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234章

三国旌旗-第234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介第一次出兵救援张飞带了五千人;这不是扯淡吗五千水军上岸;要冲破两万骑兵的层层封锁;别说吕介了;就是吕布也白给。

    奇迹之所以称作奇迹;就是因为创造出这种奇迹的都是天之骄子;命运的宠儿;都有猪脚光环加持;很明显;吕介在历史上就是个小人物;没有任何光环加持;就算有;那也是龙套光环而已。

    小龙套吕介带领的五千人连十里都没冲出;就被赵云率领的骑兵冲杀干净了;五千兵卒伤亡大半;就连吕介自己都惨死在赵云枪下;一命呜呼。也算是吕介倒霉;遇见了赵云;不然的话;吕介就算兵败;也不一定会惨死当场。

    但赵云负责阻击刘备的水军可不是意外;骑兵出身的赵云并不擅长攻城战;张飞又受伤了;短时间内不敢出城冲杀;所以赵云被李重发配到这里很正常。

    一战之下;五千水军世上三千余人;这还是赵云过于谨慎;没敢追到江边;不然的话;吕介的五千水军一个也跑不了;谁见过水军比骑兵跑得快了

    就在吕介身死的第三天;广陵的张飞也带伤出城冲杀了一次;结果孤掌难鸣;被李重硬生生打了回。

    张飞也是没法;现在广陵被李重团团包围;到江边的路上也被赵云带领骑兵层层封锁;根本就没办法和伊籍的水军取得联系;两人根本就没办法确定出兵的时间;张飞也只能撞大运了。

    最后还是陆逊出了个主意;白天就别出兵了;一举一动都落到李重眼皮底下;还是夜间出城为妙。夜间出城好处多多;不但能点火当做信号;让伊籍出兵接应。而且骑兵在夜间作战;战斗力怎么说也会大点折扣不是。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陆逊的军事才华确实很出众;几次冲杀下来;张飞也和伊籍有了一些默契;最起码两个人在时间上能踩上点了;基本上就是点火之后两个时辰;张飞和伊籍一起出兵。

    当然了;李重也不傻;伊籍能看明白张飞的信号;李重也同样能看明白;提前做好一些准备。

    但总体来说;陆逊的提议还是利大于弊的。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兵力问题;伊籍手下的兵卒不够了。几次大战过后;伊籍手中的军队已经不超过一万五千人;这个数字也就和甘宁手下的兵卒差不多多了。

    无奈之下;伊籍只能暂时停止救援张飞的举动;抽调沿江各县的兵卒补充兵力;再就地招募兵卒;嗯……就是拉壮丁。

    也就是说;无论胜败;丹阳郡和吴郡沿江的兵卒已经被伊籍抽调的差不多了;防御力大大降低;甘宁已经有能力进攻沿江各县了。可现在伊籍哪里顾得了那么多;刘备的军令已经明说了;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张飞。

    十天之后;伊籍勉强凑了两万五千兵卒;展开第二轮救援活动。

    但就算这样;伊籍也杀不透赵云的防线;在到广陵的路上留下一具具尸体。这很正常;论到打仗;赵云能完爆伊籍十条街;更何况赵云的优势太大了;以逸待劳;优势兵力;优势兵种;优势地形;伊籍能赢才不科学。

    从这里;也能看出刘备最大的劣势了;那就是缺乏骑兵。

    多了不说;如果伊籍手中有一万骑兵;可能结果完全就是两样。别看赵云兵多;但赵云的战线也非常长;广陵的东西南三个防线;都在伊籍的攻击范围之内;甚至北方都不是绝对安全地带。

    如果伊籍有骑兵;赵云就只能平均分配兵力了;相对来说、赵云防线就会薄弱一些。可伊籍没有骑兵;赵云完全可以通过骑兵的机动力来弥补战线的薄弱问题、

    这就是地理的优势;南船北马;不是说说而已。

    在古代;大多数战乱;南北割据的情况;都是北方集团取得胜利;骑兵优势就是一个主要因素。

    把长江当做分界线;北方集团可以好整以暇的打造战船;训练水军;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南方集团只要有一次疏忽就完了。

    可南方集团不行;他不能训练骑兵;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木头又都是;没有战马你舀什么训练骑兵;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太祖北伐才被改变;必须要承认;朱元璋的胜利是有前提条件的;朱元璋能击败元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族的意志在起作用;华夏民族的力量;永不磨灭的民族激ng神。

