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231章

三国旌旗-第231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说话,刘备印章就是了。

    其实刘备最信任的人就是张飞,而不是关羽,原因大家都懂得,张飞平时大咧咧的,也没太大的权力欲望,关羽就不一样了,权力欲望比张飞大很多。

    第二就是感情投资了,这个张飞也做得到,张飞和关羽不一样,关羽是真的傲气冲天,谁也看不起,哪怕是人家比他强。但张飞不一样,只要你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能力来,张飞还是能拉下脸的,一个是自卑到极点的傲气,一个是凤凰不与凡鸟为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陆逊虽说不好饮酒,但也不能不给张飞的面子,和张飞谈笑风生的交流起来。

    酒至半酣,陆逊忽正色道:“张将军,有一件事,陆逊必须要和将军说明。”

    “什么事?”张飞笑道:“是打仗的事吗?”

    “嗯……”陆逊点点头,慢慢说道:“其实……陆逊的计策还是有一个破绽的,白天陆逊没有明言,是怕打击我军的士气。”

    张飞立即放下酒杯,低声问道:“什么破绽?”

    陆逊沉声道:“甘宁的水军,我怕刘磐将军出征之时,甘宁在一旁偷袭。”

    张飞使劲揉了揉脸,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现在他才明白陆逊为什么白天不说甘宁的事情了。其实陆逊说的破绽其实也不算是破绽,这就是个运气问题,甘宁万一在刘磐出征那天偷袭刘磐,就是神仙也挡不住。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飞吸了口气,慢慢说道。

    张飞和陆逊在帐中饮酒,已经算是运气好的了,运气不好的赵云和魏延却要连夜行军,忍受着凄风冷雨。

    此时赵云和魏延已经过了九江郡,到达徐州境内了。

    看了看天色,赵云对魏延说道:“文长,现在雨水连绵,不出几日,道路就会更加难行,怕是要耽搁行程。不如这样,趁着现在道路还好,我先带着三千精骑连夜赶赴广陵,你带领大军随后前来,如何?”

    魏延摇头道:“将军身为主帅,还是将军督促大军,魏延带兵先行为上。”

    赵云看了看魏延,笑道:“文长,这些骑兵桀骜不驯,让他们冒雨行军,我怕你弹压不住啊!”

    “嗯……”魏延无奈应了一声,赵云说的确实没错,魏延资历还浅,真的压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只能无奈的答应下来,灭了抢功的念头。

    见到魏延答应下来,赵云立即抽调兵卒,组织一支强悍的军队先行。

    当然了,赵云也没忘记带上一些熟悉的地形的徐州兵卒,黑夜行军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乌云遮月,春雨淋漓,连星星都看不到,一不小心都能跑错方向了。

    雨夜行军的艰苦实在是难以言表,别看现在是四月,但到了夜间,照样冷风习习,雨水侵湿铠甲,冻得兵卒直打哆嗦。战马身上也**的,冻得四蹄发颤,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好在到了后半夜、云雨渐收,一轮圆月当空悬挂,给大地带来一片柔和的光芒。赵云急忙命令兵卒下马引火取暖,现在天不下雨了,烤干衣甲在行军也不迟。

    休息了一个多时辰,赵云再次率领兵卒向广陵方向赶去,赵云此刻还不知道,他这一分兵,会对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

    三天以后,也就是建安十年四月十七,伊籍和吕介依照陆逊的计谋,带领两万水军自丹徒出发渡过大江,浩浩荡荡,直奔张辽的大营杀去。

    别看伊籍和吕介来势凶猛,但实际上伊籍和吕介却胆颤心惊,伊籍和吕介手中一共就有三万水军,分出数千人驻守大江渡口之后,伊籍和吕介能调动的兵卒只有两万余人,这两万余人还要再次分兵,留下数千人驻守丹阳,还要留下一些人马在江边看守战船,伊籍和吕介手中袭击张辽大营的人已经不过万人了。

    而这样一分兵,无论是丹徒的守军,还是看守战船的守军,兵力都比较单薄,真要是被甘宁偷袭一下,那就败多胜少了。

    不说这两个地方,就是伊籍和吕介亲自带领的一万兵卒也很危险。江东的水军上了岸,战斗力会下降好几个档次,万一被张辽发现,那就真是肉包子打狗了。不怪两人胆小,为了保密,张飞根本就没把战斗计划和盘推出,伊籍和吕介属于蒙在鼓里的人。

