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570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570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着多么光鲜,宴饮多么豪华,而是看百姓们吃的是什么!穿得是什么!脸上有没有笑容、心中有没有担忧、简单的来说,便是人人都希望的‘安居乐业’四个字,大家都在说安居乐业,可是这四个字实在是太难了,如能真正做到这四个字,便算是彻底的收服了民心,这便算是打好了地基了,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民心向背才是大厦是否能经受风雨检验标准,有了百姓的支持,什么事都不难。”

晏碧云道:“夫君说的话奴家能理解,可是韩大人范大人的新政不也是想革除弊端收拢人心么?”

苏锦道:“我说了,方法不对,自上而下阻力重重,只能像三朝未满的胎儿死在腹中,要想避过这些阻力,便要自下而上潜移默化,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影响百姓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的思想,当积极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之时,便会自下而上的发生翻天剧变,所谓的新政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

众妻妾如坠云里雾里,完全没明白苏锦在说什么。

“这便是我摒弃改造固有城池而新建明珠城的缘由,明珠城便是我想要照亮百姓们前进方向的一颗夜明珠,这座新的城市目前尚不在朝廷政务管辖之内,所以我可以尽情的在这座城市中进行我的这种自下而上的变革。我要让他们明白,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宽阔的大街,明亮的夜灯,便捷的交通,还将是一种努力工作,尽情休闲的生活态度。”苏锦眼睛发亮,高声道:“在这座城市里,商贾们不再低人一等,当官的未必便万人景仰,百姓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可以发表意见,获得官府的尊重;这座城市的未来和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不再是漠然的城市住客,他们才是明珠城的主宰者,总而言之,明珠城是一座为百姓而建的新城,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会发现,以前的日子都白活了。”

“夫君,你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这就好像是一座桃花源一般,奴家神驰心往,已经迫不及待要看到呢。”晏碧云双目放光,憧憬着苏锦所描绘的桃花源。

苏锦道:“别急,这些都在我的脑子里,我会一步步的实现他,前提是明珠城的商业赶快发展起来,我需要钱,大笔大笔的钱去完成我的设想,没有钱,我什么都办不了。”

晏碧云道:“夫君莫急,一口吃个胖子可不成,明珠城已经初具规模,从其他州府搬迁而来的百姓已经定居了下来,各地的商贾开设的铺面已经陆续开业,这些百姓们恰好可以去这些商铺做工,外地前来游览的客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会一天比一天的好起来的。”

苏锦笑道:“意料之中的事,我可不急,就像穗儿她们跟着我几年时间才习惯和我同桌吃饭一样,这些事压根急不得。”

晏碧云笑道:“夫君能有如此抱负,奴家实在是很高兴,所以说呢,皇上那儿便虚与委蛇一番,不要和他闹僵;否则丢官倒是事小,这些美妙的未来景象便无从实现了。”

苏锦点头道:“我明白,说到底我做的一切都对他有利,皇上若真是明君,自然明白其中之理,我不和他闹他也别找我的茬儿,要是真有那么水火不容的一天,我也不会坐以待毙;从现在开始,我要长个心眼,处处留意,我可不想有一天会突然被革职拿办,成为一个可笑的牺牲品。”

晏碧云等人默然,苏锦这话更加的大逆不道,完全悖逆了这年头的价值观,君臣父子纲常之理,君若要臣死臣只能引颈受戮,转一下念头都是不忠,苏锦说出这样的话,摆明就是要做不忠之人了。

不过众妻妾也没太惊讶,苏锦一向就是这样,他从未认真表达过对皇上的忠心,在他的话语中,说到皇上时语气毫无波澜,在他的心中,也许皇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

次日一早,苏锦升堂议事,第一件事便是处置高若纳,当然所谓的处置也不是公开的跟他翻脸或者抽嘴巴打棒子,此人毕竟是赵祯派来的耳目,而且跟自己共同分管军务,打狗还要看主人,那个主人可不好惹。

但苏锦有的是办法,你不是分管军务么?苏锦将计就计,拿出沙盘来,在渭州到庆州以北的边境一线连指了几处位置,命高若纳即刻带人前去筑建城寨,加强边境防务。

高若纳当然明白是苏锦假公济私的整自己,虽然明知那几处地方筑造城寨是脱裤子放屁,但上官冠冕堂皇之命,又不敢不尊,一番理直气壮的辩解被苏锦驳回之后,心中大骂着领命。

但更可气的是,当他伸手要钱要物资的时候,苏锦竟然一文钱也不拨给他,还要他限期完成城寨的筑建,高若纳立刻发飙了,在堂上怒声道:“大人这是假公济私刁难于我,我即刻写奏折呈给皇上,请皇上来评评理。”

