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崛起一万年 >

第6章

崛起一万年-第6章

小说: 崛起一万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科只学习四门功课:历史、化学、物理、数学。

  值得一提的是古科,古科只学两门功课:历史、语文。

  文科理科比较容易理解,而新历一万年的古科,却是地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古科的学生,最终的目的就是去钻研前人留下的古籍,他们的目标就是,探索一万年前人类为什么灭绝。探索一万年前的远古时代,究竟是什么模样。探索古籍中留下的只言片语,讲述的远古时代的人文科学。

  新历五千年后,古科这门学问就出现了。不同于一般的考古,他们要探索,他们要为人类的复兴打基础。

  李真就有些不擅长历史,但这个不擅长,也仅仅指的是对比自己的其他三门而已。单个的历史,对比其他学子,远远超过。

  这几天的生活回归了三点一线,吃饭、复习、做梦。

  非常规律,非常安逸。

  李真也用那一笔钱,充分的改善了自己的衣着,吃食。多年来欠缺的营养,暂时补不回来。但是多年来没有吃过的东西,这几天都吃遍了。

  “有钱真好。”

  这是他由衷发出的感慨。

  第三天,刘全也没有去学校了。在家里开始了自己复习,他心中默默许下誓言,我肯定不会比李真差的。我肯定有把握也考上大学的。

  “我要超越李真,反正我肯定能超过他的。我至少有四成把握能考上大学,不比他差。”

  “不过李真的裂项法还真是好用啊……还有这个换算、约分,这些方式太好用了。嗯,我学精了李真的这些办法,我至少能把几率提升到百分之四十五。”

  “……”

  刘全犹若魔怔了一样,每天茶不思饭不想,脑袋上系着白布条,头悬梁锥刺股的做着最后的复习。

  第四天。

  距离高考还有六天了。

  学校里彻底没人了,没人去学校上课了。该考试的,都回去复习了。不参加考试的,也都懒得继续在学校待下去了,心里虽然失落,但他们知道赶考与他们无关……

  让校长暴跳如雷的是,今年,确定要去赶考的学生,只有两个!

  一个是李真,一个是刘全!

  “放肆,放肆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往年至少我们学校还有至少十多个去赶考呢,今年只有两个。怎么能这样!”

  “啊,那些学校决定扶持的贫困生,把钱给了他们之后。他们竟然拿着钱去干别的了,拿了钱,又说不考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啊?”

  “……”

  其实也不怪那些学生这样搞。今年这一批的学生普遍没信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学校他扶持并非全款扶持,除了李真之外,对于其他学生都是资助个几百币而已。

  而考试要花费一千多币。

  有些想考的,家庭凑不出剩下的钱。干脆平白无故拿几百币算了,不考了。

  本来就不想考的心中正觉得刚好,本来也没打算去考,还得到几百币,这就更好了。

  考不上,自己还要贴一大笔钱进去。

  倒不如见好就收,拿个几百币草草毕业,还能去干点别的。

  “刁民!”

  “一群刁民啊,不考了,倒是把学校资助的钱给退回来啊!”

  “啊!”

  校长暴跳如雷。却不得不唉声叹气,算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算了。

  第五天。

  公立高中学校门口,所有校领导和老师全都整齐的站在校门口。

  李真穿着被资助的钱,买了一身得体的长袍穿上,姗姗来迟。

  片刻后,刘全的父亲组成了一个马车车队,浩浩荡荡的也来了。

  校长看了两人一眼,说最后的致辞:“千万要放松,千万不能紧张。一定要好好考啊。最重要的是……路上注意安全。”

  刘全笑着说:“我肯定会好好考的。”得意的看了李真一眼,挑衅意味甚浓。

  刘全的父亲得意洋洋的说:“我家刘全,一定会成为杭城郡二十年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我对我家儿子有信心。”

  话音落下,刘家人的马车车队,所有人员全都走下了车来。满怀期望的看着刘全,齐声呐喊:“少爷加油!”

  “少爷旗开得胜!”

