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孙绍的野望 >

第60章

孙绍的野望-第60章

小说: 孙绍的野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钱都是说好的,为什么突然变卦?原价我们是出得起的,真要这样得等我们到了临湘才能再付钱。”一名青年汉子喊道,队伍中有一名小女孩,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和一名中年妇女,都在咒骂着那名船家。“我截了你们的全部财物也差不多够了,送你们那么多路我可是亏大了,最多就这样了,再说什么也别想在求我停下来。”船家说着把船越划越远,逐渐远去了。只留下了一行人的咒骂声。
“财物全没了呀,这到临湘还有三四天的样子呢,那该怎么过啊?”那伙人哀叹道。那名少女听到他们的声音时却是陷入了沉思,想了好一会,突然大叫道“文锋,你怎么跑这来了?”文锋也是大吃一惊,包括邓艾他们都是惊住了,这里居然有人能认得他们,难道是孙绍的部下吗?文锋再定睛一看,却是没有熟悉的感觉,似乎并非自己认识的人,心中一凛,怕是被人发现了,难不成还是孙权那边的人?“你不是一直跟在绍弟身边吗?怎么出来了?这些又是什么人哪?”文锋听了这话,才算是确定了。“您是…怎么会到了这里?”“嘿嘿,不敢相信吧,我花了些功夫逃了出来,有些事情来找他。”孙裾自出来后第一次笑了,终于遇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了,也总算是应该有了找到路的希望了。
“你认得路吗?我们好像迷路了,从柴桑到这里竟然花了两个多月,现在应该是快到了吧?”文锋一听,指着邓艾说道“活地图在此,有他在,一遍地图看过,走遍天下都不是难题。”邓艾听他吹牛,心中一急,说道“过…满…了…我才没…那么…有本事呢。”孙裾又笑了“好好玩哦,这么说话太让人乐了。我见过一个有治疗口吃的秘方,你要按照这个法子做的话,估计以后能治好的。”文锋道“他治疗过的,本来没什么问题,刚才是太紧张了。”邓艾说“就跟着我,好了,我会,把你们带出去的。”孙据说“那就放心了啊,可总算是结束了呢。”拿手摸了摸邓艾的头“多谢你哦。”“不要摸头,不吉利。”邓艾把头一甩。文锋道“三娘子,我来给您介绍,这位小哥叫做邓艾,南阳郡棘阳人。我是得了他的帮助才能够在那边挺过来的。”“等一下,那边啊?”文锋才意识到孙裾并不知道他的经历,说道“先走好了,咱们边走边说。”
油江口大营“我军第二批部队已经开服前线了,只要等到第三批部队到达就可以准备撤离了,我们会按照大都督的要求完成一个月内彻底撤离的要求的。”简雍伏在地上,面上明显有些不满之色,对着端坐其上的周瑜说道。“很好,希望你们好好配合我军作战,我军对于那些愿意帮助我们的人也是很愿意给与足够的支持的。真正的朋友是所有人的财富,我也是盼着刘豫州能够为讨伐曹孟德,兴复汉室的事业再出上一份力啊。”“这也是我军的目标,自然是要做到的。我军将从东面和北面向江陵发动进攻,配合您的主攻。”“既然如此,就在此多谢玄德公了。”周瑜笑道“四面围定,曹仁这次只怕是插翅也难飞了,你们倒是可以不用攻得那么紧,虚掩一面诱使他突围也是没什么不可。曹孟德的势力,从此可以离开汉水以南了。”
桂阳郡的战役在二月份已经完全进入了尾声。魏延的死守拖住了敌军的主力,黄忠则是让少量部队伪装主力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自己带大部队绕到了敌军的侧翼,从侧背发动了总攻。敌军本就是乌合之众,一击之下就立即陷入了混乱。黄忠堵死了逃跑的线路,将所有人包围起来,除了投降的以外全部诛杀。一次收了两千多俘虏,诛杀了好几家反抗他们的家族。这次几乎是连借口都没找就平灭了反抗势力,桂阳郡一时陷入了无政府状态,黄忠一方面上书要求配备更多的官吏,另一方面则拔擢了那些剩下的世族子弟,作为他们顺从的奖励。