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崛起一万年 >

第227章

崛起一万年-第227章

小说: 崛起一万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骡子是马就得拉出来溜溜了。你究竟是不是个人才,那被安排下乡就成为了试金石,表现好,也只能算是合格,正常进入岗位,但这就要浪费好几年的时间了。也只有表现的极为突出,你才能结束锻炼后更进一步。而且这个做不得假。

  肯定是有人进行考察考核的。

  既然国家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那肯定是想到了弄虚作假这一条的。你权势再滔天,只要不是在京的大员,难道你还能买通了考核的人不成?

  话又说回来了,在京的大官子女就那么一些人,影响不了大局。给个别人开个后门又如何?

  ————

  李真没有在灵彭村待太久的时间,带着那两个老人托付给他的孩子,和九州科学院的人以及其他一些官员又去了别的乡村进行考察。

  看了很多,想了很多。

  李真说:“西州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劳动力少啊。”

  贾立平叹口气:“是啊。大家都觉得西州穷,是种种原因。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劳动力少,劳动力都去了别的州谋生路,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这样长久下去,自然是恶性循环,越来越穷。不实地进行考察,谁又能想到是这么个原因呢?也许西州本地的父母官都不知道为啥会穷吧?”

  “劳动力少,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光靠着那些未来会下乡的公务人员,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就算一个人再怎么有才华,他也只是一个人,总不能干了全村的活吧?到时候会累死。”

  “但是李师,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将从西州出去的劳动力都强制传唤回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州都是如此,光靠强制召唤是不行的。就算出台相应的回乡鼓励政策,恐怕也很难见到成效。”

  李真站在山巅上,俯瞰下方的荒地,还有零零星星的房屋:“所以,要双管齐下。”

  “如何双管齐下?”

  “鼓励劳动力回乡的同时,也要从另一个方面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那怎么解决劳动力?”

  “机械代替劳动力。”

  贾立平眼前一亮:“李师的意思是,要开发出机械力量的种田机器?”

  李真点点头:“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总是把目光看向更高远的天空这也是不对的,低头看看,脚下的大地也需要我们。科学不仅要用于国家级的高端,也要用于平民身上的日常。农耕机械,是时候开始研发了。连荀释飞都能想出公务员下乡锻炼的政策,一直致力于为人类服务的九州科学院又岂能落于人后?”

  贾立平沉思许久:“那李师觉得什么时候开始?”

  李真沉吟道:“西州不需要我们了,荀释飞这次是上了心了,他肯定比我更加在乎杂交水稻的推广。雷厉风行吧。”

  彭老大瞪着小眼睛呐呐的问:“李叔叔,我们要走了嘛?”

  彭老二握了握小拳头,满脸哈喇子的问:“要去崂山了哦。”

  李真笑着拍拍两个娃娃的头:“是啊。想不想去?”

  “想!”

  “为什么想啊?”

  “我爷爷说,崂山是出人才的地方。我爷爷还说我是人才。”

  “爷爷也说我了,说我也是人才。人才肯定要去九州科学院呀。”

  “……”

  李真和贾立平等人对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


第385章:造价的问题

  李真走了。

  在西州待了一个半月,最终离开了西州。

  走的悄无声息,也只有荀释飞等少数几个人提前知道。但是没有去送,因为李真拒绝了他们要去相送,说,还会回来的。并且很快就会回来。

  当李真坐上飞艇之后,西州的人这才知道李真为什么回去了。

  他要回去开发一种代替种地的机械,给国家粮食大计上添一把火。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用一种很震撼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西州。路人皆知。

  “李院长说要研发一种种地的机器。”

  “啥?种地还能用机器?机器怎么种地啊,种地那得用人才行。难道机器能帮忙割水稻哦?”

  “想想就是不可能的。等李院长把这些机器研究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可不是嘛。机器用来拉拉货,代替骡子和马就够了。”

  “难道机械能代替牛么?水田里,牛去得,但机器肯定去不得。”

  “你们就这么笃定李院长研究不出来啊?”

  “不是质疑李院长。而是这种东西根本就天方夜谭。机器会插秧么?机器会播种么?机器会犁地么?”

  “这一次李院长有些异想天开了。科学这个东西,有时候还真的不能什么地方都适用。”

  “……”

  包括荀释飞也在怀疑。

  李真真的能研究出那样的机器么?

  他不由得想起曾经李真在中州见自己的那一晚夜谈,当时他说过能够开启机械时代。但是随后,荀释飞就想通了,那也许只是个少年人的梦想和愿望罢了。

  虽然现在九州科学院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科学也是有短板的。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也许,科学只能用于军事吧。

  至少九州科学院可以让人飞行,可以研发出汽车。

  但是,还有什么呢》?

  其实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就比较外行了。大概也只有真正搞科学的人才能够明白,它真的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因为科学的本意,本来就是用来服务人类的。

  它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人带来便利。

  但是几次重大的成果,却让人产生了误会。觉得也许科学,就是用于高大上的层次。

  用不到平民百姓的身上。

  这一点恰恰错误。它能高端,也能平凡。

  无论众人信或者不信,李真都在几日后回到了崂山,并且给九州物理院进行了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真说:“首先,我们得解决最简单,也是目前最需要的问题。就是代替牛。”

  “种地需要犁地,而牛是有限的。一头牛的工作量也是有限的,很多寻常人家是用不起牛来耕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出一种完全代替了牛,工作量比牛还大,不知道疲倦的机械。对于这个目标,你们各位有什么设想没有?”

