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134章

三国旌旗-第134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曹仁的营寨将会出现一条十余丈宽的缺口,李重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杀到曹仁的中军。

    而现在曹仁的大营还处在冰面之上,兵卒根本就没办法快速移动,也没有办法布成阵势,根本就挡不住骑兵的冲击。

    趁你病,要你命!这是李重的原则,还没等曹营的骚乱平息下来,四千骑兵已经列好阵势,准备杀进曹营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贾诩再出手

    曹仁的大营本来就处在慌乱之中,主将曹仁又受了伤,差点被李重的骑兵一次突击杀进营内。

    被敌军明目张胆的攻破大营太可怕了,对士气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几乎可以比拟被敌军冲入城门了,关键时刻,夏侯惇站了出来,指挥兵卒在营门的缺口处布置了一道防线,血肉之躯的防线。

    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没有可以对抗骑兵的骑兵,曹操的兵卒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

    “杀……杀……杀……”李重的四千精骑分为八队,轮番冲击曹仁大营的缺口,每一次战马突击,都能撞飞数名曹兵,冰面上鲜血横流。

    夏侯惇、曹洪、牛金三名猛将抛弃了高高在上的身份,像一名普通的步卒一样,在冰面上看啥敌人,当然,他们的武艺高强,下盘稳定,就算在冰面上都能对付李重的骑兵,但没有战马可以借力,体力消耗的飞快。

    到了最后,就连曹仁都拖着一条伤腿上阵了,这才勉强抵挡住李重的攻势。

    李重最后退兵不是因为伤亡过大,也不是因为士卒疲惫,原因是曹仁的兵卒死的太多了,尸体堆积如山,挡住了骑兵突击的路线。而且鲜血淌在冰面上,黏黏糊糊的,战马跑起来实在有些费力。

    双方各自收兵而回,李重这边就不必说了,大不了在制造一座小型冰山,撞出一个缺口就是了,反正曹仁也不可能出营野战。

    那么就看曹仁在大营之中如何商议对付李重吧!

    虽然贾诩的计谋被李重所破,但曹仁也没因此迁怒于贾诩,曹仁心里非常清楚,贾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重能拿出五千可以在冰面上作战的骑兵,这是跨时代的作品,至于李重曾经在冰面上和张燕打过仗,这件事过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曹仁还穿着血迹斑斑的战袍,愁眉苦脸的问道:“文和先生,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李子悔呢?”

    说实话,虽说贾诩老奸巨猾,也有些脸红。可以这么说,曹仁这次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贾诩和李重狼狈为奸的结果。

    所以贾诩急忙站起身来,干咳两声、说道:“诸位同僚,没想到李子悔如此狡诈,贾诩惭愧万分,这次战败,错在贾诩。”

    说实话、曹营的文武确实很团结,也知道这次错不在贾诩,纷纷站起身来打圆场,贾诩这才讪讪坐下,接着说道:“贾诩有一计,或许可以解当前之危。”

    “嗯……文和先生快讲。”曹仁实在是没想到贾诩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拿出对策来,心中忍不住惊叹一句:贾文和不愧是让主公吃过亏的老妖怪,简直是不死之身啊。

    贾诩踌躇半晌,这才说道:“贾诩反复揣摩,觉得此计就算胜不了李子悔,但也绝对不会败!我的计策,就是让吕虔诈降……”

    还没等曹仁说话,夏侯惇就摇头说道:“李子悔做事十分谨慎,怕是不会上当吧。”

    曹洪也附和道:“想要用诈降之计对付李重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还不如劝降李重实际一些呢!”

    曹仁狠狠地瞪了曹洪一眼,转头笑道:“文和先生勿怪,曹洪口无遮拦而已,不过以李子悔的头脑,不是那么容易中计的吧?”

    贾诩微微一笑,表示并不在意曹洪的怨言,这才慢慢说道:“大将军,我知道,李子悔没那么傻,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怎么说?”曹仁奇怪的问道。

    贾诩竖起一根手指,沉声道:“时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让吕虔诈降,李子悔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到吕虔身上,我们这里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了。我们不必害怕李重识破吕虔的诈降,李子悔要是看不出来才怪。”

    曹仁接着问道:“如果李子悔不中计呢?”

