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帆战舰 >

第98章

风帆战舰-第98章

小说: 风帆战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夜苦读,才能在一帮才智杰出的政法大学中以第一名毕业。

    除了读书外,陈永华也学他的偶像祖逖,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几年下来,陈永华剑术也算了得,但等闲二三个人近不了身。

    正因为陈永华可算能文能武,姚启圣才敢派遣他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出去游说各路义军志士响应郑家军北伐。

    陈永华用陈近南的名义,打着郑成功的旗号游走在江浙,那真是如鱼得水。

    现在郑家军大举北伐,浙江的温州几个府都已经被打下了。

    现在满清还能不能保的住江浙地区,还真的不好说。

    如果郑家军真的在攻下了江浙,那自己动了他的人,那不是找死吗?

    上至官史衙役,下至商户百姓,有很多人都知道近来活跃的陈近南。

    但他们都抱着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陈近南在浙江的游走都当做没看见。

    陈永华就这样行动自由地在绍兴府游说了几个有声望的文士答应响应郑成功。

    眼见郑成功兵不血刃就收复了金华、台州、处州三府,陈永华越发对自己感到不满。

    大将军都收复浙江半个省了,自己却一事无成,要自己何用?

    陈永华绝对不容易大将军第一次交代的任务,就这样无所作为。

    陈永华低头思考浙江的形势后,是夜连夜赶路直奔宁波上虞。

    陈永华不想再这样小打小闹了,他准备干一场大的。

    要想实行这计划,就需要兵马。

    陈永华没有兵马,他准备跟别人借兵来实行自己的计划。

    首站他就准备劝说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人。

    少年时期,张煌言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

    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南下,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投笔从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

    后被清军击破,逃亡浙东。

    战败后,张煌言深感不足,自此更加努力练习骑射,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

    陈永华来到上虞县平冈寨前,山寨前几个持枪的民兵看到有人,忙举枪对准陈永华,喊道:“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陈永华忙拱手喝到:“同安陈近南求见张侍郎,有要事禀告,劳烦通报!”

    随着山寨的民兵向张煌言通告后,张煌言一头雾水,陈近南?没听说过。

    张煌言问道:“他有说什么吗?"

    民兵回答道:“他说有要事禀告!”

    “让他进来!”张煌言说道。

 第三十六章 北伐(五)

    山寨忠义堂,张煌言坐在正位看着眼前青年,说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陈永华拱手向张煌言说道:“张侍郎见谅,陈近南是后进生的化名。学生真实姓名叫陈永华,乃是招讨大将军郑明严旗下的参军。”

    郑成功原是尊奉隆武帝,隆武挂了后,就遥奉永历帝,一直是不承认鲁监国正统地位的。

    张煌言却是尊奉鲁监国的,隆鲁政权的正统之争让张煌言对郑成功一向不怎么待见的。

    张煌言听到来的这个人竟然是郑成功的手下,顿时有些不悦地说道:“郑成功派你来是做什么的?”

    陈永华抬起头看着张煌言说道:“久闻张侍郎素怀驱驰鞑虏,匡扶大明之大志。”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样?”

    “如果是的,学生恳请张先生适黔粤之拥戴,是用归藩。”

    “休想,忠臣不事二君,我是绝对不会改门换闾的!”

    陈永华面色庄重地喝到:“大敌当前,而同姓之争,岂能成中兴之业。难道先生的忠义只是为个人,不为大明大业着想一下。大明毁灭,先生又如何能实行匡扶大明之志愿!”

    张煌言有些狡辩地说道:“那桂王为什么不放弃正统之争,归附鲁监国呢?”

    陈永华正声说道:“其他各省地方政权都承认和支持永厉帝,我主延平郡王拥兵十七万,大小战舰上千艘。大西军拥兵二十一万,广东惠国公拥兵五万。敢问鲁监国拥兵多少?”