  “……”

  李真站在一旁静默的看着这一幕,也不言语。

  而刘全的父亲走上前来,拍拍李真的肩膀,笑道:“听说你是个天才,好好考啊。你们两个争取都能考上。啧啧,杭城郡二十年不出大学生,这一下,就要一次性出两个了。李真,好好考,你要是考上了,伯伯资助你念大学。所有费用我全包了。路上和刘全互相照应下。”

  李真笑着点头:“知道了,刘伯伯。”

  老师们也都纷纷上前给两人做最后的训话。不仅仅李真,刘全也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

  “好了,这次是王老师带队,学校出十个老师一路护送你们去黄浦郡赶考。一路上会伺候你们的衣食住行。注意安全啊,你们两人,上马车,出发吧。”

  李真和刘全点点头,往前走了两步,然后默契的回头。

  正对着公立高中的正门口,看着那一众学校老师和领导,以及站在那里的刘伯伯和刘家大批人马。

  两人深吸一口气,齐齐鞠躬。

  少年人热血洋溢的话脱口而出:“我们一定会旗开得胜的!”

  两个少年怀着忐忑和紧张的心,踏上了远去的马车,马队护送,一共十多辆车载满他们路上需要的物资。十个老师照看,浩浩荡荡的向着主路而去。

  出杭城郡的时候,刘全拍拍李真:“你看!”

  李真转过头去,却见杭城郡的郡主站在城门最高点,面色郑重的看着两个少年。

  沿途两旁的街道,一些老百姓自发的站在了两旁,有些手里提着鸡蛋,有些手里提着各种食物,全都用红布包裹。

  两个少年发呆之时,却见一个老太太将一个红布包裹塞了过来,鸡皮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笑容,咧嘴一笑,缺了几颗牙。没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全手中捧着那红布包裹,身体不自觉颤抖了起来,再也止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一个青年将两个用红线拴着的鸡蛋递给了李真,满眼期盼的说:“听说,你们两个是杭城郡二十年以来最有可能考上的。一定要加油啊。争口气,让外人……”

  还没说完,一个老头将青年推搡开,往马车里甩了两个红色的枕头:“不要听他瞎说,你们千万别有压力啊。收好这个,听说用红色枕在头下,就会得到好运。”

  不知不觉间,李真的眼眶也噙满了泪水。看一切都模糊着,眼里的世界似乎水光漫天……

  不断的有人递给两人象征着幸运和吉祥的物品。不断的说着祝福的辞藻,投来期盼的目光。

  一万年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复兴梦。

  与一万年前,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万年前的高考,是一个个学生,一个个家庭的事情。人才太多了,选不过来。

  一万年后。

  一个人的赶考,是整个郡所有人的事情。人人的心中都有复兴梦,当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到这一切的时候,便寄希望于出色的人能够完成。可文化的断层,造就了如今人才真的很少……

  所有人都在这种环境下拧成了一股绳,只有一个复兴的梦想,只想一起让这个断层的世界,重返辉煌……

  ‘啪啪啪啪’

  鞭炮齐鸣。

  硝烟中,十多辆马车穿梭过人群,离开杭城郡远去。

  两个少年蜷缩在马车里,抱成一团,在眼泪中瑟瑟发抖。

  杭城郡最高的地方,郡主看着黄沙漫天的道路上,十多辆马车卷尘而去。久久不离开。

  一直到马队都没了影子,再也看不见了,还不离开。

  欲穷千里目。只想多看一眼。

  没有说祝福的话,也没有鼓舞。沧桑的眼里那流露出的浓浓的期盼,代表了太多……


第8章:燕子矶

  一切的悲悯压抑的情绪,都会随着长路漫漫而被抹平,取而代之的,会是那漫长的无聊与枯燥。

  黄沙漫天之中,马车车队行径在人烟稀少的沙土地面之上。

  这地理状况并非是沙漠,而是有些类似于戈壁,土地主要是有黄土与黄沙构成。起风后,极其容易出现风沙天气,但事实上,却又并不是实打实的沙漠。

  据说,在如今广阔的大地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积都是沙化状态。但是往下挖五十米,就全部都是黄土了。再往下挖,会出现地下暗河。水源并不缺。

