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溯源 >

第21章

溯源-第21章

小说: 溯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武煞忘记了害怕,忘记了绝望,忘记了杀人,他只想拼命地想个明白,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大管家为什么要让他来杀害一个新生儿?为什么要让孩子的母亲无法再生育?为什么福家人明明知道自己是前来作恶的,却口口声声叫他武煞大哥,还要帮他昭雪冤屈?到底是大管家披了伪装,蛊惑了自己的心?还是福家人奸诈至极,以伪善来稳住自己?

  这些问题像重拳一样击打在武煞的心头,让他越来越冷静,越来越清醒,也让他觉得自己渐渐恢复了一些体力。这时,山隐师傅曾经反复教诲他的话,再一次在耳边响起:一切能让你的心如烈火一般燃烧的,最终都将是毁灭你的烈火,当你能用智慧指导自己来思想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水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像水一样,正或急或缓地奔向永恒的宁静。

  武煞的脑子渐渐清凉起来,武煞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他想起自己在火海里冒死救人之后,大管家的洋洋自得和自己的感激涕零;他想起小时候生病时,山隐师傅一口一口地喂他喝水吃药时满眼的焦灼和自己的不耐烦。他想起了很多很多事并一一对比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山隐师傅和大管家都是爱自己的,都像父亲一样。不同的是,山隐师傅的爱无私无欲,大管家在付出爱的同时,附加了太多条件。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他的心里涌出了一个念想,他要马上回到大管家身边,让他亲口告诉自己,到底是为了利用自己才付出爱,还是因为爱因为信任才让自己去做那些不可告人的事。

  武煞太简单了,他根本就想象不到,与此同时,大管家那里已经是“世界末日”,作恶多端的三个管家正经历着层层剥皮层层下落的应有的惩罚。书包网 
龙之所隐(二十)
(二十)

  让我也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明明看到大管家的能量团和二管家、三管家一样,一边萎缩着一边向下坠落,他的肉体却没有死?看着他艰难地向前爬着,我不禁自问:难道,他有两个能量团,有两个灵魂吗?正在犹疑,摆放灵位的桌案轰然倒塌,酒菜、杯盏及香烛散落了一地。没等我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桌案下面的地板像门一样,忽地向下打开了,随即我看到了地下室,看到了一排漆着黑漆的木质棺材。

  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老五福全在世时,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当时,我整天晕晕乎乎地享受着虔诚的信众的朝拜,时常分不清自己存在于现实中还是活在幻觉里。有一天,老五福全把我叫到他的福室,让我仔细观察分别装在两个笼子里的白色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那段时间,我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老五福全的福室,因为每一次被叫进去不是挨批评就是被说教,让人轻松不得。没想到,这一次师傅弄了两只白白胖胖的兔子给我玩,这让我高兴不已。我蹲在笼子前,一会儿逗逗这只,一会儿看看那只,嘻嘻哈哈地玩了半天也没看出两只兔子有什么不同。

  在师傅的提醒下我才发现,虽然两只兔子无论大小还是颜色都一模一样,但是它们的目光截然不同。一只兔子满眼的温和,皮毛齐刷刷地向后倒伏,看上去活像一只兔子;另一只兔子则充满了斗志,全身的皮毛向上竖立着,眼睛里射出犀利的光,看上去活像一匹狼。

  这样的不同让我大为惊讶,也激起了我的求知欲,于是虚心地向师傅求教:为什么同为兔子的它们,有着如此不同的状态?

  师傅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给我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故事中说,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小五福,他厌倦了整天念经、种地、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心想着如果能够过上富家子弟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算死了以后下地狱又有什么可怕呢?物质的享乐是真实存在的,地狱里的苦刑却是传说中的。谁又能够确保,那些传说不是所谓的“德者”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修持,从而编撰出来的故事呢?