    毫无疑问,这样大张旗鼓的偷袭,根本避不过张辽的耳目,就在伊籍和吕介上岸之时,张辽做出了御敌之策。

    张辽现在手中有五万多兵马,其中有一万人在黄忠(前面手误了,太史慈并没有和黄忠一起来下邳,对不起,对不起!)手中,用来驻守下邳,剩下的四万余人都在广陵大营,兵力还算充足。

    得知伊籍和吕介带兵来袭,张辽立即派曹性带领一万人马前去迎战,一万河北兵卒对付一万江东兵卒,简直是手掐把拿的,只要曹性不临阵昏头,战胜伊籍和吕介不是问题。

    不过张辽还是比较谨慎的,又怕曹性出什么意外,斟酌之下,自己又带着五千兵卒随后而行,接应曹性的军队。

    曹性也算硬气,没和伊籍和吕介玩什么伏击之类的把戏,就在大江和营盘之间,与伊籍和吕介展开一场鏖战。

    黑夜之中,河北兵卒挥舞着长矛大刀,乱砍轮杀,骑兵更是化整为零,编成百人队,往来冲杀,将江东水军从大部队中分割出来。如果不是伊籍和吕介准备充足,带上了无数强弓硬弩,很有可能连一个回合都支持不下来。

    但羽箭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数轮箭雨过后,江东水军的羽箭也渐渐稀疏下来,曹性趁势展开猛攻,杀的伊籍和吕介狼狈不堪,溃不成军。

    伊籍和吕介无奈之下,只得调动留守在江边的兵卒助战,掩护全军撤退。

    曹性当然不会放过追杀敌人的机会,亲自带领骑兵在后追击,咬住刘备的军队。

    也就在这关键时刻,张飞带领五千兵卒斜刺里杀出,一下子就将曹性的兵卒冲为两段,伊籍和吕介借机反扑,渐渐占到上风。

    本来河北兵卒没那么不堪,就算一万人对付张飞和伊籍的一万五千余人也不会吃什么大亏,但张飞带来的五千人是生力军,再加上张飞勇猛无敌,手中的长矛实在是难以抵挡,带领兵卒不住的追杀曹性,曹性不敢和张飞交战,只得四处躲藏,没办法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指挥军队上,这才落在下风的。

    鏖战了半个多时辰,战局渐渐稳定下来,曹性带着军队且战且退,向大营退去。

    别误会,曹性不是想逃跑,就算处在下风,曹性也没有一点惧怕的意思,退向大营只是想缩短距离,让张辽接应的快一点罢了。曹性心里非常清楚,野战的话,自己不会吃亏的,哪怕是张辽不来接应自己,事实上到了现在,河北兵卒的伤亡比例也低于江东军队。

    不出曹性所料,还没退上五里,张辽就带着援军到了,拦住张飞的军队就是一阵厮杀,杀的江东兵卒节节败退。

    月光之下,张飞带领一支军队挡在最后面,苦苦抵挡张辽和曹性的冲杀,而伊籍和吕介则带着大部队直奔江边撤去,毫无疑问,伊籍和吕介想要撤兵了。

    但来的容易,想要逃跑却难了,上方交战的战场就在大江北安,地势平坦,十分适合骑兵穿插作战,而张辽恰恰又不缺骑兵。在张辽的调度之下,一队队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击着伊籍和吕介的水军,就像削肉一样,切割着伊籍和吕介的撤退的军阵。

    各种求,今天还有一更!

 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子龙横加一击

    第二更到了!!各种求。

    看着战场上耀武扬威的河北骑兵,张飞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曾几何时,自己手下也有这么雄壮的骑兵啊!但自从被曹操赶到新野之后,张飞就几乎和骑兵绝缘了,张飞也是燕赵豪杰,骑兵情节很浓的一个人。

    但现在,张飞只能看着人家的骑兵羡慕了,不过张飞心中也不完全是负面情绪,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甘宁那边一直没有动静。

    如果说骑兵冲杀是战术需要,那么对于张飞来说,甘宁没动作就是战略胜利了,陆逊和张飞有些多虑了,他们的运气还不差,甘宁还在忙着训练自己的水军呢,并不知道今夜的军事计划,张飞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但有些问题不是可以用智慧解决的,比如说兵卒的战斗力,河北兵卒的战斗力至少要比江东兵卒强一个档次,大的战略上张飞占便宜,但在局部战斗中,却输的一塌糊涂。