苏锦冷笑道:“爷我就是要给你好看,你能怎么着?还请皇上评理,麻烦你问问皇上,渭州北八大城寨建设之时,皇上拨给我一文钱了没?渭州重建的几千房舍以及城墙的修复,耗时三四个月,皇上给了我一文钱了没?皇上若说给了,你再来找我要,皇上若说没给,我能做到你为何做不到?”

高若纳高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你有钱建这座无用的城池,却无钱修建城寨,你还有理了。”

马汉在一旁忍不住骂道:“钱是我家大人的,爱怎么花怎么花,关你这杂毛鸟事?真是笑话,苏大人愿意将自家钱财打水漂玩儿你倒来多嘴,真是多管闲事多吃屁。”

“是啊,我家大人有钱,今儿建城明儿拆着玩,你看着不爽?你那意思是我家大人的钱倒要给你用是么?你媳妇儿怎么不拿出来给我家大人享用?”张龙也不甘示弱插上一嘴。

“你们……你们以下犯上,这里岂有你们这群狗东西说话的份儿?”高若纳横眉怒斥。

苏锦勃然大怒,一拍桌案道:“高若纳,你瞎了狗眼了,这几位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兄弟,胜过手足亲情,我都不敢对他们这么说话,今儿你倒是敢来鸹噪;我身为西北四路经略安抚使,乃是你的上官,堂上授你军令,你却推三阻四的不肯,这是无视我苏锦还是无视军令?这事儿别说是闹到皇上那儿,闹到天皇老子那里我也不怕,来人,重责四十军棍,即刻押送出城,期限之内办不成我交待的军令,军法从事。”

高若纳大惊,还没等说话,便被如狼似虎的马军禁卫拖倒在地,军棍噼里啪啦的乱打下来,疼的细皮嫩肉的高若纳哭爹叫娘,连声大骂苏锦假公济私,要将此事告知皇上云云。

苏锦懒得理他,拂袖退堂去了。

第885章 弱冠之礼

赵祯的案头放着高若纳的奏折,这厮声泪俱下的控诉苏锦的暴行,说苏锦怎么怎么假公济私折磨自己,又如何如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添油加醋说了满满两张纸,要皇上为他做主。

赵祯厌恶的将奏折丢到一边,坐在书案边沉思起来,左道应回京之后将在明珠城的所见所闻都跟自己细说了一变,虽然苏锦将中厢改为行宫之事奏报赵祯,摆明是撇清之举,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是苏锦的补救之计,苏锦的举动算不上高明,但起码让赵祯无话可说。

赵祯也曾想过,是不是自己太过多心,苏锦绝不至于敢做出什么谋逆行为来,中厢的格局仿造皇宫布局之事很大的可能是苏锦的神经大条,或者说苏锦压根就不懂这上面的忌讳,毕竟苏锦为官的资历尚浅,在京城满打满算呆了不足半年便被派往西北,他压根就不懂朝廷的礼制。

而且话说回来,即便是仿造皇宫的布局也不见得便是有异心,自己显然是有些神经过于紧张了。现在苏锦拿高若纳开刀,将他派往边境修建城池,这是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赵祯明白,经过这件事之后,自己和苏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原来只是暗中的颇有微词,现在已经几乎上升到明面上的表达不满了。

说实话,赵祯不愿意和苏锦的关系越来越恶化,苏锦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一点已经无需证明,虽然此人行事往往让人意外,让人有措手不及的无力感,但事情的结果往往都很让赵祯满意,当然除了新政之事,苏锦的直白让赵祯很没有面子。

赵祯开始认真的思考和权衡,是为了面子压制住苏锦的跋扈,还是跟苏锦修正关系,让他替自己好好的经营西北让自己高枕无忧呢?