孙绍那边则是不得不将本来准备晚一些再开办的吏员培养学堂提前开办,招收一些富农子弟和家产殷实的市民,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快速的形成属于自己的管理队伍。官员的选拔则是更加麻烦,现在察举制已经被世族们破坏的差不多了,能胜任官员的人才实在少之又少,现在再选拔已经有些来不及了,只好把长沙郡的一些有经验而且靠得住的老吏放出去担任一些低级职务,甚至从退役下来的军人之中遴选,这才勉强补足了这个大口子。桂阳郡由于其他地方的混乱,孙绍趁机发动了一些长沙人过去,重新的丈量和分配土地,对农村进行进一步控制,由于土豪势力在叛乱中受到沉重的打击,乡村本身的宗族力量也不足以抗衡政府的行政强制力,尽管方式有些过于简单粗暴而激起了一定程度的民愤,不过总算是完成了政府对于农村的初步直接控制。至于以后的麻烦,还得靠软硬两手办法来解决。
建安十四年二月末,随着三个郡的彻底平定,零陵郡也开始觉得孤立无援了。刘度在部下的重压之下(主要是泉陵的刘家,由于和烝阳刘家的矛盾,使得他们巴不得由自己取代和孙绍有很深矛盾的烝阳刘家的地位,随着烝阳刘家参与攻打郴县失败而损失惨重,加上那些投靠的世族的现状,使他们下定决心要趁早投降),最终还是向孙绍递上了降表,在保证了爵禄的情况下选择了彻底地归附,交出了太守的印绶。孙绍与曹操不同,那时的曹孟德未必就顾的荆南这小地方,但占据了三郡的孙绍却是对他们势在必得,自然由不得他有半点马虎。孙绍保存了他的奉邑,对于其他主要官员也有一定的封赏。自此荆南四郡全部统一,孙绍也名正言顺的控制了一块不小的地盘。(虽说名分不太正当,他只是一个太守,又没有军职,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名分的,不管乱世看的是实力,谁在乎这些)作为比较大的诸侯,令世人耳目一新。
孙绍在沅陵呆了没多少时间就回临湘去了,回去后没多久就得到了荆南完全平定的消息,也是十分高兴,他现在的实力也可以看看了,和那些大腕掰掰手腕也不是做不到了。这时家书也寄了回来,他打开一看都是些安慰的话,母亲对于自己现在的困境只字未提,仅仅是让他在外面好好过,不要太牵挂家人而已。家人的话更令他揪心,想到母亲现在肯定情况不太好,却没有要自己来做些什么,作为人子现在不能分忧实在是太令人难过了。想来自己派去的人也该到了,柴桑吴县宛陵三批也许都能有机会,或许有些机会来做到将母亲她们救出来。继续往下说了一下三姐的事情,孙裾失踪有一段时间了却是音讯全无,母亲那边毫无发现,希望自己能帮忙寻找一下。看到这里孙绍心里一紧,三姐失踪了这么久,哪怕大姐估计可能来找自己,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出现实在是太令人忧心了,看来这边也得派人去好好找找。“姐,不要做傻事啊,一定得平安啊。”
孙绍看到一脸戚容的陆逊走了进来,看样子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本来还准备去找他商量以后迎接家人的事情,看来现在说好了。“小妹去世了,正月初九。”他这声音简直是像是喉咙哑了一般。孙绍知道他和弟弟妹妹一起长大,共同经历过患难,感情如同自己和三个姐姐一般,只是陆逊今年也不过二十六,他妹妹也才二十出头,怎么会…看到孙绍大惊失色的样子,陆逊继续说“她一直瞒着我,是痨病。这是你姐写的,不会差的。”孙绍接过那几封家书,有陆绩陆瑁的,也有孙淑的信,这一点都提到了,也为这位自己转弯的亲戚感到难过。“姐夫你打算怎么办?”“看来我得回去,奔丧,顺便帮你办件大事。”“等一段时间再走,不必急于一时,新政就要开始了,姐夫乃荆南擎天之柱,却是不好这么轻易离开。”“我也没说现在就走,总得找些足以使用的人才才行。只是营救家人得加快了,出了这档子事太夫人和二娘子的日子会更加难过,我说的事情,就是这个。”这家里告急的事情,也为孙绍刚平定荆南的喜悦和准备开始的新政蒙上了一层很大的阴影。