    杀到丑时,张飞和伊籍已经退到岸边了,这真不是张飞的调虎离山之计,想把张来哦调离大营,实际上张飞就是被张辽一直打过来的。

    几个时辰的鏖战,已经让张飞汗流浃背了,每一次舞动长矛,都感觉像是在泥潭里一样,重若千斤,迎面扑来的刀枪也变得沉重无比,非要用尽全力才能抵挡下来,更可恨的是张辽还时不时的偷袭几刀。

    回头看看伊籍已经带着水兵开始上船了,张飞长吁了一口气,带领兵卒沿着江岸奔逃,想要借助水军弓箭拜托张辽的追击。

    但就在这时,张辽却勇猛起来,一改刚才一击即走的姿态,挥刀直取张飞,刀光闪闪,如落飞雪。

    “欺人太甚……”张飞怒哼一声,却不敢和张辽交战,一来张辽的武艺很强,被其缠住脱身就难了。二来张飞隐约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张辽的对手了,体力消耗的太严重了,除非他能一矛刺死张辽,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飞这里狼狈不堪,但张辽的大营现在也好不到哪去,陆逊和李严已经开始带兵偷袭张辽的大营了。张辽不在,曹性也不再,大营之中没有主事之人,被陆逊和李严偷袭,顿时慌作一团。

    李严深知事关重大,亲自带人冲杀在最前端,连斩了张辽两员副将,兵卒士气大振,如入无人之境。陆逊随后压阵,更是掀起漫天火箭,烧的张辽的营盘火光冲天。

    其实陆逊和李严手中也只有两万兵卒而已,并不比张辽的大营兵多,但张辽几名副将都不敢和李严陆逊拼杀,在营中聚成一团。

    这不是河北将领贪生怕死,而是事出有因,损失一些兵卒张辽能接受得了,营寨损也可以再行修建,但张辽大营中的粮草可是重中之重,出现任何闪失都难以弥补,所以几名副将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保护粮草上。

    归根结底,这就是将领的素质问题,换做是周瑜这样的将领,绝对能通过有效的调度挡住陆逊和李严的偷袭。

    而见到张辽营中的将领只敢死守粮草,陆逊和李严更加嚣张,带领兵卒左冲右突,往来冲杀,将战火蔓延到整个硬盘,远远观看,张辽的大营火光冲天,赤红一片,兵卒的哭喊之声更是传出数里之远。

    十几里的路程,大火一起,张辽就能看到自己的大营出事了,也顾不得追杀张飞,交代曹性一声,也顾不得人马疲惫,自己带着骑兵就往回赶。

    张辽就是再着急也没有用,想要赶回大营,没有半个时辰是不可能的,而且要是急速行军,就算赶到大营战马也没有体力了。

    张辽这边心急,其实陆逊也心有戚戚,说起来这也是陆逊第一次执掌军权。

    必须要承认,天生将才的人是没有的,一鸣惊人可以,但那也需要积累,霍去病十八岁就当上骠骑将军,战功显赫。但是别忘了,霍去病之前也有从军的经历,不和卫青一起出征数次,哪来的行军经验啊。

    同理,赵括就是个悲催孩子,马服君如果不是那么怜子,带着赵括积累些经验,赵括不一定输得那么惨,没准儿有横空出世的可能呢。

    陆逊也是天才类型的,但他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如果趁着张辽大营空虚,各个副将各自为战的机会,强攻张辽囤积粮草的营盘,还是很有希望放一把大火的。但陆逊生怕自己画蛇添足,见到占了很大的便宜,立即收拢兵卒,向广陵撤去。

    实际上陆逊也有另外一种心思,能打败张辽就可以了,这个功劳已经可以在刘备集团中站住脚跟了。冒险抢功的话,实在有些不值得,万一有个闪失的,真的对不起自己的一番筹划。

    补充一下,这里的“不值得”指的是指刘备不值得陆逊卖命。

    陆逊好李严收拢了兵卒,兴高采烈的向广陵撤去,不过陆逊和李严并不知道,前方的路并不平坦。

    就在广陵县遥遥在望之计,李严忽然发现前方火光点点,好像有一支人马在此守候。

    陆逊当然不信这时张辽的伏兵了,张辽不至于无聊到这种程度,自己的大营都不稳固,被人一把火烧了,还派出一支伏兵来,那不是有病吗?有那精力还不如好好固守营盘呢。

    所以陆逊开口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