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164章

三国旌旗-第164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何况曹兵还不是横的,他们的大营都没有什么防御措施,根本就不是河北兵卒的对手。此时夏侯惇也发现不对了,怒吼连连,手中的枪势也凌厉起来。

    不得不说,暴怒的夏侯惇战斗力飙升,直逼赵云许褚这个档次的武将,甘宁很快就感觉有点吃力了,被夏侯惇连刺几枪,逼出战团,夏侯惇拨马就走。

    甘宁冷笑一声,也不追赶夏侯惇,此时战局已定,曹军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夏侯惇回去又能怎么样,他一个人再勇猛也无力回天,甘宁不想冒险追杀夏侯惇,万一被夏侯惇反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夏侯惇赶回营寨也没能翻过盘来,没过半个时辰,夏侯惇的大营就全面失守,一万余兵卒死伤三千余人,无奈之下,夏侯惇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往汶水赶去。开什么玩笑,放夏侯惇走就等于放虎归山,甘宁再傻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和廖化商议一下,叫廖化驻守巨平县,自己带着手下的兵卒连夜追杀夏侯惇。

    夏侯惇的大营距离曹纯的汶水大营不远,曹纯也看到了夏侯惇大营的情况,震天的喊杀声,耀眼的火光根本瞒不过人。

    但是曹纯也不敢出兵救援夏侯惇,现在夜色已深,一旦在救援夏侯惇的路上被伏击一次,自己手下的五千兵卒立即就的全军崩溃。自己手下的兵卒是什么货色,曹纯很清楚,叫他们守守答应还行,连夜行军,救援友军,那不是辎重兵干的事。

    这不是曹操派兵失误,没留下一直精兵断后。

    谁不想到处都有精兵驻扎啊,关键是曹操也没有那么多精兵可派啊,说这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精兵是大风刮来的吗。

    夏侯惇简直是惨到家了,就这短短的一段路,被甘宁打的狼狈不堪,一万五千兵卒,能回到曹纯营寨的兵卒不过五千,而且这五千兵卒还都大多数身上带伤,可以这么说,一战之下,夏侯惇已经接近全军覆没的地步了。

    甘宁计算了一下手里的兵力,无奈的叹了口气,命令兵卒在汶水岸边扎营,他只能接着和曹纯夏侯惇缠斗了,这两个人手中怎么说也有一万兵卒,足以影响战场的局势了,那么甘宁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互牵制,三个人一起出局。

    看现在整个战役的发展状况,作为先锋的张颌被太史慈等人乱箭射杀,三千兵卒全军覆没。断后的夏侯惇和曹操被甘宁牵制,只能勉强自保。曹操自己率领的中军仅有不到三万人,还正处在险地,形势危急。

    再看李重,甘宁手中有一万人和夏侯惇曹纯僵持,三个人一起出局。廖化手中有一万兵卒,其中有五千精兵,这是堵住曹操后路的决定性力量,廖化剩下的五千兵卒也是辎重兵,如果把他们也算在战斗力之内,那基本上你就输定了,看曹操被赵云偷袭的情况就知道了。

    赵云正在回转的路上,而且人马疲惫,能不能参战也是个问题。

    太史慈、周仓、郭淮三人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兵卒,李重自己手中有一万兵卒,这是和曹操决战的主要力量。

    兵力上曹操稍占优势,但除了兵卒数量,曹操没有一样占据上风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李重这一边,曹操败局已定!

 第三百零二章 奸雄今日入瓮来

    “张颌怎么还没派人回来报信?马上派人去前方查探。”曹操真的怒了,无论张颌与临床交手胜败如何,张颌也应该给个消息才对,吃败仗,曹操想过,但是曹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颌竟会全军覆没,身死于此。

    眼看就要出了山谷,斥候骑着快马赶了回来,飞快的下了战马,斥候连滚带爬的跑到操场跟前,哭声道:“丞相,大事不好了,前方的官道上全是鲜血……”

    “那看没看到张颌?他怎么不回来见我。”曹操急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斥候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曹操立即下令,全军跑步前进,到前方查看。同时曹操也带着许褚等人快马而行,赶往斥候所说的战场。

    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曹操现在情绪很不稳定,非常不稳定。原因就是曹操身前的墓碑,上面的字迹还没有干透:征西将军张隽乂之墓!

