啊!”李重一边上下其手,一边笑道。

    甄洛早已被冲击的神魂颠倒,闻言断断续续的答道:“郎君……甄洛想……想……嗯嗯……”

    李重得理不饶人,接着说道:“哈哈,即是如此,看郎君化身一夜七七匹狼,好好陪陪娘子。”

    甄洛听闻七匹狼这样的字眼,立即脸色大变,咬牙道:“夫君……妾身难承恩宠啊!”

    这倒是实话,甄洛那可是正经八百的大家闺秀,虽然也知道闺房之美,但自小养尊处优,缺乏锻炼,和李重这样狼虎汉子较技,不输的一塌糊涂才怪。特别是久旷之下,身躯敏感,别说七次了,两次都容易昏死过去。

    李重正觉得自己雄姿英发,王霸之气大震,忽然帐帘一动,有一个曼妙身姿钻进帐内,娇声道:“甄洛姐姐可不堪鞭挞,还是尚香陪夫君一夜欢愉吧!君无戏言,莫说是七次,就是十次,尚香也依得夫君。”

    李重顿时觉得报应不浅,天空雷声滚滚,一片黑暗,什么化身七匹狼,李重也就是说说而已,说实话,李重欺负欺负甄洛这样的弱质女流可以,但要和孙尚香这样的女中豪杰搏杀,能坚持两个回合就不错了,七次……李重都容易起不来床。

    还没等李重答话,被孙尚香惊吓的甄洛羞臊交集,忽然到了巅峰,银牙紧咬,双腿紧紧的盘住李重腰身,十根晶莹如玉的脚趾也都猛地蜷缩起来。

    李重一边享受着**蚀骨的滋味,一边勉强笑道:“尚香……夫君忽然间想起,还有一件军政大事要处理,带到晚上,再陪尚香你!”

    孙尚香眨了眨眼睛,搂住李重的脖子,娇声道:“夫君,难道你……不行了?”

    李重淫2笑一声,语无伦次的说道:“这怎么可能,夫君我武艺高强,生龙活虎,岂会有不行一说。只是正事要紧,还要早朝,奈何**苦短啊!”

    这完全就是李重死鸭子嘴硬的推托之词,现在李重空闲得很,这一年无论是李重还是曹操,都没有大动干戈的打算,全都在抓紧时间休养生息,训练士卒,储备粮草辎重,等待来年的大战。

    如今赵云和马超屯兵长坂,虎视江陵,不停地派出骑兵南下,不让关羽有喘息之机。夷陵的徐晃也是一样,在骚扰关羽的同时,源源不断的从益州运来粮草军械,随时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此时无论是曹操还是李重,都竭力避免和对方发生任何军事摩擦,一心想要灭掉刘备,彻底断掉刘氏家族的最后一点希望。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打老虎和拍苍蝇

    金秋七月(农历),天高云淡,在河北平原上,无数农夫赤2裸着上身,顶着和煦的阳光收割麦田,对于百姓来说,今年几乎是近十年来过的最舒服的一年了,没有繁重的徭役,也没有惨烈的战争,只有丰收的喜悦。

    百姓不喜欢打仗,但有另外一种人却愿意打仗,那就是商人,比如邺城的甄氏家族,襄阳的蔡家,徐州的曹家等等。

    这些大家族手中有大量的田地,在塞外还经营着农场,每年都能收获大量的粮食,再加上马均制造的翻车灌溉农田,今年的粮食产量又增加了一层。

    李重是很讨厌世家,但李重也只是讨厌世家的特权而已,比如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务猿报考,世袭政治家族等等。可有一些家族靠着真正的本事挣钱,那也不能眼红不是,这世界上人总是有愚贤之分的。

    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战争时期,李重会收购这些家族手中的粮食,以充军资。可是和平时期,粮食立即就会出现积压现象,这很正常,别开灾荒破坏性极大,但能熬过灾荒的基本都是青壮年,有了充裕的土地,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国家的恢复能力是很强的。

    君不见秦朝之后马上就是文景之治,南北之乱后马上就是杨坚创立的声势大隋,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也马上就迎来仁宣之治。

    要是国家的实力没恢复过来,那就只能是君主的个人能力问题了,别怨天尤人,什么西方世界压制你,东方世界也压制你,可你也不看看,混到这种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地步,自己到底有没有原因。

    就算是让人诟病的宋朝,没回复到顶尖的军事实力,但也恢复到了顶尖的经济实力,在富足上,宋朝甚至还要超过后世的明朝呢!

    好吧,抛去废话,简单点说,就是这些大世家手中有一些余粮,还有一些富余的劳动力。其实最大的矛盾就是李重想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些余粮,但这些世家却不愿意低价卖粮,他们更愿意李重和刘备曹操开战,高价卖粮。

    这是人性使然,而且这些大家族也只想平价卖粮,也算不上哄抬物价,李重就算想发作也没什么理由。

    盘算了一下,李重决定给这些世家弄点工程做做,你们不是有人有粮吗,那好,你们修路去吧!

    这是李重想出的唯一办法,修路虽然消耗粮食,但将来运粮的时候也能省下一些人力物力,虽然入不敷出,但如果积年累月的计算,还是对国家有利的。

    当然,这必须要修的道路质量过硬,能使用数十年、上百年才行,不过在没有砖家叫兽设计图纸、有关部门监控质量的情况下,古代的建筑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二千多年的长城,一千五百年的赵州桥,五百多年的故宫,都没有坍塌现象。想来古代的官道桥梁也不会害怕车辆超载。

    就又有李重也不怕,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的李重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谁建的桥塌了,肯定钢刀伺候。至于什么调查事故原因,别跟建筑二百五李重说这个,花钱让你们修路造桥,活干的不好,就别管原因,直接拿县令开刀,谁让你是一县之长呢,自己境内的道路质量都看不住,还有你干什么?