  “啊,好无聊,到底还有多久才能到黄浦郡啊。”

  刘全光着膀子,脑袋上裹着面纱嘶吼道。

  李真也是有些焉,已经行径了一天多的路途了,实在是长路漫漫。在这马车之上,看书也是看不进去的,学习也学不进去。因为颠簸的缘故,所以大家其实都是有些晕车的。

  随队赶考的数学王老师哈哈笑道:“你们两个呀,真是没走过长途呢。我几十年前四处求学的时候,甚至一个人步行,从杭城郡横穿九州,去了一次西洲。”

  另一名李老师喝了口水,淡淡的说:“急啥?现在咱们已在桐乡县境内了,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途,就能进入嘉禾郡。到了嘉禾郡就距离黄浦郡不远了,到时候咱们可以在嘉禾郡住一天,好好休整。你们俩孩子还没出过远门吧?告诉你们,嘉禾郡可是比杭城郡繁华的多了。”

  李真好奇的问:“有多繁华啊?”

  “嘉禾郡,全城境内有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面积那可都是黄土绿洲啊。距离咱们杭城郡也不远,但杭城郡就是沙土环境。人家嘉禾郡却是黄土地面。过往的行商极其多。并且,嘉禾郡也是通向黄浦郡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的行商都会在嘉禾郡汇聚,繁华无比。在整个东南州,也只有嘉禾郡能与黄浦郡相比较了。”

  李真又问:“嘉禾郡有多少人口?”

  “据传,嘉禾郡人口过百万。”

  刘全瞪大眼睛:“百万!传说黄浦郡人口也才一百五十万,堪称东南州巨城。这嘉禾郡的人口也能过百万?”

  李真再次发问:“嘉禾郡一年的生产总值的数据是多少?境内老幼分化数据几何?男女比例是多少?人均财产有进行过统计么?”

  “……”

  全队人满头黑线。

  王老师想笑,但一看见李真不像是开玩笑活跃气氛,看见李真已经在小本子上记录了很多密密麻麻的东西。全部都是关于沿途人文地理的数据,心中当即就充满了感慨。这才是一个学者啊!

  王老师正色说道:“关于这些严谨的数据,我是不好给你说大概的。如果你对嘉禾郡的东西感兴趣,我们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到时候,你亲自调查的话,岂不是更有意义?”

  李真点点头,不再言语了。

  刘全大肆嘲笑说:“你是不是神经了。你管人家生产总值(GDP)多少呢,和你有个屁关系啊……”

  话音未落,李老师正色打断道:“刘同学你这话不对。你们是学子,是未来帝国的人才,是要为帝国效力的。多了解一些东西,多知道一些东西,若有朝一日官爵加身,那便是龙腾四海造福一方的。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就在于此。”

  刘全瘪瘪嘴,不服气的说:“知道这些东西也没用啊,生产总值是多少,那是人家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没意义,还能分析个天花乱坠出来不成?”

  王老师哈哈笑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真是数学天才,他能够从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数字之中,分析出极其有用的东西。这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有机会念大学,你到时候就会学到数学的一门变种学科‘统计学’。”

  刘全耸耸肩膀,手指头戳了戳发呆的李真:“喂,你给我说说,什么是‘统计学’。不准隐瞒我,你肯定知道的。”

  李真笑了笑,总结了一下语言说:“其实用一句话概括统计学,那就是:通过整理、搜索、描述、分析数据等手段,达到推测一个对象目标的本质、预测被推测目标未来走向、多元化发展可行性、甚至是预测出目标生死存亡占百分比数据,的一门覆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预测学等,极其综合复杂的学科。”

  ‘啊……’

  一车队的人集体石化,目瞪口呆的看着李真。

  刘全都傻了,扣扣脑袋:“你刚才说啥?你说慢点,我没听清,这会儿脑子嗡嗡的响,乱的不行。”

  李真笑着再次重复了一遍,还给他写了下来,让他更加直观的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刘全看完之后,心脏都要跳出嘴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