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366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366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晏家和庞家的儿女婚事订的早,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势成水火,庞籍有吕夷简撑腰,他当然不理晏殊的茬儿,儿子死后数次拒绝晏殊的解约之请,便是要恶心晏殊,让晏殊不痛快。

晏殊也不是省油的灯,虽为吕夷简压制,但是他有他的一套办法,特别是在皇上面前,晏殊的话比吕夷简甚至还要管用;所以西北战事一起,晏殊便寻了个由头,将庞籍弄到西北前线去吃风沙去了。

庞籍数次请求吕夷简帮他调回京城,可是廷议之上,晏殊均将其驳回,两人之间的梁子越结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晏殊出面都解决不了晏碧云婚约之事的原因。

现在晏殊却不能发火,皇上既然已经答应出面调停,为了晏碧云的幸福,他无论如何不能跟庞籍在此时将关系闹僵,相反他还要给庞籍些好处,让他就范。

“庞大人,你我之间有那么大的仇隙么?姑且不弄谁是谁非,老夫只问你一句,你想不想回京城?”

庞籍疑惑地看着晏殊,想知道他是不是在戏弄自己,这老东西这么问难道是要放口调我回京城么?不,他绝没那么好心。

“京城嘛,以前想回来,但是现在我在西北也干了好几年了,一切也都适应了,回不回来倒也无所谓。”庞籍不想让自己陷入被动,只能强撑着说些场面话。

晏殊掩饰不住眼神中的失望,叹道:“原来如此,老夫那日进宫面圣,皇上无意间问及缺失的枢密副使的人选,要老夫斟酌一番上报给他,我这几日都在考虑,枢密副使之职应熟悉军务,最佳人选莫过于西北众人;你、夏大人,韩、范两位,韩范两人目前恐非恰当人选,基本排除;然则只在你和夏大人之间推选斟酌,既然你无此意,那老夫只好推荐夏竦大人了。”

庞籍心里咯噔一下,后悔的差点抽自己几个嘴巴子;本来他是绝对不会信晏殊的话的,但就这几日回京,他也从政事堂得到了消息,枢密副使确实打算增补一人,皇上和两府都在斟酌之中;他原打算好好跟吕相疏通疏通,却不料从杜衍的口中得知,吕相已经属意夏竦就任此职。

庞籍知道,夏竦和吕夷简之间的关系远比自己要铁的多,夏竦一直以来便是朝中重臣,又出自吕夷简门下,两人之间共同进退同气连枝,连杜衍也比不上,何况是自己;眼下晏殊一提此事,庞籍冷了的心又热乎起来。

若是晏殊真的属意让自己就任此职,有晏殊在后边撑着,虽不一定能抗得过吕相,但机会将大大的增加。

可是此人为何会支持自己呢?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两人貌合神离,私底下相互攻击;表面上是为了婚约之事,实际上内里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这种情况下,晏殊怎会来支持自己,他这么说不过还是戏弄自己罢了;可是万一是真的呢?万一自己判断错误,岂不白白浪费这大好的机会,难道自己下半辈子还要在西北吃沙喝风不成?

“晏大人,你也莫要戏弄与我,副枢密使之职怎么也轮不到我的头上,夏大人乃是最佳的人选,无论官职人脉还是能力,都在老夫之上;老夫也没那个心思跟他争。”

晏殊正色道:“什么叫争呢?朝廷选官任职秉承量才适用之原则,夏大人确实能担当,不过西北最近两次打败都与他有关,皇上极为恼火,对他也不甚信任;你还记得上回廷议,你的官职降的最轻,你是从西北四路转运使转为招讨使,实际上是明降暗升;而夏大人则直接从四路经略安抚使将为知永兴军一路的路使级别,官职从你上面反倒降到你下边,这中间的区别你难道没考虑过么?”

庞籍睁大眼睛道:“原来,从那时候起,皇上便对夏大人不满了。”

晏殊点头道:“岂止不满,若非吕相求肯,夏大人怕是要被革职闲置了,老夫认为,皇上实际上是属意与你的,只不过吕相上报的人选是夏竦,他有些犹豫不决;否则吕相和杜枢密都举荐夏竦,皇上为何还要征询我的意见呢?正是皇上觉得夏竦不合适罢了。”

庞籍暗自点头,这分析绝对有道理,若真是如晏殊所说,刚才自己那番大义凛然的话便成了笑话了,直接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庞籍大骂自己吃屎长大的,简直没有脑子。

“那个……晏大人,既然皇上不喜夏竦夏大人,您举荐的还是他,岂不是辜负了皇上的期待么?”

