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吾名元始 >

第187章

洪荒之吾名元始-第187章

小说: 洪荒之吾名元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
  四道巨大的金色身影近乎占据了东胜神洲的半个天空,让所有人都能够看清楚,更能感受到其上的无上威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诃。”
  接下来,四人开始说道,说的是筑佛道之基,亦为一教之本。如大乘佛教的《金刚经》、阐教的《玉清元始经》等,慈航静斋的立教之本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哗!
  这一刻,洪荒彻底沸腾了,先有接引与准提二圣于西方灵山立下佛教,如今又有阐教四大弟子于东方之地也立下佛教,这是要开启东西方佛教争夺战啊!
  你西方立下佛教,我东方一样可以立,就看谁更厉害,谁便是这佛道之主。
  “东方竟然也立佛教了,而且听起来比西方的也不差多少,甚至在一些方面比起西方佛教更有独到之处。”
  “什么,东方也立了佛教!如此也好,我等东方之人便不必经历万险去西方寻道了!”
  “你傻啊,东方佛教能够与西方比吗,西方可是有二圣啊!”
  “你刚才没有听到吗?东方佛教的创立者可是阐教门下,他们背后可是洪荒第一圣元始天尊啊,又岂会比西方差?”
  “那也是,静念禅宗与慈航静斋刚刚成立,正是光收门徒的时候,我等当立即前往,说不定能够被收为弟子。”
  “慈航静斋只收女子?我等女性修士也有求佛之心,慈航静斋正好适合我们。”
  “……”
  顿时,洪荒一片议论纷纷,众多修士,特别是东方散修,都纷纷朝着静念禅宗与慈航静斋飞去,想要拜入门下,成为弟子。
  慈航静斋与静念禅宗相距不远,两者相互依存,本是同出于阐教,如今又同为东方佛教,关系自然非比寻常。
  “出!”
  燃灯古佛翻手取出三十六颗定海神珠,神珠璀璨,如同三十六颗浩大明月升空,演化三十六方诸天,镇压静念禅宗的气运。
  此三十六定海神珠可比二十四颗厉害多了,而且品级也提升了,二十四颗只是上品先天法宝,三十六颗可是顶尖的极品先天灵宝,镇压气运比西方佛教的九品金莲强多了,毕竟它可是与十二品金莲同级的。
  同时,慈航静斋斋主观世音亦取出一座九品净世白莲,扔到帝踏峰上空的气运池中,镇压气运。
  两者都是东方佛教,以一件法宝镇压气运即可,两件更是强大,能够保证气运不失,汇聚更多东方气运。
  昆仑山上,元始神秘一笑,这两件法宝自然是他给慈航等人的,他倒是想看看准提与接引二人如今该如何应对。
  如此一来,未来究竟是谁取谁的经还不一定呢。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秘来人
  静念禅宗与慈航静斋两大东方佛门出世,惊天动地。
  碧游宫中,通天教主听此动静,哈哈大笑,他笑道:“哈哈,还是大兄方法多,如今东方也出现了佛教,看你西方将来如何大兴,到时想要来夺我东方气运,可没那么简单。”
  “也罢,既然大兄如此玩,那我也来掺合一下,岂不更加有趣。”教主心中如此想道。
  “嗯,怎么办呢?就让多宝那小子插上一脚吧。咦!多宝那小子竟然化凡去人间游学了。嗯,人间最近有些机缘,那暂时就不必管他,待他回来再说。”通天教主喃喃道。
  娲皇宫中,女娲听到动静后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便没有多管,她又不立教,东西方佛教的争夺亦与她无关,两边的水都很深,她一边都不想踏进去。
  女娲继续闭目参悟造化大道,此刻若是有熟悉之人在此,仔细看去,便可发现,此时的女娲变得更加高冷了,而且身上亦多了一股玄妙的空灵之气,一切都是那么深不可测。
  三十三天外,一座朴实无华宫殿的屹立混沌之中,不动不摇,仿佛永恒如此,此宫殿之上,刻着三个鎏金大字——“八景宫”。
  八景宫中,太上正在炼丹,听到洪荒之中传来的巨大的动静,脸上微微一笑,接着对外叫道:“玄都!”
