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热河战事 >

第1章

热河战事-第1章

小说: 热河战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河战事》

  作者: 住燕山
 1。(引子)躲兵灾

    时光发展到今天(2015年),虎望沟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们,还依稀会记得,虎望沟曾经的大户楚家。

    名噪一时的楚家,后来发生了变故,也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一个弥足深刻的典故,既分大家和分小家……

    楚家一共哥三个,是清末民初从山东逃荒过来的,能在虎望沟落下脚,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最先过来的是大哥楚镇南,后来有了后山庄园以后,就把父母和弟弟妹妹等人都一并接过来了。也正是他日子如日中天之际,后几处庄园也都有了,他却于满州国元年英年早逝(在夹皮川庄园被日本特务所害)。楚家的家产不可谓不大,一条虎望沟往西直到青羊山就有四个庄园,包括虎望沟里后山坡上的后山庄,位于半沟的望虎庄,位于沟口的三节地庄园,位于沟口正西对面的青羊山南侧的青羊山庄园,还有围场县夹皮川里的夹皮川庄园,都一并地留给了他的两个弟弟和三个儿子。

    楚镇南从要饭来到这里被富户王黎留下做放牛娃,到变成一个拥有多处庄园和田产的大地主,皆是因为他冒险替虎望沟等地的人们,与喀喇沁旗王爷府(南围)的贡桑诺尔布王爷交涉的一场地租纠纷而获胜有关。他最初获得的田地是虎望沟地主梁平、米四从和郭燕青,兑现承诺送给他的。大哥楚镇南去世后,他的二弟楚进三治家和生财都更有章法,很有大哥的遗风,仍就管理着三节地庄园;三弟楚镇甲,大个头儿,白面书生,留着一把好看的胡子,也学到了大哥的开拓性理念,就一直管理夹皮川庄园;他的三个儿子,楚秋、楚仑和楚万三主要管理后山庄园。望虎庄园暂时由二叔楚进三代管,常活、月工去那里干活皆由他指派。

    这些庄园,原本是老哥仨带着家眷,轮流管理的。

    可楚镇南的这三个儿子,都有大烟瘾,而且楚秋最爱到戏台下捧昆角儿,楚仑大烟扎得最勤,楚万三最爱玩女人,谁家的女人让他盯上,一定要弄到手……

    父亲楚镇南在世时,这哥仨总算得偷偷摸摸地干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可一朝不在了,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二叔楚进三和三叔楚镇甲原来对这仨侄子的斑斑劣迹,都关着大哥的面子没好意思说话,每每遇到大哥把某个儿子吊起来打,两人还要上前劝一下。可从大哥一去,这哥仨,比着赛地倒卖家里的东西。楚秋偷着卖点西厢房的棉花,楚仑就去卖几斗后窑子的麦子,楚万三也不会示弱,他就会到下边的望虎庄园抓一头绵羊卖…… 楚进三和楚镇甲一看不行,就去后山庄找三个侄子的妈,他俩的大嫂子,人称大太太的楚张氏,提出分家。家业虽大,也倒好分。楚镇甲分得夹皮川庄园及那里的所有田产;楚进三就分得三节地庄园及附近所有田产;念着大嫂子的面子,三个侄子分得后山庄园和望虎庄及附近所有田产。青羊山庄房子多已失修,暂由本家堂弟楚镇虎管着。这就是分大家。

    分了大家以后,大哥俩的田产、生意和六畜照样兴旺红火,真是日进斗金,而小哥仨的田产可就日渐减少了。哥仨都有女人,女人又都有丫鬟、婆子好几个,女人一参与,事情可就更加麻烦。于是分家又被提到了桌面上,大太太一看,这家还得分。她跟了二儿子楚仑,原因是二儿媳孙秀贞知书达理,典型的贤妻良母,做闺女时不但学得一手好针线,还粗通文墨,功夫也会点,马上飞骑来去,并不逊于男儿……

    二儿子楚仑与孙秀贞生育五女二男,再加上常活、月工,一大家子,搬到下边的望虎庄,那个庄园就归他们所有了,田产也部分归了他们。这就是分小家。

    那一年是1933年2月末……

    ……大儿子楚旗年十三……三姑娘楚荣(我的母亲)年六岁……还都是玩性十足的年龄,朦胧中看到后山上茂密的榆树林里,有几只鹿在抬着脖子够树叶吃;前边的河套还是一码的黑土地,上面长着冒天起的榆杨树,一条小河从沟里流下来,静静地在树趟子中流过,向西流去。河水里零星地长着几株绿色的水草……