    …………

    ;开春了;总停电;呜呼哀哉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广陵城下的混战

    现在李重军中最忙碌的不是赵云、不是黄忠;也不是周瑜;而是贾逵贾仲道;出于种种原因;李重现在攻打广陵完全采取机械化措施;如果弓弩也算是机械的话。

    四面城墙之外排列着无数投石机;巢车;等攻城机械;而在这些庞然大物身前是密密麻麻的的弓弩手。每一次号令之下;广陵城外都会有无数羽箭石块冲天而起;落到广陵城墙内外;情形完全就是地毯式轰炸。

    这种攻城发誓是最耗费时间;也是伤亡最小的;但现在李重一点也不着急;可能的话;李重甚至还要拖延一下破城的时间。

    对于这种全方位的打击;张飞也很苦恼;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带伤出城;破坏李重的攻城器械。但张飞的目的并不是这么简单;张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尽快和伊籍取得联系。

    在遭受了无数损失之后;张飞的斥候终于冲破了层层包围;来到丹徒城中。

    张飞的斥候当然不是拼死冲杀出的;那完全是扯淡;吕布都没有那样的武功。张飞的斥候是换上李重军队的衣甲;夹在张飞的夜袭军队之中;趁着夜晚混进李重大营;在辗转反侧;穿过赵云的防线。

    最重要的是;斥候要有横渡大江的本领;还好;张飞军中水性好的斥候为数不少。

    张飞派人和伊籍取得联系当然不是求援了;李重的战略计划一点隐蔽性都没有;差不多的将领都看得出来;张飞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张飞的目的是让伊籍放弃救援广陵;自己带兵突围。

    但张飞并不知道;刘备已经给伊籍下达了死命令;所以……张飞的这个举动造成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可以说是火上浇油。

    本来伊籍还打算仔细查探一下;看看赵云布置的防线有没有漏洞可寻;但现在张飞叫他放弃救援;伊籍立即就急了。想一想;张飞既然要伊籍放弃救援广陵;肯定是想要自己突围了;张飞要是能逃出还好;逃不出伊籍可就麻烦大了;见死不救的罪名肯定会落到伊籍身上;依照张飞和刘备的情谊;刘备绝对会斩了伊籍。

    所以伊籍必须要赶在张飞独自突围之前救出张飞;也就是是说;伊籍现在只能破釜沉舟;全军出动了。这还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就是破罐子破摔;成功了当然好;不成功;自己的军队也打残了;刘备也就怪罪不到自己身上了。

    这是伊籍自保的手段;也是伊籍葬送水军的手段。

    不能怪伊籍不识大体;伊籍也是被刘备逼得;更不能怪以及不能舍身取义;伊籍确实和刘备关系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伊籍如果是舍身取义的人;也不会背叛刘表投靠刘备了;伊籍不是审配沮授。

    所以就在张飞斥候到达的第三天夜晚;伊籍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全军出动;亡命冲击赵云的防线。

    还别说;伊籍的亡命一击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赵云的骑兵布置的有兄散;在伊籍冲击的路线上;只有三千骑兵;三千骑兵对付两万多步兵;兵力对比还是比较悬殊的。

    于是赵云没敢正面冲击伊籍的军队;采取了分割削弱的作战方式;同时给其它防线的骑兵下令;立即向战场靠拢。

    不过赵云的动作还是有点晚了;伊籍带领着水军亡命冲杀;很快就冲出三十余里;距离李重的军阵不足五里之遥了。

    这里解释一下赵云为什么会被伊籍冲进三十里的原因;如果只看单纯的兵力对比;接近两万骑兵完全能把两万多水军打残了;特别是伊籍的水军还属于临时凑数的;编制混乱;战斗力不怎么强。

    但是赵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两万骑兵全拉到战场来;赵云的防线很漫长;他也怕伊籍在必得地方留下军队;所以赵云舀来对付伊籍的军队还不到一万人。