    贾诩笑道:“李子悔不会中计的,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让吕虔造成很大的胜势,到时候如果李重不接受吕虔的投降,以后谁还敢投降于他。接下来,无论如何,李重都会进攻历城,借以识破吕虔的诈降之计。”

    “那接下来怎么办?”曹仁接着问道。

    贾诩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们当然是设伏了,在李子悔偷袭历城未果之后,截杀李子悔回营的兵卒。”

    曹仁仔细的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还是有些不妥,就算我们成功伏杀了李子悔偷袭回营的兵卒,怕也不能给李子悔造成什么损失。”

    “这不要紧!”贾诩笑道:“我们这一路根本就是虚张声势,真正的目标不在这里。”

    “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曹仁急忙问道。

    贾诩站起身来,用一根手指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这里……”

    第二天一早,李重就接到太史慈送来的消息:历城的吕虔弹尽粮绝,要求开城投降,时间定在三天以后。

    “哼……”李重嘴角一撇,冷哼道:“骗鬼去吧,吕虔这一定是诈降之计……或者是缓兵之计。”

    李儒想了一下,问道:“主公可有把握。”

    李重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实话,在三国时期,李重什么计都能中,就是不可能中诈降之计,谁是曹操的铁杆粉丝,李重心知肚明。李重非常清楚的记得,吕虔一直到了魏明帝时期,还活跃在曹魏朝堂呢,要是吕虔不是深得曹操信任,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退一步说,就算吕虔想要投降,也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是。

    李儒眯起眼睛,慢慢说道:“既然如此,主公就要小心吕虔的埋伏了,如果属下所料不差,曹仁定然会放弃大营,藏兵与历城之内,待到主公攻城之时,设计伏杀主公。”

    “如果我们不接受吕虔的投降呢?”李重轻声问道。

    李儒急忙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吕虔投降一事人尽皆知,无论吕虔是否真心投降,主公都要做出礼贤下士,善待降将的姿态,不然的话,以后如何招揽各路才俊相投,谁还敢投靠主公呢?”

    李重苦笑一声,轻声道:“吕虔此人真令人厌恶。”

    李重这话说得真没错,吕虔这人确实有点不要脸皮,曹操占据兖州的时候,辟吕虔为从事,当时襄陵校尉炅母作乱,吕虔就曾经用过诱降之计,灌醉了炅母等人,使伏兵将炅母等数十人尽数格杀,这个计策确实简单有效,但真有失光明正大。

 第二百四十三章 贾诩的绝杀

    总体来说,就是吕虔不怕背负出尔反尔的名声,但李重怕,谁让他现在是一方诸侯呢,就算想要出尔反尔,那不能为人知晓的。

    不过李重也不害怕曹仁吕虔耍什么花样,大不了曹仁趁着这几天时间逃到历城而已,李重就不信历城的粮食够好几万人吃,到时候饿都饿死曹仁的兵卒了。

    如果曹仁不到历城之内避难,也就是多做几个冰块的事,李重不差这三天的时间。但很快,李重就会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的愚蠢!

    当天夜里,李重就发现曹仁的兵卒偷偷赶赴历城,和李儒等人商议过后,众将一致认为曹仁是要凭借历城的城墙负隅顽抗了。李重立即派出赵云、高览二人偷袭曹仁的大营,曹仁的兵卒根本就没什么心思死守了,赵云、高览很容易的就占据了曹仁的大营。

    占据了曹仁的大营,李重决定趁热打铁,立即派兵追杀曹仁。

    双方在历城附近展开一场惨烈厮杀,断后的夏侯惇带着五千兵卒抵挡赵云和高览的合击,经过半夜的混战,夏侯惇带着轻伤回到历城,兵卒死伤两千余人。

    曹仁进驻到历城,李重一把火烧了曹仁的大营,带兵将历城团团包围。

    到了第三天傍晚,李重接到吕虔用羽箭送来的消息,吕虔声称,如今历城的东门归吕虔布防,约李重今夜子时来攻,吕虔打开城门,与李重里应外合,夺取历城,置曹仁于死地。

    “操……你……妈的……当老子是傻瓜。”李重一把将吕虔的信件摔到地上,冷笑道。

    李儒嘿嘿一笑,说道:“主公不必动怒,想来曹仁一定会在城门之处设伏,到时候主公小心一些,定然叫曹仁、吕虔有来无回。”

