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崛起一万年 >

第196章

崛起一万年-第196章

小说: 崛起一万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必须就得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大浪淘沙,选择出不相上下的两位,然后再由嘉宾二选一票选。

  如此一来,既科学,又公平公正。

  “李师,这是本届九州科技奖的数学界论文。”

  丁珍珍将一沓,厚度大概在半米的文件袋递给了李真。

  在之前,九州科学院开始报名的时候,所有的参赛科学家,都已经将自己的研究写成了论文,上报给了主办方九州科学院。目的就是要详细说明,然后提前决定。

  李真看着那么厚一堆,只觉得头大,揉着太阳穴说:“数学我就不参与了。现在侯院长的学问在我之上,直接报给侯院长吧。”

  丁珍珍偷笑一声:“李师。那要不,现在就让评委团进入九州科学院,现在就开始进行讨论选拔吧?”

  李真想了想,点头说:“可以。”

  “……”

  崂山。

  一辆辆蒸汽车穿梭了出去。

  ‘咚咚咚’

  一家旅馆的门被敲响,开门的是一个老者,这老者是帝国理工的化学高级讲师。

  “是王老师么?”

  “对,我是。”

  “您好,王老师,我们是九州科技奖主办方。现在邀请您成为化学评委团成员。”

  王老师眼前一亮:“真的么?”

  “对。”

  “……”

  ‘咚咚咚’

  又有门被敲响。

  “您好,是赤烈火旺先生么?”

  去年的化学奖得主赤烈火旺披着一件外套走了出来:“有事么?”

  “您是去年的九州科技奖化学奖得主。今年,九州科学院诚挚的邀请您成为九州科技奖化学评委团成员。”

  赤烈火旺狂喜:“好好好。”

  “还请赤烈火旺先生移步九州科学院。”

  赤烈火旺一愣:“现在就开始了么?”

  “对,提前三天,现在开始进行大浪淘沙的筛选。”

  “快走快走。千万不要误事了,我听说今年报选化学奖的,有好几百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

  “是的。”

  “……”

  不断有人被邀请,整个新九州,各学术界,各行业的杰出人士被邀请进入了九州科学院。

  今年,九州科技奖更正规了。

  因为九州科学奖评委团的出现,使得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厉害了。

  九州科学院,数学系主楼。

  宴会厅外重兵把守,宴会厅内灯火通明。

  侯蔷带领十余位全九州最杰出的数学家在此恭候多时了。

  这十余位数学家里,其中有八位出自九州科学院数学系。少数几个人,来自帝国理工和复兴大学。

  虽然这几个拥有很高评级,享受很高名望的数学家被侯蔷一个年轻女人领导。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是脸上有光,心里觉得这是无比的光荣。

  数学界,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女人。说她是九州最聪明的女人,一点也没有夸张。

  她的数学天赋是没有人能够相提并论的,就连固执、迂腐的老学究,都是五体投地的佩服。

  帝国理工的老师皱眉看着一个论文,只觉得犹若看天书一般。放在曾经,早就将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打到一边了,但是自从高数的概念出现后,他们再也不敢小看这种东西了。

  “侯老师,您看看这个……”

  侯蔷拿过论文,只是看了一眼,便是眼前大亮,轻声呢喃着:

  “设f是区间E上的函数,若对于任意的x属于E,存在常数m、M,使得m≤f≤M,则称f是区间E上的有界函数。其中m称为f在区间E上的下界,M称为f在区间E上的上界……在定义域上有上确界。一个特例是有界数列,其中X是所有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N。由(xx所定义的函数f:R→R是有界的。当x越来越接近…1或1时,函数的值就变得越来越大……”

  看着看着,侯蔷兴奋的说:“这是一个新概念。”

  话音落下,所有的数学评委都围了过来,争相恐后的传阅这一份论文。九州科学院的人看完之后满脸深思,然后闭上眼睛开始思考。

  但是帝国理工和复兴大学的人,则是看的满头雾水,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侯蔷看了一眼档案人的信息,惊呼一声:“天才。18岁,来自帝国理工。”

  “什么?来自帝国理工?”

  帝国理工的老师大惊失色,连忙去看档案,果然档案上写的是帝国理工。他都迷糊了:“被侯老师成为天才的人,我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哈哈,你们又不教高数。学生自己有研究的话,给你们说了,你们也听不懂啊。干脆就不说,直接拿来参加九州数学奖。”

  “也是这个道理。哈哈,看来我们将侯老师写的很多书,都放在我校图书馆里让学生们凭兴趣自行研究,是对的。”

  “可不是嘛。总会出现有天赋的人。”

  “唉,不得不服。数学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了,我们研究了一辈子,每天笔耕不辍。可是有天赋的人,只是十八岁,就已经研究的如此深奥了。”

  “不得不认命啊。”

  “……”


第327章:千斤定律

  物理院大礼堂。

  李真率领一众物理方面的专家,对上报上来的材料进行审批。

  相比于数学奖,物理学奖是参赛人数最多的,也是质量最高的。

  上报材料的时候,本身就刷下去了一部分人。那种拿个小把戏,想来混个提名奖的全部都被刷了下去。能报上来让李真等人审核筛选的,只有真正有点真功夫的人。

  方汉显拿起一份论文看了看,不由得眼前大放光彩:“这真是有独到之处。”

  李真走过去:“有什么收获么?”

