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的舒心日子 >

第28章

古代的舒心日子-第28章

小说: 古代的舒心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那车昨个我送到新宅子拉柴去了,你去取吧。”

    杨震海点点头,跟老爹一起把猪送车上“爹你先拉把猪拉家去,过会再来接我。”

    杨老爹点了点头,知道儿子不想让别人知道。

    等杨震海再去野猪还好好的在那呢,用独轮车把大小也猪还有蘑菇都装上,那车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看着要坏掉似地,这车也就用这一回了,等大集的时候买个结实的。

    没出林子呢,就看到杨老爹架着车等在那。

    瑾娘在家烧了午饭,其实已经下午两三点钟了,也不叫午饭了。

    等到了家,杨震海没停留,拿了几张饼子赶着车就把两只大野猪拉到县城去了,现在天气热,东西放不住,他们要是不收拾出来明天就不新鲜了,干脆拉到县城去买。而且在家里收拾了,让人看见少不得分给出去一些,还让人眼红,还不如直接卖掉。

    两只野猪,够大皮毛也算完整,足足买了二十两。



37、第 37 章
   
    杨震海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非(提供下载…)常黑了,“回来了,吃没吃?”瑾娘上前给杨震海打扫一□上的灰,小声说。

    “没呐,快点给我弄点什么,可把我饿坏了。爹睡了?”

    瑾娘点点头,“你先去把衣服换了,我这就给你拿吃的。”

    杨震海点头就要进堂屋的小间,还没等进去就听杨老爹喊“震海回来了?”

    “啊,爹是我回来了。”杨震海应了一下,拐到东屋,老爷子根本就没插门,估计就等他回来呢。

    瑾娘麻利的把锅里热的饭端出来,今个晚上做的茄子,她又拿了两个鸡蛋做了一碗浓浓的鸡蛋汤。

    屋里炕上放了小桌,把饭菜端上去。杨震海进屋把衣服先脱了也不换了直接穿了里衣,洗了手脸。回来坐到炕上,先喝了一大口汤。

    “野猪价钱不错,买了二十两,这么的,今年秋税就不用另拿了,足够用到过年了。”

    瑾娘笑着点头,把杨震海刚才放到炕上的钱袋子拿了过来,沉甸甸的“真是不少,今年盖房子拿了一千两的银票,咱们还是要攒起来。听说老二家在县城买了门面,不知道是不是要做生意。咱们是不是也做点什么?”瑾娘倒是没什么主意,只是觉着钱放在手里有些亏了,要是能钱生钱就好了。

    杨震海吃了口鸡蛋,点了点头“这事我再想想,现在房子盖好了没有什么特别花钱的地方了,做点事也好,上个月姐夫过来说他找人从南边带货,去掉运费本钱能赚三四成。等哪天我过去问问。”

    瑾娘皱了眉头“把握吗?那船安全吗?”

    “问题不大,姐夫已经做过几次了,那些货多是送到雁城,他还想到雁城去呢,就是雁城铺子贵,他一时盘不下来,找我给拿主意呢。虽说走的是海路可不进里边去没什么大风浪,就是一路上税多麻烦,咱们只管投钱其他的事交给别人,要不怎么赚上三四成呢,自家有船的,那个不是一倍的收益。”

    瑾娘一听杨震海估计已经琢磨很长时间了,南边的货物运到雁城直接加一倍的价到北边,那船又把北边的货运到南边,又是一倍,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船运是非(提供下载…)常挣钱的,他们就算投钱进去,要给船运费,以及一切路上的费用,这样挣得就少些,其实也就是搭别人的顺风船。这事她也听大伯娘说过,雁城的一些人也这么做,安全还是能有一些保证的。

    “你想做就做吧,家里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咱们年轻就算赔了再赚就是了。”

    杨震海白了她一眼,“怎么能赔,你要相信你相公,将来给你挣个大银山,给你娶个十个八个儿媳妇伺候你。”

    瑾娘听了伸手敲了他一下,“我才不给你生那么多儿子。”

    杨震海一听瞪了眼,伸手把瑾娘揽进怀里,“你不给我生,谁给我生。”

    瑾娘脸红红的,“那也不能生那么多。”撅撅嘴“最多三个。”

    杨震海听了眼睛眯成一条缝,“行,三个就三个。”说完又把瑾娘拉到近前“媳妇咱们新房都盖好了是不是该圆房了。”