    陈宫补充了一句:“主公,也要小心回营之时曹仁截杀我军。”

    “嗯!”李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陈宫的意见,如果李重有准备的话,无论曹仁设下几路伏兵,都无济于事,原因很简单,李重的兵力雄厚,无论怎么分兵,李重都游刃有余。

    当夜子时,星垂旷野、朔风呼啸,李重的一万兵卒在赵云的带领下偷偷赶赴历城东门,当然,这些兵卒早就得到命令,这次前去偷城,装装样子也就可以了,遇到伏兵也不要惊慌。

    东门之处只有点点火把的光亮,城墙上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眼看快到了城门,赵云低声说道:“小心点,都把盾牌准备好了。”

    根本就不用赵云提醒,偷城的兵卒早就将盾牌准备好了,一个个缩着头,将身子藏在盾牌后面。

    按照约定的信号,赵云点燃一支火把,来回画着圈子。

    果真不出所料,赵云刚打出信号,城头上火光四起,万箭齐发,光是赵云自己就享受了数十支乱箭攒射的待遇。

    饶是赵云早有准备,也忍不住怒骂一声:“卑鄙无耻……”

    急忙挥动长枪,拨打射来的羽箭,赵云厉声喝道:“有埋伏……快撤……”

    城头上闪出一人,正是赵云恨之入骨的吕虔,吕虔冷笑一声,很有敬业精神的背诵着千年不变的台词:“赵子龙,你中了我家大将军的妙计,还不速速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赵云也很有精神的拨马就走,当然也没忘记还了吕虔一支冷箭,吕虔的武艺还算可以,用手中的宝剑嗑飞了冷箭,大喝道:“追……”

    城门大开,曹仁带着数千兵卒鱼贯而出,直奔赵云的败军追杀而去。

    就算遭遇准备,在黑夜之中遇袭,赵云的兵卒也慌乱起来,一时间兵卒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兵卒,队形顿时散乱起来。

    曹仁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次冲锋就将赵云的兵卒截成两段,黑暗之中赵云的兵卒惨叫声此起彼伏,四处逃窜。

    就在这时,斜刺里又杀出一支军队,正是高览带着一千精骑,抵住曹仁厮杀起来。

    一通厮杀过后,终于杀退了曹仁,赵云和高览带着兵卒匆匆赶回大营,两个人还没回到营门口,就被曹洪带着一支军队堵住了,曹洪根本就不给赵云、高览答话的机会,上来就是一阵冲杀。

    真当我是软柿子啊!赵云都快气炸肺了,实话实说,李重也预料到曹仁会出好几路伏兵,也和赵云说好了对策,但就算如此,赵云依旧气愤难当。赵云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甚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高手了,赵云有理由郁闷:怎么,曹仁你真觉得设下几路伏兵就能打败我赵子龙了吗?还是说你曹仁觉得我赵云害怕伏兵?太小看我了吧!

    赵云这个人确实很稳重,有大局观,但我还是要说,赵云也不是圣人,《三国演义》把赵云描述的太完美了,赵大大也有脑筋不正常的时候……比如说现在。

    赵云高声喊了一句:“高览将军,你来指挥军队,待我前去会会曹洪……”

    说话,赵云很不负责任的跑路去了,准确点说,赵云抛下了一军之主的责任,找曹洪单挑去了。

    现在正是半夜时分,天色黑暗,很难看清战场的情况,但赵云也不是胡乱杀敌的,他一直奔着火光最亮的地方而去,那里一定就是曹洪所处之地,绝对错不了。

    天色的影响谁也逃脱不得,曹洪也一样看不清战场,根本没办法派人围剿赵云。

    没有统一的指挥,赵云对付散乱的士卒真就跟杀鸡一样简单,转眼间,赵云就狂飙突进了数十丈,身后留下一地死尸。

    曹洪立即就发现了这种状况,曹洪不是看到的,而是听到的,赵云杀人的速度太快了,一连串的惨叫声引起了曹洪的注意力。曹洪伸手抓住一支火把,冲着惨叫声音传来的方向扔去,一抹绚丽的火光之后,曹洪立即就就确定了来人是谁。

    除了赵云,没人会在黑夜之中骑着一匹白马,当然……唐僧也骑。

    “赵子龙……”曹洪下意识的喊了一声。

    赵云长笑一声,手中的钢枪化成点点寒光,直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