    站了好一会儿,曹操才厉声说道:“把坟打开,马上!”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张颌的尸体还没有腐烂,上面的箭伤清晰可见,根本就没有造假的可能。

    曹操的脸沉得就像十二月的寒冰,吓得身边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曹操心情极度恶劣,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这场追击战肯定是李重设下的圈套,那么,自己现在撤军还来得及吗?

    就在众人快要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的时候,曹操飞快的下达了几道军令:“全军集合,立即撤退,丢弃所有辎重,轻装而行。”

    “马上将张颌的尸体重新埋葬。”

    “马上给夏侯惇传令,不惜一切代价,围困巨平县。”

    凡是有心人,都能听出这三道军令的恐怖之处,这完全就是一个逃跑的军令,最令人不安的就是,曹操居然没有带回张颌尸体的打算。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曹操已经做好的最坏的准备,或者说,曹操已经预见到此战不妙了,生怕损坏了张颌的尸体。

    想了想,曹操又派出斥候四处查看,其实曹操也知道,李重的伏兵肯定就在山谷之中,没有别的原因,就像自己伏击马腾一样,亭掸山和尤来山太适合伏击了。而且前有博县挡路,后有巨平县堵截,李重要是不在山谷设伏,曹操都会小看他。

    实际上曹操现在最难受的不是猜测李重战术,而是手下没有将领可派。

    看看现在曹操手下的兵将,许褚、乐进、曹真、曹洪、曹休几人而已在用人上真是捉襟见肘。

    别看武将多,但真能派上用场的不多,首先,曹操一定要留下一员战将断后,这人必须要有勇有谋。看看上面这些人,那个算得上有勇有谋,其次冲破山谷的伏兵,也需要有一员勇将带头,这个职位许褚可以胜任,但是许褚如果领兵冲阵,谁来保护曹操呢。

    除了许褚,上述几个都称不上勇将,乐进、曹洪或许可以,但曹操不认为李重傻到不派猛将截断自己的后路。

    算一算李重手下的高手,赵云一枝独秀,隐隐有天下第一的架势,其余的太史慈、张辽、甘宁、高览都是天下一流高手,不说他们,周泰、管亥、周仓等人的武艺也绝对不比曹洪等人差到哪去。

    曹操实在是不明白,赵云,太史慈,甘宁这几个人李重都是怎么找来的,这货运气太好了吧!

    再想一想自己,典韦死在宛城,张辽反叛,张颌身死博县,郭嘉死在新野,弄的现在选个领兵的将领都头疼,曹操就忍不住悲从心来,神情低落。但没办法,该打的仗还要大,缺兵少将也不能叫暂停不是。

    仔细思索了一下,曹操派曹洪和曹休领兵五千,当先开路,李典和曹真领兵五千断后,自己和许褚带领两万余人的中军,一种谋士将领自然随行。曹操也发狠了,手中提着一柄长枪,真有自己上前厮杀的意思。

    实际上曹操的武艺不弱,只是平常没有自己厮杀的机会而已,除非有吕布孙策那样的武艺,才能有把握在厮杀中保住性命,曹操就是不怕,也没人敢让他去上战场,万一被人秒杀了,曹魏集团立即就得分崩离析。

    曹操刚调兵完毕,博县方向就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不用说,肯定是李重掉头杀回来了。

    乐进和曹真也不用曹操吩咐了,各自指挥兵卒堵住路口,抵挡李重的追兵。

    曹操看着二人忙碌的身影,策马走到李典身边,低声道:“文谦,曹真初上战场,这里就靠你了。”

    乐进急忙翻身下马,跪倒在地,泣声道:“主公放心,乐进就是粉身碎骨也不会后退一步。”

    曹操苦笑一声,亲手将乐进扶起来,悲声道:“李曼成,于文则去了,典韦去了,张隽乂也去了,但是,文谦……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不要说什么粉身碎骨,文谦,你只要抵挡两个时辰就可以了。”

    乐进重重的点了点头,用拳头狠狠的敲击自己的胸膛几下,发出几声沉闷的声响“咚咚……”

    从天空望去,曹操的大军蠕动着退回山谷,只留下乐进和曹真遥望着远方的追兵,神情苦涩。

    这里要解释一下,曹操不是不知道山谷之内肯定有伏兵,但是,留在原地对抗李重是不现实的。如果曹操的三万大军尽数驻扎在谷口,确实没有给太史慈等人伏击的危险,但是不要忘了,曹操这支军队还要吃饭的,不扫平山谷的军队,后勤部队怎么输送粮草辎重。