    楚荣已经知道,日子每况愈下,她们的爸爸楚仑,大烟扎得与分家之前没什么两样,日子的事儿他一点也不管,年前年后就把分到她们名下的田产、骡马牛羊和家禽都卖的差不多了。本来很大的家产,渐渐地就剩下一些薄地,两匹老马,还有房子多已失修的大院子……

    一天,秀贞吩咐常活把配好鞍子的黄骟马牵过来,她偏腿上马,有人上前把楚旗拉过来,从后面一抄也把他送上了马背。原来母亲秀贞要回娘家长山鸡拉旮,躲兵灾……

    他们娘俩果真一走,家里所剩除了几个常活、月工和短工外,就剩奶奶和二妹楚莲、二弟楚章、三妹楚荣、四妹楚凤、五妹楚侠。大姐楚荷,爷爷没去世之前就出嫁了……秀贞顾不了那么多,躲避兵灾这种生死攸关的事,只好先把长子带上了……

    在孩子们、奶奶及常活月工的目光注视下,秀贞和大儿子楚旗打马向沟外跑去,黄骟马跑起来还是不减当年,老常工夏方又想起以前庄园里人欢马诈,少东家楚仑等纵马飞骑的场景。所有的人怅然若失地向西望着他们娘俩在马背上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此时楚仑不知又到谁家吞云吐雾去了,用奶奶的话说,是不知死哪扎去了……此时他不知道闹兵灾,要是知道,他会躲到土豆窑里去。

    当时大川一带富裕一点的人家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往远处有亲戚的山沟逃,能避一避就避一避。她和大儿子楚旗也没好意思惊动二叔楚进三家,就出了虎望沟。虎望沟口往南看是榆林子川,往北看是国大东家的金生泰小城,正西是与榆林子川西侧大山相连的青羊山。青羊山顾自兀立,管不了谁的死活,他俩只好打马向北跑了二里路,到了金生泰。那里的人家逃难的也有,观望的也有。金生泰大东家国百灵,正带着伙计、下人一大帮,在金生泰小城北面山根的大路边,为东去的部队端粥送饭。

    秀贞一看,有什么样的东家,就有什么样的下人,几个小伙计,嘴比大东家的嘴还甜,劝道:“军爷,军爷多吃点……那位军爷把这个带上……哎,那位军爷,喝点水再走也不迟……”

    她们娘俩在马背上看得有点热血沸腾。

    而那一队队疾步远去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像以前所过的兵那样,欺男霸女,见东西就抢。秀贞让楚旗下马一打听,正在过往的军队,是去赤峰打小日本鬼子的……路边也有胆大的人在议论,管他们叫南军。南军战士个个穿着单薄的灰蓝军装,他们虽然很冷,走的却很急,脚步铿锵有力……

    楚荣以她六岁时的目光,终于看到他们的妈妈秀贞,和大哥楚旗,又打马跑了回来…

 2。孙殿英和四十一军

    孙 殿 英,河南永城人,字魁元。

    小时候的孙 殿 英,由于父亲死的早,经常出入赌场,稍微长大一点,就只身一个人去闯荡江湖。那时河南一带的帮会很多,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庙道会是一个聚集信徒,发展和网罗人脉的帮会,就时不时与他们斯混,渐渐加入其中。由于他脑瓜灵,讲义气,又肯下血本,就一点点抓住了大部分会徒的心。会徒们都围拢着他,经过几次变故后,他成了会首。由于他能驾驭住大伙,所以后来几次大的溃散后,部众终又聚集了起来。

    1920年前后,他曾常常带人贩卖烟土,后率众投靠到河南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丁香玲看他手下有兵,部众不但作战有那么一股勇敢劲儿,还几乎都把他说的话奉为神明一般,因此,就让他做了营长。做了营长的孙 殿 英,并没有满足,继续他的招兵买马,因此势力不断扩大。丁香玲依然很欣赏他,把他带领的部队进行改编,任命他为混成旅的旅长。

    1925年,他利用一次作战的机会,率部投奔了国 民 军叶荃部,叶荃任命他为第二师师长。很快,他又率部到山东,投奔了张宗昌。张宗昌任命他为直鲁联军第五师师长。

    1927年春,所部改编成军,他任军长兼大明镇守使,驻防直隶。

    1928年他投靠了蒋 介 石,所部为第六军团徐 源 泉司令辖下的十二军,他任军长,奉命驻防河北省蓟县的马 兰 峪一带。那一年,为筹军饷,他办了一件错事,把乾隆和慈禧的陵墓给掘了……