    瑾娘一听那脸上就跟红布似地,挣脱着就要离开。

    “行不行,你要不给我痛快话,我就不松开了。”杨震海有点无赖了。

    其实瑾娘跟杨震海现在也就差最后一步了,心里接受了他,对圆房也是有那么一点期待的,只是这种事情那好意思说出口,不过看他那样子,瑾娘只能点了点头。

    杨震海乐的亲了瑾娘一口,瑾娘乘机跳了出去。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瑾娘把昨个采的蘑菇拿到外面晒,杨震海也拿个小凳坐在那帮她把蘑菇摘干净。以现在的天气晒上两三天就好了。

    “家里准备不准备种荞麦?”瑾娘突然想到三伯娘要种荞麦的事。

    杨震海摇了摇头,“不种了,家里的旱田都是新开出来的,地力不强,咱们又不止着它卖钱,咱们三个又能吃多少,三伯家今年种的多,等他们收了,拿黄豆换一袋子就够吃了。”

    瑾娘寻思今年种的东西还真不少,等秋收了,黄豆小豆绿豆,水稻麦子还有今年种的萝卜白菜也多,都凑到一起去了,要是再种可就干不完了。她事也不少,今年种了两种芥菜,一种是雪里蕻,准备做成霉干菜,另一种是榨菜,去掉腌的一些,剩下的也要晾干,这么寻思着,事情还真多。亏着每样没多种。

    晒好的蘑菇瑾娘用袋子装好,这阵子时常下小雨,她就跟着杨震海进几次山,晾晒了二十多斤蘑菇,杨震海进山抓了两对兔子,养了起来,那三只小野猪也活了下来。

    瑾娘买的辣椒子已经成熟了,是那种拇指大的小尖椒,瑾娘穿成一串串晾晒,收了五大袋子,留了籽后,磨了两斤辣椒面,还有一些打成碎辣椒,本来杨老爹和杨震海不习惯吃的,不过瑾娘做了几次水煮鱼,香辣肉丝,辣椒炒肚,俩人渐渐的就喜(…提供下载)欢上这一口了。瑾娘前世的时候吃辣椒还是上学后的事,她吃不了特别辣的,却喜(…提供下载)欢带些辣味的,这次种出来的辣椒,虽然是小辣椒,但是跟朝天椒比还是差很多的,瑾娘就喜(…提供下载)欢这种。尤其炸出来的辣椒油特别香,微辣,她最喜(…提供下载)欢吃饺子的时候配着吃。

    瑾娘晒得辣椒就挂在房子沿上,远远看去红彤彤的一片,刚挂出来的时候几个弟妹来串门,说上几句话就对她这辣椒十分的感兴趣,她也没说什么,揪了几个递给她们让她们尝尝,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时候辣椒根本没被人接受,她们也没吃过,就是杨老爹和杨振海也只是一点点适应的,他们三个直接吃了生辣椒,辣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瑾娘边吃着边说,“这味道就是有点呛,吃习惯就好了,其实挺好吃的。”

    看着几人有点狼狈而逃的样子,瑾娘忍不住笑了,刚才她特意看了一下,那种又直又硬红彤彤的辣椒是最辣的,自己吃的那个就好一些,不然她也是受不了的。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怕麻烦,这辣椒要是吃了好了,她们又该要种子了,然后还要做菜的方子,这两天大蒜下来了,她还想做蒜蓉辣酱,和糖醋蒜呢,到时候不就又来了,再弄出什么事,她心情也不好。没的教他们东西还弄一身不是。

    再次大集,瑾娘买了很多大小瓷罐,陶缸。杨震海找木匠打了一个非(提供下载…)常结实的独轮车。两人去了蔓娘家的杂货铺子,杨振海跟着张喜嘀嘀咕咕的谈了半天,等回了家,从她这里拿走了一千二百两,作为这次的投资,之前拿了一千两作为盖房的钱,连带做家具请工匠,全都算在里边,杨震海手上有几十两也填进去了。

    平日家里的花销用的是分家单过时杨震海给的五十两,加上买野猪的钱,她手上家用还有六十八两,今年秋税也要从这里出,这些钱都是杨震海打猎挣的,一共也就一百多两。瑾娘的嫁妆钱没动,手上的金票兑换了,一比五,现在手上还有一千两银票。这个是老底不能动。

    那一千二百两就算是试水,实际操作就是张喜的事。

    地里大蒜丰收的时候,新房家具送来了,这家具都是瑾娘设计的,式样简洁雅致,有那么一丝现代简约的风格,都是一色的红木家具,有些家具做法跟这个年代不一样的,像瑾娘要求做的几个五斗柜,边缘用浮雕花纹装饰,大大的抽屉,可以装很多东西,还有准备放在东厢房壁炉前的椅子,样式也是没有的,曲线还有纹样带着一丝西式风格,瑾娘更喜(…提供下载)欢清式样的家具,挑选简洁适合他们使用的画了一些,杨震海买的是处理好的木料,所以用三个多月就打好了。