    所以在各大世家修路的时候,李重派出了大量中央密探前去检查质量,这天下总会有偷工减料的奸商。

    一连杀了七个“不明2真相”的县令,余下的县令再也不被“蒙蔽”了,直接拿施工的世家开刀问罪,一级杀一级,李重在建安十一年修建的道路条条平整耐用。

    也有一些心地仁慈之人对李重口诛笔伐,认为李重杀戮太甚,对待这些道德品质有缺陷的官员,收回他们手里的权利,批评教育就行了,要以治病救人为原则吗!再说了,水至清则无鱼,贪官他也杀不净是不是。

    贪官污吏却是杀不尽,这点李重也认同,明太祖剥皮法都用上了,也没能阻止官员贪2腐,但不能阻止就不杀人了?这完全是在扯淡,就像杀人要判死刑,但还是有杀人犯,以后杀人就不判死刑了。

    李重的想法很简单,谁敢以身试法,就钢刀伺候,别说老子刑罚严厉,你要是觉得惩罚过重,你可以不当官嘛,又没人逼你。

    可就算李重钢刀闪烁,杀气逼人,也抵挡不了士族平民“报效国家”的热情,每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都在增长。不管怎么说,吃朝廷俸禄,总还是衣食无忧的。

    此外,李重也没忘记治理各州县的农田,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为明年的耕种打好基础。

    最后李重做的就是严惩市井泼皮,对于古代的黑社会,李重采取的办法也是一样,杀到你解散位置。什么有黑就有白,李重就不信这一点,没有各地官员的支持,就不会有黑社会出现。

    比如说建国初期,怎么就没有黑社会呢,一直到改革2开放之后,这些黑社会才会死灰复燃,完全就是有官员给他们当保护伞。

    换句话说,黑社会完全就是官员养的打手,聚财的手段而已,就不信没有这些鹰犬打手,社会就不发展了,就不进步了。难道欺男霸女、聚众斗殴、收保护费就能促使社会进步,李重实在是不敢苟同。

    虽然李重也知道,自己总有杀不干净的地方,但李重也要红果果的告诉各级官员,别耍潜规则,老子不同意。

    不管怎么说,李重的举动还是取得了贫民百姓的拥戴,只要有贫民百姓的拥戴,李重永远也不怕这些世家大族造反。历史上确实有谋朝篡逆的事情出现,但那都是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只要老百姓不先起来造反,那个世家大族也没这个机会。

    …………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建安十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冰河破碎,徐晃带领着乐进曹纯等人再次出兵夷陵,与江陵的关羽一决雌雄。

    这一次出兵,徐晃准备的十分充分,兵马充足。一共七万大军,徐晃谎称十万,先派乐进绕到江陵南面,摧毁了大江水寨,截断了南郡和武陵郡之间的联系,这才将江陵三面合围,展开攻势。

    总停电,再加上蜘蛛的状态也不怎么好,总有点卡文,对不起,更新的实在是有点慢!

 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出谋司马破

    看看江陵城中的状况,关羽在经过两年的喘息时间后,手中大约有了两万五千兵卒,还有前来助阵沙摩柯、刑道荣、陈应鲍龙等人。曹操和李重知道江陵的重要性,刘备自然也很清楚,所以刘备把手下的第一谋士诸葛亮都派到了江陵。

    总体来说,江陵的文官武将还勉强够用,但兵力却有所不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徐晃和赵云的骚扰下,关羽想要发展,真得很艰难。

    在徐晃出兵之后,关羽也召集江陵文武商议对敌之策。“;

    关羽轻咳一声,朗声说道:“诸位,如今徐晃领大军十万,前来攻打江陵,不知诸位同僚有何破敌之策?”

    除去关羽,正堂之中诸葛亮的地位最高了,所以关羽问完话,诸葛亮就起身道:“回禀君侯,如今徐晃刚派乐进攻破我军水寨,兵锋正盛,想要守住江陵,必然要先打压下徐晃的大军的气焰,才有胜算。”

    关羽长眉紧蹙,问道:“孔明的意思是出城迎战吗?”

    诸葛亮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徐晃手中握有十万大军,更有虎豹骑助阵,出城作战确实十分冒险。但如我军龟缩不出,兵卒必然心生怯意,久守之下,恐生祸端啊!“” 看

    关羽在众将身上环视一圈,心中不免觉得有些黯然,他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守城可以,但如果关羽不敢出城迎战,也就断绝了江陵和外界的联系,时间一长,守城的兵将就会认为自己被孤立抛弃,很容易生出二心。

    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名族大义掺杂,谈不上生死存亡,你死我活,部分将领在失去守城的信心之后,不会认为投降曹操有什么可耻之处。

    想到这里,关羽问道:“夺回大江水寨如何?”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江陵西侧是高山大泽,交通断绝,江陵西侧是夷陵,徐晃大军后勤之地,北方则有赵子龙马孟起屯兵长坂,想要在这三个方向打通道路,是比登天,唯一可行的也就是打通大江水道了。”

    关平闻言皱眉道:“孔明,如果出兵攻打乐进,徐晃必然会派兵攻打我军侧翼,曹纯手中的虎豹骑冲击力极强,更兼来去如风,我军如何抵挡?”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