    听到陈永华将侍奉永历帝的将军兵马人数报了出来,张煌言吞吞吐吐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这是因为……”

    尊奉鲁监国的张名振、王朝先只有兵马两千人,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义师也只有八九百人。

    满打满算都不足五千兵马,所以才会被清军一败再败,最后只能苟全在舟山。

    陈永华看着张煌言严厉地喝道:“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皆当同心戮力,共图兴复。今永厉既正大统,自难改易;鲁监国此时兵微将寡,上不能拯民于水火之中,下不能自保以据疆土;有何能力平定天下,中兴大明。学生劝先生当为大明江山弃小义而奉大义。还是说学生看错先生了,先生将自己忠义的名声看的比大明百年基业,天下黎明百姓更重要!”

    张煌言听到脸色发青地大声说道:“你胡说,我一片丹心碧血可照日月。又岂会贪图一点名声。”

    陈永华看到张煌言已经有些松动了,忙说道:“恳请张侍郎改奉永历为尊,跟我主招讨大将军公谋大业!想必张侍郎也听说了,我主现在出兵十二万正在攻打江浙。学生想请张侍郎起兵响应我主,只要江浙一下,匡扶大明之大业指日可待!”

    张煌言此时内心一阵挣扎,他不是笨蛋,知道鲁监国的实力是没可能实现反清复明。

    反倒是永历帝现在有着实力最强劲的三镇支持,而且大西军和郑家军都在北伐,复明的形式大好。

    按说自己为了自己的心愿是该改奉鲁监国,但多年读的圣贤书让张煌言实在是无法做出背主的事。

    看到张煌言还在犹豫,陈永华躬身拱手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待人!张大人,为大明百年基业,请你改奉永厉帝,响应我主!”

    张煌言叹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

    他说道:“为了能驱驰鞑虏、匡扶大明,我张玄著又何惜一点名声!”

    陈永华听到张煌言已经表明会侍奉永厉帝了,大喜地说道:“天下百姓必称赞张侍郎高义!”

    张煌言看着陈永华说道:“我手下只有五六百人,你想我怎样响应你主?“

    “学生听闻王翊等人敬服张侍郎,还请张侍郎传信请他们共谋大事!有您的几百人下,再加上王翊的几百人,足够了!”

    张煌言听到当即就书信一封,派人骑快马向王翊通报。

    宁波四明山王翊接到书信,一看张煌言竟然说是想起兵响应郑成功。

    虽然很疑惑张煌言的决定,但信任他的王翊没有怀疑,带足兵马就赶去上虞县平冈寨跟张煌言汇合。

    来到山寨后,陈永华也劝说王翊改奉永厉帝。

    王翊听到后,看到张煌言也改奉了,他也决定改奉永厉帝。

    “这个时候,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吧!”张煌言说道。

    陈永华忙拱手说道:“当然,学生的计划是……”

    陈永华徐徐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张煌言听到觉得可行,决定按照他的计划实行!

    ……

    郑成功兵不血刃地收复金华府,大军休整了两天,就启程杀赴杭州府。

    只要能拿下杭州,浙江就能轻易平定。

    郑成功进兵直逼杭州,原本想一鼓作气拿下杭州的。

    姚启圣劝阻道:“可先下定寨栅,然后攻打杭州未迟。”

    郑成功听到令士兵砍伐树木,起立排栅,分作三寨,左寨甘辉,右寨杨才,郑成功自居中寨。

    三寨成。

    次日三军饱食后,郑成功引三寨大小将校,杀奔杭州城下。

    郑成功出马大声骂道:“快快纳城投降,可免一死!”

    刘之源在墙头上正遥看郑家军士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

    刘之源暗暗称奇,心正担忧。

    听到郑成功竟想让自己投降,刘之源怒道:“郑贼!本是一贼寇之子,今不知天命,不识时务,还想妄图逆天而行。公今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还不失封侯之位。不然我大清大军一下,你必死无葬身之地!”

    郑成功听到在马上哈哈大笑说道:“今吾奉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背祖弃宗!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乎!”

    刘之源听到郑成功辱骂自己,气满胸膛,大声喝令士兵放箭。

    郑成功距离城墙有三百米,刘之源令士兵放箭更多只是表明不会投降郑成功的意思。

    郑成功看到刘之源顽固,一心要做满清的走狗,顿时大怒,喝到:“攻城,活抓刘之源,定要五马分尸,以警示世人!”