    看到新家具瑾娘再次感叹古人的手艺,不但按照她画出的样子很多地方还添加了一些现在特有的纹路式样,看着更加漂亮大方。

    家具一件件的填充了空荡荡的房子,看着那一件件只刷了桐油露出本色的家具,瑾娘心里喜(…提供下载)欢极了,只是稍稍有那么一点点遗憾,沙发没有做成。其实她更想冬天坐在软软的沙发上烤着火,不过没关系,她决定做一些大大软软的靠垫,也是一样的。

    东厢南间,是准备吃饭的地方,饭桌没用那种圆桌,而是采用了瑾娘说的那种大大的长桌,因为杨震海是长子,过年的时候弟妹孩子都要过来,这种长桌坐的人更多些。

    厨房里南墙瑾娘特意让人做了整体橱柜,上面一排柜子,下面一排柜子中间有半米空挡,墙上还可以挂些餐具什么,这里跟现代的差不多。北面是锅灶,西窗口底下连着两个小灶,隔着门是一个大灶,灶的这边北墙是一排柜子,南墙北墙中间放着一个可以滚动的大桌子,桌子下面也是一个个柜子抽屉,桌子很大,宽一米五长两米,地窖的入口就在这下边。需要的时候桌子就可以随意挪动。东窗北边有有个小门,可以直接通往东院,南边窗口是一个柜子,不过它的作用特殊,北边一半是一个洗手盆似地,镶在桌子上的一个矮瓷缸,下面有漏口接着铜管子,一直接在地下直通外面的水漏,除了没有自来水跟现代洗手池非(提供下载…)常相似,只是那瓷缸实际上是个大花盆,那下面的漏口是专门找人一点点扩到合适的大小,做的非(提供下载…)常不容易,矮瓷缸旁边看着是柜子,实际上上面可以掀开,里面是一个稍微小一点的水缸,这里就是瑾娘想办法弄的一个洗菜刷碗的地方,已经十分方便了。

    一切按照瑾娘要求安装好后,杨震海在厨房转悠了几圈,不住的点头,觉着厨房这么一收拾还真是舒服,一点也不乱,干干净净的。

    搬家的日子杨老爹已经确定了,新房盖好了就没请过,这次搬家开火一起请了,本村的,外村的,亲戚朋友,怎么也要摆上七八桌的,不管亲近不亲近,你要是不请,那面子上就不好过了,亏着现在天气清爽,直接把酒席摆在东院不用进屋,东院都是青石铺成的,摆桌子正好。

    东西早就陆陆续续的搬了过去了,头一天早上杨震海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家里裂了口不准备再用的一个大缸去了新宅,瑾娘收拾了最后一些比较珍贵的首饰送去新宅,放到一个安全一点的地方,在宅子里找了好几圈才看到他在菜园子西南角正干着什么。

    “这是做什么?”瑾娘看杨震海把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把那个破缸放里边去。

    “弄个茅厕。”杨震海把缸边上的土添实,上边放两块石板。中间留着空挡。

    瑾娘一听有点黑线,这可不就是简易茅房吗?以前他们农村也有这样的。“这也用不着吧?”

    “怎么用不着,明天来吃饭的,要上厕所就到这来,你把咱家西厢那边的厕所门锁上,可不能让人进。”

    瑾娘一听也是,没地新家还没住就弄的脏兮兮的“家里盖房还剩不少砖,你干脆好好盖一个。地面也铺上,也好刷。”

    “恩,放心吧,这里边肥料,正好用在园子里。”

    好吗,一点不浪费。

    结果老爷子看到了,让杨震海他房子西边又弄了一个,以前在外边上习惯了,进屋还不舒服呢。杨震海手艺也不错,不但用了青砖,还加盖了房顶,就跟小房子似地,盖房子还剩下一些材料。里边更用大片的石板铺着。也不怕掉下去。其实如果不是盖在正房这边不好,瑾娘也想弄一个了,不过她只要不着急就去那边。省了不少事。

    这茅房盖得容易,料都是现成的没到下午就盖好了,杨震海又回屋把正房和东厢房的一些家具送到西厢,然后把门锁上,自己又跑到伯娘家接了一些旧的桌椅板凳,瑾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