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崛起一万年 >

第59章

崛起一万年-第59章

小说: 崛起一万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忧国忧民,严谨的圣君?”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内宫究竟发生了什么……”

  荀释飞开始不安了起来。

  PS:后边还有两更。如果没刷新出来,请稍后,今天四更。


第89章:冷凝滑阀

  崂山县。

  大风台的九州物理院彻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2人,还依然是32人。

  但却再也不是那懦弱的少年了。蒸汽机事件发生之后,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成长了。

  从那天夜里醉酒之后,每个人的肩膀上似乎都出现了一个无形的担子,每一个人的肩膀上似乎都挑起了家国兴的命运。

  没有人懈怠,反而更加的努力了。对这科研,变得更加有动力了。

  “呐,经过这段时间的商讨,我们已经有了确切了结果了。”

  李真耳朵上夹着半截铅笔,指着挂在黑板上的图纸说:“大家的发散性思维真的非常敏锐,我们为缸体过热,蒸汽机续航时间短暂为困难,名学提出了突破性的建议。接下来,让名学来说说第三代蒸汽机的改良。”

  阮名学站了起来,看了眼门外不时有人驻足围观赞叹,整个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我昨天晚上睡觉突然出现了灵感,我们现在的第二代蒸汽机依然存在弊端,比如:手动减压、缸体过热、蒸汽力流失等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汽缸上设置一个冷凝滑阀呢?”

  方汉显提问:“什么是冷凝滑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这样一个日常的现象。就是我们煮一锅水下面吃的时候,水煮面的时候,水会沸腾,不断的出现泡沫。盖上锅盖呢,泡沫总是往出来溢。不盖锅盖呢,煮面的时间又会变长。”

  柳惊鸿点头:“对。是这样的,煮面的时候,面粉会和水发生作用。沸水状态中……”

  阮名学打断道:“你听我说完。但是,每当锅里的热水沸腾往出来溢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往锅里添加少许的冷水。那沸腾现象是不是会立即消失下去?”

  柳惊鸿点头:“是这样的。因为一点冷水虽然少,但是却会导致锅里的温度出现下降。沸水就会停止,那泡沫沸腾的现象也会消失,满锅泡沫就会变成清水……咦?”

  忽然,柳惊鸿一愣,看了眼似笑非笑的李真,又看了眼满脸微笑的阮名学,惊呼一声:

  “难道,你说的冷凝,就是在不断沸腾的锅炉之中,不断的喷冷水使其降温?锅炉的沸水只要一降温,那压力不当场就会变小?这……这确实是会省去了手动减压的麻烦。但是,什么是滑阀?”

  阮名学将图纸摊开在黑板上,却见,图纸上画着的却是汽缸的模样。而汽缸之中开了一个孔,那个孔上用虚线画着一个椭圆形。

  虚线,代表着堵塞气孔的阀门。虚线也代表着这个阀门是可移动的。

  而那阀门上,又画了一条连杆,连杆一直探出在汽缸之外,链接到了飞轮之上。

  阮名学说:“滑阀,是利用堵塞排气孔的阀门芯,在一个密封面上滑动,以产生气流进出口开合的原理。飞轮转动前半圈,活塞喷出,连杆带动滑阀关闭,汽缸之中变为封闭空间。飞轮转动后半圈,活塞复位,连杆带动滑阀开启,汽缸之中排气孔打开,压力排出。这就是滑阀。有了滑阀,蒸汽机就像是‘肺’,它可以呼吸了。不仅仅可以往出去吐气产生动力,它还可以往里边吸气了。”

  “而我所说的冷凝滑阀,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添加的一个更加效率的阀门。利用冷凝原理。在活塞复位之时阀门打开,阀门外连通的水箱往里喷洒冷水再次降低压力。当然,只依靠滑阀也是能够解决减压问题。但是有了冷凝之后,蒸汽机在活塞复位时,那个瞬间降压的效率将会更大。如此一来,蒸汽机的蒸汽利用率将更高,蒸汽动力也将更强大。”

  话音落下,许久,场中鸦雀无声。

  李真站了起来,用一种肯定的眼神看向阮名学,拍动起了手掌。

  ‘哗啦啦’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激动的看着靠做梦,解决了蒸汽机难题的阮名学,不断的鼓掌。

  ‘哗哗哗’掌声如雷动,经久不息。

  阮名学看着这一幕,脸色通红,低着头呐呐的不断说着过奖过奖。

  李真站在一边,全身通泰,欣慰,欣慰啊!

