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火影之傀儡操控师 >

第316章

火影之傀儡操控师-第316章

小说: 火影之傀儡操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你们缺什么可以和老子提,现在这个洛阳城是老子的地盘,你们竟然不跟老子说话,就直接自己拿了,眼里还有没有老子的存在,啊。”董卓大声喝骂道。

    “丞相恕罪。”面对发怒的董卓,李催郭汜两人当即跪地磕头的请罪了起来,脸带着两人身后如济、樊稠也都一起跪地请罪了。

    “哼,现在才知道请罪了吗?那你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啊!”董卓冷哼道。

    “这。”对董卓的询问,心中胆颤,惊慌不已的四人皆是对视了一眼后,就以不知所措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儒,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给他们求求情。

    “真是蠢的不可救药了。”一看下面四人的小动作,董卓满是肥肉的脸颊也不由的有些抽搐了起来。

    “奉先,你是并州人五原人,哪里说是中原,其实已经和草原也差不多。你从小就在边地长大,应该见过草原部落牧羊人的。”

    “是的,义父,儿确实是五原人,从小也是见过不少牧羊人的。”之前正在看戏的吕布听到董卓突然的问话,当即肯定的回答道。

    “牧羊人啊!那你说说牧羊人都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羊群和羔羊的。”董卓再次说道。

    一旁的李儒已经开始为李催等人默哀了。

    之前他本以为董卓发怒是因为李催等人做事之前没有通知董卓,让董卓有了一种自己被无视的感觉,这才有了之前的问罪,但如今看来却不完全是这样。

    “不过这倒是一件好事,至少主公开始正视起底层百姓的力量了。”李儒心中欣喜的想到。

    另一边听到董卓询问的吕布虽然不知道董卓为什么问这种问题,但这在边地草原上本是常识,因此吕布丝毫没有犹豫的直接说道:“当然是当家人看顾起来了。”

    “对于草原上的牧羊人来说,羊群是他们绝大部分的财富也是他们生存下去唯一的依靠,没有了羊群,他们就要面临生死的危机,所以任何一个牧羊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心意照顾着羊群。”

    “哪怕是要宰杀的时候也是极为照顾和虔诚的,更别说是寻常时候了。”

    “尤其是其中的羔羊,那几乎就是等同于牧羊人自己的孩子,布以前常常看到草原部落在迁移时,如果羔羊无力,则会有牧羊人包括他的家人一起抱着或者是背着羔羊一起迁移。”

    “牧羊人,呵呵呵。”听完吕布的话,董卓冷笑的着对伏地的李催四人说道:“看看,就算是边地野蛮的草原牧民都知道要善待自己的羊群,要保护好自己的衣食父母。”

    “可你们呢!啊!羊毛,羊乳,羊肉都出在羊群身上,你们四个蠢蛋难道不知道吗?竟然敢直接祸害老子的羊群。”

    “整死了他们,你们全都给老子和西北风去吧!”董卓大骂道。

    “啊!百姓是羊群。”李催等人惊呼的怪叫道。

    实际上牧羊人保护羊群的事情李催四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从来没有将百姓视为其羊群过,反倒是因为在边地总是劫掠异族,习惯了就会在清闲的时候对周边的人动手洗劫和杀戮。

    但如今听到董卓这番话,李催四人当即就转过弯来了。

    “对呀,老子怎么能祸害自己的羊群呢!虽然一时间吃得好,但整死了他们以后又吃谁去啊!”李催四人心中有些异样的想到。

    “告诉你们老子既然当了这个大汉丞相就是打算在这洛阳城内长期待下去的,因此你们这些家伙做事的时候,不可以把边地的习惯带到这里来。”

    董卓大声喊道:“尤其是不能伤害到老子的羊群,相反还要保护好它们,只有它们繁衍壮大了之后,我们才能收集到更多的羊毛和羊乳,以及更多的羊肉供应者。”

    “是,丞相。”听明白董卓的意思之后,李催等人当即了然的拱手跪伏道。

    “哼,明白就好。”看到下面的这些莽夫总算是明白之后,董卓当即点了点头说道:“有错不能不罚,这样你们四个明天召集一下洛阳百姓给你们四个一点象征意义的惩罚,也好泄泄民怨。”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对手下的安排

    “啊!那要怎么做啊?”李催虽然听明白了百姓如羊群的意思理解,但知道了归知道了,可只会拿刀子砍人的他那里会照顾羊群啊!