    其次;赵云不想让自己的骑兵有太大的伤亡;到了夜晚;骑兵的战斗力会下降一个档次;不适合混战。

    还有就是伊籍上岸的时机把握的不错;谁也没想到伊籍会这么快就孤注一掷;所以刚上岸的时候;伊籍并没有遇到赵云的阻拦;大约杀出了十余里;赵云才带兵迎击的。

    当然了;一直只是杀到了李重的营寨后方;可不是伊籍打败了赵云的军队;死伤惨重的伊籍;而不是赵云。

    也就在这时;赵云抽调的骑兵也差不多赶到战场了;开始对伊籍的军队展开一轮轮冲杀。夜色之中;马蹄狂乱;钢刀闪现;杀的伊籍的水军惨叫连连;断臂残肢满天乱飞。

    但是伊籍现在完全不顾军队的死伤;外围的军队随便赵云杀;自己带着中军只顾往前推进;只要能扰乱李重的军队就好了

    。

    伊籍的亡命举动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广陵城内的而张飞;城外的混战声势太大了;根本瞒不过张飞;所以张飞气愤之余;也只能组织激ng锐部队突围了。

    现在张飞手中大约剩下一万五千人上下;在陆逊的提一下;张飞将这一万五千人分成两批出城突围。

    第一批出城突围的军队大约在一万人上下;负责扰乱李重的防线;诛心点讲;这一万军队就是吸引李重注意力的炮灰。

    第二批出城的军队才是张飞的主力部队;陆逊等人都在这里;不出意外了;张飞可以有三个方向可以选择;东方、西方、南方。不过为了和伊籍的水军回合;张飞十有会选择在南面突围。

    第二个受到影响的就是李重了;李重确实伊籍的亡命举动震慑住了;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

    出于本能;李重立即按照当初设定的战略计划;分兵攻打伊籍的水军。这个举动有点画蛇添足;伊籍能推进到李重的军阵之后;已经是超常发挥的结果了;就算李重不动手;赵云也能拦住伊籍。

    这也不怪李重指挥失误;也不怪周瑜等谋士没有提醒李重;实在是战场太过混乱;各个战场有相隔甚远;夜色之下;谁也不能将各方面了如指掌。这不是有准备的战争;这是突发事件。

    所以李重先派周瑜带人前支援赵云;为了能全歼伊籍的水军;李重这次可是下了血本;直接就抽掉了两万激ng兵给周瑜指挥。再加上赵云手中的一万骑兵;足足有三万人马;实在是有点以大欺小的嫌疑。

    紧接着;李重又给黄忠张辽二人下令;让他们紧守广陵的西门和东门;对付张飞突围的军队。

    一场超过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彻底打响了;战场上到处都是厮杀的军队;兵卒成建制的被吞噬掉。

    在各个战场上;李重都占据绝对优势;张辽和黄忠对付第一批出城突围的军队简直就跟砍瓜切菜一样容易。李重这边也有郭淮、贾逵、曹性等人;打得广陵城内的兵卒四处逃穿;狼狈不堪。

    周瑜和赵云那边更不用说了;周瑜负责将伊籍的水军包围;赵云负责带领骑兵冲杀;将伊籍的水军分割开来;再逐一歼灭;很快就斩杀了近万水军。

    也就在这时;张飞带着五千激ng兵开始突围了;张飞选择的就是南面;也就是李重所在的方向。

    这次李重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说实话;李重还真不怎么重视张飞;李重重视的是水军;是歼灭刘备的水军;自己好渡江南下;和刘备争夺扬州。张飞能杀了就杀了;杀不了李重也不在乎。

    所以张飞经过一番艰苦搏杀;还真冲出李重的包围圈。

    但张飞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五千军队只剩下两千余人;张飞自己也伤上加伤;累个半死。这还不算;突围之后;张飞的路也不平坦;前面还是有赵云留守的骑兵拦路;后方还有李重的兵卒追杀。

    在战局已定的情况下;李重肯定会派兵追杀张飞;将刘备最后一只激ng锐陆军斩杀干净的;当然了;李重也绝对不会愚蠢到至张飞于死地的。这不是李重心思手软;有什么手机武将的癖好;斩杀张飞是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伊籍破釜沉舟的举动早就给李重提醒了;刘备和张飞之间的感情绝对和《三国演义》上描写的一模一样。万一李重真干掉了张飞;难保李重不会嘲讽光环加身;将刘备的军队全吸引到自己身上。

    真要是那样的话;李重打攻打扬州的行动就难上加难了;完全是给曹cāo做嫁衣。

    所以张飞冲出重围之后;李重立即把赵云叫来;命令赵云带领两千骑兵追杀张飞;但是绝对不可以斩杀张飞;让张飞变成光杆司令就可以了。

    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伊籍的水军了;伊籍的水军比较好对付;周瑜完全就能压制住伊籍了;黄忠和张辽也很快就能腾出手来;在加上郭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