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孙绍的野望 >

第18章

孙绍的野望-第18章

小说: 孙绍的野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见到孙绍,也有几分欣喜,自孙策去世后,他一直心怀内疚,也将守护义兄的遗孤作为和振兴孙氏同等重要的任务。现在见到他一天天长大,也逐渐的出息了,自是高兴。现在孙权长期无子,他也未必不怀疑孙权的身体状况,内心里也一直希望能让孙绍成为继承人,这样对他来说既不负大局,又全了与孙策的生死之交。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使孙绍能够顺利的成长并成才,见他颇为知礼,也知道是师从顾雍所得的教导,自己以守护者自居,却是教导有限,多少自觉有些对不住。
周瑜便招呼他上前,“既然世子将我当作长辈,也不妨在下倚老卖老一下,称你一声‘绍儿’吧。”孙绍却是不想他会先来了这么一句,只得答道“绍本就是小辈,姨父与父亲乃总角之好,又是在下的启蒙者,更兼对我家贡献良多,又如何当不起。”周瑜笑道“那么,你是还想来听音乐,或是…”孙绍心道自己对音乐一窍不通,跟老爹比都不及,母亲虽说精于此道,但也好长时间没动过了,你也是知道的,用不着这样明知故问吧。“这个,来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会遇到您,所以自己也没什么打算,不过您的音乐对我来说就是对牛弹琴,却是不必浪费了。”“好,有自知之明,不掩饰自己的缺陷,也不会为讨人喜欢而故作姿态,这才是伯符的儿子。听秦文表说你最近在读兵法,可有此事?”孙绍想到:来了。遂回答道“确有此事。”“读兵法是为做些什么呢?”“‘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现在方值乱世,人民痛苦,外族肆虐,学兵法就是要终结这一切,还我华夏一个朗朗河山,给百姓打造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使华夏之威德,及于四海。对我个人来说,像父亲和姨父一样驰骋沙场也是我的梦想,建功立业还能够为民族的振兴出上一分力,就是最好不过了。”
周瑜也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心道这孩子的心可真不小,现在就已经想着结束这乱世了。对他说“也莫要好高骛远,先关注自己的现状,一步一步地走,才是正理。”“是,学习本就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脚踏实地,从细微处着手,方能做到好处。”“既然如此,那我就考教一下,看看你学的如何。”“谨受教。”“众所周知,随着邺城的陷落,我们与曹操的对抗只是迟早的事,而江东缺马,完全依靠步兵对抗骑兵是很困难的,这需要远程武器的优势或者是严密的纪律和大胆的战士。而在质量上江东的步兵除了勇悍并没有太多比中原步兵的优势,武器方面甚至还处于劣势。对付骑兵最好还得是以骑制骑,不知你认为什么办法能有效的扩充骑兵的数量,以及马种的培育?”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小型地图,标注着最新的势力情况,曹操的标志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地图,而江东地盘虽大,却缺少人口,上面标注着在籍人口约一百三十万人(加上部曲,家奴,和隐户,以及从来不交税的内附山越人,大约能超过两百万。)。几个产马之地,凉州无法到达,而并州已经被曹操吃下,幽州也差不多了。
孙绍心知这个问题可能是随口问出来的,给江东军配马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南方马不善奔驰,不太适合作为战马,而北方的统一已是迟早的事,曹操是不会给江东这样的机会的。很可能这题目只是个引子,或者只是对他刚才口出狂言的一个教训而已。不过看到江东那交错的水路,他又似乎有了主意,对周瑜说“南船北马,本是没错,不过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长处去获得。”“哦,用水军去抢吗?”“不是,水军的优势在于可以穿行于陆军所不能到达之处。而以现在的军制陆军由于给养和行动速度的限制也不能对边远地区进行完全的控制,曹操虽然离北方的统一已是不远,但毕竟还有些距离,陆军的劣势也使他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有效控制的。这里,就是他力不能及而我们能及的,对我们来说只是到达就够了,因为我们想要的只是马而已。”说着,用手在辽东地区画了一个圈。
周瑜的心里现在极度的惊讶,他刚才就是想让孙绍杀一杀这种傲气,才出了个几乎不可能的问题。没想到他还真的答出了,这个想法他以前都未曾想过,江东的大型船不太适合航海,但中型船却是可以的,以前只是想过从海上对中原腹地进行突击而训练这支船队,却不想还能这般使用。没错,辽东很难被完全的征服,而要禁止他们和这边的马匹贸易则必须是完全的控制才行,而这个曹操至少十年之内无法做到(气候问题,走到辽西已经不行了,再走实在撑不住。)。他们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足够大的贸易船队,哪怕马匹在船上容易死掉,只要有一半的存活率就够了,能带回来改良江东马的马种就足以在五六年内培育出一只不小的骑兵,哪怕不能跟北方骑兵抗衡,但给他们造成威胁却是绰绰有余了,至于育种的问题,那不是他去负责的,骑兵训练虽然更麻烦,但总比一匹刚出生的马能够上战场要快一些,解决了马的问题,那江东的势力就可以迅速地提高一个台阶。这样的办法被这么一个孩子就在不经意间指了出来,也实在是…“当然有精良的军队并不能一定带来胜利,优秀的统帅和尽责的军官也是必要的条件,您显然完全符合…”孙绍还在侃侃而谈,殊不知周瑜已经给他打上了“天才”的标签。周瑜很快地止住了他的继续表演“绍儿说的极是,这对于整个江东都会有大用,而你的才智只怕才更是江东之福啊。”孙绍想要显摆一下子,才发现装逼装过头了,这是露才了,他只怕得跟孙权说,那可不太好啊。这事不太好跟他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吧。