晏殊笑道:“那又有什么?夏大人又不是不能胜任,只不过新败之后皇上心里有疙瘩罢了,真要只有一个人选的话,皇上为了社稷着想,又岂会将个人喜好看得太重?哎,只可惜庞大人您了,老夫没想到你这般的淡泊名利,倒是真教人敬佩。”

“淡泊名利个屁!娘的,老子就是个二百五!”庞籍肚里连骂自己数声,脸上尴尬的笑着,不住的盘算怎么挽回刚才的话。

想了半天,庞籍决定厚着老脸开门见山,这等机会千载难寻,若是再死撑着,以后自己不悔的肠子青了才怪。

晏殊举步往前走,这回是庞籍追在后边跑了。

“晏三司,晏大人,老夫还有几句话想跟你聊聊,天色尚早,去了延福宫还是要在外边候着,这般急着做什么?”本来是晏殊说的话,现在轮到庞籍来求肯了。

晏殊微微一笑,心道:“不怕你不上钩,哪有猫儿不食腥,狗儿不吃屎的道理?”

第577章 解约

庞籍将晏殊拉到路边的殿角上,讪笑着问道:“老夫有一点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晏殊道:“有什么不当讲的?庞老弟甚事变的恁般客气,尽管说来。”

“这个……老夫就直来直去了,我和你之间颇有些过节,以前的事惹得你不太高兴,所以我很是奇怪,即便是皇上不喜夏竦,你也不至于推荐老夫当这个副枢密使吧?你别多心,我意不是说你是个狭私报复之人,而是说这有些不合常理。”

晏殊哈哈笑道:“你不用解释,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猜得很对,老夫确实对你不满,你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为老夫所不齿;说实话,之前老夫根本没考虑到将你推荐上去,既然吕相他们都推荐夏竦,老夫大可来个顺水推舟也不得罪人。”

庞籍面色难看,喃喃道:“是啊,我就说你怎会忘记过去之事。”

晏殊笑道:“你又错了,那件事老夫已经看淡了,而我之所以想推荐你当副枢密使的真实原因除了你是合适的人选之外,还有一个目的。”

庞籍道:“什么目的?”

晏殊冷笑道:“便是要请你拿出诚意来交换,这是一笔交易,你满足了老夫,老夫便不再阻挠你回京,而且会推荐你担任副枢密之职;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多大意思,你已经习惯了在西北的生活,乐不思蜀了,此事不谈也罢。”

庞籍心里骂道:孙子才乐不思蜀呢。

但听晏殊说对自己也有所求,心里燃起的希望之火一下子熊熊起来,既然是笔交易,自己便无需这般扭捏了,心里的负担也一下子变得轻了许多。

“晏大人,不妨说说你想要我做什么呢?即便是我当不成这个枢密副使,你我之间也不妨借此改善关系,或许以后有相互帮衬的机会也未可知呢。”

晏殊笑道:“看来庞大人还是动了心的,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庞大人的资历,早该进中枢当重臣了;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任你选,第一个方案是,老夫推荐你当这个枢密副使的人选,但你也知道,既然吕相推荐了夏竦,那么你的把握只有五成;朝中的情形你也知道,吕相的面子皇上还是要给的,但老夫也有自己的办法,所以成败均为未知之数,就像一场博弈,最终谁能当上枢密副使还真不好说。”

庞籍沉思不语,晏殊说的确实是实在话,他若空口许诺说必然让他坐上枢密副使的位置,倒不那么可信了。

“第二条路便是,我向皇上建言调你回京城任职,什么六部侍郎随你选,或者去开封府当个权知也可以,这一点老夫倒是有把握,之后再寻找机会将你荐入中枢;这条路稳当些,只是时间稍久。”

庞籍搓着手不断转圈,对他来说这两条路都是可选之路,晏殊是相位的有力争夺者,他说出来的话自然有能力实现;相比较而言,有了第二条,第一条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选第二条。”庞籍搓手道。

“果然是老江湖!”晏殊一挑大指道:“既避免与吕相夏竦等人反目,又能迂回上位,片刻之间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愧是人送‘敏而善决’赞语的庞籍庞大人。”

庞籍老脸一红道:“先莫说那个,大人只说要老朽拿出什么诚意来,我也好斟酌权衡一番。”