  方汉显笑道:“这人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定律,我觉得比较有意思。”

  李真拿起论文看了看,不由得也是一挑眉头:“马上验证一下这个定律。”

  众人都好奇的围了过来,争相恐后的传阅这一份论文。

  “千斤定律?”

  “这是什么意思?”

  “说的比较绕口了。”

  “咦,有点意思。”

  “厉害啊,这个定律竟然被他发现了。我们之前是做过设想的,但是不全面,最终也只是一个设想罢了。没想到竟然有人完完整整的提出来了。”

  “九州科学院以前做过设想?”

  “不,我们机动院以前做过这方面的设想。主要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能够产生更大的力。将速度降低,转换为更大的力量。但是不够完善。我们只是知道这么一条道理,但是却没有做过完善的设想。”

  “这个千斤定律说的不是齿轮啊。”

  “我知道,原理是一样的。”

  “……”

  论文说:

  “千斤定律。利用静止液体与压强的特性,用较小的力量,推动超过原动力百倍的力量……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受外力产生压力增值后,此压力增值瞬时间传至静止流体各点……”

  “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

  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将液体原理转换为机械原理,又可得出: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根据上述原理,一切通用,即,较小的力量通过一种特定的‘压力增值’系统传递,力量不但增大,从而达到远超原动力数百倍的力量。此为千斤定律。”

  “而静压力基本方程,盛放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其外加压强p0发生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均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所以,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到各点……”

  众人争相传阅之后,皆感有趣。

  这个千斤定律可谓是真的新鲜。

  原理大家都有些明白,用机械举例比较直观。便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速下降,而力成倍增大。

  但是这个具体的原理还不够完善。

  这个科学家提出的千斤定律则是彻底将这一片空白给完善了,不仅仅能够套用机械原理。甚至还指出,静止,不可压缩液体能够更简便,更加轻松的达到目的。

  怎么实验?

  这难不倒机动院的学生们。

  大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看了一遍那个论文,就大概知道其中的原理了。

  找来了几个汽缸,通过橡胶管进行连接,然后再由万向阀连接到另一个单独出来的汽缸上。

  在其中注满了清水之后,一个简易的千斤顶便出现了。

  即使还没有进行试验,但是在场的物理学家却都知道,这个千斤定律是肯定成立的。

  但是还是需要进行验证。

  当在好几个汽缸排列方阵上加上一块木板,将一个五十公斤的重物放在木板上之后。方汉显用一只手推动单独的汽缸,推动汽缸的同时,内部的空间得到了压缩,液体经过万向阀分散流向了那六个排列整齐的汽缸。

  方汉显只是一只手,没有用多大的力量。但是随着不断的被注水,那个五十公斤的重物竟然不断的被抬起。

  不懂的人看的惊奇万分。一只手的力量往下注水,竟然轻而易举的将五十公斤的重物推了起来?

  有些人不信邪,自己站在了木板上。此时木板上有五十公斤的重物,还有一个人的体重。

  但依然,方汉显没有多用多少力气,随着不断的注水,一二百公斤的重物举重若轻的被抬了起来。

  “好厉害!”

  “太神奇了。”

  “啧啧,这就是神奇的物理学啊。”

  “简简单单的一个道理,竟然能做到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千斤定律。”

  “……”

  李真也很高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是九州科学院的人占据科学顶端也不像话。他更乐意见到全民科学,更乐意这世界不断的有新的科学出现。

  显然,现在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李真一挥手:“千斤定律移入待定区。看后边是提名奖还是准获奖者,往后再看。”

  “……”

  千斤定律只是一个小风波。随即,李真又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文。

  又看着手上的一份论文,李真骇然发现,新九州竟然不知不觉间科学提升到了这样的程度。简直难以置信。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就能够知道这是为什么。

  世界上不缺少天才。只要大局观的路是走对了,那么天才是能够不断冒出来的。

  李真带了一个头,并且将九州科学院很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扩散了出去,那些原本就有很高造诣,但只是一心想要去考古的人开始从头学起了。每一个都是惊才艳艳之辈,他们的思维被转变过来之后,开始学会自己去创造了。

  所以新九州,变得生机勃勃,科学的土壤开始容光焕发了。不断的有人出现奇思妙想,然后偶然间……就那么实现了。

  手中的这份论文,来自复兴大学的一个物理学教授,这个物理学教授对于光学有很深的研究。

  而这一次的论文,标题叫——


第328章:留影

  李真去认真查看那一篇论文,越看越是心惊不已。

  “我在十年前偶然发现过这么一个现象,凸透镜经过高曝光之后,凸透镜之后的地方会留下痕迹。这本是一个无意间的发现,但是几年前,我突发奇想,是否能够出现一种将场景,或者人物留下来。当场拓印在纸上的东西。”

  “本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突然想起来几年前发现的凸透镜现象,便开始了着手研究……”

  “历时三年,我终于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凸透镜能够汇聚光线,而光线汇聚的一个点,我将它称之为焦点。在凸透镜之后,准备一个暗室,没有任何的光。在暗室之中放上一个涂油感光物质的卡片。在高光的照射下,暗室的‘门’瞬间被打开,又瞬间被封闭。此时,凸透镜看见的东西,就会倒立,并且缩小在暗室中的卡片上……”

  “这个原理我将其称之为‘留影原理’……”

  李真看着这论文,只觉得满心纳罕。

  其他人过来纷纷传阅,看完了之后只觉得满心震撼:

  “这……真的假的?”

  “只是光,竟然能够在卡片上留下倒影?”

  “真的很神奇啊。利用凸透镜曝光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