  后来,小五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大师兄,希望得到大师兄的肯定。没想到,大师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对他说:“每一种生活都是苦乐参半,享、受同在的。我觉得五福院里的生活很好,每天听五福全讲法课,就好像在聆听福祖的声音,这让我们早于别人了解世界的真相,早于别人知晓生命的本质,早于别人明了,在尘世之外,在我们的生命之上,还有一些生命更为高尚地存在着。你觉得做五福是件苦差事,这是因为你只顾向往别人的生活,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属于我们的生活中来。”

  小五福看了看大师兄,不屑地说:“你可真虚伪。粗茶淡饭有鲜鱼肥肉好吃吗?种地有游山玩水自在吗?整天念经有牵手红颜,把酒为欢享乐吗?福祖在《五福经》中说‘要享着清福来修持’,他这不也赞同活着要享福吗?”

  大师兄笑了笑,说道:“你可真会断章取义。所谓‘享受’,本有‘享’和‘受’两层意思,‘享’针对所有好事美事,‘受’针对所有坏事恶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享着好事美事,也要受着坏事恶事,当我们能像享着好事美事那样受着坏事恶事时,才是真正在享受人生了。”

  听了大师兄的话,小五福眨巴眨巴眼睛,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从那以后,每当吃饭时,他都会把粗茶淡饭想象成鲜鱼肥肉;每当劳作时,他都幻想着自己正逍遥自在地游山玩水;每当听五福全讲法课时,他都会想象着自己正牵手红颜,互诉衷肠。这样一来,小五福吃饭香、睡觉甜,劳作时乐,听课时喜。

  小五福的变化,五福院里的人有目共睹,师兄们纷纷赞扬他修持精进、福为大增。不料,在一个风和日丽、凉风习习的午后,五福全召集所有五福在花园旁的葡萄架下上法课。通知下达后,所有的人都揣测师傅的用意,有人说师傅从来没有在外面上过法课,今天一定有特别的内容;有人说师傅把法课搬到花园边,肯定是受了小五福的影响,他要享受着讲课,让五福们享受着听课;还有人说师傅高深莫测,还是不要猜了,下课后就知道他到底是什么用意了。

  法课开始前,五福全静静地立在花园边,仿佛陶醉在芬芳的花香中。五福们一个又一个地立在五福全的身后,有人陶醉在师傅肃穆的表情里,有的彷徨在兰花与师傅之间。他们既不知道师傅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师傅为什么会有此一举。这个时候,只有大师兄远远地站在人群外,对着一朵兰花发呆。

  小五福东瞧瞧西望望,发现了发呆的大师兄。他跳到大师兄的身后,猛地拍了大师兄一把,戏谑地说:“大师兄,看你发呆的样子,难不成这兰花成了仙子?”

  大师兄回过头看了看小五福,默默地点了点头,道:“正是。你看她洁净、美丽,不着丝毫浮华之色,却有着高贵华美的气质,她不是仙子,这世上还可能有仙子吗?”

  小五福撇了撇嘴,叹息着说:“我以为大师兄的境界有多高呢,原来和我一样,既贪色又贪享,枉我白白崇拜你一回了。”

  大师兄笑了笑说道:“我只享,不贪。贪有何意?她终究不是我,我也不是她。我在享的同时,向往她的境界,并立志向她看齐。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气若仙兰。”

  不知什么时候,五福全和五福们已经齐刷刷地站在了大师兄和小五福对面的花园边,法课已经开始了。五福全让五福们注意观察大师兄和小五福,看看他们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由于花园较大,加之小五福和大师兄在窃窃私语,五福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看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五福们得出了一个共识:整体看来,大师兄显得朴实厚重,拥有着修持很好的五福的气质;小五福奸滑轻浮,拥有着的是市井小民的气质。细细看来,大师兄气定神闲,喜悦在心,眉宇间显露出高远的志向,嘴角挂着坚定的信念;小五福则神色飘忽,目光游离,眉眼间潜伏着虚妄,嘴角溢着贪婪。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五福们一阵哗然,他们纷纷请教师傅:平日里小五福和大师兄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和大师兄一样,细心品味粗茶淡饭,勤勉劳作,欣然上法课,为什么神色、气质如此迥异呢?