    另外,李重也没那么傻,曹操真要是驻扎在谷口,李重立即就会变攻为守,和曹操打消耗战,没有后勤补给的曹操绝对靠不过李重。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夏侯惇击败甘宁,拿下巨平县,曹操就能保证后方无忧了,但那可能吗?夏侯惇现在自保都是问题。

    如果曹操真的和李重拼死一战,李重也不会和曹操硬拼的,李重有博县做依托,再给曹操一倍的兵力,曹操也拿李重没办法的。所以,曹操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只要冲破李重的伏兵,曹操就能汇合夏侯惇,汇合徐晃,那时虽然也是败了,但还不至于全军覆没,顶多算是伤筋动骨,只是比较严重而已。

    曹操的军队进入山谷之中,乐进和曹真也开始布下了阵势,静等李重来攻。

    求收藏,求月票,求红票。还有那个坑爹的会员点击,求支持!

 第二百零三章 乐进决死战高览

    由于时间紧迫,乐进和曹真也没法建造据马鹿角,挖沟砌墙,完全是凭着血肉之躯组成一道防线,想要抵挡骑兵众多的李重,真是难上加难。

    冲击乐进和曹真军阵的是高览,现在李重手下也没什么猛将了,赵云还没回来,估计还在路上。太史慈带人伏击曹操,甘宁和夏侯惇双双出局,也就高览还拿的出手了。

    高览带着三千兵卒赶赴战场,高览手中也就有这三千兵卒了,剩下的七千兵卒全在李重手里呢,怎么说李重也要留点预备队吧。不过还好,光是骑兵就有一千五百人,攻击力有保证。

    高览一马当先,带领一千骑兵直冲敌阵。

    “放箭……”乐进怒喝一声,一蓬羽箭直奔着高览而去,高览冷笑一声,没有任何躲闪的意思,搅动钢刀绞碎飞来的箭矢。

    “噗噗……”高览挡得住乱箭,高览手下的骑兵却没那么高的武艺。不过还好,高览带来的骑兵一个个武艺高强,铠甲精良,骑术更是没话说,乐进这一轮箭雨只射到了数十名骑兵。

    高览没有躲闪的好处显现出来了,如果高览避让,身后的骑兵必然也跟着避让,马速就会降低许多,乐进甚至有时间发出第二轮箭雨,更主要的是,骑兵保持住了一望无前的气势。

    “轰……轰……轰……”马蹄声如雷,震得地面都颤动起来,如同一道激流,撞在李典的军阵上。

    浪花激荡,不过飞溅的浪花都是殷红色的,乐进的军阵霎时就被冲开一条缺口,其中高览自己就斩杀了十余曹兵,高览当先开路,骑兵随后冲杀,转眼间就推进了十余步,就这十余步的距离,至少有上百人死于骑兵的刀砍践踏之下。

    曹真怒吼一声,策马迎向高览。曹真知道自己的武艺不如高览,但是没有办法,高览是这支骑兵的箭头,挡不住高览,被穿透军阵只是时间问题,步兵一旦被骑兵杀散了阵型,就跟待宰羔羊没什么区别了。

    唯一能抵挡高览的越紧还在指挥兵卒御敌,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找死……”高览脸上怒气闪现,一刀劈下。

    高览这一刀几乎聚集了全身的力气,连杀数十人聚集的煞气也随着这一刀倾泻而下,无形的气势压得曹真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其实高览的武艺没有那么高,前文说过,高览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欺软怕硬。遇到武艺不如自己的人,战斗力平添一个档次,要是遇见武力相当的人,十有八九会输。

    很不幸,曹真的武艺不如高览。

    高览的钢刀上沾满了鲜血,全力运刀之下,刀身嗡嗡作响,震得血珠飞溅,所以高览一刀之下,居然带着血红的光影。

    曹真惊骇之下,勉励举枪相迎,却听得“咔嚓”一声,手中的长枪已经被高览连一刀拖为两半,就连跨下的战马也被高览削掉了半个头颅,死于当场。

    急切之间,曹真只感觉到胸前一凉,战马就摇摇晃晃了,只得在马背上跃起身来,防止被战马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