第六十三章 新政(下)

更新时间2012…10…512:50:24字数:3974
随着荆南的平定,新的政令发布也提上了日程,孙绍得用新法令来显示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抢在春耕之前,从长沙郡开始,荆南四郡全部开始实行新法令。其实孙绍现在搞的东西根本就是小打小闹,有不少则是照抄刘巴留下来的东西,直接扩大到四个郡。由于他只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还得依靠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因此在特权方面没法子给他们太多限制。不过实行有限的均田制这一方面其实就是在增加自耕农的方面来给他们制造平衡势力,而对于商业的免税和对于户籍的改造,则是对于人口流动的鼓励,以避免过度稳定的社会结构陷入停滞。同样的,这些新政令也是孙绍用来宣示他权威的一个方法,显示出他才是这里的主宰。孙绍和陆逊等人在从十二月起就开始拟定这些法令了,用了几个月弄出来一些能起些作用的简单办法,直到春耕前十几天才发布出去。
首先是土地方面,荆南实行有限的均田制,由于这段时间的政治运动剿灭了不少大的地主豪族,也得到了大量的土地,政府也有了底子来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被分为四个等级,大约按照年均产量划分。每人拥有相当于七十亩三等耕地的土地,非耕地按照耕地价值的三分之二计算,有土地量超过者不分配,无地或者土地不足者必须从出租开始,连续耕作五年并且缴纳足够的赋税后归本人所有。租用期间不得买卖土地,政府将免费提供一套新农具,但机械和耕牛需要自己出钱购买或出租,无钱的需要增加赋税来补足。孙绍免除了无偿的徭役征发,改为出钱雇工,并且兵役征发可以使用赎买政策来雇他人替自己当兵。赋税上缴可以使用货币(包括钱和帛),也可以使用实物。孙绍另一方面还合并了各项农业和人口税,只保留了田赋和口赋这两种,但将田赋增加到了十分抽一,口赋的税率也有所提高。不过对于大多是原先是流民、部曲乃至奴仆的人来说,给他们足够吃饭的土地那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连续几年丰收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土地直接买下,那相当于给这些现在还身无分文的人一个翻身的机会,又怎能不令他们欢呼雀跃?至于那些本身的有产者,由于本身利益并未受损,倒也没什么反应。只是士绅的免税特权被取消了,兵役也得出钱代役,多少让他们不满,但是家族的土地已经增加,那些精英子弟也都能占据着不低的职位,再加上对于除谷物外其他商品的开放交易让他们看到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他们的怨言也是不大。
商业上,取消了原来由市场自发推选输均官和平准官的惯例,改由政府直接任命。过境税的分界从一县一征改成了一郡一征,额外加征了对于囤积粮食的重税,并且限制了粮食交易的最大数量,虽说这没法子制止囤积居奇的行为,但严格执法的话也算聊胜于无。另一方面则是放开了其他商品尤其是非必需品的贸易,对于先投资者给与优惠待遇,意图将世家大族的经营对象加以改变。孙绍在农村仿效隋唐制加设了平籴仓,并加增了平准官,用以制止粮食投机。严打粮食投机给世族们造出了不小的损失,这是将经济命脉用行政力量强行扭转的结果,但受到了自耕农的欢迎,不少新来的人尤其是游商都对此感到满意。
口赋被重新计算,主要是增加了部曲作为纳税范围。而经过一月份的统计,一共统计出三个郡的表面上的部曲足有二十多万,除去那些被消灭的世族的部曲,也有十二三万之多,这还没算零陵郡的,而四个郡全部的在籍人口也不过七十八万多,足见那些世族的力量之强。只是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学堂的开办,不少破落的世族子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那边担任教师或者进去再教育混个吏员出身。这一举解决了不少大家族头疼不已的旁支子弟生活问题,再加上大量新职位的空缺,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方向,因而对于那些自负税收的部曲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新的发明和技术的推广是另一方面,赠送的农具中就有一套曲辕犁,引沼泽水灌溉并顺便开田的法子也是开始向下面散发,新的“化肥”也开始在政府的农庄里试用(蔡瑢怀疑这个东西的效果,孙绍对于这个时代很多东西的名字也搞不清楚,给出的灵感性建议有些本身就不靠谱,也只得先在小范围内试用),另外综合农业的试验也在进行中,湖南这种山地比较多的地方还是比较适合综合发展的。那些靠近山水的地方不适宜弄做大耕地,但却可以分块进行,互相扶助。
“劳累的时光又要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