  “弟子在!”不一会儿,人教唯一的传人玄都便来到太上面前,恭敬拜道。
  “玄都,你修道多年,也是时候该培养一个传人了。”太上道。
  “弟子愿一生侍候老师!”玄都以为老师要赶他走,连忙大声道。
  “贫道又不是要赶你走,你慌什么?”太上淡淡说了一句,使得玄都放下心来,他才继续说道:
  “贫道一生无为,性子使然,本不想收什么徒弟,但为了继承人教道统,也只收了你一个徒弟。先前贫道掐指一算,算到东方落水涧的野猪林中,有一猪王,与你有一份师徒之缘,你便去走上一遭吧,只是收不收,就随你们的缘分吧。”
  尽管玄都心头疑惑不解,但他并没有反驳老师的话,他应答道:“是,老师,弟子这就去看看。”
  “嗯,你去吧。”太上眼神飘忽,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淡淡应了一句,便不再管他,继续炼丹。
  玄都躬身退下,心中却想着事情,老师所说的猪王到底是何许人,与他竟会有缘?他随后心事重重的取了几件法宝,便向着人间界飞去了。
  西方灵山,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正在为九品金莲之事烦恼不已,此刻忽闻如此动静,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欺人太甚,元始那厮,简直欺人太甚,完全没有将我等放在眼里!师兄,你看,我等刚成立佛教,他元始立刻便将佛教分离,气运两流,他那是什么意思?那是要将我佛教逼到绝处啊!”
  准提佛母此刻完全没有丁点圣人的威压以及身为佛教教主的气度,开始破口大骂,实在是他被气急了,任谁如此也忍受不住。
  “哀哉!难道佛教在你我手中真的无法发扬光大,传遍诸天?”阿弥陀佛平时最为淡定,此时亦是一脸阴沉。
  就在两人皆为佛教未来担忧不已之时,一道黑色身影突然出现在两人面前,以两人的修为,竟然没有发现丝毫迹象。
  “你是谁?”
  阿弥陀佛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地看着眼前此人。这人一头灰白色长发,一身墨色长袍披身,一双眼睛满是吞噬之意,站在那里,却又好像不在那里,虚虚实实,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此人身上有大恐怖!
  一旁,准提佛母亦是一片凝重看着对方,他们不敢出手,任由对方打量此处,他们有种感觉,就算出手也不是此人的对手。
  “好熟悉的气息,这股气息是……鸿钧!”那人的目光一下子变得炙热起来,仿佛能够将空气燃烧。
  “没想到此次竟然来到如此一方世界,真是怀念啊。”那人深吸一口气,道:“这个世界还真是有意思,出现一个不错的小家伙。”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正是昆仑山方向。昆仑山中,元始感觉有人在窥探他,他眉头一皱,看了西方一眼,便没有多管,心中却猜猜测是不是西方二圣。
  “咦,好高的感知力,不错。”
  那人赞叹一句,才将目光看向眼前两人,看了两眼,开口笑道:“你们两个小家伙,最近好像过得不太好啊。”
  “不知前辈是何人,来此所为何事?”阿弥陀佛深吸一口气,试探着开口问道。
  “我是谁?哈哈,两个小辈,还挺谨慎的。”那人眼珠子一转,好似想到了什么主意,便开口道:“我看你们还不错,两个小辈,拜老祖我为师吧。”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脸色顿时一变,急声道:“前辈,我等有老师了。”
  “有老师了?没关系,不就是鸿钧吗,你们怕他,我可不怕他。你们想好没有,老祖我可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收徒的。当然,你们也可以拒绝,但后果可不是尔等能够想象的。嘿嘿!”那神秘人一阵发笑,给人一种极度恐怖的感觉。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心中一惊,此人竟然不怕鸿钧道祖,到底什么人?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与鸿钧道祖十分熟悉,但他们却从未听说过此人名号,难道是什么不出世的老怪物?但就算如此,也不该如此恐怖才是,要知道他们可是圣人,但在此人面前竟然完全升不起抵抗的心思。
  怎么办?