晏殊笑道:“我所说的诚意非是特指一事,乃是庞大人的态度;你我之间交恶日久,我如何知道将来荐你入中枢之后,你会不会像以前那样摆老夫一道;老夫可不想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两次。”

庞籍暗骂道:“还说忘了此事,还不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就知道这老东西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不过在庞籍看来晏殊说这个话的意思乃是拉拢之意,定是想在相位争夺上得自己的一把助力了。

“晏三司请放心,其实你我二人之间若无当年之事,倒是很好的交情,况且……嘿嘿……况且还是儿女亲家,当年老夫也是被逼无奈,想当初大人你还只是副枢密,吕相一人兼宰相和枢密使两大要职,范仲淹去弹劾他实在是不太明智;老夫只是识时务罢了,可不是故意要跟三司大人你为难。”

晏殊微笑道:“老夫了解,良禽择木而栖,站在你的立场上也许没错,可是你看看,到现在有了好的空缺,吕相还是不是先紧着旁人,你这几年也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不是?”

庞籍翻翻白眼心道:“还不是拜你个老儿所赐,硬是把我弄到西北,又阻挠不让我回来,现在倒来说风凉话。”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先去赴宴,另找时间细谈便是,可不能让皇上久等。”晏殊笑道。

“是是是,咱们先去赴宴,三司大人请!”庞籍殷勤的伸手,晏殊迈着方步当先走去,庞籍跟在旁边陪着笑脸,开始表示‘诚意’了。

晏殊不愧是老江湖,他之所以不将婚约之事说出来是有原因的,对于庞籍这个人来说,任何把柄捏在他的手里都是被动的;若是自己跟庞籍说‘我调你回京,你必须解除婚约’的话,那么主动权便会落入庞籍手中。

接着赴宴的时候,皇上再一提及此事,庞籍定然会感觉到婚约乃是控制自己的一个把柄,因为连皇上都惊动了,这说明晏家对这一纸婚约极为重视;如此庞籍便会将婚约看成一个大的筹码,以此来要求晏殊为他做到更多。

晏殊现在就是不说交换的条件是什么,而只是笼统的说要庞籍表现出诚意乃,呆会儿皇上提出解约之时便不会显得这个婚约有多么的重要;相反给庞籍一个错觉,顺水推舟的答应皇上的提议,既是给皇上面子,也是像晏殊表示诚意的一个动作,便不会引起他过多的猜疑了。

晏殊的演技一流,当赵祯在宴席上提出要庞籍解除和庞家的婚约的时候,晏殊表现的错愕比庞籍的还要强烈,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此事一般。

庞籍本来惊讶皇上为什么会提及此事,他认为定是晏家人向皇上求肯所致,可是一看晏殊惊讶的脸色,他又觉得疑惑了。

精明如赵祯自然不会说是苏锦的要求,那岂不是在公然支持有夫之妇和他人不清不白么?他也不会说是晏殊所请,他只是含糊地说是为了让两人之间的不和消除,做个和事佬。

两人之间的芥蒂朝廷内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婚约之事也闹了数回,站在晏殊这边的人认为晏殊是借此找庞籍的麻烦,而站在庞籍那边的人认为庞籍故意拿这事恶心晏殊;至于这婚约本身该不该解除,倒是无人关心此事。

众人关心的只是狗咬狗的游戏而已,至于两只狗为了什么而咬,倒还在其次;所以赵祯提出以此事为契机来解决两者的芥蒂,也不显得太突兀。

庞籍满口答应,但却留了个心眼,推说下次回京将庚帖婚书之类的东西带回来再行解除。

晏殊知道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自己调他回京之后他才会痛痛快快的解约,但晏殊岂能容他如此,当下便道:“其实婚书之类的东西也不需要退回,贵公子既已不在了,子从父命,庞大人当场写下一纸休书便可完事了,皇上在此为证,还有谁能说一句话?”

赵祯也急于促成此事,于是极力促成,庞籍审时度势,皇上的面子加上晏殊在外边所说的那些筹码着实的诱人,自己今天若是驳了皇上的面子,惹了晏殊的不开心,这辈子恐怕就只能在西北喝沙吃风了。

于是不用过多考虑,当机立断现场写了休书一封,交予晏殊之手。

晏殊休书到手,终于长舒了一口气,高兴的有些失态。

庞籍忽然有种上了当的感觉,在拉着晏殊如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