    杀羊他倒是会的。

    “笨蛋,回头你们四个先约束好手下的士卒,其次发布告,就说本相要为前段时间内的被西凉军祸害的百姓伸冤,但鉴于已经死无对证了,因此只能惩罚你们四个军中校尉,以儆效尤。”

    “就这样,然后你们后天去菜市口那里,当众执行杖刑,杖刑一百下,安抚安抚百姓的情绪。”董卓指点的说道。

    “啊!一百下啊!相国开恩啊!”一听董卓话,樊稠当即哭着脸求情道。

    然而下一刻他身边的张继就拉住了他,并以眼神示意了他一下,同时李催和郭汜两人也恭恭敬敬的对董卓说道:“丞相英明,属下等一定会安抚好羊群的情绪的。”

    “嗯,明白就好,快去办吧!这种事情越快越好。”虽然樊稠还是显得有些傻,但好歹有三人听明白了。

    因此董卓点了点头后继续说道:“这事结束之后,你们把下面的儿郎都给我看紧了,同时也把我今天这番话告诉他们。”

    “这洛阳百姓就是我董卓的财富,老子要靠他们来给咱们的西凉军提供钱粮,武器甚至其他物资,所以让他们手脚干净点,不准胡来,祸害老子的羊群。”

    “不光不能祸害了,还等替老子保护好老子的财产别让别人给祸害了。”

    “办好了,回头你们要是缺什么了,回头报上来,要不了三五天,本相就给你们解决了。”

    “是,丞相。”听到董卓明显是要他们提要求的话,李催四人当即大喜的拜谢道。

    说来西凉军之所以劫掠成性,虽然有着多年坏习惯的原因在,但归根究底其实就是穷的。

    穷的他们如果不劫掠的话,就根本不可能维持下去,因此虽然有军纪涣散的原因,但本身实际上也从来没有给过他们严明军纪的机会。

    包括董卓自己也知道,如果不让他们去劫掠的话,他们除了每天的两顿吃食能保证外,其他的什么也不能保证,连手中的武器铠甲什么的都是凑不齐的。

    好在现在的董卓已经自己想到了这么光明正大的收取大量财富给西凉军提供人生第一次充足后勤补给以及军饷的办法。

    因此董卓自然也希望能从现在开始整顿一下西凉军糜烂多年的军纪。

    对董卓的意思和想法,在场的众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明悟,虽然他们不知道董卓想怎么解决钱粮的问题,但出于对董卓的信任,他们也没有提出什么质疑。

    毕竟董卓不管在外人眼中怎么样,在他们西凉军上下士卒以及将校的眼中那是一言九鼎,豪爽大方之极的英雄。

    “反正撑死了也不过是个把月的时间,就等等相国好了。”临出门之极,李催几人心照不宣的想到。

    看着离开的李催等人,董卓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有些艳羡的吕布,轻笑着说道:“奉先啊!之前义父我为了朝堂上的那杆子匹夫是费劲了心思,所以对下面的人关注少了不少。”

    “不过如今老子算是看透那帮贱人了,不打算跟他们虚与委蛇下去了,因此也有时间回过神来看看你们。”

    “我知道你麾下的并州儿郎,军纪要比西凉军强多了,因此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回头你有什么需要也报上来吧!”

    “总之我董卓不是个言而无信,忘恩负义之人,当初你既然肯杀了丁原向老夫交了投名状,还认下了老夫做义父,那老夫也是要认你这个儿子的。”

    “按照草原的规矩,只要你一天不背叛义父我,我就得把你当亲儿子般对待,所以在这里义父再跟你保证,除非是战事应对战局的紧急调派,否则正常时候,只要是西凉军有,你手下的儿郎也一样不会少。”

    “以后你不需要有多少顾忌,咱不是这些食古不化的中原士族,有什么话就算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好说,你可以私下来找我谈,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最亲近的才是。”