第二十一章 车轮

更新时间2012…9…1812:25:01字数:4593
孙绍想了一下,又看了一眼远远站着的几名仆人,说“此事当是机密,不可外传,您可以告诉二叔,不过事情最好让尽量少的人知道。”“这个自然,你姨母只怕也是没听清楚,不会有他人知晓。你也回去吧,莫让你母亲忧心。”“是。”“等一下,你衣服上的那个挂饰怎么换了?”孙绍一下子又有些尴尬,说实话很容易引起误会,让周瑜以为自己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周瑜见他面色有异,说“出了什么事?需不需要我帮忙?”这感情是以为我穷疯了拿去换钱了,不过——有借口了,“这个,前日去丹阳,见到了二姑,她的情况很是不太好,生活相当的困难,我想帮助她但身上没带钱,如果用三姑的钱又觉得心意不诚,就用那个去换了钱…”“你这下倒是有些短视了,那个挂饰值得几个钱,不过这孝心才是最重要的,家和万事兴啊,你这倒是值得赞赏。既然丢了就算了,只是你现在这个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那我把这个给你,这是你父亲当年送我的玉佩,这玉佩本是一对,刻有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可是我的在过江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令尊就解下自己的赠送给我,我当时想要推辞,他却说道‘留着做个纪念好了,有什么不好接受的,不就一块玉而已,留着它,到时候你还可以跟你的后人讲述我们一起奋斗的历程。’这话言犹在耳,可却已是物是人非,你可要好好珍惜,可别再拿去卖了。”“这怎么可以!父亲是送您的…”“有什么关系,我们俩的关系,还在乎这一点礼物吗?先在还给你,是让你记住你父亲的遗志,努力地振兴这个家族,为了江东的霸业。”
孙绍接过玉佩,仔细地端详,玉质还可以,倒也算不上太珍贵,属于青白玉,再翻到背面,只见一个隶书“符”字显现于其上。孙绍一见却是怔住了,这不是那个…居然成了父亲的遗物,究竟是不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他对于自己的来历自然是最为忌讳,这个相关的东西的出现,也令他警惕了起来。
辞过周瑜回到家中,只是简单地向家人们解释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就一个人回到房间,思考着玉佩的事。他翻来覆去地看,也看不出这有什么奇异之处,怎么也不像是把他带到这个时代的东西。只好安慰自己:是祸躲不过,自己已经到来,那就在此闯出一片天地来,何必记着以前的事情。
在吴侯府中,周瑜正在和孙权解释着从海路通辽东购马的事。孙权对这个计划也很是赞赏,并表示如果将买来的一部分马交给一些世族承包代养,那在利润刺激下他们自会把育种工作和马场弄好。周瑜认为战马不能由世家来掌握,有心反对,但见孙权一脸兴奋的样子,又不好说出口。只好又转移话题,说这个计划是孙绍想出来的,有这样的继承人是江东之福,孙权听了满脸不可思议,周瑜见他不信,说自己是无意中问他他这么答出来的,却发现自己这话根本没证明力。孙权道“公瑾的想法很好,我会找人询问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出发,以及一些价款和护卫的问题。你就先回去休息好了,这些天忙里忙外的,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有些不足吧,趁着这个时候好好放松一下,别老在休息的时候想公事弄得要是以后儿子都不认识就不好了。”