  他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目的,是带领着这个国家走向富强,走向复兴。而不是让自己一个人走向强大。

  他不需要用一个个的科技产物去证明自己。

  他只想将学术的种子,以及发散性思维的种子撒出去。他想让自己懂的同时,让别人也懂。

  他做到了,终于做到了。

  带领九州物理院这么长时间,在解决蒸汽机工作原理的过程中,他们成功复原出了蒸汽机。

  期间,所有人都学到了太多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知识。能量守恒定律、蒸汽学、热动力学、机械学。

  而在今天,第一个出现发散性思维的阮名学,提出了飞跃性的改良意见。是连李真都暂时没想到的意见——滑阀!冷凝!

  两个观点,让李真心中激动。真的激动,发自内心的激动。他似乎看见了未来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拥有创造性的人。而不是一群照本宣科的人……

  李真敲了敲黑板:“名学提出的滑阀理论、冷凝理论。尽快验证。立即弄出两台功率相同、尺寸规格都相同的蒸汽机。一台蒸汽机使用滑阀,一台蒸汽机使用冷凝滑阀。我们需要验证,究竟是冷凝滑阀的效率更高,还是纯滑阀的效率更高。这需要进行验证。”

  “好!”

  一群人激动难耐的散开,找到王师傅,重新勾画图纸,立即开始着手准备第三代蒸汽机的试验。

  而李真带着齐愣子,走出了九州物理院。

  门口站着很多人,并非是大风台的村民。大风台的村民站在很远的地方围观,因为他们喜欢议论,又害怕议论声会打扰到自己等人,所以他们向来是在远处围观。

  而这些人衣着鲜亮,全身打扮得体,看起来极其有修养,有富贵之气。身后的远处,还有很多龙精虎猛的汉子,应该是保镖。

  李真站在门口,笑道:“诸位有事么?”


第90章:另一种方式去在乎(为轻微强迫症加更)

  为首的一个一头白发垂在肩膀上的老头笑了笑,客气的后退一步,然后双手抱拳对李真鞠了一躬。

  李真连忙也后退一步,双手抱拳,和他对鞠躬。

  “果然英雄出少年。李院长,您的事迹让老朽倾佩不已。您从小的求学之路,到您成为九州第一状元郎。以及建立九州物理院,带领团队克服所有困难达到现在的成就。您的每一件事迹我都如雷贯耳,今日来访,一是想要亲眼看看这让九州震动的少年模样,看看九州物理院中的每一个少年郎是否风采翩翩。

  二是,有合作之事,想要与李院长进行探讨。”

  李真愣了愣,这老头好客气,一个长者对自己这个晚辈说话却是您您您,偏偏没有让人觉得他在奉承一个少年,这修养极其好。

  “阁下是?”

  “鄙人来自青岛郡,青岛郡的一个小小车马行商人,商圈里的一个小学生,刘建业。”

  李真瞳孔一缩,再次双手抱拳行礼:“失敬了。刘老板如果是商圈里的小学生,那么小可便是理科学界未入门了。您的大名我还是如雷贯耳的,东洲首富,青岛郡财神爷。星途运输大老板。垄断了半个九州运输行业、车马行、码头、港口、商船……哈哈,刘老板过谦了。”

  刘建业哈哈一笑,走上前去亲切的拍了拍李真的肩膀:“也是承蒙国家政策好,赶上了好的潮流罢了。且不说这些虚名,老朽想与你这让人震撼的少年郎谈一笔生意。”

  “嗯。”李真点点头,面色不动。他自然能猜得到刘建业要来谈什么生意。

  九州物理院刚刚把蒸汽机弄出来,他就跑来了,目的不言而喻。而且,刘建业搞的还是运输行业。这是挂钩的。

  刘建业又笑了笑:“想必李院长已经猜到了吧。”

  “基本上是吧,但不知道具体您想怎么谈。”