    “义父。”听到董卓这番意外而直白的真情坦白,心思比较单纯的吕布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要知道自从投靠的董卓之后,虽然日子比从前好了很多,也得到了渴望的荣誉和名声,但吕布也不是什么都顺心的。

    尤其是将并州军视为来抢饭碗的西凉军,那更是少有不敌视并州军的,两军之间的摩擦就没有少过。

    只是之前吕布顾忌西凉军在董卓眼中的地位,一直都保持着克制而已,毕竟作为新投降的人,他也知道西凉军才是董卓眼中的嫡系部队,这一点无可厚非,因此吕布也从来没有对董卓抱怨过这一点。

    只是吕布虽然在人情上是单纯了一些,但并不是说他就傻,只能说是因为武将的通病不爱读书,以及性格高傲,事事都喜欢以武力解决,在加上地处边境长大,从小就和胡人厮混,他根本就不了解中原儒家的文化。

    因此无论是人生观还是生活习性其都是和草原胡人一般无二的,说他是纯粹的胡人也不为过。

    但董卓直白的坦诚中的诚意,吕布还是能听出来也感觉得出来的,因此这一刻,胡人性情的吕布还真是涌现了几分要为董卓效死命的激情。

    要知道吕布很多时候的行事风格都是类似胡人的,这一点在他以汉朝军官的身份活跃在中原的时候就显得异常异类了。

    那怕他自己心中清楚需要克制一些习惯,但观念这种东西不是人想克制就能克制的。

    所以来中原之后,吕布可谓是处处受制,这一点他本人不是没有感受到过,其中尤以在丁原手下的时候最是严重。

    之后也许是估计董卓或者估计他自己的武力,别人到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不给面子了。

    然而董卓就不一样,别人不理解吕布,不明白他的性情。但以董卓为首的西凉军集团这等常年在边境和异族胡人厮杀,比胡人自己都了解他们的人来说,却完全能够理解吕布的心思。

    胡人是什么性情,集豪爽与凶横为一体,顾小家而不顾大众,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在恃强凌弱的同时也极度崇拜更强者。

    礼义廉耻什么的是没有的,但血统论和强者为王的观念却也是深入人心的。

    以吕布和丁原为例,想当初吕布投靠丁原为的是什么,不用说,胡人的性格必然是为了出人头地,继而赚取人生财富,走上迎娶白富美的美好生活。

    因此当初出身不高的吕布认下丁原做自己的义父,宣告了全心投效的意思和誓言,然而丁原是怎么做的,军中主簿是文职,不管丁原是出于什么心里考虑而做出这种安排的。

    但在董卓眼中,那家伙典型的就是不了解胡人或者说是不了解吕布那极度类胡人的性情和观念。

    以董卓的了解,不管丁原当初出于什么考虑,但这种安排在草原胡人以及吕布本人的眼中那就是吕布全身心的投靠换来的不是重用而是打压,明明白白的打压。

    一个绝世的武将,不让人上战场立功扬威,却让其去当什么文职,在中原文化中可以是打压也可以是磨练,但在胡人眼中那就是**裸的打压和排挤。

    更何况,丁原那家伙还干出了战时让吕布骑马作战,完事了继续去干文职的糟心事情。

    这已经不只是打压了,简直就是先利用而后打压,完了再利用,用完了之后继续让人家滚蛋。

    这种在胡人以及吕布眼中几乎就是在把吕布当傻子来耍的行为也是董卓当初一个许诺就让吕布反叛了的原因。

    要知道吕布反叛,杀丁原投靠董卓的时候,除了小部分并州军因为混乱而逃散去外,大部分可都是跟着吕布一起投降了的,这一点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至少那一大半的并州军都并不排斥吕布杀他们的主将丁原的事情,就算不赞同,但至少也算是默认下了吕布应该杀丁原的事情。

    所以在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之后,在其他中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来看,是大逆不道的背叛。

    但在董卓这些了解胡人并知道丁原和吕布之间发生的事情的人眼中吕布这么做并不算什么。

    区区义父之称,在草原上只是类似于主公这类宣誓效忠的别样称呼而已,只是草原规矩残酷而现实,背叛也相对更容易些。

    而丁原明显就没有把吕布当自己人看,处处都是打压和利用,双方之间不管有没有误会存在,就实际而言两人早就已经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