  两人心中焦急,他们可没什么心思拜师,如今正在为东方佛教之事烦恼着呢。可又怕拒绝此人会惹对方不高兴。
  正要拒绝,这时又听到那人的声音传来:“你们可要想好了,若是拜我为师,老祖我立刻会让你们实力大进步,虽说一时不能对付东方那个小家伙,但对付其余几个圣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刷!
  “拜见老师!”
  两人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拜倒在地。这个时候,什么都是虚的,谁能够为自己带来实力,谁就是好的。
  “哈哈,好!老祖这就传你们绝世道法,让你们尽快突破!”
  那神秘人哈哈一笑,嘴角翘起一道危险的弧度,对着两人头顶各是一掌拍下,随后,两道神秘力量传入两人身体之中,令人心悸不已。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
  西方灵山深处,一片寂静,佛光祥和,玄鸟翱翔。
  看着两人进入灵山道场闭关修炼,黑衣神秘人神秘一笑,心道:“鸿钧啊鸿钧,没想到你会来到此界,不知道这是你的一个分身还是你的本尊呢?哈哈,不过,此界还真有几分诡异,一个小家伙竟然修炼到混元圆满境界,真不简单。而且,好像女娲师妹的气息也在此界觉醒,真是奇怪!不过,不管你们来干什么,老祖我也来插上一手,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哈哈!”
  神秘人又是一阵沉思,接着他看向北海方向,低声道:
  “那里好像有个小鲲鹏,与老祖我倒是有缘,不过老祖我是混沌鲲鹏,比起他不知高贵了多少倍。但是,我来此界只是一道分神,破界之时消耗了不少,不久便会散开,此时正是需要一个身体之际,那鲲鹏与老祖我最为契合,就是你了!”
  说完,神秘人一个转身,便消失不见。
  半个时辰后,北冥宫中传出一阵剧烈的法则波动,但不久之后,便消失不见,北冥地处偏僻,一群妖王更是不敢进去询问,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
  东方立佛教之事虽然轰动一时,但西方佛教好像没什么反应,让一众观看热闹的大能好不失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也渐渐将重点目光转移他处,不再关注此事。
  人间界,一场改变世间的思想的战争来袭。
  如今,周室衰微,虽仍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天下大乱,国谋生存,民不聊生,各路诸侯欲称霸天下。
  天下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路诸侯为富兵强国,招纳贤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历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文化上,医学等科技取得重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分封制的缺陷已经显现出来了,没有一个君王希望日后的国家依然如此。礼崩乐坏,社会最底层的士开始崛起,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历史将由诸侯分裂走向大一统。针对这个统一问题,各学派分别代表着各个阶级,各个层次,各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展开激烈争辩,都企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众多学派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相互争辩,于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出现。
  激烈的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多国征战,为更多学者提供了机会,因为每一个不同的国家,便代表着需要一种主导思想来完成国家的进步,而且上层官员也没有阻止,相反还推动了这种进步。
  气势恢宏的诸子“百家争鸣”,应运而生!
  陈国,苦县。
  太上执尸转世李耳从此处开始崛起,之后周游列国,凭借广博的学识与道法修为,他开始整理自己的思想,亦开始与各国思想家进行激烈争辩。
  李耳也曾教导过许多学子,曾在王室秘藏之中博览群书,曾在天地之中不断行走,感悟天地至道,天地万物,莫不蕴藏着大道至理。
  李耳观天地之间有一种隐形的平衡,它无处不在,每每都在关键时刻出现,调整天地格局。所以,他认为“无为而不治!”
  “为患之大,莫过于斯。故偃武修文,行利除害,其事既理。故曰:无为。其教既行,故曰:不言。是以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夫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