  刘建业也是个洒脱人,吩咐下人站在门外,跟随李真走进了院落里找地方坐下,说:

  “这蒸汽机虽然只是进行了一次实验,它还不足以派上大用场。但是能够想得到,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如果它加载在了马车上,取代了马,效率和成本的关系我不需要多说。所以我这次前来的目的只有一个,我想要让九州物理院将蒸汽机专利,独家授权给星途运输。”

  李真想也没想,摇摇头:“不可能。”

  “钱的事情好商量,分成,一次性买断,都可以。任何的合作方式都可以,多少钱都可以……”

  李真笑道:“刘老爷子,这并非钱的问题。”

  “嗯?”

  李真晒然一笑:“请您移步。”

  刘建业起身,满脸迷惑的跟着李真走进了一个房间之中,坐定后,李真从桌案前拿起一沓纸走来。

  刘建业看了一眼,大惊失色:“啊!这……”

  一沓纸的开篇标题写着——“蒸汽动力学”

  第二页,开始由浅入深的讲解起了蒸汽的动力效应。而越往后越详细。

  这些纸张里,有图纸结构,有原理讲解,有零部件效用。笔迹未干,是还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这沓纸,却是真真实实的将整个蒸汽机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写了下来,将整个蒸汽机里所有的原理全部详细的阐述了。

  刘建业倒吸一口凉气:“你为什么给我看这么机密的东西……蒸汽动力学?难道?难道你想将其编纂成书?”

  李真点点头:“对。当第三代蒸汽机问世之后,这本书我就能完善的差不多了。倒时候就可以发行。书名就叫《蒸汽动力学》。您所谓的独家授权专利,不存在。因为倒时候,整个九州所有人都能够知道蒸汽机的原理,所有人如果想,都能够造出蒸汽机。”

  “啊!你……你为什么这样!”

  刘建业站了起来,惊骇的看着这面色坦然的李真:“这,这可是你们九州物理院的心血啊。你竟然要将其中的核心编纂成书发行?”

  “哦?不这样?那怎样?”

  “你已经有了专利,就应该用最大的能力去保护核心的机密和其中原理。明文规定不允许有人随意拆卸蒸汽机。不允许有人仿造。有人仿造蒸汽机,涉嫌侵权,应该要严惩追责的。你怎么……不保护专利,反而还要去将其公告天下呢?这……这专利可是大把大把的钱啊,你怎么还把钱往出去送?”

  李真心里有些悲悯的叹息一声,他对于刘建业的钻钱眼没有反感,这是九州的通病。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思维。

  这也是九州之伤吧……所有和科技沾边的产物,都是极其保密专利,全部都是垄断的。而垄断,又怎会出现竞争呢?怎会出现改良和进步呢?怎么又能够推广到民间呢?

  没办法改善这世界的科学产物,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呢?只是向世人证明了一下,你牛逼,你一个人牛逼,然后得到了钱。还有呢?

  “刘老爷子,你不懂九州物理院存在的意义。”

  李真说了一声,起身离去了。

  刘建业一个人呆呆的站在这屋里,手中抓着这一沓纸,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说实话,他心里有一种嘲讽。清高么?伟大么?把钱往外推,显得自己傲骨么?

  他无法理解李真做这一切的意义,他只知道,李真不在乎自己的科研心血,李真不在乎钱……

  恰恰相反。

  李真在乎,李真太在乎自己的心血了。就是因为太在乎了,他才想要将每一次学术的进步,科学的进步都告诉这个世界。

  九州之伤,伤在了根基。太欠缺了。而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你某一个人的进步。

  科学的每一次爆发,都是在整个社会,整个同一批人研究的成果到达了一个临界点。然后才出现的一次大爆发。

  一个人进步?闭门造车?

  刘建业不懂。

  但让李真欣慰的是,至少现在九州物理院里的所有人都懂了。李真提出出书的建议后,没有人反对,都很喜悦,都很热情。

  那31个人不在乎自己的科研心血么?

  在乎。但是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却转变了思维。

  在乎它,用另一种方式去在乎它。

  不是圣母的大爱和博爱。

  PS:今天加更,是因为感谢本书最高粉丝值的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