  李真喝了口茶水,停下了讲话。

  众人沉默了一阵,马建斌吸了口烟枪,站起来发言说:

  “这个不难。”

  “马院长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耕田犁地,其实不过是需要一个前进的动力罢了。无论是蒸汽机,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都可以代替前进的动力。而我们只需要在这样一个动力机后边,加上一个犁。就相当于开发出一种机动车,在车尾加个犁,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李真点点头:“你说的很对,也说的很好。但是要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如果是车的话,那么在水田里又如何前进呢?那可是烂泥塘。对于这个,你们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机动院的另一个学生说:“这个也不难。首先,这个犁地机的速度是不需要多快的。那么牺牲了速度,增大了功率扭矩,这也就解决了。牛不外乎是四个蹄子能在地里踩,所以行动相对灵活许多。而犁地机只要功率增大,就算是轮子,那也能在田地里向前动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看,四个轮子的肯定是不行。得用两个轮子,制作出手推车的模样。人跟在后边走,犁地机在前边带动,人只需要用转向杆控制方向就可以了。当然,这个轮子也得特殊一些。”

  “多特殊?”

  “轮圈得大,得有越野性能。大脚走路才能走的稳当。犁地机其实并不难,李师就交给我们机动院吧,明天就能把图纸拿出来了。”

  李真点点头:“那好。机动院主动领命了,犁地机就交给机动院来研发。我只有一个要求。”

  说着,李真认真的说:“造价要低,至于多低,越低越好。简陋点没有关系,但一定能让寻常老百姓都买得起。肯定要比一头牛的价格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两轱辘,安一个发动机,所以这个你们得去自己操办。”

  比一头牛的价格还低。

  机动院的人不由得又皱了皱眉头。

  你要说犁地机的技术含量吧,其实没有半点技术含量。就是一个前进的动力而已。但是造价要比一头牛的价格低,这就难为人了。

  这个到底有多难,一个问题就能看得出来。汽车什么价位?牛什么价位?

  一辆四冲程汽车的造价在一千多金券,一头牛价值多少?才两三百金券。

  犁地机的核心技术就是那一坨发动机。但偏偏就是这个发动机的造价高的不行,你这要怎么压缩价格?九州科学院是不差钱,但是总得有工厂往出来造吧?工厂肯定要赚钱啊。技术含量稍微高一点,造价就要成倍飙升。

  李真眉头一皱:“能解决么?”

  马建斌沉思良久,咬牙说:“能。”

  李真转而又说:“犁地机,我的计划是先推行在西州。不多,每个村都能买得起一台。但是接下来是个更棘手的活,西州劳动力太少了,老人居多,而老人劳动力是有限的。所以插秧这也是个技术活,你们说插秧机有没有可能研发出来?”

  马建斌几人讨论了一下,他们有大部分也是泥腿子出生,对插秧这种农活是不陌生的。探讨出插秧的原理之后,觉得其实插秧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谁也不敢说话。

  因为,既然是要用于农作,那造价肯定不能高。李真肯定还要说造价要压缩。

  那这个就不好办了。插秧机的核心动力,铁定也是发动机。如果解决了犁地机的发动机造价,插秧机的也能解决。

  问题是,插秧机在发动机之上,肯定还需要很多的外置设施。代替人插秧动作的机械结构。这些不难,机动院的人一泡尿功夫就能画出一个插秧机的图纸来。

  问题回到了原点。依然是造价问题……。。。


第386章:柴油机

  无论是犁地机,插秧机,收割机。其实结构都简单。

  外人都以为建造这些是天方夜谭。、

  但是对于学物理的人来说,尤其是懂机械的人,这根本,就是一道最简单的题。根本就不用想。

  不过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是造价。

  用于农耕的机械只需要三个方面:造价低廉、皮实耐用无需保养、功率强大。

  要解决皮实耐用,功率强大这两个问题,并不难。

  但是要解决造价低廉,这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既然要用于农机,那你至少得让农民用得起吧?如果比牛的租金还要贵,那又有什么意义?最大的意义就是把牛肉的价钱降了……

  李真住在了机动院中。

  而事实上,电磁学院和航空院都在这件事上没有办法帮忙。

  术业有专攻。制造农机机械,也只有机动院可以帮得上忙了。

  马建斌说:“论造价的话,二冲程的发动机造价是比四冲程低。但油耗又太大了。”

  一个学员符合说道:“四冲程的发动机,油耗能够降低,但是四冲程的发动机造价肯定是高于耕地收益的。这不行。”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李真挑了挑眉:“为什么不难?”

  说这话的学员说:“首先要知道,四冲程发动机究竟贵在了哪里。知道了这个问题,就能解决问题。”

  马建斌在纸上画了几笔,说:“这个四冲程发动机,主要零件值钱的其实是气缸工艺。气缸属于精密零部件,在气缸上动刀子是不行的。其他的一些排气设施,压缩空气设施可以做一些变动。但是这个电子打火系统,说实话,是贵。”

  李真看了看图纸,他以前是不了解这些东西的造价的。

  问道:“一个常规四冲程发动机造价多少?”

  “大概是一千五金券。”

  李真沉默一会儿:“那气缸的造价呢?”

  “汽车用一般是四缸,一个缸的造价得要两百多。对了,缸体数量可以压缩一下,我们可以弄出两缸的发动机。”

  “电子打火系统是多少钱?”

  马建斌正色道:“这个电子打火的造价和维护保养都挺贵的。以新九州目前的工业技术来说,电子打火系统价格低不了。电瓶需要很多钱,还有火花塞,那是比气缸工艺还要精密的系统。一个电子打火系统,造价不低于六百。这就是为啥蒸汽车便宜,汽车贵的原因了。蒸汽车没有这些繁杂的工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