周瑜见他如此说也自觉有些过于热心,,就依言退下。见到他离去的背影,孙权也不禁自语道“公瑾啊,你想让绍儿作继承人直说不就是了,他这般优秀,又识大体,而现在我会不会有儿子还在两可之间,他本就是最佳人选。可你何必如此做作?这个计划需要多么广阔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啊,你以为你自己想出来再跟我说是绍儿所为就能显示他有多么聪明,然后为他表功而坚定我的意思吗?这太假了啊,干预我的家事可不是这么做的啊。公瑾,你这么做真的是…”
次年,既建安十年春,第一批贸易船队从秣陵出发,前往辽东,为确保顺利,前几个月派出了使者和公孙康交涉,他刚即位不久,也需要一些东西为他涨政绩,况且双方互通有无,也是互利的行为,便同意了,得到肯定答复后孙权就宣布船队出航。这次除了带有财物用于贸易外,也带了许多水兵以防不测,顺带着剿一剿附近的水盗。看到船队出发,孙绍也看到了自己改变历史的又一步。
这一年,孙权派贺齐出征东治县,击败当地的土豪和山越人以后,又新设了三个县。并且将一大批山越人编入了军队,进一步增加了江东军职业士兵的比例。同样是这一年,曹操向高干发动了进攻,高干据壶关固守,曹操将其包围,再一次开始了一次大攻城战。
历史的车轮在继续转动。
当贸易船队回来时很多人都惊叹于辽东的特产之多,不仅成功地带回来三百多匹公马,以及大量的貂皮、人参、东珠等江东人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而他们只是花了一些东南特产的粮食和丝绸而已,孙权为此兴奋不已,下令组织更大规模的船队,祈求能换回来更多的货物。然后将一些东西纷纷赏给士族们和自己的亲人亲信,孙绍家得到了一件貂皮大衣,但是母亲却不大喜欢,说是自己不喜欢这种样式,就不用了。然后见到孙襦孙裾她俩一脸期盼的样子,就说两个人不好分,所以等你们大姐出嫁时给她作嫁妆。弄得二姐和三姐白高兴一场。
孙淑和孙绍虽然一直默默不语,但孙绍明显发现她的身子颤抖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上次周循来他们家,开玩笑说他的堂兄周峻对孙淑有好感,等她大了可以考虑说说,可一向温和的大姐居然发起了脾气,不会是真有心上人了吧?这个,就算是早恋也用不着这么早吧?看来姑姑说得没错,她只怕不止在是八卦而已。而孙尚香还是一如既往的疯,不说孙权,整个吴郡都有些为她头疼,没事动不动就带着一大群刀婢跑到大街上“行侠仗义”,弄得所有人闻其名而色变。这要是还这个样子,只怕真得重蹈历史的覆辙。孙绍也不由得为她忧心。
相对于疑似早恋的大姐,二姐三姐则是依然喜欢捉弄人,她们两个的口才也令很多人有些赧颜。顾邵现在来,都不敢进府门,都是让人通传,然后孙绍出来接,甚至周循周胤都被她俩阴过,弄的孙绍动不动还的为她们善后,这让他有些觉得她们是妹妹自己才是哥哥。
孙绍去找孙淑,结果跟她扯了半天别的,刚把话题转过来,就被一句“你不懂的”直接顶了回来。他这下有些生气,说“你就不能让我说清楚啊!信不信我在回信里跟他乱说些什么话啊。”“行了!少来这一套,不就怀疑我喜欢人家吗?可是再有想法难道抗得过现实吗?我现在一天天的长大,也不是能像以前一样什么事都自己做主了。二叔一句话,能把我不知道送到哪里,他眼中只有所谓的‘家族利益’,其实不就是自己的想法而已!到时候你们想拦难道拦得住吗?”孙绍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