    1930年,所部参加了(蒋桂冯阎)中 原 大 战。在中 原 大 战中,他所在的反蒋方失败。1931年冯玉祥下野,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他所率部队归了东 北 军管辖,番号四十一军,仍任军长。

    117旅,旅长丁伯廷。(副旅长吉占文,参谋长张永太。)四十一军的主力旅。

    丁伯廷,字文虎,河南偃师人。在庙道会时,他就和孙 殿 英一起出生入死,辅佐孙 殿 英从一个年轻的会众,变得在会里说了算……。他一米七五的个头,比孙 殿 英略矮,但他浓眉大眼嘴方耳廓,一表人才。往那一站虎背熊腰,风度翩翩。后来做了丁香玲部的一名马夫,孙 殿 英投奔丁香玲部时,还是他给引荐的。在一次剿匪战斗中,鬼使神差又与孙 殿 英走到了一起。孙 殿 英虽委身于丁部,也受到了器重,但一直在招兵买马,当年那种大丈夫哪跌倒哪爬起来的气概依然在。丁伯廷又为他的英雄气所拜倒,从此矢志追随。

    孙 殿 英后来投奔叶荃部,也是他的主意。孙 殿 英被叶荃提拔为第二师师长,他就任十八团团长。

    1928年,孙部投靠蒋 介 石后,孙 殿 英任十二军军长,丁伯廷任十二师师长。东 陵 盗 宝那件事,他极不赞成,但也知道大半年的军饷没着落。为了眼不见心不烦,他请了长假,回了一趟老家……

    1930年,蒋 介 石的做法既不能统一各路军阀,又不能改善国计民生,只一面地进攻南 方 苏 区。全国一片反对。对于军长与冯玉祥和阎锡山组成联军,他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了解自身部队的战斗力,更了解蒋 介 石的为人。但他理解军长,军长也是试图推翻蒋 介 石军阀政府……由于他的反对,孙 殿 英才开始坐山观虎斗,最后还得了点儿蒋介石的给养和装备……

    117旅,系原12师。中原大战后,联军失败。四十一军的几个师,都与西北军一样,该缩编的缩编。其原十二师,缩编成117旅,(另两个师,缩编为118旅和119旅)。

    自打**派高级人士来四十一军做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他丁伯廷都参加了,宣 侠 父与他也成了朋友。对于抗日,他早已是摩拳擦掌,恨不得把部队一下开过去,与鬼子杀个痛快。与他一样,国 民 党好些部队长官如胡 宗 南等,早就准备杀奔抗日前线……

    今天,走在平热大道上,把部队赶了又赶催了又催,抢在了其他两个旅的前头。实际上他不往前抢,军长也会把他的旅放在最前面,主力中的主力嘛。另外,孙军长也理解他的这位旅长杀敌心切是一方面,赶着往前杀奔赤 峰他还另有隐情,那就是想顺便找到他的青梅竹马的小梅姑娘……

    小梅姑娘与他是同村,自小一起玩耍,真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可是随着他们的长大,中国进入一个军阀混战的社会,河南又是个天灾**战事频仍的地方,连年的灾荒,穷人流离失所。十几岁的丁伯廷,一天混在庙道会里,指望有点出息,能把小梅娶过来做媳妇。小梅家也是佃农,吃了上顿没下顿,与他家一样。他如果手里有一两银子,就能娶到自己深爱着的姑娘,可是他始终没挣到。

    那时大哥孙 殿 英还没有熬到会首,对于这位朋友的苦楚,他也是绞尽脑汁想法帮忙。本来孙 殿 英赌博有一套,最拿手就是掷色子,任凭什么样的色子,到了他手,三下两下一摆弄,就听他的了,他想掷多少点就掷多少点。他用赢来的钱周济过太多的兄弟,不然也不会总有一帮兄弟围着他。可就是想要赢点钱帮兄弟把媳妇娶过来时,手气就背了起来……情急之下,他带着几个最要好的兄弟,又去贩烟土。那也是掉脑袋的营生,没那么大的度量,谁冒得了那个险?走皖西到上海,路途远不说,土匪多如牛毛。对付土匪他们有一套办法,土匪有土匪的道,舍点东西就行了。要命的就是官差,都是吃枣不吐核的手,而且打着公家的幌子放私骆驼。

    那是1914年夏天,河南遭了旱灾,又遭兵灾。旱灾一年就一次,兵灾一年不知要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