  五福们的讨论声惊动了小五福和大师兄,他们不约而同地跑到大家的身边,想要听个究竟。五福全把他们叫到跟前,让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你吃饭的时候在想什么?劳作的时候在想什么?上法课的时候在想什么?

  当小五福和大师兄毕恭毕敬地回答了师傅的问题之后,五福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师傅讲完了这个故事,看着两只兔子,慈悲地说:“一切都是由念想感召来的。尘世之间,不仅有我们看得到的万物,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万象,我们的每一念都感召着相同的‘象’,这个象可能是一个能量团,可能是一个游魂,他们在我们的感召下越聚越多,从而反过来影响着我们。最终,积极的‘象’成了助动我们向上的力量,帮助我们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也就带着他们向上进步;消极的‘象’则成了助动我们向下的力量,让我们丧志,让我们越来越沉沦,我们也就带着他们向下退步。这两只兔子,看似无知无识的小动物,可它们一样有着各自的不同心念。这一只,拥有着当好兔子的念;这一只,拥有着当狼的念。不同的念让它们感召来了不同的‘象’,所以它们有了不同的‘相’。在你看来,它们两个,谁活得更舒适一些,安逸一些呢?”

  末了,师傅又对我说:“当感召来的积极的‘象’足够强大时,你超脱了凡俗,境界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感召来的消极的‘象’足够强大时,你就会一落再落,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个傀儡,被消极的‘象’占用了躯壳,从而弄不清自己是谁,谁又是自己。”


()免费TXT小说下载
  师傅最后这段话,让我头大如筐,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师傅叹息了一声,道:“去吧,慢慢想去吧。总有一天,你会想明白的。到那个时候你会知道,做傀儡,拥有着表面的强大,承受的却是内心的虚弱和不尽的悲哀。”

  想到这里,我忽地冒出了一个疑问:难道,现在活着的才是真正的大管家,那个受到惩罚的是大管家感召来的‘象’?难道,这个大管家不过是一个傀儡?

  (第二辑《龙之所隐》结束,敬请期待第三辑《俗世之事》)

  PS:“龙之所隐”,意在用念感召世人。小龙能够做到吗?龙隐又能做些什么呢?敬请拭目以待。
俗世之事(一)
(一) 

  眼看着武煞离开了福家,龙隐长出了一口气。福家人命中注定的一劫,因为他们一家人的慈悲、因为武煞的猛醒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个结果给龙隐注入了无限的动力,让他对此次之行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想老五福全师傅在世时,不厌其烦地教诲我,回想自己当年的无知与无畏,我愧从中来,不禁在心里给师傅施五福礼,感谢他对我的教诲,感谢他用强大的念影响我至今。

  细细思量,人这一辈子,想要活得明白并不难,只怕无知而不自知,只怕放不下心中的“私”。我把这个想法传递给龙隐,龙隐默默地向我施礼,然后把目光投向窗外朗朗的星空。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星光在闪烁,我知道他的心已经和天空一样广阔,和星月一样澄清。这样的时候,我不想过多地分散他精力,于是,把目光转向福堂,让龙隐对着星空独享一份宁静。

  武煞离去时的神情,让龙隐的母亲十分担忧。她看不透武煞在想什么,猜不着他要去做什么,但是她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已是游魂的武煞仍然有劫。不等她开口把心中的担忧讲给大家听,龙隐的祖父环顾着四周对大家说:“武煞走了,留在家中的应该是贵客,无须防范,只要以礼相待就是了。”

  他郑重地点了香,对着香案施礼,恭请贵客上座,内心意念道:“感谢贵客默默相助,帮我福家躲过了一劫。现在,武煞有难,我必须前去相帮,不能在家中多陪贵客,还望多多海涵。”

  礼罢,他对家人道:“福家,忘福,我要出去一趟,你们好好照顾孩子和福媳,也要好生招待家中的贵客。虽然我不知道客来何方,但他们是我们福家的救命恩人,也就是世人的保护神,切不可慢待。”

  听到祖父的话,龙隐连忙施礼,大声说道:“祖父言重了。孩儿本是您的孙子,就是那个襁褓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