答案似乎很明显,目前的情形之下,西北一定要稳住,朝廷近几日的早朝已经将议论的焦点集中在南边的岭南侬智高之叛,原以为广南东西两路厢军派兵可剿灭,却没想到连续的大败,侬智高的叛军已经像是滚雪球一般的越来越大,广南西路南部七八个州县已经尽数被叛军所占,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这种时候,西北的稳定便显得尤为的重要,如果说在以前,韩琦范仲淹还在西北,那么没有苏锦倒也没什么,但现在,韩琦和范仲淹都被自己当了替罪羊贬斥出京,当然也不是不能召回再用,但如果一召回,自己这张皇帝的脸便没地方可搁了,朝臣们也必然死命的反对,他们可是被认为是朝廷的毒瘤——朋党啊,岂能再掌兵权。

那么能够担当西北稳定大任的除了苏锦便再无旁人,本来赵祯曾经想过,如果苏锦实在是难以管束,可以提拔在和西夏作战中有着优秀表现的狄青来替代苏锦,但今日早朝晏殊已经提出要召回狄青带兵南征侬智高叛军的建议,西北要用人,南边也要用人,只能是狄青南而苏锦留在西北了。

赵祯无法可想,虽然对苏锦很生气,但他还是拟了圣旨,对苏锦为自己建造行宫表示褒奖,同时也大度的表示,为了不让行宫闲置荒废,苏锦可以带着属官继续住在中厢,物尽其用;同时赵祯还很是贴心的给苏锦送去了一套冠袍礼服,赵祯依稀记得,苏锦曾跟他说过,今年的十月便是苏锦满二十岁的生日,弱冠之年,皇上亲自赠送冠袍和礼物,并赐予表字‘子聪’,这多少也能够安一安苏锦的心,平息一下他心中的怨气了吧。

当然赵祯也没忘了高若纳,苏锦有本事不要朝廷一文钱便可以重建渭州城和七八座寨垒,高若纳哪有那个本事,如果他完不成差事,弄不好苏锦真能以此为由将他给宰了,到时候自己岂不是更没面子;于是乎赵祯秘密派人送了三十万贯钱给高若纳,命他好好的完成城寨,今后不要跟苏锦正面对抗,这才解了高若纳的燃眉之急。

赵祯的一连串的示好,让苏锦稍微心气平静一些,起码赵祯还是在乎自己的感受的,当然苏锦绝不会蠢到真的带着众人再次进驻中厢行宫,那将会成为秋后算账的把柄,谁也不会认为真的是皇上要苏锦住进去的,只会说贼子苏锦胆大包天包藏祸心,逾越礼制而为,苏锦既然起了戒心,这等低级错误自然不会犯。

苏锦的生日是十月初十,这一天早上,吃了长寿面,着了皇上送来的冠袍礼服拜了母亲和家中祖宗牌位,便算是正式的成人了;弱冠之后,便可拥有表字,也可算是正式的一家之主了。

苏家上下自然是格外的高兴,从庐州一名十六岁的惫懒跳脱的少年到如今权倾一方的西北大员,别人要走四十年,苏锦却只用了四年,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却是活生生的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每天耳鬓厮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苏锦最后一次让浣娘轻轻剪掉钻出来的淡淡的胡须,从今日起,苏锦便可以蓄起胡须来,像全大宋的成年男子一样美髯飘飘,过了弱冠而不蓄胡须者会被误认为太监的。

相较于众人的郑重其事,苏锦自己倒是没多大感触,二十岁,自己其实早就过了,打穿越过来之后,藏在这个身体里的真正的灵魂便已经二十三了,四年过去,里边的灵魂都已经二十七岁了;后世也没有对弱冠之礼的过分强调,所谓成人的标准也没个定数,大多数人在小学初中便已经成人了,当然指的是生理上的成人。

没有生日蛋糕,没有蜡烛许愿,没有人会唱生日快乐歌,苏锦也没什么遗憾,因为他已经弱冠之日给自己准备了一个礼物,仪式过后,他便拉着晏碧云、夏思菱等家中妻妾和虎儿来到明珠城的大街上,在上了内环大道之后,随行妻妾们忽然发现前面路口彩旗飘扬锣鼓齐鸣,似乎有什么喜事。

刚开始还以为是哪家店铺开张请的锣鼓家什,可当看见李重笑眯眯的站在道旁,带着一干属官迎候苏锦一行的到来的时候,众人才明白绝不是商铺开张。

“哎呀,教诸位大人久等啦。”

苏锦笑眯眯的拱手上前,李重带着众属官笑脸相迎道:“恭贺大人弱冠之喜。”

苏锦笑道:“同喜同喜,今后诸位私底下可叫我的表字了,皇上赐我表字‘子聪’诸位要记住哦。”

众人连连称是,有人赞道:“苏子聪,跟大人好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