 第三十七章 北伐(六)

    看到郑家军大举进攻,刘之源忙喝令城头的士兵先下去,只留下少数士兵在躲在女墙查看。

    刘之源虽然狂妄,但能爬到定南将军这个位置,却不是一个笨蛋。

    从逃回的士兵当中,他就了解到温州失陷的过程。

    结合之前清军失败的缘故,刘之源发现郑家军能三番四次打赢清军,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郑家军的火炮非常凶猛。

    清军这边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抗,城墙在火炮的轰击下也无法再起到保护的作用。

    刘之源思虑再三,绝对采用放郑家军上城头,在城头展开近身绞杀战。

    只要两军交战在一起,量郑成功也不敢再用火炮轰击城头,造成敌我双方无差别死亡。

    刘之源打算用消耗战,将郑成功的兵马磨损掉。

    满清有着一百多万大军,而且还有十几个省的百姓可以抽调,补充兵马。

    但郑成功有多少?

    不过是一个省,而且自古福建田地少,养不起那么多人。

    他这十多完大军消耗了,还能再拉起多少兵马?

    只在自己在杭州这边坚持一两个月,满清援军必然会源源不断地赶过来支援的。

    到时看郑成功还能嚣张到哪里去。

    如果他识相的话,就乖乖退兵,还能保主一些实力。

    只要能击退郑成功,守住杭州,到时想必满清一定会更加重视自己,封官许愿肯定是少不了的。

    在刘之源陷入幻想时,郑家军的炮火将城头扫了一遍。

    一些躲在女墙上的清兵被炮火的碎片收割了性命,一些却是趴在地面时被猛烈炮火震死,鼻孔冒黑血。

    在持续的炮火中,不少留守在女墙的清兵受不住这死亡的阴影,连滚带爬地跑下城来。

    还没有跑多远,一道寒光闪过,这些清兵的头颅就飞到半空了。

    刘之源冷冷地看着身后的清兵,喊道:“敢私自逃跑者,杀!”

    女墙的清兵在炮火轰击下,死伤惨重,城头上幸存的清兵已经不多了。

    刘之源忙指派了一队清兵上城头监视城外的郑家军行动。

    城头下的清兵看到墙头那连绵不断的爆炸,根本不敢上去。

    刘之源二话不说,立马下令将那一队清兵共计一百二十多人全部杀了。

    “不听将令者,杀!”

    一百二十多个头颅就这样滚在地上,鲜血渲染了青砖,剩余的清兵看的是心惊胆寒。

    另外一队被指派的清兵,在刘之源冰冷的眼神,监督队明亮的大刀下,只能哆嗦地爬上城头。

    很多还没有跑到城墙上已经在被炸的四分五裂,一些清兵看到这恐怖的画面,吓得疯了,哭喊着滚下城。

    所有敢后退的清兵,都被刘之源无情的杀害。

    郑家军炮火持续轰击了十多分钟,看到前锋营的士兵赶到了城头下,才停止炮击。

    城门处,随着信火的燃尽,轰隆一声巨响,杭州城门倒塌了。

    看到城门倒塌,郑家军正准备往里面冲时,突然傻眼了。

    城门处全堆满了硬石,将狭小的城门堆的连个苍蝇都飞不过。

    城门处冲不进去,前锋营只好等待云梯攻这些城器械。

    云梯搭上城墙,耧车靠近墙壁,郑家军嘴里喊着利刀,飞快地攀援而上。

    看到炮火停止了,郑家军杀上来了,城头监视的清兵忙敲响锣鼓。

    刘之源听到锣鼓声,忙精神一振,喊道:“上城头,挡住海寇。敢逃跑的,杀无赦,家人编入贱籍。只要能击退敌军,老子重重有赏。”

    听到喝令,看到炮火停止了,清兵也鼓起勇气冲上城头。

    郑家军士兵看到清兵,怒吼着上前,跟清兵厮杀了起来。

    郑家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清军在刘之源酷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